沉积矿床生物化学(编辑修改稿)内容摘要:

岩 、 海绿石 砂岩中;矿层由球状 、 肾状 、 不规则状磷酸 盐 结核 组成;矿层薄 不稳定 工业价值较低 ② 矿石呈大小不同肾状 、 球状 、 不规则结核状 富含化石;由含水的氟磷灰石组成 , P2O5含量 低 (1228% ) , ③ 典型矿床:我国南方泥盆系 、 二叠系 、 寒武 系中的磷矿床属此类型 C、 鸟粪状磷矿床 : 我国南方岛屿 , 含 % K2O 23% % (2)沉积 磷矿床的成因 生物成因说: 磷是典型的生物元素 生物大量死亡后堆积成矿 海水温度 、 盐度和流速变化起主要作用 南非好旺角 极地冷流与赤地暖流汇合 生物 化学成因说 : 在炎热浅海 , 生物吸收磷 , 死亡后下沉到海底淤泥中 , 通过 细菌化学分解 生成磷 , 形成 富含磷的淤泥水 ,挤压导致淤泥水 扩散 作用 , 围绕碎屑形成磷核 化学成因说 ( 洋流上升成矿说 ) ( 卡查科夫 , 1937) 2020 1000 500 400 300 200 50 100 米 陆缘 泥质和灰质沉积物相 磷灰岩相 海滨砂和砾石相 残余 P2O5100毫克 /米 3 残余 P2O51050毫克 /米 3 浮游植物光合带 CO2≤3 104大气压 海平面 P2O5≥300毫克 /米 3 CO212 104大气压 300800m, 溶液中CO2和 P2O5量最高 当深处寒流向上回流时磷灰岩在陆缘带生成简图(据卡查科夫)  化学成因说 ( , 1937) : P2O5溶解度与水中 CO2含量呈正相关 ( 1) 海水表层 ( 60m以上 ) 大量浮游生物吸收 磷 海水中几乎不含磷 (2)水深 60至 300400m地带 , 为死亡生物通过带 , 当生物死亡后向海底下沉 , 也将表层水中磷带到较深水层 , 由于有机质分解出 CO2, 因而。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