某预应力管桩工程施工组织设计(编辑修改稿)内容摘要:
台 HD60桩机来完成,平均每台每天完成 8~ 9 根,全部 2298 根桩。 保证 45 天内完成。 ⑵.电焊机:每台打桩机配备 2 台电焊机,共计 16 台。 ⑶.平板拖车:配备 7~ 8台平板拖车进行管桩运输。 ⑷.汽车起重机:配备 1~ 2台 汽车起重机对管桩起吊。 二、施工机械设备一览表: 、 10 序号 机械名称 规格 单位 数量 附 注 1 柴油锤打桩机 HD62 台 8 40KW 8=320KW 2 电焊机 20KW 台 16 20KW 16=320KW 3 平板拖车 25T 台 7~ 8 4 吊车 16T 台 1~ 2 5 全站仪 滨得 部 1 6 经纬仪 J2 部 2 7 水平仪 普通 部 1 合 计 总功率共 640KW,取系数 , 实 际 用 电功 率 为 :512KW 、 11 第五章 劳动力安排计划 劳动力需用量见 下表,高峰期可达到 60 人左右。 参与本工程的人员是我公司多年直属基本队伍,技术熟练、遵守纪律、能吃苦耐劳,曾承担过深圳市多个大型桩基工程的施工,对优质、快速、事故预防等有非常丰富的知识经验,受到各建设、监理、设计、质监单位的好评。 劳动力需用量如下: 工种 单位 数量 施工进度计划( 45 天) 5 10 15 20 25 30 35 40 45 技术人员 工日 135 3 3 3 3 3 3 3 3 3 行政人员 工日 90 2 2 2 2 2 2 2 2 2 测 量 工 工日 90 2 2 2 2 2 2 2 2 2 打 桩 工 工日 1620 36 36 36 36 36 36 36 36 36 电 焊 工 工日 720 16 16 16 16 16 16 16 16 16 其它用工 工日 90 2 2 2 2 2 2 2 2 2 合 计 2745 61 61 61 61 61 61 61 61 61 、 12 第六章 施工进度网络表 第一节 总工期 根据要求,深圳市文化广场 桩基工程总 工期为 45天,从开工之日算起。 根据我公司施工经验,工期满足要求,在 45天内完成。 施工中关 键控制打桩的进度,以免影响整个工程的进度。 第二节 施工进度计划安排 高强预应力管桩基础分阶段工期控制计划: 序号 施工部位或项目 工期 (天 ) 起始日 结束日 1 打桩机施打桩 45 2 管桩焊接 45 3 管桩运输吊装 42 4 竣工测量 3 第三节 施工进度计划横道图和网络图 深圳市文化广场 桩基工程 施工总的进度横道图请详见附图一, 深圳市文化广场 桩基工程 施工总进度网络图请详见附图二。 、 13 第七章 施工总平面布置设计 第一节 现场平面布置说明 一、临时设施 深圳市文化广场 桩基工程 施工现场场地较宽,但属于基坑作业,四周已经设置围墙。 在环南路位置设置 1个大门,作施工主入口,门口处挂好五牌一图。 现场办公室、宿舍布置在拟建建筑物西南面。 施工高峰期,工人达到 60 人左右,办公室及工人宿舍以活动集装箱为主。 二、运输设备 管桩依靠平板拖车和起重机来运输。 在场地上修一条临时的泥结石路面。 方便管桩运输。 三、施工场地 在场地大门入口处做临时混凝土路面,做法为:先将场地清理平整并用压路机碾压,铺 20cm 厚碎石并碾压,最上层 10cm 厚石粉。 并设置洗车台。 车辆出工地要用 水冲洗轮胎,市政排水沟面铺填钢板,以利行车。 在施工过程中,应保证临时道路的完好和畅通,损坏处及时修补,不得在临时道路上堆放垃圾和建筑材料。 修筑必要的排水沟和集水井,能及时排除地面水,下雨后尽快恢复进行施打管桩工作。 第二节 施工现场总平面布置图 总平面布置详见附图三:工程施工总平面布置图。 水、电布置请亦详见附图三:工程施工总平面布置图。 、 14 第三节 施工用电及施工用水 一、施工用水: 本工程现场用水主要为生活用水。 生活用水:施工人数平均每天 60 人,每天用水 30L,共计 1350L。 现场总用水 量: 不均衡系数 K 全部取 , 1350247。 8247。 3600=10L/s 供水管径计算: mv QD 0 0 1041 0 0 04 故选用 50mm 的镀锌钢管做供水主干管,施工用水由从进入场地的路口接驳。 其布置详见附图三:施工总平面布置图。 二、施工用电 1. 施工用电编制依据: ,依照 JGJ46— 2020《施工现场临时用电安全技术规范》、《深圳市经济特区建设工程施工安全条例》和深圳市施工安全监督站颁发有关文件及其它一些相关性的电气技术标准 、法规、规程进行该方案的编制。 ,其它工程临时用电另行布置。 : 该场地是一规则的长方形,根据现场考察,在基坑边上西南角已有一变压器作施工主电源,由其引入电源,专供施工用电和生活照明。 根据工程的特点,可采用需用系数法进行电力负荷计算。 3.施工现场负荷计算: 根据桩位分布情况和桩基工程特点,为使设计经济并保证设备及配电线路正常,可靠运行,其供电回路详见施工总平面布置图。 、 15 1 号线路为机械用电,其电设备主要有 16 台电焊机(打桩机为柴油自发电机),总功率 为 320 =256kw,根据设备工作特点,取 kx=。 Cosφ =。 tgφ =。 由公式可得: PJ1=kx ∑ P= 256kw= QJ1=tgφ PJ1= = SJ1=( PJ12+ QJ12)1/2= 2 号线路用电设备大部分是照明,其功率为 10kw,且夜间使用,所以 Cos=1,tgφ =0,由公式可得: PJ2=kx ∑ P=1 10kw=10kw SJ2=( PJ22+ QJ22)1/2=10kvA 由以上计算得知: S 总 =S1+S2= 现场的变压器为 400KVA。 能满足桩基工程临时施工用电和生活照明的要求。 4.配电线路设计, 根据施工平面图和用电设备的分布情况,鉴于该工程引入电源为三相五线制,根据JGJ462020 规范中的规定,需采用专用保护零线 —— TNS 接零保护系统,并在专用保护零线上设置三处重复接地,其保护零线为黄绿双色线。 本工程 1 号、 2号在场地上配电线路均采用 7m 竹杆架空水平敷设间距为 24m,并要保证架空线路 最下层对地安全距离 5m 以上,直线杆层间距应在 600mm 以上,转角耐张杆层间距应在 300mm以上,直线杆横担采用 L60 5 1800 镀锌横担,耐张及终端杆采用 2 L70 6 1800 镀锌横担,全部采用蝶式绝缘子水平排列敷设,线间距离控制在 350mm。 拉线采用镀锌铁线,其截面不得小于 5φ 4,拉线与电杆夹角应在 45 度左右,拉盘埋设深度不得小于 1m,如因地形环境限制,选用撑杆代替拉线,撑杆与主杆夹角控制在 30度左右。 详见附图三:施工总平面布置图。 、 16 为了保证架空线路安全运行,合理节约,其导线均 采用 BV 铜芯橡皮线,按 2 条回路分别进行计算: 号回路按允许温差 Tm=65℃, C=25℃选择 由式: IS1=KΣ P/ 31/2 U COSφ 得 IS1=( 80 103)247。 ( 31/2 380 ) = 查表所需导线截面为 50mm2BV 铜芯线。 再按 5%电压损失校验,总配电至线路末端为 100m 由式: S1≥ IS1L247。 (CS)=80100247。 (775)≥ 故 1 号回路选 50mm2BV 铜芯线,符合 设计且满足机械强度要求。 号回路按允许温差 Tm=65℃, C=25℃选择 由式: IS2=KΣ P/ 31/2 U COSφ 得 IS2=1( 10 103)247。 ( 31/2 380 ) =21A 查表所需导线截面为 35mm2BV 铜芯线。 再按 5%电压损失校验,总配电至线路末端为 50m 由式: S3≥ IS3L247。 (CS)=10 50247。 (775)≥ 故 2 号回路选 35mm2BV 铜芯线,符合设计且满足机械强度要求。 根据 JGJ462020 规范中的有关规定,配电系统中工作零线和保护零线的截面均为相线的 1/2,故本供电系统中: 1 号供电回路的工作接零和保护接零其截面为 25mm2, 2 号供电回路的工作接零和保护接零其截面为 25mm2, : JFJ4688 规范有关规定,配电箱材料需采用铁板或其它优质绝缘材料,铁板厚度以 为宜,不得采用木板制做箱体或电器底座。 、外壳、铁质电器安装板应可靠接地并与线路 、 17 中的保护零线相连接。 、分配电箱、 开关箱内电器参数选择; 总配电箱设 1 个:每个总配电箱内配 IID3/600 型刀开关一个、 DZ10L800A/380V 漏电保护开关三个,(漏电动作电流选 250MA,不动作电流 100MA,动作时间不大于 ),各分配电箱内配置 IID=200/380 刀开关一个, DZ10L200/380V 漏电开关一个, HK100/380V刀开关 3 个(带熔断器), DZ10L100/380V 漏电开关 3个(漏电开关漏电动作电流选 100MA,不动作电流 50MA)。 : 由于该工程临时用电由变压器室引入,为了保证 配电系统安全运行,供电可靠和防止触电,在现场总电箱侧应作重复接地,其阻值不大于 4 欧姆,在供电系统中作重复接地分别位于 1 线路中间和末端, 2 号线路的末端。 其阻值应 10 欧姆,接地装置需用L505051500 角铁三条, 505扁铁焊接而成,接地线应用 BV16mm2铜芯线并和系统中的保护零线相接。 、 18 第八章 进场施工准备计划 第一节 准备工作计划表 准备工作对于保证工程的早日开工,进而保证工期,保证质量,保证安全与文明施工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我们计划既快又好地做好开工前的准备工作。 序号 工 作 名 称 控 制 时 间(天) 1 2 3 4 5 1 现场交接红线坐标 2 设测量控制网及验收 3 施工图交底和会审 4 施工组织设计会审 5 平整场地 6 施工道路 7 排水沟 8 桩基放线 9 桩基放线自检及验收 10 生产设施搭建 11 生活临建搭设 12 柴油机桩机进场安装就位 13 预应力管桩进场堆放就位 第二节 技术准备工作 一、会同有关单位搞好现场交接工作,详细复核有关红线点,布设现场临时用电线路、临时用水管线和其它的临时设施。 、 19 二、熟悉和会审施工图纸:组织工程技术人员认真学习施工图纸,了解施工图纸的设计意图,全面熟悉和掌握施工图纸的全部内容。 提出改进设计便于施工的合理化建议。 三、编制施工组织设计创优施工方案:阐明施工工艺和主要项目的施工方法,劳动力组织和工程进度、质量和安全的保证措施,收集已施工的各种经验性的资料,针对本工程的特点和难点,编制切实可行的分项施工方案。 四、技术交底:在工程开工前,工程技术负 责人分别组织参加施工的人员进行技术交底,应结合具体操作部位、关键部位和施工难点的质量要求,操作要点及注意事项进行交底。 技术交底采取“分层三级”制,即技术负责人组织各分项技术人员向班组长和质检员交底,班组长和质检员接受交底后要认真反复地学习。 班组长接受交底后要组织工人进行反复学习,认真贯彻执行。 五、编制施工图预算: 掌握熟悉施工图纸和有关技术业务资料,包括施工图纸、设计说明书、标准详图、施工定额、施工组织设计等。 计算工程量,按分项分部计算,以满足施工时对各部位工程量的需要。 作好劳动力、材料、 机械台班等需用量分析。 填写材料、人工单价,计算其价值。 编写预算说明书。 第三节 现场准备 施工管理人员进场后,做好如下准备工作:与有关单位取得联系,搞好现场交接,修整施工出入口,铺设现场施工道路,作好地面排水沟,搭设平面布置图中的临建设施。 第四节 防雨、消防设施准备 施工期间,要考虑深圳地区季节特点,特别注意做好雨天施工的准备工作。 大雨到来 、 20 之前要及时使作业人员撤离到安全区,注意保护电源设备,并作好设备、机具的防雨工作。 准备足够数量的雨布、雨衣。 做好防火工作也是施工现场应十分重要的问题, 在地面临时设施周围配备一定数量的。某预应力管桩工程施工组织设计(编辑修改稿)
相关推荐
资料的提供 各记录人员、试验人员、质检人员都应把各项原始记录列入本职工作规范。 各种记录数据应准备、清楚、及时,所需的文字要详细。 施工过程中,各工序的原始资料及时交技术部门,由技术人员整理、统计、分类,竣工验收前 15 天向甲方提供完整的竣工资料四套,资料目录如下: (1)、 A 册:施工技术资料汇总及竣工图 ① 、结构吊装(打桩 )工程质量验收证明单 ② 、建筑工程开
检测中心应以适当的方式公布《公正声明》,承诺不从事任何可能危及对检测结果判断独立性和检测工作公正性的活动,保证客观、公正、及时、准确地出具检测结果。 编制人: ***** 审核人: ***** 批准人: ***** 发布日期: *****食品有限公司检测中心 文件类型:质量手册 第 2 页共 3页 文件名称:组织 第 01 版第 0次修改 文件编码: WDR14110 检测中心 管理体系 :
上有控制桩的控制线可直接由地面投测到工作面上,对没有控制桩的控制线采用中间挑线将控制线投测到工作面上,挑线必须左右盘取中,控制线投测误差不应大于 3mm;放细部线前应对控制线进行校核,控制线间距误差不应大于 5mm,然后根据控制线测设墙、柱、梁、门窗洞口等边线, 因地上部分施工场地狭窄,主体结构将采用内控制点直接投测的方法,根据基础部分的控制网将地上部分划分为六个施工段。 每段布置三个内控制点
气瓶要距离明火点 10m 以上,气瓶间距必须大于 5m,气瓶必须加防震圈和 防护帽,气瓶使用和存放时严禁平放或倒放。 ,短履需运行到桩机中间位置,停落在平整地面上,其余油缸回程缩进。 切断电源,操作人员方可离开桩机。 ,以防行人或杂物等掉陷。 第四节 人工挖孔桩施工工艺及施工操作规程 施工程序为:场地平整 → 放线 → 定桩位 → 架设支架或电动基芦 →准备潜水泵、鼓风机、照明设备等 →
入土中的垂直度不得超过桩长 %。 ,先用重锤低击 ,起锤高度控制在 1m 以内。 采用 2 台经纬仪两个方向控制桩身垂直度,稳桩后,进行沉桩。 ( 7) 接桩: ,桩段顶端距地面 左右接桩,接桩前先将上、下段桩顶清洗干净,拼接处坡口槽电焊应分层对称进行,焊接时应采取措施减小焊接变形,焊缝应连续饱满,焊后应清除焊渣,检查焊缝饱满程度。 焊条使用前应采用烘箱进行烘干处理。 ,对称点焊 46 点
............................................................................................................. 41 售后服务内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