柯克亚凝析气田产量变化规律研究及应用(编辑修改稿)内容摘要:

但浅水层地下水丰富,是生活工业用水的来源,本区地处边陲,幅 员辽阔,人口稀少,交通以公路为主。 图 21 塔里木油气田分布图 构造特征 在区域构造上,柯克亚凝析气田位于塔里木盆地西南坳陷叶城凹陷昆仑山前第二排背斜带的西段,属第二排构造(见图 22 所示),为一北翼稍陡、南翼稍缓、近于对称的短轴背斜。 地面构造除轴部有零星上第三系地层出露外,大部分为第四系地层所覆盖。 柯克亚凝析气田产量变化规律研究及应用 6 图 22 柯克亚凝析气田区域构造位置图 柯克亚构造为一近东西向延伸的短轴背斜。 构造平缓,两翼基本对称。 长轴 ,短轴 ,闭合高度 450m,闭合面积。 含油气层内小断层虽然发育,但断层延伸短、断距小,对油气起不了大的封隔作用,只对局部有一定影响。 油气藏特征 柯克亚凝析气田为一受构造控制的层状油气藏,沉积较稳定,砂层呈连续性分布,按其流体的分布特点,以西六水层为界,划分上、下两套油气组合。 上油组为西三 ( X3) 、西四一 ( X41) 、西四二-西五一 ( X42~X51) 、西五二 ( X52) ,下油组为西七一 ( X71) 、西七二 ( X72) 、西八 ( X8) 共七个油气藏, 见图 23。 其中西三、西四一、西七一、西八为边水 凝析气藏,西四二-西五一、西五二、西七二分别为边水带油环的凝析气藏。 X72 段以上油气藏,属正常压力系统,原始压力系数为 ~。 X8 段以下属异常高压系统,原始压力系数在 以上。 油气藏以气顶驱动及弹性驱动为主,水驱为辅。 主力层系为 西四二-西五一、西五二、西七二,参数见表 21。 图 23 柯克亚凝析气田新近系西河甫组气藏剖面示意图 西南石油大学硕士研究生学位论文 7 表 21 柯克亚凝析气田油气藏特征表 油组 X42~X51 X72 含气面积 Km2 含气高度 m 249 油环高度 m 40 102 圈闭充满系数 气水界面 m 气油界面 m 1440 2020 油水界面 m 1480 2020 气藏中部海拔 m 1800 气藏中部压力 MPa 压力系数 气藏气油比 m3/m3 1420 2443 油环气油比 m3/m3 276 163 凝析油含量 g/m3 443~609 331 油气藏类型 具边水带油环的高 等 凝析油含量 的 凝析气藏 具边水带油环的中等凝析 油含量的凝析气藏 岩石特征 由于本文篇幅有限,只针对柯克亚凝析气田三个主力层系进行分析,对地质特征部分也以主力层系为主。 X42~X52:储层主要为长石岩屑石英砂岩组成,岩性单一,分选中等 ~较差,磨圆度为次园 ~次棱角状,胶结物含量为 15~25%,以方解石为主。 胶结类型以孔隙式胶结为主,其次为孔穴式。 孔隙空间主要是粒间孔,其次为粒内孔及胶结物中的溶孔。 根据 X 衍射分析,粘土矿物主要为伊利石,其次为绿泥石,蒙脱石含量较少。 X72:以棕褐色、紫灰色细砂岩、粉砂岩、泥质粉砂岩为主,间夹深紫色砂质泥岩和泥岩,偶见灰绿色砾 岩和砾状砂岩。 碎屑成分以石英为主,次为长石和 岩屑。 胶结物以方解石为主,次为白云石和硬石膏,还有少许沸石。 磨圆 度为次棱角状,分选中等。 杂基填隙物以粘土矿物为主,其次为极细的碎屑。 胶结类型以孔隙式胶结为主,次为基底式和接触式胶结,胶结致密。 面孔率达 16%,孔喉配合数 1~3,孔隙连通性好。 该段沉积厚度为 78~102m,小层厚度变化大, 5~30m不等,砂泥岩呈互层状。 储层特征 物性特征 油气主要分布于上第三系中新统西河甫组,储层以细砂岩为主,储集空间主要为粒间孔隙,具小喉道( ~ m)、中低孔隙度( 9%~18%)、中低渗透率( ~126103μ m2)亲水和储层非均质性强的特征,各油气藏平均储层参数见表 22。 柯克亚凝析气田产量变化规律研究及应用 8 表 22 储层物性平均参数 层 位 小层数 Φ( %) K( 103μm2) 平均有效厚度 ( m) 西四二 ~西五一 (X42~X51) 12 西五二 (X52) 9 17 西七二 (X72) 7 储层非均质性 储层非均质性包括 层内非均质性、层间非均质性和 平面非均质性。 非均质性一般采用渗透率变异系数来表征, 其值越小,说明渗透率差异小,储层比较均均质 , 其值越大,说明渗透率差异大,储层非均质性强 ;而极差越大反映非均质性越强, 反之,级差越小,非均质越弱。 表 23 储层非均质性划分标准 参数 变异系数 突进系数 值 ~ 2 2~ 3 3 非均质性程度 弱 中等 强 弱 中等 强 表 24 柯克亚 储层非均质系数统计表 项目 层号 最大值 最小值 平均值 变异系数 突进系数 级差 X42 X51 X52 X72 ( 1) 层内非均质性 从表可以看出, X42储层层内非均质性较强; X52变异系数大,是因为 X52小层较多,层间非均质性较严重。 ( 2) 层间非均质性 层间非均质性在各层段表现不是特别的突出, X4 X52段渗透率变异系数、突进系数及级差均比较大,表明在这三个层段储层的非均质性较 X51及 X72层段严重。 ( 3) 平面非均质性 图 24 柯克亚凝析气田新近系西河甫组西 X42段渗透率平面展布图 X42层系小层以 II II2 为主,渗透率分布较为均匀,平面分布图上,左下方区域西南石油大学硕士研究生学位论文 9 渗透率最低;靠近中间的部分区域,以及右上方局部渗透率最高。 X42 高渗区渗透率虽高,但由于连通性较差,非均质性强。 图 25 柯克亚凝析气田新近系西河甫组西 X51段渗透率平面展布图 X51 各小层以 II2 类储层为主,图 25 上方和右方储层发育较好,但整体连通性较差,非均质性强。 图上看出,左边中上方、中部靠上、右边的上下局部区域渗透率较高。 图 26 柯克亚凝析气田新近系西河甫组西 X52段渗透率平面展布图 上图 26 左上角区域 渗透率最高,连通性好,主要在左上角 K502,K300, K51 地带,该区为储层发育程度较好区,小层主要以 Ⅰ 类储层为主。 而渗透率最低,连通性较差的区块主要在右下角地带,该区块为储层相对不发育区,小层主 要以 II 类为主。 图 27 柯克亚凝析气田新近系西河甫组西 X72 段渗透率平面展布图 X72中各小层以 II 类储层为主,连通性较好,非均质性弱,储层发育区域分布较为柯克亚凝析气田产量变化规律研究及应用 10 均匀,图 27 左上方区域和右方面积区域,以及中间靠下局部区域渗透率较大。 渗透率相对较低区,在 K7014 附近,该井所采层也为 II 类储层,储层为相对不发育区。 流体特征 油气特征 油气藏的原油性质好,颜色为墨绿 ~棕褐色。 地面原油密度 ~, 20℃脱气油粘度 ~,含蜡量 %~%,凝固点 17~26℃,含胶质沥青质%~8%,初馏点 85~125℃,地层原油粘度 ~。 天然气相对密度 ~,甲烷含量 ~%,乙烷 ~%,丙烷~%,丁烷 ~%,戊烷 1~%。 地层凝析气露点压力高,原始凝析油含量高。 地层水矿化度 15 104~ 104mg/L,氯离子含量( 8~10) 104mg/L,水型为CaCl2。 油环特征 柯克亚凝析气田西四二 ~西五一、 西五二、西七二均为具油环的凝析气藏,油环基本性质列于表 25。 三个油环分别具有不同的特性,西四二 ~西五一油环:油环分布较为狭窄,储层物性较差,边水驱动能量较弱,气顶体积远大于油环体积。 西五二油环:油环以底油形式存在油藏中,储层物性较好,边水驱动能量较强,气顶体积小于油环体积。 西七二油环:油环分布范围介于西四二 ~西五一和西五二之间,储层物性较差,边水驱动能量较弱,气顶体积大于油环体积。 表 25 油环基本性质数据表 层 位 平均有效厚度m 油层物性 压力 高压物性 气顶与油环地下体积比小数 边水活跃程度 渗透率103μ m2 饱和度 % 原始压力 饱和压力 原始油气比 m3/t 体积系数 地下粘度 边水体积倍数 边水渗透率md 油环天然驱动类型 西四二~西五一 51 58 343 50 弹性气驱为主 西五二 165 62 343 60 200 边水驱为主 西七二 38 51 45 45 200 3 40 弹性气驱为主 西南石油大学硕士研究生学位论文 11 储层敏感性 储层的敏感性评价研究对油气田开发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其实质就是注入液对地层填隙物及孔渗性能影响变化的评价。 储层敏感性实验结果 见表 26,可以发现柯克亚储层各层水敏性较强。 表 26 柯克亚储层敏感性结果表 层位 X51 X52 X72 水敏性 强 强 强 盐敏性 中偏弱 中强 中偏弱 速敏性 无 弱 弱 柯克亚开发现状 1976 年 5 月 17 日柯参 1 井开钻, 1977 年 5 月 17 日钻至 ,处理事故时发生强烈井喷,获得高产油气流,柯克亚凝析气田被发现。 01020301977 1979 1981 1983 1985 1987 1989 1991 1993 1995 1997 1999 2020 2020 2020 2020 2020核实年产油 年采气 年注气图 28 柯克亚历年生产动态图 柯克亚凝析气田开发至今,已有三十余年历史, 截止 2020 年 11 月 , 柯克亚 凝析 气田累计产油 104t,累计产气 108m3。 通过对上述油气藏的动态分析,作出油气藏历年产气和产油量,如 图 28 所示 ,从图中可以看出, 2020 年累计产油量进入递减阶段, 2020 年累计产气量也进入递减阶段。 气田开发分为五个阶段:井喷期、试采期、开发稳产期、综合调整期、递减期 (压力低 )。 按照单产井等级分析,统计目前( )柯克 亚气田单井产量,并按油气井产量和特征进行分类,目前柯克亚气田共 70 口井生产,其中油井 20 口,气井 50 口,气井绝大多数井为一般和低产井,两者占了 82%,高产气井为 0 口 ,油井大多为较高产、一般和低产井,占了 85%,高产油井 3 口, 见表 27 所示。 柯克亚凝析气田产量变化规律研究及应用 12 表 27 柯克亚凝析气田单井产量及变化统计表( ) 单产等级 井数(口) 百分比 (%) 单产等级 井数 (口) 百分比 (%) 类别 单井产气量(104m3/d) 类别 单井产油量 (t/d) 高产井 10 0 0 高产井 40 0 0 0 0 3 15 较高产井 5~10 7 14 较高产井 10~30 0 0 2 4 5 25 一般 3~5 13 26 一般 5~10 3 15 低产 3 28 56 低产 5 9 45 合计 50 100 合计 20 100 截止 2020 年 11 月,气田共钻井 112 口 (已报废井 24 口),其中探井 30 口,工程救护井 2 口,开发井 80 口。 到 2020 年 11 月,各个采气层系和采油层系的生产情况如表28 至 29 所示。 表 28 2020 年 11 月柯克亚气田采油层系生产情况统计表 层系 目前 生产井 开井数 日产油量 t 核实日 产液量 t 核实日 产油量 t 气油比 m3/t 综合含水率 % X52 8 135 515 46 X42— X51 7 8546 15 X72 9 38 31 3531 19 全油层 24 1795 全层 (全气层 +全油层 ) 72(气井 48 口, 油井 24 口 ) / / / / / 表 29 2020 年 11 月柯克亚气田采气层系生产情况统计表 层系 目前生产井 开井数 日产气量 104m3 核实日 产液量 t 核实日 产油量 t 气油比 m3/t 综合含水率 % X42— X51 18 52 17689 X72 11 14864 5 随着该凝析气田的长期不断开采,各开发井、开发单元,整个凝析气田都暴露出比较严重的问题。 主要变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 1) 原油 、天然气 产量递减快 将柯克亚凝析气田油、气产量随时间变化绘制如图 29 所示。 05101520251970 1980 1990 2020。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