桩基础工程施工质量控制_毕业论文(编辑修改稿)内容摘要:

沉管灌注桩 粘性土、粉土、淤泥质土、砂土及填土。 6 续上表: 夯扩桩 桩端持力层为中、低压缩性粘性土 , 粉土、砂土、碎石类土,且其埋深不超过 20m的情况。 干作业成孔 灌注桩 地下水位以上的粘性土、粉土填土、中等密实以上的砂土风化岩层。 人工挖孔灌注桩 地下水位较高 , 特别是有承压水的砂土层 , 滞水层厚度较大的高压缩性淤泥层和流塑淤泥质土层中,施工时必须有可靠的技术措施和安全措施。 混凝土灌注桩施工质量控制 混凝土灌注桩施工质量控制要点 混凝土灌注桩施工质量控制要点分为以下几点: (1)地基承载力的鉴定。 从桩的施工 工 序来讲,在质量控制中,首先 要 确保地基承载力符合设计要求。 地基承载力取决于岩层的构造情况、桩嵌入岩 层 的深度 及 岩石单轴饱和抗压强度。 比如,施工区处于断裂带 上 ,存在夹层,在孔钻至夹层上破碎岩石时,往往会以为已到微风化岩石,而破碎岩石层下还有一层软夹层,致使抽芯时发现桩的底部坐落于软土上,桩基承载力达不到设计要求。 (2)桩强度的控制。 桩本身的强度在于施工工艺的控制。 如若 地基承载 力符合设计要求, 而桩身强度不足,桩的承载力也会达不到要求。 因此, 桩身强度是施工质量控制的另一个关键。 桩身的质量控制主要在于控制混凝土的质量,桩身强度取决于钢筋笼的制作质量和混凝土的质量。 钢筋笼的制作检查简单明了,比较容易控制;而 影响 混凝土质量 的 因素 有 很多,有些 是材 7 料本身不合要求,有些是施工操作不当。 在工程实践中,不少桩 基 由于混凝土质量问题而使桩身强度达不到设计要求, 需要返工或采取其它加固措施来使其满足设计要求。 因此 , 桩身质量控制主要在于混凝土质量 的 控制。 (3)沉渣量的检查。 钻孔灌注桩的控制关键就是沉渣量的 检查。 对于摩擦桩来说,由于其受力机理是通过桩表面和周围土壤之间的摩擦力,把 上部结构 荷载传递到周围的土体中。 如果在设计中端反力不大,端部沉渣量对桩承载力影响亦不大。 而对于钻孔端承桩,如果沉渣量过大,势必造成桩受荷时发生沉降, 进而 使桩的承载力失效。 混凝土灌注桩质量控制措施 (1)混凝土灌注桩上段强度的保证措施 为保证桩上段强度达到 设计 要求,应从 以下 几方面采取相应的质量保证措施 : ①依据桩径和桩底的 深 度,正确确定第一斗混凝土的体积,一般可取 1. 5~ 179。 , 也可以按桩身设计体积的 l0%~ 15%来控制。 第一斗料必须能填满导管,并将导管口埋 100cm。 ②成桩质量与桩身的浇注高度有关,一般控制成桩高度 高 出设计桩顶标高 ~ ,待凿去高出部分的混凝土后,剩余部分不应有浮浆 或 夹泥,混凝土标号应符合设计要求。 ③导管插入混凝土内的长度 要 适宜,一般为 2~ 4m,桩长可相应有所增加。 (2)混凝土灌注桩桩身的质量保证措施 ①工程施工前,应先做 不少于 2个的试验钻孔,通过检测钻孔的孔径、垂直度、孔壁稳定性和孔底沉淤等指标,用以核对所选设计、工艺方法是否符合技术要求。 检测时,孔壁的稳定时间应 不少于 12h。 对 于 重要工程,可视情况增加相应测径数量。 8 ②护壁用的泥浆应满足要求,液面需高于地下水位 ,有条件时,以高于地下水位2m以上 最 好。 若护壁的泥浆胶体率低、砂率大,不仅护壁性能差而且因其容重较大,势必 引起沉淀速度过快。 一般来讲,在新土或亚新土中成孔时,可注入清水 , 原土造浆护壁。 (3)在 混凝土灌注前 , 必须保证孔壁的稳定性,不能有缩颈或孔壁塌落现象。 为保证孔底沉渣厚度达到规范的技术要求, 不 影响桩的承载力 , 钻孔 至 设计持力层以后,要对泥浆进行循环稀释来降低相对密度,以清除泥浆中悬浮的砂子、石渣。 除此 之外,还要使用真空泵通过管道伸向桩底吸走端部沉渣。 要求严格时,在安放钢筋笼后 , 下放导管之前仍要进行吸渣处理。 (4)隔水栓直径应与导管内径相配,具有良好的隔水性能,保证顺利排出。 在混凝土灌注时 ,应加强对混凝土搅拌时间和混凝土坍落度的控制。 水下混凝土必须具有良好的和易性,配合比应通过实验室确定, 强度有所提高, 粗骨料的最大粒径不得大于导管直径和钢筋笼主筋最小净距的 1/4, 且应小于 40mm。 为改善混凝土的和易性和凝 结速度 ,水下混凝土宜掺外加剂。 确保导管连接部位的密封性,导管使用前应试拼装、试压。 在混凝土浇筑过程中 ,混凝土应缓缓倒 入 漏斗的导管, 以 免导管内 产生 高压气塞。 图 2 钢筋笼制作 图 3 钢筋笼吊放 9 (5)制作钢筋笼前,要对钢筋各项性能进行检测,保证其质量合格。 为防止钢筋笼在起吊、安装过程中 发生 变形, 宜 在钢筋笼上布置环形加强筋,直径φ 12mm,间距 2m左右。 钢 筋 笼上 应设置保护层定位器,可采用混凝土环 , 混凝土环穿在加强箍筋上 , 沿钢筋笼周围均布 3~ 4个,纵向间距 4~ 6m。 施工操作 过程中应 在 笼内 绑缚杉篙 以 防止 其 变形,吊点宜设 置 在加强箍筋 处。 钢筋笼安装入孔时,应保持垂直,对准孔位徐徐放 下 ,避免碰撞孔壁,下 放过程 中若遇阻碍不得强行下放,应查明原 因经 处理后再继续下 放。 钢筋笼全部入孔后检查安装位置,确认符合要求后,用吊筋将钢筋笼进行固定,避免 浇 注混凝土时钢筋笼上浮。 当发生钢筋笼上浮时,应立即停止灌注混凝土,并准确计算 出 导管埋深和己浇 注 混凝土面的标高,提升导管后再 继续 浇注。 (6)成孔后,必须认真清孔,一般是采用冲洗液清孔,冲孔时间应 视 孔内沉渣情况而定。 冲孔后要及时灌注混凝土,避免孔底沉渣超过规范 要 求。 提高 混凝土灌注速度,缩短灌注时间。 掺外加剂,防止混凝土进入钢筋笼时流动性变小 ,影响混凝土质量。 混凝土接近 钢筋 笼时,控制导管埋深在 ~。 灌注混凝土过程中,应随时掌握混凝土浇注的标高及导管埋深,当混凝土埋过钢筋笼底端 2~ 3m时应及时将导管提至钢筋笼底端以上。 导管在混凝土面的埋置深度宜保持在 2~ 4m,不宜大于 5m和小于 lm。 混凝土浇注过程中 , 应随时控制混凝土面的标高和导管的埋深,提升导管要准确可靠,并严格遵守操作规程 , 严禁把导管提出混凝土面。 在地下水 丰富的地段,事先要用套管或水泥进行处理,止水成功 后方可 灌注混凝土。 混凝土灌注桩基础缺陷及防治措施 人工挖孔桩 10 桩身混凝土强度不足。 引起的原因是 : 混凝土遭受孔内水的 侵 害,引起砂浆稀释,砂石下沉,严重 减弱 混凝土的强度。 防治措施 : ①对于孔内有地下水,水位低,水量小的桩孔,在浇捣时把混凝土拌匀,水抽干,可以采用串筒迅速浇捣。 但是在水位以下部分,必须调整混凝土配合比,适当减少用水量,并增加水泥用量等 ; 对于水位高 、 出水量大的桩孔,在水位下采用水下混凝土配合比与导管灌注法灌注,在水位之上,为了避免水下导管灌注桩的通病,即桩身上部混凝土强度 低,则可采用简单串筒浇捣,但是水必须抽干,泥浆、浮浆要清除干净,两种不同方法施工的交接层,用插捣器反复插捣。 钻孔灌注桩 ①桩底地基承载力不足。 原因:桩端没有 支撑在持力层上。 防治措施: 此类 情况一般出现在复杂底层,这种 底 层最好取芯检验,如果不能 全部 取芯 时 ,要 结合 临近取芯情况,钻速、泥浆返上的岩屑及钻进情况、工程地质资料综合考虑。 ②缩颈。 原因 : 塑性土膨胀。 防治措施:成孔时应加大泵量,加快成孔速度,快速通过, 待 成孔一段时间,孔壁形成泥皮,孔壁不会渗水,亦不会引起膨胀,如出现缩径,采用上下反复扫孔的办 法来 扩大孔径。 ③桩底沉渣量过大。 原因 : 清孔不干净。 防治措施:认真检查, 做好清孔工作。 待 下 放好 钢筋笼后,再 进行 沉渣量 的 检查, 若 沉渣量超过规范要求,应进行二次清孔。 二次清孔可利用导管进行,准备一个清孔接头,一个可接导管,一个接胶管,在导管下完后,提离孔底 , 在胶管上 接通 泥浆泵直接进行泥浆循环。 二次清孔优点:及时有效保证桩底干净。 ④钢筋笼上浮。 原因 : 当混凝土灌注至钢筋笼下,提升导管,导管底端距离钢筋笼 1m 左右的距 11 离时,由于浇注的混凝土自导管流出后冲击力很大,推动钢筋笼上浮 , 混凝土灌注过钢筋笼 底端 且导管埋 深较大时,其上层混凝土浇注时间较长,已接近初凝表面出现硬壳,混凝土与钢筋笼有一定的握裹力,如果此时未及时 将导管 提到钢筋 笼 底部以上,混凝土在导管流出后将以一定的速度向上顶 起 ,同时也带动钢筋笼上 浮。 防治措施:混凝土灌注过程中,应及时掌握混凝土浇注标高及导管。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