xxx职教中心实训基地建设可行性研究报告(编辑修改稿)内容摘要:
金属外皮与接地系统连接,以防过电压。 计量 学校采用低压计量方式,计量装置设在动力配电箱上。 弱电部分 (1)电话 实训楼拟设置 5 门电话,分别位于各层办公室等地,由电信部门直接引入。 (2)宽带网 学校应由市宽带网络公司引入宽带系统,终端分别设在行政办公室、阅览室及微机室等处。 给水排水设计 设计依据 (1)《建筑给水排水设计规范》 GB5001520xx (2)《建筑设计防火规 范》 GB5001620xx (3)《建筑灭火器配置设计规范》 GB5014020xx (4) 各专业及甲方提供的资料。 XXX 市职教中心实训基地建设项目 XXXXXXX 工程造价咨询有限公司 18 设计范围 本工程室内给水、排水、消防设计。 给水设计 (1)给水水源 实训楼位于 XXX 市职教中心内,继续使用原有的给水水源。 (2)室内给水 由于实训楼建筑高度为 ,因此室内给水均由深井泵给水管网直接给水,给水方式为下行上给式。 排水设计 排水采用废污合流制排放方式,即将卫生间粪便污水及生活污水合并排入室外化粪池,食堂油污水需经滤油处理后排入化粪池 ,经化粪池处理后,排入室外污水管网。 最后流入市政污水管网。 XXX 市职教中心实训基地建设项目 XXXXXXX 工程造价咨询有限公司 19 第五章消防 建筑消防设计 设计依据 《建筑设计防火规范》 GB50016— 20xx 《建筑内部装修设计防火规范》 GB50222— 95 《建筑灭火器配置设计规范》 GBJ140— 9G(1997 年版) 建筑类别和耐火等级 实训楼建筑总高度 ,小于 ,属多层公共建筑。 建筑物构件的耐火等级为二级。 总平面设计 校园和各建筑周边设有道路或硬地,消防车辆能到达每栋建筑并环行。 建筑物周围无 影响消防扑救的障碍物,消防环境良好。 防火分区 校园各建筑每层建筑面积均小于 2500m178。 ,按每层设一个防火分区设计。 安全疏散 实训楼内设 2 座封闭楼梯间。 楼梯间均靠外墙设置,能直接采光通风。 楼梯各层平面位置不变,底层直通室外。 楼梯间门设乙级防火门。 室内交通组织能满足人员快速安全疏散到达室外。 消防给水设计 XXX 市职业教育中心实训楼建筑高度 xx 米,属多层建筑,采用屋顶消防水箱、深井泵及消防水池供给消防用水。 室内消防 XXX 市职教中心实训基地建设项目 XXXXXXX 工程造价咨询有限公司 20 由于室内消防水量为 10L/S,且室内消火栓的数量超过 10 只,故室内采用环状管网与室外消防管网连接,且在室外设有消防水泵接合器 1 只,消火栓考虑同一层确保有二股水柱到达室内任何地方,消火检的最大间距为 50 米,水枪充实性水柱为 10 米,火灾初期由屋顶水箱的消防用水供给,屋顶消防水箱存有 8m179。 消防用水。 用于火灾初期 10 分钟内的消防用水。 灭火器配置 在实训楼的每层均设有 MF6 磷酸铵盐干粉灭火器若干只,以备火灾初期灭火用。 室内外消防管网均采用镀锌钢管,丝接,室外管径为 DN100,室内管径为 DN65。 XXX 市职教中心实训基地建设项目 XXXXXXX 工程造价咨询有限公司 21 第六章节能与节水 设计依据 《 民用建筑节能标准》 JGJ26— 95 《民用建筑热工设计规范》 GB501763— 93 《公共建筑节能设计标准》 GB50189— 20xx 《夏热冬冷地区居住建筑节能设计标准》 JGJB4— 20xx 《外墙外保温工程技术规程》 JGJ144— 20xx 《外墙外保温建筑构造(一 )》赣 02SJ102— 1 建筑节能设计 职教中心实训楼座北朝南,朝向自然通风和日照条件良好。 建筑体形方正。 外墙、屋顶等围护结构均进行外保温处理。 其中外墙采用“ ZL 胶粉聚苯颗粒砂浆”作保温层,并采用浅色外墙涂料饰面,传热系数 K(m178。 *K)。 屋顶采用挤塑聚苯乙烯泡沫塑料板作保温层,传热系数 K(m178。 *K)。 外窗采用塑料框普通中空玻璃窗,传热系数 K=— (m178。 *K)。 外窗可开启面积 40%。 确保室内有良好的通风换气条件。 同时,建筑外围广植高大乔木,以减少太阳幅射对室内环境的影响,达到节能的目的。 给工作人员和学员提供一个舒适、良好的学习训练环境。 节能措施 选用节能千式变压器 S10 型; 选用节能式电子式荧光灯及其它高效光源灯具; 照明配线采用三相四线配电线路,以减少线路损耗。 XXX 市职教中心实训基地建设项目 XXXXXXX 工程造价咨询有限公司 22 走道等地采用节电 开关; 在低压侧装设无功功率补偿装置,以提高功率因数; 采用节水卫生设备; 选用节水栓等设备; XXX 市职教中心实训基地建设项目 XXXXXXX 工程造价咨询有限公司 23 第七章环境保护与环境卫生 环境保护 采用标准 (1)《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 GB3838— 20xx)。 (2)《城市区域环境噪声标准》( GB3096— 1993)。 (3)《环境空气质量标准》( GB3095— 1996)。 (4)《污水综合排放标准》( GB8978— 1996)。 (5)《建筑施工场界噪声标准》( GB12523— 90)。 建设期 产生的污染源及其防治对策 (1)建设扬尘 建设扬尘主要产生于施工现场和物料运输过程。 因施工面多,运输线长,对其全部控制难度较大。 通常,可采取以下措施予以缓解: 一是从加强施工管理着手,提倡文明施工; 二是选择合理的运输线路,以使对城市道路的影响降至最小; 三是减少粉状物料的露天堆放量和堆放时间。 余土做到合理堆放,及时清运; 四是物料运输要求做到不堆尖、不满出车箱和中速平稳行驶; 五是施工场地和运输道路做到勤洒水、防止尘土飞扬。 (2)噪声 工程施工的不同阶段和时间,会对周围环境造成不同程度的噪声污染。 由于施 工过程的临时性、流动性和突击性,加大了建筑噪声的控制难度。 通常,可以采取以下措施予以缓解: 一是加强施工管理,提倡文明施工; XXX 市职教中心实训基地建设项目 XXXXXXX 工程造价咨询有限公司 24 二是对产生噪声的施工设备加强维护和维修,以降低噪声强度; 三是噪声强度大的施工设备尽量安排在白天使用; 四是尽量采用噪声强度小的施工设备。 (3)污水 工程施工产生的污水主要有设备、材料的清洗水;基础施工时的地下渗透水;施工人员的生活污水等。 由于施工工地的临时性,由于这些污水中的污染物主要是悬浮物,可采取以下控制措施: 一是可设置简易沉淀池除去部分悬浮后重复使用; 二是搞好工地污水的 导流并进行合理排放。 (4)建筑垃圾 建筑垃圾主要是施工过程产生的弃土、余土、废弃砖石、混凝土碎块及其他废料。 只要加强管理,做到及时清理、清运即可。 运营期产生的污染源及其防治对策 本项目投入运行后产生的污染源主要是污水落石出。 污水有一般生活污水和卫生间粪便污水,这两种污水的控制方法如下: 卫生间粪便污水经化粪污处理后与一般生活污水一起进入 XXX市职教中心现有排水系统。 环境卫生 采用标准 (1)《城市生活垃圾管理办法》( 1993 年 7 月 21 日发布,同年 9月 1 日起施行 ); (2)《 城市市容环境卫生管理条例》( 1992 年 5 月 20 日发布,同年 8 月 1 日起施行)。 XXX 市职教中心实训基地建设项目 XXXXXXX 工程造价咨询有限公司 25 环境卫生管理 (1)学校应指定有关部门或专人负责环境卫生管理工作; (2)学校应组织专人对实训楼进行清扫和保洁。 (3)学校应定期进行环境卫生检查,并进行评比。 垃圾处理 按规定在实训楼等公共场所设置果皮箱,并责任保洁员定期清理; 责任保洁员全天候地对校区采用清扫、手捡、袋装等方法进行保洁; 有计划、有步骤地开展垃圾分类收集,并杜绝危险废物混入生活垃圾; 收集的落叶、果皮等废物,禁止在校区焚烧或填埋,应与其他生活垃圾一起集中后送往 XXX 市生活垃圾场填埋处置。 XXX 市职教中心实训基地建设项目 XXXXXXX 工程造价咨询有限公司 26 第八章 节能分析 设计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节约能源法》; 《中华人民共和国清洁生产促进法》; 《清洁生产审核暂行办法》国家发展改革委、国家环保总局令第 16 号 ; 《国家鼓励发展的资源节约综合利用和环境保护技术》 国家发改委 20xx 第 65 号 ; 《公共建筑节能设计标准》 GB 5018920xx; 《采暖通风与空气调节设计规范》 GB ; 《建筑照明设计标准》 GB。 项目能耗种类和数量分析 项目用电 用电量计算 该项目按 18W/㎡估算,年使用 300 天,每天工作 4 小时。 据此,计算用电量如下: 18 XXXX247。 1000 (同时系数) 300 4=83665kWh/a 项目用水 项目用水量计算 本项目按 3000 人使用,同时系数 ,日最高使用量为 50L/人,年使用 300 天。 用水量合计: 3000 50 300= 9000m179。 用能指标分析 能源种类 计量单位 年耗实物量 参考折标系数 年耗能量 (T) 电 kwh 83665 水 T 9000 合计 XXX 市职教中心实训基地建设项目 XXXXXXX 工程造价咨询有限公司 27 节能措施 建筑节能措施 建筑节能设计将贯彻执行《公共建筑节能设计标准》( GB50189- 20xx)、 XXX 省地方标准的要求,建筑物外墙顶棚、楼地面以及其他围护结构采用新型保温隔热材料。 建筑设计中注重节能设计。 通过对建筑物围护结构包括外墙、屋面等进行合理设计和优化,提高其隔热保温水平;建筑外围门窗注意运用热性能好的构造材料与节点,节省能耗。 外窗拟采用保温、隔音、隔热效 果好的多层玻璃或中空玻璃窗、低反射率玻璃窗或填充气体等方法,使整窗的传热系数降低至 (㎡• K)以下;在围护结构保温隔热良好的情况下,室内用各种重质材料建成厚重结构,以利于蓄存室内热能,调节室温。 建筑设计中注意利用自然通风技术,在春秋季节,尽量依靠自然通风来维持室内舒适的条件。 建筑外形尽量方整,减少外墙表面。 尽量利用太阳能热水器设备提。xxx职教中心实训基地建设可行性研究报告(编辑修改稿)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