植物检疫学植物检疫法规(编辑修改稿)内容摘要:
—— 计算机模型及专家系统 二、 PRA的作用 PRA是检疫决策的重要支持工具之一。 随着新的世界贸易体制的运作,进行PRA可保持检疫的正当技术壁垒作用,充分发挥检疫的保护功能。 PRA能强化植物检疫对贸易的促进作用,增加本国农产品出口的市场准入机会。 开展PRA工作是遵守SPS协议及其透明度原则的具体体现。 三、有害生物风险分析的国际标准 《 有害生物风险分析准则 》 ISPMs2 《 检疫性有害生物风险分析准则 》 ISPMs11 《 限定的非检疫性有害生物风险分析准则 》 《 转基因生物材料( GMO)风险分析 》 《 潜在的经济重要性和相关术语解释与应用指南 》 《 环境风险分析 》 有害生物风险分析国际标准的现状和它们之间的关系(实线部分表示已颁布,虚线部分表示即将颁布) 四、检疫性有害生物风险分析 有害生物风险分析的起点 有害生物风险评估 ( Pest Risk Assessment) 有害生物风险管理 ( Pest Risk Management) 第一阶段:有害生物风险分析的起点 可能被视为检疫性有害生物的有害生物 可能会使检疫性有害生物传入和(或)扩散的传播途径,通常是一种进口商品。 因检疫政策的修订而重新开始作风险分析 1. 从有害生物开始的有害生物风险分析 PRA地区发现新有害生物的定殖侵染或暴发产生的紧急情况 在一进口商品上截获到新的有害生物而产生的紧急情况。 科学研究确定的新的有害生物风险。 有害生物传入到PRA地区以外的新地区。 在PRA地区以外新地区比其原发地区具有更大的破坏性 检查发现,某一有害生物不断地被截获。 应进口生物者的要求,如研究人员、教育人员、生物学从业人员、商业公司(宠物商店店主)、食品业(供消费用的蜗牛)或业余爱好者(玻璃鱼缸用的水生植物)提出的要求。 为制定和修订关于特定商品的植物检疫条例或要求而做出政策 决定。 另一个国家或国际组织(区域植物保护组织、粮农组织)提出的建议。 新的处理、系统或程序,或新信息对早先决定的影响。 2. 从传播途径开始的有害生物风险分析 开始进行一种新商品(通常是植物或植物产品)或新产地商品的国际贸易。 PRA可能应进口要求或贸易中出现交运某种货物而开始。 传播途径可能涉及到一个或若干个原产地。 供选种和科研目的而进口的新的植物种。 查明商品进口之外的传播途径(自然扩散、邮件、垃圾、乘客行李等,或商品的包装、运输工具等)。 为制定和修订关于特定商品的植物检疫条款或措施而做出政策决定。 新的处理、系统或程序,或新信息对以前决定的影响 第一阶段的结论 当有害生物被确定后,同时需划定 PRA地区。 在第一阶段结束时,有害生物已被确定是潜在的检疫性有害生物,并确定是否是单独的或与某一传播途径相联系的。 然后进入下一阶段。 第二阶段:有害生物风险评估 第一阶段已经确定了应进行风险评估的某一有害生物,或有害生物的清单(在从传播途径开始的情况下)。 第二阶段将逐个考虑这些有害生物。 将审查每一种有害生物是否符合检疫性有害生物的标准。 在审查过程中,PRA考虑每一种有害生物的各个方面,特别是关于其地理分布、生物学和经济重要性的实际资料。 然后利用专家评判来评估其在PRA地区的定殖、扩散和经济重要性的可能性。 最后描述传入PRA地区的可能性的特点。 1 . 地理和管理标准 如果有害生物在PRA地区存在,并已达到其生态范围的极限(即广泛分布),那么这种有害生物就不符合检疫性有害生物的定义,这种有害生物的PRA就到此为止。 如果有害生物在PRA地区存在,尚未达到生态范围极限(即未广泛分布),而且该有害生物在PRA地区应进行官方防治,那么该有害生物就符合检疫性有害生物定义。 如果有害生物尚未广泛分布,但正在考虑今后在PRA地区对其进行官方防治,那么PRA将确定该种有害生物是否应当进行官方防治。 如果得出该种有害生物应当进行官方防治的结论,那么这种有害生物就符合检疫性。植物检疫学植物检疫法规(编辑修改稿)
相关推荐
种方法,其中保湿培养检验法是国内外最常用的一种方法。 吸水纸法 无菌吸水纸( 3层) 灭菌培养皿 ○ ○ ○ ○ ○ 吸水 1- 培养、观察 12h光照黑暗交替 恒温 所观察到的结果示意图如下 常规植物病理学方法 小麦矮腥黑穗病 Wheat dwarf bunt 分布: 是麦类黑穗病中危害最大、防治最难的一种病害,它于 1847年及 1860年先后发现于捷克和美国
台湾、香港、澳门、江苏、安徽、广东、山东、浙江、湖北、上海等地。 • 寄主 : 主要危害松属植物,也侵染冷杉属、云杉属、雪松属和落叶松属等。 最感病的树种是日本赤松、日本黑松、硫球松、欧洲赤松和欧洲黑松等。 中国自然高感树种是日本黑松,也有一定数量的马尾松自然发病。 • 危害和重要性: 又称松树萎蔫病,是松树的一种毁灭性流行病。 是国际国内重要的检疫对象,属于危及国家生态安全的重大病害。
皮部筛管往往出现在该区域。 根尖的结构-成熟区 又称根毛区。 细胞已停止伸长,并分化成熟。 根的初生结构 (primary structure) 初生生长 (primary growth):顶端分生组织及其衍生细胞的增生和成熟所引起的生长过程。 初生组织 (primary tissue):初生生长过程中所产生的各种成熟组织。 初生结构 (primary structure)
1g 甘油 30ml 制霉菌素 200mg/ml 牛胆酸钠 3g 氯化钠 15g 1%水溶性黑色素 20ml 琼脂 17g 蒸馏水 1000ml 30℃ 下培养 7d,对光观察,菌落中心呈黑色,边缘透明,菌落圆形,表面光滑,呈粘状。 将分离的细菌接种在玉米苗上,验证是否发病。 :用专化性噬菌体,如 ZP ZP82等检验。 5 .血清学检验:用酶联免疫法等检验。 检疫和防治 : ( 1)微波炉
合子 :夏孢子囊堆和休眠孢子囊。 检疫措施 : 一、处理方法:划分疫区、封锁疫区、严格检疫 二、防治方法: 1. 建立无病种薯繁育基地,推广经过茎尖脱毒、组织繁殖、无土栽培、工厂化生产或家庭网箱生产的脱毒微型种薯和常规抗病品种。 2. 种植抗病品种。 是最经济有效且为世界各发病国家普遍采用的较为实用的方法。 3. 合理轮作。 可采取与燕麦、玉米、亚麻、向日葵、油菜及豆灯等作物长期轮作
国关心的潜在的检疫性有害生物逐个进行风险评估。 第四步: 总体风险归纳。 第五步: 备选方案的提出。 根据总体风险,提出降低风险的植物检疫防范措施建议。 第六步: 就总体风险征求有关专家和管理者的意见。 第七步: 评估报告的产生。 第八步: 对风险评估报告进行评价,征求有关专家的意见。 第九步: 风险管理。 第十步: 形成PRA报告。 第十一步: 在实施检疫措施之后,应当监督其有效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