污泥消化进展(编辑修改稿)内容摘要:
化池容积为 6400m3, 用 2个 , 每个消化池容积为 3200m3; . 二级消化池一个容积为3200m3。 一级消化池拟用尺寸如下图: 消化池直径 D= 19m. 集气罩直径 d1= 2m, 高h1=2m, 池底锥底直径 d2=2m, 锥角 15。 , h2= h4= , 消化池柱体高度 h3应大于 D/2=, 污泥的石灰稳定是在污泥中投加石灰 ,使污泥中腐化微生物受到抑制 , 防止因污泥腐化而散发臭味 , 同时杀死病原微生物。 这种方法并没有将污泥中的有机物分解 ,只是暂时的稳定处理 , 但有助于污泥的脱水处理。 碱性稳定化 碱性稳定化是在污泥中加入石灰或水泥窑灰等碱性物质 ,使污泥pH 12并保持一段时间 ,利用强碱性和石灰放出的大量热能杀灭病原体、降低恶臭和钝化重金属 ,处理后污泥可直接施用于农田。 碱性稳定化的两个主要处理方法是N Vir oSoil和Agri Soil方法。 前者是在碱性稳定后通过机械翻堆或其他方法使污泥快速干燥 , 后者则是在混合碱性物料后进行堆肥。 美国爱森技术公司开发了成套N Viro设备并在美国、澳大利亚等地使用 ,其自动化程度高 ,处理湿污泥量可达 50~ 240t d。 定义 :回流熟污泥,以增加消化池中甲烷菌的数量和停留时间,相对降低挥发物与细菌的比值,从而加速分解速度。 做法 :消化污泥经脱气后进入沉淀池,浓缩后部分熟污泥回流至消化池,多余污泥外排。 特点 :消化时间降至 1224h, 回流量为投配量的 13倍 工艺流程 见下图: 厌氧接触消化法与消化池设计参数比较 项目 厌氧接触消化法 消化池 是否加热 加热 加热 消化时间( d) 1015 有机物负荷( kg/m3*d) 投配与排泥方式 连续 连续或间歇 是否需要脱气池 需 否 搅拌与否 需 否 投配前有无均衡池 有 无 是否回流熟污泥 需 否 高浓度的有机废水,如肉类联合加工厂 、 毛纺厂、制。污泥消化进展(编辑修改稿)
相关推荐
氧 2kg(理论需氧量),实际要大一些(受传质和利用率的影响)。 污泥的消化率一般在 80%左右 (为什么。 ) ,污泥消化过程中,要控制污泥的含水率( 95%左右),含水率过低则池容大,反之污泥的粘性大,不宜搅拌;由于好氧消化过程会有硝化左右,要注意 pH的变化。 2) 好氧消化池的构造与工艺设计(自学) a. 构造:类似完全混合式曝气器 :设计参数见 p375表 8- 16。 c.
83。 q ks(n)s+[EZ(n)+EGW(n)BOD]gbq ks(n)BOD 污泥体积: Vsks(n)= GTR(n)m /pm+GTR(n)b/pb 各符号含义 GTR(n)— 污泥干重 ( 吨 /年 ) n年份 GTR(n)m — 一级处理污泥干重 GTR(n)b— 二级处理污泥干重 EZ(n) — 城市人口数 EGW(n)s— 生产污水以 SS计人口当量 (
砂浆垫块,垫块应固定于聚苯板凹槽处,垫块数量每平方米不少于 4 个。 安装燕尾槽聚苯板 ( 1)精确排板时根据排板图排列聚苯板。 非精确排板时,可按照建筑的外墙形状及特殊节点的形状在工地现场将聚苯板裁好,就位于外墙钢筋的外侧,用聚苯板卡子穿透聚苯板,并用绑扎丝把卡子与墙体钢筋绑扎固定。 板与板之间的企口缝在安装前涂刷聚苯板粘接胶(有污染的部分必须先清理干净),随即安装。 在板的竖缝处
利用高温甲烷菌进行消化处理的系统。 说明:从上图可知 , 中温消化条件下 , 有机物负荷为 —/ (m3d), 产气量约 l— / (m3d); 而高温消化条件下 , 有机物负荷为 — / (m3d), 产气量约 / (m3d)。 中温或高温厌氧消化允许的温度变动范围为 177。 — ℃。 当有 177。 3℃ 的变化时 , 就会抑制消化速率 , 有 177。 5℃ 的急剧变化时 ,
水污泥将对环境产生严重的二次污染。 不具有污泥干化脱水处理的污水厂约占 %。 污泥经浓缩、消化后,尚有约 95%~97%含水率,体积仍然很大。 这样庞大体积的污泥如果不经过污泥的干化脱水处理,将为运输及后续处置带来许多不便。 2 污泥处理技术设备落后 当前我国有些污水处理厂所采用的污泥处理技术已经是发达国家所摈弃的技术,其水平还停留在发达国家的 70、 80年代的水平,有的甚至是国外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