某集团公司并购矿井技术调研报告(编辑修改稿)内容摘要:
西,距晴隆县中营镇 约 3km,矿区内有简易公路通往中营镇 , 从中营镇有公路及班车通往晴隆县城,日往返约 10次,到晴隆县城 73km,直距 23 km,晴隆县城开往长流乡班车经过区外南东部,日往返约 4次, 320 国道经过晴隆县城,镇(镇宁)胜(胜境关)高速公路从晴隆县城旁边通过 ;距在建中的普安县青山火电厂约 100 km, 直距 46 km; 距水(水城)~黄(黄果树)高速公路 30km、六枝特区新窑火车站 80km,至兴义市 166km,交通较为方便。 供电条件 矿井设计采用双回路电源,一回路电源由距矿山约 12km 的六枝毛口变电站 采用 150mm2截面的 LGJ150 型钢芯铝绞线电缆 专线引入矿区,另一回路电源由距矿山约 2km 的中营变电所 采用 150mm2截面的LGJ150 型钢芯铝绞线电缆 专线引入矿区 ,矿井必须专线引入双回路电源,并 保证双回路供电电源的可靠性。 7 水源 矿区目前 生活用水 水源为 引自自来水厂的自来水 ,部分生产用水可取净化处理后的井下水循环复用。 矿方必须尽快请有资质单位进行水质化验,以确定是否满足生产、生产用水水质要求。 矿井生活、生产用水需 取水 管路距离约 750m。 2. 内部条件 煤层、 煤质 、煤种 矿区内主要含煤地层为龙 潭组 ( P3l) :为灰色薄层状粉砂岩、砂质泥岩及煤层为主,全层厚度。 含煤地层 二叠系下统 龙潭组 ( P3l),共含煤 40~ 50 层,煤层总厚约 45m,含煤系数为 %。 1 号煤层:原报告采用厚度 ~ ,平均。 井田采用厚度 ~ ,平均。 属不可采煤层。 2号煤层:薄煤层,结构较简单,全层厚 ~ ,平均 ,算量采用厚度 ~ ,平均。 煤层厚度变化不大,总的趋势是由东向西变薄,仅北部 20 205 孔一带达可采,无夹石 ,为单一煤层,顶板为粉砂岩,部分可采,属不稳定煤层。 4 号煤层:块状~颗粒状,薄~中厚煤层。 全层厚 ~ ,平均 m,一般 ~。 局部夹 1~ 2 层夹矸,夹矸厚 ~,结构较简单。 顶板为粉砂岩,底板为细砂岩。 北厚南薄,属较稳定煤层,全区可采。 5 号煤层:中厚煤层。 矿区内全层厚 ~ ,平均 m, 8 一般 ~。 局部夹 1~ 2层夹矸,夹矸厚 ~ ,大部分为单一煤层,结构较简单。 顶板为粉砂岩夹薄层黑色泥岩,底板为泥岩或粉砂质泥 岩。 煤层北西较薄,局部异常增厚,属较稳定煤层,全区可采。 7 号煤层:薄~中煤层。 矿区内全层厚 ~ ,一般 ~,算量采用厚度 ~ ,平均 ~。 结构较简单,大部分为单一煤层,局部含 1层夹石,夹石厚 ~。 顶板为粉砂岩,底板为泥岩或粉砂质泥岩。 北西厚南东薄,属不稳定煤层。 8 号煤层:薄~中厚煤层。 全层厚 ~ ,平均 ,一般 ~。 局部夹 ~ 夹矸 1 层,结构较简单。 顶板为粉砂岩夹薄层细砂岩,底 板为泥岩。 煤层层位稳定,煤层厚度变化较大,东厚西薄,属较稳定煤层,大部分可采。 10号煤层:薄~中厚煤层。 全层厚 ~ ,平均。 部分夹 ~ 1层,结构较简单。 顶板为粉砂质泥岩或粉砂岩。 煤层厚度变化不大,总的趋势是由南向北变薄,属较稳定煤层,区内可采。 14号煤层:块状~颗粒状,薄~厚煤层。 全层厚 ~ ,平均。 结构较复杂,夹 2~ 5层夹矸,夹矸厚 ~。 顶板为粉砂质泥岩,底板为泥岩,间接底板为细砂岩。 中部较薄,局部见异常点,属稳定煤层 ,全区可采。 23 号煤层:薄~中厚煤层。 矿区内全层厚 ~ ,平均。 局部为单一煤层,大部分夹 1 层夹矸,个别点夹 4 层夹矸, 9 夹矸厚 ~ ,结构较简单。 顶板为粉砂岩,底板为泥岩或粉砂质泥岩。 煤层南东较薄,属较稳定煤层,大部分可采。 24 号煤层:薄~中厚煤层。 矿区内全层厚 ~ ,平均。 大部分为单一煤层,局部夹 1~ 2层夹矸,夹矸厚 ~ ,结构较简单。 顶板为粉砂质泥岩,底板为泥岩或泥质粉砂岩。 北厚南薄,属较稳定煤层,大部分可采。 25号煤层:薄 ~中厚煤层。 全层厚 ~ ,平均。 局部为单一煤层,部分夹 1~ 3 层夹矸 , 夹矸厚 ~。 顶板为粉砂质泥岩,底板为泥岩,间接底板为细砂岩。 煤层层位稳定,煤层厚度变化不大,属稳定煤层,全区可采。 26号煤层:薄煤层,全层厚 ~ ,一般 ,算量采用厚度 ~ ,平均 ~。 结构较简单,局部含 1 层夹矸,夹石厚 ~ ,顶板为粉砂质泥岩或细砂岩,底板为泥岩。 煤层厚度变化较大,总的趋势是由东向西变薄,属不稳定煤层。 28号煤层 :块状~颗粒状,薄~厚煤层。 全层厚 ~ ,平均。 局部为单一煤层,部分夹 1~ 3 层夹矸,夹矸厚 ~。 顶板为细砂岩,底板为泥岩或粉砂质泥岩。 东厚西薄,属较稳定煤层,全区可采。 29号煤层:薄~中厚煤层。 全层厚 ~ ,平均。 煤层大部分为单一煤层,局部夹 1~ 2层夹矸,夹矸厚 ~。 顶板为黑色泥岩,底板为泥岩或粉砂质泥岩。 煤层厚度中部和西部较薄,属较稳定煤层,区内可采。 10 据《中营矿区红岩井田地质勘探详查(最终)报告》煤质化验结果如下: 灰分( Ad): 1 2 2 2 2 2 29煤层煤灰分均属低中灰~中灰分,一般原煤灰分 ~ %(个别异常点高灰除外),浮煤灰分均小于 20%。 灰成份以 SiO2 为主,次为 Al2O3及 Fe2O3。 全硫 (St,d): 24煤层为低硫煤,其原煤硫分 10 煤层除个别异常点外均小于 1%,浮煤硫分在 %左右; 8煤层为低~中硫煤; 1 26 煤层为低~高硫煤; 2 2 29煤层属中~高硫煤;25 煤层属高硫煤,原煤硫分大于 3%;浮煤硫分 ~ %,平 均%。 中硫和高硫全硫成份以黄铁矿硫为主,有机硫次之,低硫煤则以有机硫为主。 挥发分( Vdaf): 2煤层原煤及浮煤干燥无灰基挥发分都大于 28%,属中高挥发分煤。 其余煤层干燥无灰基挥发分,平均 25%左右,属中等挥发分煤。 发热量 (Q,er):据《中营矿区红岩井田地质勘探详查(最终)报告》化验资料,矿区内可采煤层发热量均高,皆属高热值煤。 磷( P):磷含量极低,一般小于 %。 可采煤层煤质特征详见表 211。 另外,区内可采煤层有害元素和稀散元素的含量均属于特低品位,其研究价值和工业利用价值都 不大。 11 表 211 主要可采煤层煤质特征表 煤层编号 原 煤 浮 煤 原 煤 煤质 牌号 Ag Vr SQg Ag Vr SQg QrDT 最小~最大 平均(点数) 最小~最大 平均(点数) 最小~最大 平均(点数) 最小~最大 平均(点数) 最小~最大 平均(点数) 最小~最大 平均(点数) 最小 =最大 平均(点数) 2 ~ ( 5) ~ ( 4) ~ ( 4) ~ ( 5) ~ ( 4) ~ ( 4) 8340 焦 ~ 肥煤 4 ~ ( 11) ~ ( 11) ~ ( 11) ~ ( 11) ~ ( 11) ~ ( 5) 8170~8590 8470( 6) 肥~焦煤 5 ~ ( 9) ~ ( 8) ~ ( 9) ~ ( 9) ~ ( 9) ~ ( 9) 8330~8835 8605( 5) 肥~焦煤 7 ~ ( 4) ~ ( 4) ~ ( 4) ~ ( 4) ~ ( 4) ~ ( 4) 8140~8710 8400( 3) 焦~瘦煤 8 ~ ( 4) ~ ( 4) ~ ( 4) ~ ( 4) ~ ( 4) ~ ( 4) 8465~8540 8502( 2) 瘦煤 10 ~ ( 5) ~ ( 4) ~ ( 5) ~ ( 5) ~ ( 5) ~ ( 5) 8360~8580 8480( 3) 焦~肥煤 14 ~ ( 2) ~ ( 2) ~ ( 2) ~ ( 2) ~ ( 2) ~ ( 2) 8600~8680 8640( 2) 贫~瘦煤 23 ~ ( 8) ~ ( 8) ~ ( 8) ~ ( 8) ~ ( 8) ~ ( 8) 8280~8580 8442( 5) 无烟~贫煤 24 ~ ( 8) ~ ( 8) ~ ( 8) ~ ( 6) ~ ( 8) ~ ( 8) 8480~8623 8523( 5) 无烟~贫煤 25 ~ ( 11) ~ ( 9) ~ ( 11) ~ ( 11) ~ ( 11) ~ ( 11) 8420~8540 8500( 6) 无烟~贫煤 26 ~ ( 3) ~ ( 3) ~ ( 3) ~ ( 3) ~ ( 3) ( 1) 8440~8527 8484( 2) 无烟煤 12 28 ~ ( 9) ~ ( 8) ~ ( 9) ~ ( 9) ~ ( 9) ~ ( 8) 8070~8520 8350( 3) 无烟~贫煤 29 ~ ( 5) ~ ( 6) ~ ( 6) 2,98~ ( 6) ~ ( 5) ~2,36 ( 6) 8020~8600 8362( 4) 贫煤 煤的工艺性质 灰熔点:据邻区资料 表明,区内煤层应属高软化温度灰煤层。 泥化性:据邻区资料表明,各煤层顶、底板及矸石泥化可采比小,在常温下沉降速度快,区内煤层应属不易泥化煤。 固定碳含量:据邻区资料表明,区内煤层应属中等固定碳煤层。 煤的容重 采用原《中营矿区红岩井田地质勘探详查(最终)报告》中各煤层相应的容重值,详见表 212 所示。 表 212 各煤层容重表 单位: t/m3 煤号 2 4 5 7 8 10 14 23 24 25 26 28 29 容重 煤类及用途 区内煤质情况复杂,有中~低等变质程度的炼焦用煤及炼焦配煤,亦有高变质程度的贫煤、无烟煤。 可采煤层中煤类为: 10 煤层为肥~焦煤, 8 煤层为瘦煤, 14 煤为贫~瘦煤, 2 22 28 煤层为无烟~贫煤, 29 煤为贫煤, 26 煤层为无烟煤。 区内 10煤层适宜气化、动力用煤,炼焦配煤;1 2 2 2 2 2 29煤层适宜动力用煤和民用煤。 13 构造特征 中营向斜位于扬子准地台黔北台隆六盘水断陷普安旋 钮构造变形区,区域主要褶皱构造运动发生于燕山期,现今的形态与之密切相关。 该向斜位于晴隆县城北东,轴向大致呈 NE~ SW 向,向斜的南东翼分别为兰田井田、新华井田、红岩井田,北西翼为杨寨煤矿区西井田。 中田煤矿位于中营向斜南东翼南段,地层近东西走向,倾向北或北西,倾角 15~ 40176。 ,一般 20~ 30176。 地层倾角沿走向变化不大,顺倾向深部为 18~ 29176。 ,剖面上表现为轻微波状起伏,未见次一级褶曲,矿区总体形态为一单斜构造,地层倾角平缓。 矿区内发现大断层共 3 条( F F F4),钻孔内见隐伏小断层5 条( F2 F2 F2 F F31)。 现分述如下: F1 断层:位于区内中部,呈 NE~ SW 走向,走向长度 4100m,矿区内延伸长度 1500m,倾向 NW,倾角 28~ 55176。 ,最大断距在 C13— 507孔一带,为 125~ 148m,为正断层。 F2断层:位于区内南部,呈 NE~ SW 走向,走向长度 650m,倾向NW,倾角 28~ 66176。 ,地层断距 50~ 97m,为正断层。 F4 断层:位于区内南部,呈 NE~ SW 走向,走向长度 2020m,矿区内延伸长度 700m,倾向 NW,倾角 30~ 65176。 ,地层断距约 15~ 60m,为正断层。 F25断层:于 103钻孔龙潭组 ( P3l) 下。某集团公司并购矿井技术调研报告(编辑修改稿)
相关推荐
训方法。 评价方式有: 征询受训人员意见,为培训工作的优化搜集原始资料; 通过对员工的培训考核、操作检查、心得报告、工作笔记、工作绩效等,对员工参加培训的效果进行评估; 质量体系内部审核时,同样可以对培训的有效性进行评价,如:对特殊岗位人员的上岗资格进行审查。 第 21条 培训协议 对以下几类培训,员工必须与企业签订《培训协议》,根据协议条 款承担相应权利和义务: 出国考察; 委托培养;
/管理委员会 – 负责审议项目监控报告 , 并审议通过监控措施 投资管理部 – 负责对项目整体运作的监控 – 负责汇总项目运作信息和相关财务信息 , 形成监控报告 , 及时向上级领导汇报 – 负责监督投资的进度 , 并向总经理汇报 – 负责投资活动所需资金的调度和指挥 – 负责项目监控措施的事实和监督 投资小组 – 负责具体项目的实施工作 , 总结和报告项目具体运作情况 –
..................................35 ..................................................................................................................................................................
糕 ”,又尽量切好财政 “蛋糕 ”,充分发挥财政的最大效能。 一是积极做大财政 “蛋糕 ”。 积极培植税源,强化税收征管,把经济发展的成果及时、充分地反映到财政增收上来,确保应收尽收。 XXXX年实现财政收入 8869万元,比 2020年增加 6293万元。 二是充分发挥财政效益。 认真落实各项惠民政策,让广大干群充分享受发展成果。 加大投入抓好重点工程,累计投入
站等扩大内需项目配套资金支出较大,对镇财政造成很大压力,但我们仍然保证了政府各项支出。 特别是对基层的投入,得到较好保障。 一是保钢性支出。 在明确机关正常运转、工资发放的基础上,挤出补助资金,在建窑下、团丰等 11个村级活动场所建设,每个村补助达 3万元;配套抓好了兆佳、山田等 8个新农村示范点建设和农村垃圾处理;投入 50余万元完成了一大四小工作
群众生活得到新提高。 立足镇情实际,围绕农业增产、农民增收和农村发展目标,加快产业结构调整步伐,大力发展特色农业,促进了农业农村经济的全面发展。 XXXX 年实现农业总产值 48838万元,同比增长 17%;农民人均纯收入达 7862元,同比增长 18%。 发展龙头企业 6个,产业化生产 基地30个,专业合作社 24个,带动农户 350余户。 大力推进新 农村建设、农村环境卫生治理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