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硕龙庭湾基坑支护及土方开挖工程施工方案(编辑修改稿)内容摘要:

是用于台阶式人工1:1放坡开挖基坑土方,坡面层采用C20混凝土,厚80mm,内挂Φ6@250250钢筋砼挂网保护;该部分土方应先行分段开挖,后钢筋挂网,分层分段(8m)喷射砼面层。 178。 材料1. 喷射砼强度C20,3天强度≥10MPa;2. 细骨料用中粗砂,粗骨料用粒径小于20mm碎卵石。 3. 喷射砼为1:2:2(水泥:砂:石子)细石砼(重量比),采用干式喷射工艺,空压机风量不宜小于9立方/min以防止堵管,为加速凝结可掺适量速凝剂,水泥砂浆强度不低于20Mpa;178。 施工要求1: 喷射第一层砼,厚度40~50mm,注浆压力≥ MPa;2: 绑扎Φ6构造钢筋网,焊接骨架钢筋,安设连接件;3: 埋设间距水平间距2m的Φ80PVC泄水管(详附图十一)4: 上下层喷射砼接茬应采斜搭接,搭接长度为喷射厚度的2倍;5: 上下层钢筋网搭接长度≥300。 178。 施工工艺1: 工艺流程:立面平整→绑扎钢筋网片→干配砼料→依次打开电、风、水开关→进行喷射砼作业→砼面层养护;2: 喷射第一道砼:喷头与受喷面垂直,~,保持砼表明平整,无干斑点或滑移流淌现象;3: 喷射第二道砼:在喷第二道砼时,先按设计绑扎固定钢筋网,钢筋网片为双向Φ6@250250,并预留300长度与下层网片搭接,钢筋网与坡面的间隙20mm;骨架钢筋Φ16;4: 喷射砼前,机械设备、风、水管道和电路应全面检查和试运行;5: 本工程喷射砼分二段进行,同一分段内的喷射砼路线从壁面开挖层底部逐渐向上进行,但底部钢筋网搭接长度范围先不喷砼,砼接缝部分做成45176。 斜面搭接;6: 杂填土可一次喷射,淤泥分两次喷射砼,终凝后2h应浇水养护,保持砼面湿润,养护期不小于5~7天,注浆体与喷射砼面层强度达到设计强度70%后方可开挖下一层土方及下层搅拌桩施工;为保证喷锚厚度,可在坡面钢筋网下设水泥灰饼控制。 7: 检测:土钉在注浆体达到设计龄期后,采用抗拉试验检测承载力,同一条件,试验数量不宜少于土钉总数1%,且不应少于3根;墙面喷射混凝土厚度应采用钻孔检测,钻孔数宜每100㎡墙面积一组,每组不应少于3点。 252。 主楼基坑采用台阶式放坡,坡度为1:216。 槽钢支护252。 本工程槽钢为临时支护,应在配合土钉墙施工在边坡开挖后及时在设计位置施打槽钢;采用20号槽钢@500,桩长6m。 252。 由于本工程为槽钢用于基坑的临时支护,故不需进行材质检验而只对其做外观检验,以便对不符合形状要求的槽钢进行矫正,以减少打桩过程中的困难。 外观检验包括表面缺陷、长度、宽度、厚度、端头矩形比、平直度和锁口形状等内容。 检查中要注意:1. 对打入槽钢有影响的焊接件应予以割除;2. 有割孔、断面缺损的应予以补强;3. 若槽钢有严重锈蚀,应测量其实际断面厚度,以便决定在计算中是否需要折减。 原则上要对全部槽钢进行外观检查,对不符合要求的槽钢需进行矫正。 252。 槽钢吊运及堆放装卸槽钢宜采用两点吊。 吊运时,每次起吊的槽钢根数不宜过多,并应注意保护锁口免受损伤,专人指挥。 槽钢堆放的顺序、位置、方向和平面布置充分考虑到以后的施工方便。 252。 操做方法178。 基线确定:施工员在场地边定出轴线,留出以后施工需要的工作面,确定槽钢施工位置,本标段暂定一边30cm。 178。 定桩位:按顺序标明槽钢的具体桩位,洒灰线标明。 178。 槽钢由装载机吊运至沟槽内。 178。 施工前对现场进行勘察,确定现场无管线及建筑物,用围挡对沟槽边缘进行封闭。 178。 为便于施工,将槽钢下端制作成扁尖状,将桩夯入土中时,尽量保持桩的垂直并保持桩身在一条直线上。 为保证支撑的稳定性,横向支撑与竖向支撑之间用焊接。 竖向支撑之间间距暂定为30cm,横向支撑根据沟槽开挖深度放置,一般在沟槽底部放置一个,上部放置一个,在施工过程中可根据土的侧压力等因素随时调整横向支撑和竖向支撑之间间距。 178。 施工完毕后即进行槽钢的拔除。 工程场地局限,故须采用反铲挖掘机与振动锤配合来进行槽钢的拔除,即利用振动锤产生的强迫振动扰动土质,破坏槽钢周围土的粘聚力以克服拔桩阻力,依靠附加起吊力的作用将桩拔除。 槽钢拔除后留下的桩孔,必须即时用中粗砂做回填处理。 216。 施工顺序本工程土方开挖分二阶段进行,以机械开挖为主,人工开挖配合的形式,安排12台大型反铲挖掘机、6台小型挖掘机、36台自卸汽车,土方工人60人配合施工。 216。 土方开挖顺序如下252。 一阶段安排:6台大型挖掘机和3台小型挖掘机开挖A2区的的地下室土方,同时安排6台大型挖掘机和3台小型挖掘机开挖B区的地下室土方,;(A2区)标高进行支护结构施工;待锚杆及冠梁强度满足设计要求后方可进行分层分段开挖(上一层边坡支护达到设计允许的强度后方可进入下一层的施工),直至基坑底标高;每次开挖约1m,采用人工配合小型挖掘机及塔吊吊运的方式将土方外运出基坑后用自卸汽车运至指定地点;252。 二阶段施工:将6台大型挖掘机和3台小型挖掘机安排在B区块,分层分段开挖开挖地下室土方(开挖高差不宜大于2m,淤泥等软软土层开挖高差不宜超过1m,上一层边坡支护达到设计允许的强度后方可进入下一层的施工);252。 承台、地梁、后浇带、集水坑的基槽应用60型号的小钩机配合人工进行开挖,并将基槽边角修整到位,坡度为1:;252。 土方开挖至到设计标高后,同时应做好基坑排水沟开挖。 216。 施工要求252。 基坑土方开挖前必须进行场地整平,基坑侧壁土方必须分层分段均衡开挖,严格做到开挖一层,支护一层,上层未支护未达到设计强度不得开挖下一层,同时不得在大雨天开挖施工,每层开挖深度不超过2m(淤泥等软弱土层不应大于1m),每段开挖长度不大于15m,淤泥层开挖长度不大于6m;且应间隔开挖,开挖后应及时对侧壁进行修整;252。 基坑边角部位、挖掘机开挖不到之处,用人工配合清坡,将松土清至挖掘机作业半径范围内,再用挖掘机钩走;252。 土方开挖范围:, 按图纸设计放坡;承台、地梁因需要砌砖胎膜,;252。 本工程基坑土方开挖严格遵照分阶段分层开挖的原则,为防止基坑内土体高差大,淤泥流动造成工程桩的倾斜与损坏,;坑底及坑壁应保留300mm厚土层,用人工清除浮土;由人工挖承台、地梁土方,严禁用机械开挖承台地梁土方,边清边浇筑100mm厚C15砼垫层(承台地梁边模采用240厚砖胎模砌筑);252。 本工程承台、地梁挖土、电梯井、集水坑采用1:,若开挖范围内的土质流动,无法放坡开挖的,计划采用木桩支护,即采用4m长的圆木密排打入,之后采用人工分层开挖;252。 挖掘机挖土时应离开桩周边不少于300mm,桩周边及桩间土方用人工开挖,确保管桩不受挖掘机碰挤、扰动;土方开挖遇到工程桩时,桩身四周土方应对称开挖,以免桩移位,铲车臂不得磕碰工程桩;252。 本工程土方开挖后,由反铲挖掘机装车,5吨自卸汽车运土,卸往指定位置;252。 基坑开挖至设计标高后应尽快浇筑砼垫层,避免扰动基底土层;252。 开挖后,基土不能受烈日暴晒或雨水浸泡;雨期施工或基坑(槽)挖好后不能及时进行下一工序时,可在基底标高以上留300mm一层不挖,待下一工序开始前挖除;252。 开挖基坑(槽)不得超过基底标高,如个别超挖及承台、地梁边砖胎膜回填时,应用以与基土相同的土料填补,人工回填夯实至要求的密实度,或用中、粗砂碎石类土填补并夯实;252。 基坑(槽)挖到基底标高后,应会同有关单位检查基底土质是否符合要求,并作好隐蔽工程验收记录;252。 基坑开挖前应对邻近原有建筑物、构筑物及其地基基础、道路和地下管线的状况进行详细的调查;发现裂缝、倾斜、滑移的损坏迹象,应作标记和拍照,并存档备案;252。 开挖过程中应做好截水、排水工作,基坑周围地面设截水沟,坡脚设临时排水沟,基坑底四角及各边按40m间距挖内径600600600的集水井,用水泵抽取集水井地下水排入坡顶截水沟,再经沉淀池沉淀后,排入市政管道;252。 开挖的土方应随挖随运,不得堆于基坑边上;252。 地下室外墙防水施工完毕,即进行回填;每次回填应沿基坑四周均匀回填,分层夯实,每层厚度≤300mm;252。 挖土应当班运走,临时堆载不得超过10Kpa,基坑周边严禁超载堆荷。 216。 土方开挖技术措施:252。 土方开挖前,对原定位桩、引测的轴线、标高进行全面复核;将基坑开挖机械施工范围内所有轴线桩、水准点引出施工区域外,设置于远离在建建筑物的可靠位置上,并妥善加以保护;252。 基坑开挖时,应纵向分段、分层按照坡度线向下铲挖,但每层的中心线地段应比两边稍高一些,以防积水;基坑开挖过程在工程桩上做标高控制线,坑底深度采用红漆做标识;252。 承台基槽土方开挖施工中要配备专职放样人员进行测量控制,要及时复核轴线,将基槽开挖下口线测放到槽底,及时控制开挖标高,做到挖土工作面内,标高控制点不少于2个;252。 修边和清底;在距坑底设计标高30cm处,抄出水平标准线,钉上小木橛(标桩间的距离宜≤4m),然后用人工将暂留土层挖走;同时由两端轴线(中心线)引桩拉通线(用小线或铅丝),检查距坑边尺寸,确定坑宽标准,以此修整坑边,最后清除坑底土方。 216。 基坑外排水本工程按照基坑支护设计图纸要求,基坑外的场地排水采用排水沟,将地表水汇入市政管道;216。 基坑内排水本工程基坑降水采用集水明排降水法,坑内设置排水沟和集水井,,每隔40m在适当位置设置集水井,在地面工地出水口处设沉淀池,基坑集水井内的水由潜水泵抽至面表集水井,由排水沟引入沉淀池内,再由沉淀池排入市政管道;(排水沟详附图十八).216。 基底承台排水当大基坑土方开挖完成,底板垫层混凝土浇筑后,承台土方开挖、砖胎模、防水、钢筋绑扎、混凝土浇筑时承台及核心筒底的排水,采取利用水泵把基坑中间的承台、核心筒内的水就近抽到基坑四周的承台或集水井内,再用水泵把基坑四周承台内的抽到基坑顶排水沟内,最后经沉淀池排往市政管网;为了保证承台底部水能抽取干净,在承台施工过程中,在双桩以上承台内部角部设置微型集水坑(300300300),方便水泵抽取。 216。 1:待地下室底板、承台施工完毕,在底板与围护桩之间浇筑400厚混凝土隔板,强度C35。 216。 2:地下室底板和隔板达到设计强度后,采用机械液压破碎器打断支撑,监测变形。 达到稳定后,再全部拆除混凝土内支撑系统,应采取缓慢有序、对称方式逐个拆除支撑。 216。 3:拆除后的工程混凝土垃圾及时清理,配合塔吊运至基坑外场地。 可作为现场临时道路底层铺设材料。 216。 :进行地下室施工,地下室外墙建筑防水施工完成后,沿基坑四周均匀回填土方,每层厚度小于300,分层夯实,密实度≥94%。 216。 安全管理组织机构安全生产领导小组组 长:林定风副组长:陈亮、郑诚宏成 员:绕春武、李佳、宋文武、黎发东、狄忠、许兆永、李世昌、乾婧、陈祝庆、王邦权、黄娟216。 项目职责分配质量、环境和职业健康安全管理职责分配表说明:●表示主管领导 ○表示相关领导 ▲表示主要实施责任 △表示协助实施序号条款号质量、环境和职业健康安全管理手册条款项目经理技术负责人生产副经理经营预算组工程管理组技术质量组办公室1管理体系总要求●○○△△▲△2总则○●○△△▲△3质量、环境和职业健康安全管理手册4文件控制●○○△△△▲5记录控制●○○△△△▲6管理承诺●○○△△△△7以顾客、员工和相关方为关注焦点●○○△△△△8方针●○○△△△△9质量、环境和职业健康安全目标●●●△▲△△10管理体系策划○●○△△▲△11管理方案○●○△▲△△12机构、职责、权限●○○▲△△△13管理者代表●14协商、沟通和信息交流●○●△▲△△15管理评审●●○△△▲△16资源提供●○○△△△△17人力资源●○▲△△△18基础设施○○●△▲▲▲19工作环境●●●△▲△△20产品实现策划○●●△▲△21与产品有关要求的确定●○○▲△△22与产品有关要求的评审●○○▲△△23与顾客、员工和相关方沟通●○●▲△△△24法律法规和其它要求○○●△▲△△25危险源辨识、风险评价和风险控制策划○○●△▲△△26环境因素○○●△▲△△27设计和开发28采购○○●▲▲▲△29过程控制●●△▲▲30工程回访保修○●▲△31运行控制○●△▲△△32应急准备和响应○●△▲△△33生产和服务提供过程的确认●○。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