植物检疫性线虫病害(编辑修改稿)内容摘要:

台湾、香港、澳门、江苏、安徽、广东、山东、浙江、湖北、上海等地。 • 寄主 : 主要危害松属植物,也侵染冷杉属、云杉属、雪松属和落叶松属等。 最感病的树种是日本赤松、日本黑松、硫球松、欧洲赤松和欧洲黑松等。 中国自然高感树种是日本黑松,也有一定数量的马尾松自然发病。 • 危害和重要性: 又称松树萎蔫病,是松树的一种毁灭性流行病。 是国际国内重要的检疫对象,属于危及国家生态安全的重大病害。 松树一旦感染该病,最快的40天左右即可枯死, 3- 5年间便造成大面积毁林的恶性灾害。 在日本, 1979年损失木材 240万立方米,我国于 1982年,在南京发现该病害,当年死树仅 200多株,到 1984年累积 5万多株, 1986年达 21万株。 我国政府把该病害列为二类危险性有害生物。 • 该病的毁灭性在于: 致病力强,寄主死亡速度快;传播快,且常常猝不及防;一旦发生,治理难度大。 据不完全统计,我国自 1982年发生该病后的 10年间,发生面积约达 38000hm2,造成松树死亡 1400000株以上,损失木材 50000m3。 用于病害的防治经费达 645万元。 不仅给国民经济造成巨大损失,也破坏了自然景观及生态环境,更对我国松林资源构成严重威胁。 • 症状: 任何树龄均可发病。 外部症状是 针叶陆续变为黄褐色乃至红褐色,萎蔫,最后整株枯死。 病害发展过程分 4个阶段: ( l)松树外观正常,树脂分泌减少蒸腾作用下降,在嫩枝上往往可见松褐天牛啃食树皮的痕迹; ( 2)针叶开始变色,树脂分泌停止,除松褐天牛补充营养的痕迹外,还可发现产卵刻槽; ( 3)大部分针叶变为黄褐色,萎蔫,可见松褐天牛的蛀屑; ( 4)针叶全部变为黄褐色至红褐色,病树整株干枯死亡。 • 致病机制 : 线虫从伤口进入松树木质部,寄生在树脂道中,大量繁殖后遍及全株,导致松树木质部内髓射线薄壁组织细胞受到破坏,管胞形成受到抑制,水分输导受阻,呼吸作用加强,树脂分泌减少至最后停止,蒸腾作用减弱直至松树迅速死亡。 • 病原线虫: 嗜木质伞滑刃线虫 Bursaphelenchus xylophilus ( Steiner amp。 Buhrer) Nikle 分类地位 :动物界 Animal 圆形动物门Nemathelminthes 线虫纲 Nematoda 垫刃目Tylenchida 滑刃线虫科 Aphelenchoididae 伞滑刃属 Bursaphelenchus 形态特征 :雌雄同形,蠕虫状。 雌成虫 :细长,唇区隆起,无唇环,口针基部稍膨大,食道滑刃型,中食道球大,食道腺覆盖肠端,排泄孔位于食道和肠交界处,神经环正好在中食道球下面;阴门前部有阴门盖覆盖着,后阴子宫囊很长,尾部宽园,少数有指状突。 雄成虫 : 交合刺大型,弓形, 1对,不愈合,有喙状突起,尾弓形,末端尖锐,有交合伞,无引带,有卵圆形的尾翼尾部还有两对尾突。 • 生物学特性 : 发育温度范围 ~ 33 ℃ ,在 25 ℃下 4~ 5d完成生活周期, 17℃ 下可存活 5个月。 雌虫产卵期为 28d,每虫产卵平均79粒。 生活史包括繁殖周期和分散周期,繁殖周期在生长季节,以卵、 1~ 4龄幼虫和成虫反复繁殖;分散周期是线虫的休眠和传播时期,属于 3龄和 4龄幼虫。 • 传播 :该病 借助于天牛的迁飞自然扩散 ,天牛幼虫在越冬和化蛹期间分泌脂肪酸在蛹室积累,引诱 3龄幼虫向蛹室集中,后变为 4龄,受天牛幼虫羽化时产生的 CO2引诱而转移到天牛成虫体表,再通过腹部气门进入天牛气管,聚集在腹部,再从气门出来,移至尾部,当天牛成虫在健树上取食和在衰弱树上产卵时,线虫即从伤口侵入寄主。 远距离传播通过人为调运患病松材及其制品等进行。 • 传播介体: 在自然条件下,墨天牛是松材线虫的传播媒介,主要有松墨天牛、云杉墨天牛、卡罗来纳墨天牛、白点墨天牛、南美墨天牛等。 松墨天牛是最重要的传播介体。 传播距离 1~2km,主要分布于日本、中国吉林及韩国等。 卡罗来纳墨天牛在美国是主要的传播介体 传播方式: 补充取食期传播; 产卵期传播 • 发生规律 : 线虫随天牛取食自伤口侵入,通过皮层和松脂道进入木质部, 6~ 9d后,木质部细胞死亡,停止分泌松脂,出现外部症状,线虫数量急剧增加, 30d达到最高峰。 后期,环境条件不适应,线虫以 3龄幼虫越冬。 高温干旱利于发病,夏季 40d内降水少于 30mm, 55d以上平均气温高于 25℃ ,会严重发生。 发病最适温度 20~ 30℃ ,低于 20℃ ,高于 33℃不发病。 • 检疫和防治 : ( 1)严格检疫制度,不从病区输入松苗和松原材 ( 2)在天牛成虫期,喷洒 %杀螟松乳剂,每株 2~ 3kg;飞机喷洒,浓度提高到 3%,每公顷60kg,持效期 1个月以上。 ( 3)晚夏和秋季用杀螟松喷洒病树,每平方米树表用药 400~ 600ml,可完全杀死树皮下的天牛幼虫。 ( 4)汰除病树,残留树桩要低,并剥去树桩的树皮,连同树梢集中烧毁。 原木可用溴甲烷熏蒸,或加工成 2cm以下的薄板。 此项措施应在天牛羽化前完成。 复习思考题 1.试述马铃薯金线虫的分布,症状特点,病害的发生发展规律,检疫方法和检疫处理的措施。 2.试述香蕉穿孔线虫的分布,症状特点,病害的发生发展规律,检疫方法和检疫处理的措施。 3.试述松材萎蔫线虫在国内外的分布状况,症状特点,病害的发生发展规律,检疫方法和检疫处理的措施。 ,试分析如何有效防治。 第九章 危险性害虫的检疫检验与处理 检疫检验的目的:发现、检出和鉴定植物病原物、害虫、杂草和其他有害生物,为出证或检疫处理提供依据。 检疫处理:通过中断或避免有害生物人为传播而达到保证贸易和引种正常进行的目的。 第一节 昆虫与螨类的检疫检验 检疫检验包括现场检验与实验室检验。 有害生物种类不同,适用的检验方法也不同。 适用的检验技术应当符合下列基本要求: ,灵敏度高; 、简单、方便易行; , 检验结果重复性好; ,不扩散有害生物。 一、害虫与螨类的检验方法 (一) 直接观察 (二)过筛检验 (三)解剖检验 (四)加热分离检验 (。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