桥梁毕业计算书参考资料(编辑修改稿)内容摘要:
4. 872 43e + 002 8. 120 71e + 002 1. 136 90e + 003 1. 461 73e + 003 1. 786 56e + 003P o st C SS M a ll : 沉降M A X : 6 9M I N : 69文件 : 邓可的毕业设计单位 : kN日期 : 06/ 09/ 200 8表示 方向X: 0. 483Y: 0. 837Z: 0. 259 图 支座沉降作用下主梁产生的剪力图 主梁个关键截面在支座沉降作用下产生的弯矩和剪力具体数值见表 23: 表 23 支座沉降作用下的弯矩、剪力值 单元 荷载( kN) 剪力( kN) 弯矩( kN*m) 1 支座沉降 0 7 支座沉降 19 支座沉降 20 支座沉降 26 支座沉降 34 支座沉降 35 支座沉降 47 支座沉降 活载内力计算 冲击系数的计算 汽车的冲击系数是汽车过桥 时对桥梁结构产生的竖向动力效应的增大系数。 冲击作用以车体的振动和桥跨自身的变形和振动。 根据新《公路桥规》( JTJ D62020),结合 第 13 页 共 64 页 公路桥梁可靠度研究的成果,采用结构的基频来计算桥梁结构的冲击系数。 本设计采用Midas 计算软件求桥梁的基频。 连续梁桥的基频的计算公式为: ccccmEIlfmEIlf265 261 21 式中 l - 结构的计算跨径 (m); E- 结构材料的弹性模量 ( 2/mN ); cI - 结构跨中截面的截面惯性距 ( 4m ); cm - 结构跨中处的单位长度质量 (kg/m); G - 结构跨中处延米结构重力 (N /m); g - 重力加速度, g= (m/2s ) ; 计算连续梁的冲击力引起的正弯矩和剪力效应时,采用 1f ;计算连续梁的冲击力引起的负弯矩效应时,采用 2f。 在本设计中,取 l= 340m, E= 32500000000N/m, cI = 4m , mkgm c /21654 ,由公式计算得 1f =, 2f =, HzfHzf , 21 ,由新《公路桥规》 可得,冲击系数μ =。 车道布载及计算 该桥单幅 2 车道,对设 2 车道进行两种极端情况下的组合进行计算,每个车道宽。 第一种情况是将车道进行正载布载(见图 );第二种情况是将车道进行偏载布载(见图 )。 汽车荷载对结构的最大作用为正载和偏载两种车道荷载作用的最大值。 汽车荷载按照正载布置和偏载布置组合取最不利情况进行计算。 第 14 页 共 64 页 图 正载布载 图 偏载布载 影响线 利用有限元计算软件据算支座处的反力影响线和跨中的弯矩影响线。 ( 1) 支座 1处的反力影响线及移动荷载的最不利荷载布置见图 第 15 页 共 64 页 MID A S/C ivilPO ST PRO C E SSORINFL U. LINE轴力4 .15 4 7 6 e0 0 33 .76 8 4 8 e0 0 33 .38 2 2 1 e0 0 32 .99 5 9 3 e0 0 32 .60 9 6 5 e0 0 32 .22 3 3 8 e0 0 31 .83 7 1 0 e0 0 31 .45 0 8 2 e0 0 31 .06 4 5 4 e0 0 36 .78 2 6 6 e0 0 40 .00 0 0 0 e+0 0 0 9 .42 8 8 9 e0 0 5单元号 = 1位置 = i 节点Pos tCSLA NE al lMAX : N oneMIN : N one文件 : 邓可的毕业设计 2单位 : kN日期 : 0 6 /1 4 /2 0 0 8表示 方向X: 0 .00 0Y: 1 .00 0Z: 0 .00 0 图 支座 1处的反力影响线 ( 2) 跨中截面弯矩影响线见图 MID A S/C ivilPO ST PRO C E SSORINFL U. LINE弯矩 y1 .14 0 7 8 e+0 0 11 .03 5 6 1 e+0 0 19 .30 4 3 4 e+0 0 08 .25 2 5 9 e+0 0 07 .20 0 8 5 e+0 0 06 .14 9 1 0 e+0 0 05 .09 7 3 5 e+0 0 04 .04 5 6 1 e+0 0 02 .99 3 8 6 e+0 0 01 .94 2 1 1 e+0 0 00 .00 0 0 0 e+0 0 0 1 .61 3 8 2 e0 0 1单元号 = 4 7位置 = i 节点Pos tCSLA NE al lMAX : N oneMIN : N one文件 : 邓可的毕业设计 2单位 : kN * m日期 : 0 6 /1 4 /2 0 0 8表示 方向X: 0 .00 0Y: 1 .00 0Z: 0 .00 0 图 跨中截面弯矩影响线 利用有限元软件计算得到在活载作用下 的弯矩、剪力包络图: 第 16 页 共 64 页 MID A S/C ivilPO ST PRO C E SSORBE A M D IAG RA M弯矩 y8 .26 3 5 1 e+0 0 34 .12 2 7 9 e+0 0 30 .00 0 0 0 e+0 0 0 4 .15 8 6 6 e+0 0 3 8 .29 9 3 9 e+0 0 3 1 .24 4 0 1 e+0 0 4 1 .65 8 0 8 e+0 0 4 2 .07 2 1 6 e+0 0 4 2 .48 6 2 3 e+0 0 4 2 .90 0 3 0 e+0 0 4 3 .31 4 3 7 e+0 0 4 3 .72 8 4 5 e+0 0 4Pos tCSMVall : 移动MAX : 4 7MIN : 2 7文件 : 邓可的毕业设紐单位 : kN * m日期 : 0 6 /0 9 /2 0 0 8表示 方向X: 0 .48 3Y: 0 .83 7Z: 0 .25 9 图 活载作用下主梁产生的弯矩包络图 MID A S/C ivilPO ST PRO C E SSORBE A M D IAG RA M剪力 z4 .58 0 6 9 e+0 0 33 .74 7 8 4 e+0 0 32 .91 4 9 8 e+0 0 32 .08 2 1 3 e+0 0 31 .24 9 2 8 e+0 0 30 .00 0 0 0 e+0 0 0 4 .16 4 2 7 e+0 0 2 1 .24 9 2 8 e+0 0 3 2 .08 2 1 3 e+0 0 3 2 .91 4 9 8 e+0 0 3 3 .74 7 8 4 e+0 0 3 4 .58 0 6 9 e+0 0 3Pos tCSMVall : 移动MAX : 2 6MIN : 6 9文件 : 邓可的毕业设紐单位 : kN日期 : 0 6 /0 9 /2 0 0 8表示 方向X: 0 .48 3Y: 0 .83 7Z: 0 .25 9 图 活载作用下主梁产生的剪力包络图 主梁各个关键截面在活载作用下产生的弯矩和剪力具体数值见表 24 表 24 活载作用下的弯矩、剪力值 第 17 页 共 64 页 单元 荷载 剪力最大时对应的内力值 弯矩最大时对应的内力值 剪力( kN) 弯矩( Kn*m) 剪力( kN) 弯矩( kN*m) 1 活载 0 0 7 活载 19 活载 20 活载 26 活载 34 活载 35 活载 47 活载 温度内力计算 桥梁设计中通常温度分沿梁高线性变化和非线性变化,在线性温差变化 情况下,梁式结构将产生挠曲变形,且梁再变形后仍然服从平截面假定,在连续梁结构中,它不但引起结构的位移,且由于多余约束的影响,从而产生结构温度次内力。 在成桥阶段,考虑桥梁在温度荷载作用下产生的内力。 在本设计中,考虑顶板升温 20 度、降温 20 度两种温度力以及它们对桥梁结构的影响,还有日照升温和日照降温对桥梁的影响。 利用有限元软件得出桥梁在体系升温、体系降温、日照升温、日照降温作用下产生的弯矩、剪力图: 第 18 页 共 64 页 M I D A S / C iv ilP O S T P RO C E S S O RB E A M D I A GR A M弯矩 y3. 413 98e + 0032. 726 63e + 0032. 039 28e + 0031. 351 93e + 0036. 645 77e + 0020. 000 00e + 000 7. 101 26e + 002 1. 397 48e + 003 2. 084 83e + 003 2. 772 18e + 003 3. 459 53e + 003 4. 146 88e + 003P o st C SST: 体系升温M A X : 6 9M I N : 26文件 : 邓可的毕业设计单位 : k N* m日期 : 06/ 09/ 200 8表示 方向X: 0. 483Y: 0. 837Z: 0. 259 图 体系升温作用下主梁产生的弯矩图 M I D A S / C iv ilP O S T P RO C E S S O RB E A M D I A GR A M剪力 z9. 693 34e + 0027. 930 91e + 0026. 168 48e + 0024. 406 05e + 0022. 643 63e + 0020. 000 00e + 000 8. 812 27e + 001 2. 643 65e + 002 4. 406 08e + 002 6. 168 51e + 002 7. 930 94e + 002 9. 693 36e + 002P o st C SST: 体系升温M A X : 6 9M I N : 26文件 : 邓可的毕业设计单位 : kN日期 : 06/ 09/ 200 8表示 方向X: 0. 483Y: 0. 837Z: 0. 259 图 体系升温作用下主梁产生的 剪力图 第 19 页 共 64 页 M I D A S / C iv ilP O S T P RO C E S S O RB E A M D I A GR A M弯矩 y4. 146 88e + 0033. 459 53e + 0032. 772 18e + 0032. 084 83e + 0031. 397 48e + 0037. 101 26e + 0020. 000 00e + 000 6. 645 77e + 002 1. 351 93e + 003 2. 039 28e + 003 2. 726 63e + 003 3. 413 98e + 003P o st C SST: 体系降温M A X : 2 6M I N : 69文件 : 邓可的毕业设计单位 : k N* m日期 : 06/ 09/ 200 8表示 方向X: 0. 483Y: 0. 837Z: 0. 259 图 体系降温作用下主梁产生的弯矩图 M I D A S / C iv ilP O S T P RO C E S S O RB E A M D I A GR A M剪力 z9. 693 36e + 0027. 930 94e + 0026. 168 51e + 0024. 406 08e + 0022. 643 65e + 0028. 812 27e + 0010. 000 00e + 000 2.。桥梁毕业计算书参考资料(编辑修改稿)
相关推荐
受正负弯矩的主要工作部位。 其尺寸要受到受力要求和构造两个方面的控制。 支墩处底版还要承受很大的压应力,一般来讲:变截面的底板厚度也随梁高变化,墩顶处底板为梁高的 1/101/12,跨中处底板一般为 200底板厚最小应有 120mm。 箱梁顶板厚度应满足横向弯矩的要求和布置纵向预应力筋的要求。 本设计中采用双面配筋,且底板由支点处以抛物线的形式向跨中变化。 在跨中截面底板厚 250mm,顶板厚
0μ m (C)195μm (D)210μm 答案: C 涂料掺用稀释剂的比例应控制,不得超过说明书或试验确定的限界,一般不超过涂料重量的( )。 (A)1% (B)2% (C)3% (D)5% 答案: B 下面 ( )不是钢梁油漆作业的稀释剂。 (A)煤油 (B)松香水 (C)醇酸稀料 (D)环氧稀料 答案: A 局部维护性涂装使用红丹底漆时,钢表面应达到 ( )清理标准。 (A)S a3级
光滑平整。 ( 3)导管下放连接 11 ①每导管长 ,底管为 4m,采用丝口联接,联接处加橡胶圈密封。 ②导管下放至距孔底 处。 二次清孔 利用采用气举反循清孔,使用 9m3, 空压机清孔确保孔底沉渣达到设计要求。 砼浇注 ( 1)在导管内放入橡皮球隔水,首批灌注的砼数量,应保证将导管内泥浆全部压出,并能将导管初次埋入砼 2m 左右,根据孔径和导管直径(ф 300mm)计算 初灌量。 (
在底模搭设完之后,在其上定出各骨架所在位置,采用吊车单片多点或用扁担梁吊装钢筋骨架就位,绑扎其它箍筋等。 钢筋绑扎完成后,清掉模内杂物,支侧模,侧模底部与顶部分别与对面模板用拉杆连接。 模板全部支好后,重新放样检查各边角位置是否正确,垫块是否到位。 盖梁钢筋事先按照图纸要求,焊接成钢筋骨架,在盖梁底模支架上成型及焊接。 当模板和钢筋全部支设 好后,由质检人员检查各部位尺寸、标高、接缝等
水和骨料需要预热的最高温度,尽可能保证混凝土的入模温度不低于 5℃。 水泥、矿物掺和料、外加剂等可在 使用前运入暖棚进行自然预热,但不得直接加热。 当需要对水进行加热处理时,水的加热温度不宜高于 80℃。 搅拌时应先投入骨料和已加热的水,拌匀后再加入水泥;当加热水尚不能满足要求时,可将骨料均匀加热,其加热温度不应高于 60℃;当拌制的混凝土出现坍落度减小或发生速凝现象时
桶浇筑桩基础砼则砼可采用常规砼进行浇筑。 ⑴、准备工作a、堵漏和积水的排除:浇砼前及时将砼护壁上的渗漏处堵塞,然后把井内积水抽干,以保证桩身砼质量,堵漏的方法,大面积堵成小面积的、小面积堵成点漏而最后堵塞之。 b、串筒的准备:砼经过串筒而达到浇筑面,其自由落下的高度不宜大于2M,否则会造成砼的分层和不均匀,影响砼的质量。 ⑵、桩身砼的浇筑a、桩身砼振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