某预制方桩和预应力管桩桩施工组织设计(编辑修改稿)内容摘要:
入土中的垂直度不得超过桩长 %。 ,先用重锤低击 ,起锤高度控制在 1m 以内。 采用 2 台经纬仪两个方向控制桩身垂直度,稳桩后,进行沉桩。 ( 7) 接桩: ,桩段顶端距地面 左右接桩,接桩前先将上、下段桩顶清洗干净,拼接处坡口槽电焊应分层对称进行,焊接时应采取措施减小焊接变形,焊缝应连续饱满,焊后应清除焊渣,检查焊缝饱满程度。 焊条使用前应采用烘箱进行烘干处理。 ,对称点焊 46 点,加以固定。 ,焊缝要求连续饱满,焊缝的宽度和堆高均要符合规范要求。 ,需冷却 3~ 5 分钟 后方可压桩。 ,接桩时上下段桩的中心线偏差不宜大于 5mm,节点弯曲矢高不得大于桩段的 %。 ( 8) 送桩 :送桩采用送桩器,在送桩之前,应预先算好送桩深度,并在送桩杆上作明显标记,再用水准仪严格控制桩顶标高,送桩留下的桩孔应立即充填密实。 ( 9) 停止打桩的控制原则:当桩顶标高达到设计要求进时,停止打桩。 如发生桩头打碎或其它异常情况时,停止打桩。 ( 10) 打桩或送桩时应按有关标准做好桩号、桩型号与尺寸、制桩日期、 地表标高、桩顶标高,垂直度偏差原始记录,焊口也要做好焊 接隐蔽记录,记录要真实、准确、完整。 预制混凝土方桩施工方案 施工工艺 本项目预制桩施工采用锤击沉桩法施工工艺。 具体工艺流程如下图。 主要工序施工方法 (1)放线定位 在施工现场不受沉桩作业影响的地方设置轴线控制点,然后按设计图纸测放点位,并进行标识。 测放桩位 桩位复核 桩机就位 插 桩 打第一节桩 接 桩 打第二节桩 送 桩 桩机移位 监理验收 桩身垂直度检查 准备记录 接头验收 方桩预制 桩运输 桩进场验 桩身检查 第一节桩起吊 第二节桩起吊 (2)桩位复核 :桩机就位前,记录员要根据图示尺寸复核桩位是否正确,若桩位偏差超过规范要求,必需重新测放桩位。 (3)桩机就位 :桩机就位前,应根据锤中心距桩机前地轮管的距离要求 ,先使桩机地轮管调整到正确位置,然后将桩机平移使桩机纵轴线中心对准桩位,再用经纬仪在两个垂直方向调直桅杆及方桩。 (4)桩身标识 :打桩前,必需用墨汁或粉笔在桩身背对桩机一侧的表面每隔 1 米画一标识线,以便记录每米的锤击数。 (5)吊桩 : 吊桩时采用“ 1 点吊”法。 吊点位置距桩端 处。 (6)插桩 ,应正确插桩。 ,用小木桩、竹桩或圆钢插入桩位中心,就位时将桩尖对准样桩。 ,插桩困难时,用铁锹挖出与桩同形的线孔,重新确定桩位后, 将桩尖插入孔内就位。 (7)桩的垂直度 必须严格控制,可在通视安全处(一般距桩机远于 15m),约成 90176。 方向设置经纬仪各一台,测量桩机架和桩的垂直度,桩的垂直度偏差不得超过 %,如果超差,必须及时调整,但需保证桩身不裂,必要时须拨出重插,不许采用强拨的方法进行快速纠偏,防止将桩身拉裂、折断。 必须保证第一节桩的垂直度和桩头完整,第一节桩对整根桩的施工质量是至关重要的,不得偏心受压。 (8)打桩 ,先用重锤低击,起锤高度控制在 2m 以内。 采用 2 台经纬仪两个方向控制桩身垂直度,稳桩后,按要求的落 距进行沉桩。 ,锤和桩帽、桩帽与桩之间要加弹性衬垫,且桩锤、桩帽、送桩器、桩身保持在同一轴线上。 (9)接桩 :采用接头包角钢的焊接方法。 焊接前,要用钢丝刷等除去角钢及端板的铁锈、油污及其它杂物,上下节桩要对正,两端板之间的空隙要用楔形钢板垫实焊牢,然后将四个角点焊牢,最后按对称焊接的原则进行焊接。 焊缝应连续饱满(满足二级焊缝),焊后应清除焊渣,检查焊缝饱满程度。 焊条使用前应采用烘箱进行烘干处理,焊缝的宽度和堆高均要符合规范要求。 接桩时上下段桩的中心线偏差不宜大于 5mm,节点弯曲矢高不得大于桩段的 %。 (10)防腐 :如果设计要求对接头处焊缝进行防腐处理,应使用设计要求的防腐材料或用监理单位认可的防腐材料,防腐应均匀涂刷在接头焊缝处。 防腐结束后,需冷却不小于 1 分钟后方可压桩。 (11)送桩采用送桩器,在送桩之前,应预先算好送桩深度,并在送桩杆上作明显标记,再用水准仪严格控制桩顶标高。 (12)停止打桩的控制原则:当桩顶标高达到设计要求进时,停止打桩。 如发生桩头打碎或其它异常情况时,停止打桩。 (13)打桩或送桩时应按有关标准做好桩号、桩型号与尺寸、制桩日期、地表标高、桩顶标高,垂直度 偏差原始记录,记录要真实、准确、完整。 、规范 《先张法预应力混凝土管桩》 GB134761999 《建筑桩基技术规范( JGJ94- 2020)》; 《预制钢筋混凝土方桩( 04G361)》国家标准图集; 《预应力混凝土管桩( 03SG409)》国家标准图集; 《钢筋焊接及验收规程( JGJ18- 2020)》; 《建筑地基基础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 GBJ50202- 2020)》; 《建筑基桩检测技术规范( JBJ106- 2020)》; 6 HSE 施工设计 HSE方针及贯彻落实 我公司的 HSE 方针:关爱生命,守法遵章,预防为主,安全健康。 HSE 方针的贯彻落实 通过组织公司职工学习公司管理手册,并通过三级安全教育对作业管理人员、监督人员以及其他雇用人员进行健康、安全培训等方式来实现的。 ①在施工中做到“零事故,零事件”。 ②文明样板工地。 《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 《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筑法》 《中华人民共和国消防法》 《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 《建筑安装工程安全技术规程》(国发〔 56〕第 40 号) 《企业职工伤亡事故报告和处理规定》(国务院第 75 号令) HSE 管理组织机构及其职责 HSE 管理组织机构 根据招标文件及合同中关于 HSE 的要求,本项目成立 HSE 组织机构 (见下图 ),设专职 HSE 经理负责安全管理工作,具有监督检查和安全管理双重职能,受项目经理和公司工程管理部双重领导,并配备每若干个监督员,协助 HSE 经理的安全工作,保证遵守业主及甲方的 HSE 政策及其它在工程建设方面的规定。 管理职责 认真贯彻落实各项安全生产规章制度和本公司安全体系文件,落实项目各级安全生产责任制,对施工全过程进行有效的安全管理和监督。 ⑴项 目经理是项目安全生产的第一责任人,对本项目的安全生产负全责,负责配备所需的安全资源、组织协调项目安全管理、定期组织安全检查、督促隐患整改。 ⑵ HSE 经理在项目经理领导下负责日常安全管理和监督检查工作;项目业务部门在业务范围内执行《安全体系文件》做好相应的安全管理工作。 HSE 经理职责: ①协助项目经理进行日常安全、交通、保卫、环保各项管理工作,监督项目,贯彻上级安全生产和劳动保护方针、政策、法规和规定,提出本项目安全生产方针目标、工作计划和安全管理办法并实施监督。 ②代表公司对项目 (包括项目经理 )进行安全生 产监督检查,有权制止违章指挥、违章作业,视情况进行处罚乃至停工整顿。 ③协助项目领导组织各种安全会议及每周一次的安全检查,搞好安全活项目经理 HSE 经理 HSE 监督员 各作业班组及兼职 HSE 监督员 动,及时积累和上报各种安全资料。 ④负责组织项目安全人员进行安全生产的各种检查并做好日常巡回检查工作,及时制止违章,消除不安全因素,落实各类事故隐患按期整改并按规定进行奖罚。 ⑶ HSE 监督员职责: 对本作业班组的 HSE 工作负主要责任,接受 HSE 经理的业务指导。 负责对新上岗人员进行班组第三级 HSE 教育。 负责安全检查,发现不安全因素,及时处理和报告。 检查督促本班组人员正 确使用劳动保护用品及各种防护器材、器具。 员工的工作时间严格遵照《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的规定执行。 遇特殊情况需延长工作时间,按规定给予补贴或换休。 HSE 程序 确定 HSE 目标,编制 HSE 保证计划, HSE 保证计划实施, HSE 保证计划验证,持续改进,直至目标承诺完成。 安全保护用品 对于参与施工的全体人员,项目部将根据各工种的作业种类和特点,按照国家的劳动保护法,为每一位施工人员配备其所属工种相应的劳动保护用品,包括安全帽、劳保鞋、雨衣、工作服、手套、手灯、防 尘面具、安全带等。 项目部还将对于从事高强度、高危等工作的施工人员,按照有关的劳动保护规定发给其相应的劳动津贴和营养补助费。 、 应急反应和危险 源辨识 评价 安全教育 所有参加本工程施工的职工,均经过安全知识和安全技能教育培训,并经考核合格。 工程开工之前组织全体参建人员参加入场安全教育,以使全体职工了解并遵守业主单位的安全规章制度及现场情况。 利用“周一安全活动”和“班前安全讲话”等形式,评估工作中的危险因素,布置对策,学习安全知识,进行安全技能训练,提高安全防护水平。 开展经常性的安 全教育活动。 对临时用工:进行“入厂安全教育”,考核合格后方可上岗。 工具箱会议 会议的内容应通过通知或公告栏的形式通知所有的员工。 安全会的会议纪要应保存至整个工程结束。 会上应解释确定每天或每周的工作计划、工作程序,其应包括以下内容。 详细的工作程序、潜在的危险及预防措施、所应用设备的安全操作指导、确认是否获得工作许可、正确使用个人劳保用品、通报其它临近区域的工作、表面检查每一个工作的健康状态。 在建设工程工地主要的出入口设置事故统计板及紧急事故的联系人及联系电话。 在建设工程工地主要出入口和业主制定的位置设置信号牌,每个施工点至少一块,并且保证信号牌在整个施工期间保持完好醒目,并在施工后拆除这些信号。 包括:标准的道路信号、报警信号、危险信号、控制信号、安全信号、其他信号。 安全手册 项目部根据国家的各种安全手册规程,结合自己的实践经验,编印通俗易懂适合自己的《安全规程手册》。 安全防护安全规程的内容包括: 奖励与处罚 安全奖励 :在安全竞赛、安全活动中表现优秀的单位和个人;提出安全合理化建议,有突出效益的单位和个人;及时制止重大违章而避免事故发生的人员;及时发现重大隐患并采取有效措施防止事故发生的人员;平时安全工作成绩突出的单位和个人。 处罚 :对进入施工区域不按规定穿戴个人防护用品者;对违反工作纪律,如班前、班中饮酒,禁烟区内吸烟,迟到早退,工作中开有危险的玩笑等;对拒不服从检查指导等影响工作人员执行公务的行为;对违章指挥、违章作业人员进行处罚。 如造成严重后果,送交政府部门按国家法律追究刑事责任。 常规安全方案 各类员工必须具备相应的安全资格方可上岗。 所有员工必须经过三级教育。 特殊工种作业人员必须持有特种作业操作证。 对查出的安全隐患要做到“ 五定” :定整改责任人;定整改措施;定整改完成时间;定整改完成人;定整改验收人。 必须把好安全生产“六关” :措施关;交底关;教育关;防护关;检查关;改进关。 编制各工种的安全操作规程。 HSE 调查和审核 项目监督检查坚持“四全” (全员、全过程、全方位、全天侯 )原则,其主要内容包括生产组织、生产秩序、人员素质、设备状态、安全环境。 监督检查形式可采用日常检查、定期检查、专业检查。 应急反应 /准备状态 意外伤害人员能得到及时、有效的治疗和处理。 项目经理部对所有施工作业人员进行急救 知识培训,配备有一定经验的医护人员提供医疗保障服务,并备有足够急救药品和器材,保证职工的急救和医疗看护。 根据在开工前,联系当地有实力的医疗急救部门进行联系,保证地方病和传染病的病情和分布,按卫生防疫部门对施工人员采取卫生防疫措施,防止地方病和传染病对施工人员的侵害,保证工程顺利进行。 依据现场办公室的位置和房间布置情况,建立一个紧急事态下的联络方法。 紧急联络网要列-表格,表示出如何获得紧急的医疗服务和消防站的联系电话和地址,或者其它地址以获得尽快联系得到帮助。 疏散路线和集合场地及紧急通讯网系统要在工地办 公室和门卫随时可以得到。 危险源辩识及风险评估: 本项目为预制混凝土方桩和预制混凝土管桩。 施工机械所采用的机具为静压桩机,针对本工程的施工特点,对整个项目实施过程中可能出现的各种风险进行列表评估,并采取相应的控制措施,详见下表: 20 风险评估表及控制措施 危险性分析计划工程名称 日期: 危害识别人 工作所需设备 工作中要求使用的 PPE 风险/危险分级( RHC) 1. 静压桩机 安全帽 √ 手 套 √ 安全鞋 √ 反光背心 护目镜 连体工作服 面罩 √ 安全带/绳 √ 耳塞 防毒面具 防尘面罩。某预制方桩和预应力管桩桩施工组织设计(编辑修改稿)
相关推荐
气瓶要距离明火点 10m 以上,气瓶间距必须大于 5m,气瓶必须加防震圈和 防护帽,气瓶使用和存放时严禁平放或倒放。 ,短履需运行到桩机中间位置,停落在平整地面上,其余油缸回程缩进。 切断电源,操作人员方可离开桩机。 ,以防行人或杂物等掉陷。 第四节 人工挖孔桩施工工艺及施工操作规程 施工程序为:场地平整 → 放线 → 定桩位 → 架设支架或电动基芦 →准备潜水泵、鼓风机、照明设备等 →
台 HD60桩机来完成,平均每台每天完成 8~ 9 根,全部 2298 根桩。 保证 45 天内完成。 ⑵.电焊机:每台打桩机配备 2 台电焊机,共计 16 台。 ⑶.平板拖车:配备 7~ 8台平板拖车进行管桩运输。 ⑷.汽车起重机:配备 1~ 2台 汽车起重机对管桩起吊。 二、施工机械设备一览表: 、 10 序号 机械名称 规格 单位 数量 附 注 1 柴油锤打桩机 HD62 台 8 40KW
资料的提供 各记录人员、试验人员、质检人员都应把各项原始记录列入本职工作规范。 各种记录数据应准备、清楚、及时,所需的文字要详细。 施工过程中,各工序的原始资料及时交技术部门,由技术人员整理、统计、分类,竣工验收前 15 天向甲方提供完整的竣工资料四套,资料目录如下: (1)、 A 册:施工技术资料汇总及竣工图 ① 、结构吊装(打桩 )工程质量验收证明单 ② 、建筑工程开
............................................................................................................. 41 售后服务内容 ...............................................................................
册监理工程师 助理工程师 19. 水电 水电专业监理员 男 ****市监理岗位证 工程师 监理组织机构人 员专业系统分工 ( :主要职责, :相关职责) 总监 进度控制 投资控制 安全控制 合同管理 信息管理 组织协调 节能管理质量控制 图 2 7.监理人员的职责分工 监理工作主要职责 质量控制方面主要职责 ⑪ . 审查工程项目的施工组织设计、技术方案。 ⑫ . 审查工程所用的材料、半成品
..................................35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