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高考化学化学反应中的热效应考点总结(编辑修改稿)内容摘要:

—— ; 上述分解反应是一个可逆反应 , 温度 T1时 , 在密闭容器中加入 mol PCl5, 反应达到平衡时还剩余 mol PCl5, 其分解率 α1—— 25%;若反应温度由 T1升高到 T2, 平衡时 PCl5分解率为 α2, α2—— α1(填 “ 大于 ” 、“ 小于 ” 或 “ 等于 ” ); 解析: (2)中间产物 PCl3和未完全反应的 Cl2的总能量高于最终产物 PCl5的能量 , 其 ΔH=- 93 kJmol- 1, 所以PCl5(g) PCl3(g)+ Cl2(g) ΔH=+ 93 kJmol- 1;分解 率 α1= 100% = 25%, 由热化学反 应方程式可知 , 此反应的正反应为吸热反应 , 所以升高温度 , 平衡向正反应方向移动 , PCl5的分解率增大 , 即:α2α1。 320. 80 m ol 0. 60 m ol0. 80 m ol(3)工业上制备 PCl5通常分两步进行 , 先将 P和 Cl2反应生成中间产物 PCl3, 然后降温 , 再和 Cl2反应生成 PC。 原因是 ———————————————————。 (4)P和 Cl2分两步反应生成 1 mol PCl5的 ΔH3=- 399 kJ/mol ; P和 Cl2一步反应生成 1 mol PCl5的 ΔH4——— ΔH3 (填 “ 大于 ” 、 “ 小于 ” 或 “ 等于 ” ); (5)PCl5与足量水反应 , 最终生成两种酸 , 其化学方程式是 ————————————————————。 解析: (3)由图可知 , P与 Cl2反应生成 PCl3, PCl3和 Cl2进一步反应生成 PCl5, 都是放热反应 , 分两步进行且第二步降低温度 , 有利于 PCl5的生成 , 防止 PCl5的分解。 (4)由盖斯定律可知 , 一步生成 PCl5和两步生成 PCl5的总热效应相等 , 即 ΔH3= ΔH4=- 399 kJmol- 1。 (5)PCl5与水反应生成 H3PO4和 HCl, 化学方程式为 PCl5+4H2O H3PO4+ 5HCl。 答案: ( 1) P(s)+ Cl2(g) PCl3(g) ΔH=- 306 kJmol- 1。 ( 2) PCl5(g ) PCl3(g)+ Cl2(g) ΔH=+ 93 kJ/mol; 等于 ; 大于 ( 3) PCl5分解反应是吸热反应 , 温度太高 , 不利于PCl5的生成 ( 4) 等于 ( 5) PCl5+ 4H2O H3PO4+ 5HCl 3226 【 重要考点 3】 盖斯定律的运用 盖斯定律: 当某一物质在定温定压下经过不同的反应过程 ,生成同一物质时 , 无论反应是一步完成还是分几步完成 , 总的反应热 是相同的。 即反应热只与 反应始态 (各反应物 )和终态 (各生成物 )有关 , 而与具体反应的 途径无关 , 这就是盖斯定律。 27 应用盖斯定律进行简单计算 , 关键在于设计反应过程 ,同时注意: (1)当反应式 乘以或除以某数 时 , DH也应乘以或除以某数。 (2)反应式进行加减运算时 , DH也同样要进行加减运算 ,且要带 “ +”、 “ ”符号 , 即把 DH看作一个整体进行运算。 (3)通过盖斯定律计算比较反应热的大小时 , 同样要把 DH看作 一个整体。 (4)在设计的反应过程中常会遇到同一物质固 、 液 、 气三态的相互转化 , 状态由固 →液 →气变化时 , 会吸热。 (5)当设计的反应逆向进行时 , 其反应热与正反应的反应热 数值相等 , 符号相反。 28 解析: 按“ (① 3- ② - ③ 2)/6”, 得反应的 DH= 218 kJmol1。 【 典型例题 3】 (2020苏州期末 )盖斯定律在生产和科学研究中有很重要的意义。 试根据下列 3个热化学反应方程式:① Fe2O3(s)+3CO(g)= 2Fe(s)+3CO2(g) DH= kJ mol1② 3Fe2O3(s)+CO(g)= 2Fe3O4(s)+CO2(g) DH= kJ mol1③ Fe3O4(s)+CO(g)= 3FeO(s)+CO2(g) DH=+ kJ mol1 写出 CO气体还原 FeO固体得到 Fe固体和 CO2气体的热化学反应方程式: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CO(g)+FeO(s)= Fe(s)+CO2(g) DH= kJmol1 29 对于多个反应 , 求另外一个反应的热化学方程式或是焓变 , 利用盖斯定律 , 对方程式进行变形 , 写出要求的热化学反应方程式 ,与已知的反应式进行对比 , 按它们的系数进行相加减 , 同时要注意 DH值也要。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