油气集输概论天然气处理与轻烃回收(编辑修改稿)内容摘要:
将含水天然气降温.使气中所含水分凝析出来排出。 常用的降温手段为: ( 1)氨制冷 :液氨气化时要吸收大量的热量,利用氨气化吸取天然气热量,使其温度下降到 5到 10186。 C。 ( 2)节流膨胀: 天然气经节流阀节流降压后,管内天然气在近似绝热条件下膨胀,致使天然气自身温度降低。 ( 3)加压后冷却 :天然气在温度不变的条件下,含水量随压力的增高而减少,因而可以先对天然气加压然后冷却除去水分。 ( 2)液体吸收法 采用吸湿性较强的液体与天然气接触,气 中含水被吸收,吸收了水分的液体经处理再生后重复使用。 吸湿液主要是甘醇( 三甘醇、二甘醇 ),使用较多的为三甘醇。 三甘醇优点 :再生效果好;分解温度高,蒸发损耗小;再生设备简单;操作费用和投资低于二甘醇。 ( 3)固体吸收法 采用内部孔隙很多、内部比面积很大的固体物质与含水天然气接触.气中的水被吸附于固体物质的空隙中。 被水饱和了的固体物质经加热再生后重复使用。 常用固体吸附物有: 硅胶、分子筛、活性铁矾土、活性氧化铝 等。 天然气脱水工艺 ( 1)甘醇脱水 ( 2)硅胶脱水 天然气脱硫 目的:脱除天然气中硫化氢、二氧化碳和有机硫化物。 常用方法:应用醇氨溶液的 化学吸收法和环丁砜脱硫法。 ( 1)化学吸收法 化学吸收法是以可逆反应为基础,采用循环使用的吸收剂吸收硫化氢。 而当压力、温度和吸收剂的浓度变化时,硫化氢又可从吸收剂中分出,即常讲的吸收和解吸过程。 化学吸收常用乙醇胺法、苏打法及碳酸钾法等。 目前广泛采用乙醇胺法。 乙醇胺法优点 适用范围广; 溶液吸收能力强、脱硫程度高 溶液反应性强,酸性负荷最大.易于再生; 溶解稳定性强.不易变质。 易于实现自动化控制。 降低工人劳动强度。 乙醇胺法缺点 溶液易起泡,影响正常操作; 单位体积吸收过多酸气后易于腐蚀设备; 不能脱除有机硫,当天然气中含羟基硫时将增大乙醇胺消耗量; 水、电、汽耗量大,硫磺回收需另增设一套装置。 化学反应式 2540176。 C自左向右反应 气体脱硫过程 大于 1。油气集输概论天然气处理与轻烃回收(编辑修改稿)
相关推荐
质条件的差异和开发系统设置的不同,油田产量的递减方式也各不相同[228]。 ,直线递减方式也是实际工作中常用到的一种递减方式。 (1) 直线递减方式(=1)直线递减方式指在递减阶段,递减率会随时间推移与原油产量呈正比例关系。 递减率公式为: (26)产量递减公式为: (27)(2) 指数递减方式(=0)指数递减方式指在递减阶段,指数递减的原油产量与开发的时间呈半对数直线关系,故也称为半对数递减。
出了“分形” (fractal)的概念 [28]。 1986 年, Hewett 发表了应用分形理论描述和评价储层非均质性文章,此后分形理论在储层评价研究中得到应用 [29]。 上世纪 90 年代 Vapnik 等人提出的基于统计学习理论的支持向量机,该方法适用于小样本的学习问题 ,能够 弥补聚类分析方法要求较多的训练样本,也能解决人工神经网络局部优解的问题 [30]。
29 .8 /g m s / 30wn 11,xy 22,xy离心铸造工艺特点及数学模型 卧式离心铸造自由表面形状及转速选择依据 在实际生产中,为了获得组织致密的铸件,可根据液体金属自由表面 (相应为铸件的内表面 )上的 有效重度值 或 重力系数 G值来确定铸型合适转速。 因为铸件内表面上的 及 G值为最小,若已能满足质量要求,则在其他部位的质量也能得到保证。 图 5
法、途径 , 课题具体实施步骤 , 时间安排与人员分工; 主要参考文献等。 (如本页写不下,可另附纸。 ) 一、选题意义: 小学生升入六年级前已经学了几年的英语,掌握了一些基本的英语交际用语和简单的句型。 可以说,六年级是小学英语的终点,也是中学英语的起点。 如果中学英语不改变传统的英语教学方法,势必破坏学生学习英语的积极 性。 这样中学英语老师会埋怨小学英语老师没有为学生学习英语打下良好的基础
B1C1D1中,点 E, F 分别是棱 BC, CC1的中点,P 是侧面 BCC1B1 内一点,若 A1P∥平面 AEF,则线段 A1P 长度的取值范围是 A. [1, 52 ] B. [324 , 52 ] C. [ 52 , 2 ] D. [ 2 , 3 ] 12.△ ABC 中, D 为 BC 的中点,满足∠ BAD+ C= 90176。 , 则△ ABC 的形状一定是 A.直角三角形
的调度 ,高效科学合理的运输组织方法没有得到很好的推广 ,运输组织和管理 的深度和广度十分有限,不能适应经济发展的需要。 因此,有条件的 道路货运企业必须根据市 场的需求,审时度势,在继续大力发展集装箱、零担、快件等货运的基础上,寻找适甩货物 , 加强企业间的联营,进一步延伸和拓宽服务领域,向服务 一体化、 经营网络化、组织科学化的方向发展, 努力 促进甩挂运输 又好又快发展。 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