某液化气站防火防爆设计(编辑修改稿)内容摘要:

,取 40m; 储罐 与 消防泵房的防火间距要求 40m,取 48m; 8 ( 2) 建 (构 )筑物之间的防火间距 : 泵房与消防泵房的防火间距要求 8m,取 27m; 泵房与配 、发 电间的防火间距要求 7m,取 21m; 灌瓶车间与办公室、寝室的防火间距要求 20m,取 25m; 灌瓶车间与配 、发 电间的防火间距要求 15m,取 26m; 灌瓶车间与消防泵房的防火间距要 求 25m,取 31m; 寝室与空钢瓶库防火间距要求 8m,取 10m。 消防泵房与 办公室、寝室 防火间距要求 8m,取 17m. ( 3) 储罐之间的防火间距 : (液化石油气 液化时 属于甲类液体,储罐属于卧式储罐) 50m3储罐与 50m3储罐防火间距要求不小于 ,取 3m; 50m3储罐与 5m3参残液罐的防火间距要求不 ,取 3m。 9 第四章 防爆电器设计 爆炸和火灾危险场所的等级划分 爆炸和火灾危险场所的等级,按其物质状态的不同和发生事故的可能性及危险程度划分为三类八级。 根据发生事 故的可能性和后果及危险程度,在《电力装置设计规范》中,将爆炸火灾危险场所划分三类八级,见表。 表 爆炸火灾危险场所等级划分 类别 分类场所 级别 分级场所 第一类 气体或蒸汽爆炸性混合物的场所 O1级 在正常情况下能形成爆炸性混合物场所 O2级 正常情况下不能形成,仅在不正常情况下才能形成爆炸性混合物场所 Q3级 在不正常情况下整个空间形成爆炸性混合物的可能性较小,爆炸后果较轻的场所 第二类 粉尘或纤维爆炸性混合物的场所 G1级 正常情况下能形成爆 炸性混合物 (如镁粉、铝粉、煤粉等与空气的混合物 )的场所 G2级 正常情况下不能形成,仅在不正常情况下能形成爆炸性混合物的场所 第三类 火灾危险场所 H1级 在生产过程中产生,使用、加工储存或转运闪点高于场所环境温度的可燃物体,而它们的数量和配置能引起火灾危险的场所 H2级 在生产过程中出现的悬浮状、堆积可燃粉尘或可燃纤维,它们虽然不会形成爆炸性混合物,但在数量上与配置上能引起火灾危险的场所 10 H3级 有固体可燃物质,在数量上和配置上能引起火灾危险的场所 液化石油气 站属于第一类,即可燃气体、易燃或可燃液体的蒸汽与空气形成的爆炸性混合物场所。 (1) Q1级场所 在正常情况下,爆炸性混合气体连续地、短时间频繁地出现或长期存在的场所。 在液化石油气站 Q1级场所原则上是不存在的。 只有 Q2级场所中比地面低洼,易积存液化石油气的部位,可视为 Q1级场所。 (2) Q2级场所 在正常情况下,爆炸性混合气体可能出现的场所。 ① 封闭式的灌瓶间及附属瓶库、压缩机室、烃泵房、汽车槽车库、储罐室气化间、混气间、调压室。 瓶装供应站的瓶库、瓶组间等建筑物的内部空间。 ② 敞开式或半敞 开式灌瓶间的内部空间,以及敞开面向外水平距离 15m 以内和敞开面高度以下的空间。 ③ 敞开式或半敞开式的灌瓶间附属瓶库、压缩机室、烃泵房汽车槽车库、储罐室、气化间、混气间、调压室、瓶装供应站的瓶库、瓶组间等内部空间,以及敞开面向外水平距离 以内和敞开面高度以下的空间。 ④ 铁路槽车和汽车槽车装卸口以外水平距离 15m和装卸口 2m 以下的空间。 ⑤ 储罐和容器安全阀口和排污阀口以外以 3m 为半径的空间。 ⑥ 储罐、容器和管道上阀门 1m 以内的空间。 ⑦ Q2级场所中比地面低洼,易积聚液化石油气的部位。 (3) Q3级场所 在正常情况下,爆炸性混合气体不能出现,仅在不正常情况下偶尔短时间出现的场所。 ① 2 第①项所列封闭式建筑物以厂房为界,在自然通风良好的条件下,通风室外的门、窗开口垂直高度和水平距离 1m 内的空间。 ② 2 第②项建筑物 Q2 级场所以外,水平距离 以内敞开面高度以下的空间。 11 ③ 2 第③项所列建筑物 Q2 级场所以外,水平距离 和敞开高度以下的空间。 ④ 铁路槽车和汽车槽车装卸口 Q2级场所以外,水平距离 3m 以内和装卸口高度 2m 以下的空间。 ⑤ 露天设置的储罐,容器和设备自外壁以外水平距离 和垂直距离 3m 以内的空间。 当设有防护墙时,还包括防护墙高度以内的空间。 ⑥ 储罐和容器安全阀阀口和排污阀阀口 Q2级场所以外,以 3m 为半径的空间。 ⑦ 第⑥项 Q2 级场所以外, 3m以内的空间。 综上可知 : Q2 级场所: 储罐区、 生产区。 Q3 级场所:辅助区。 爆炸危险区域的范围确定 对于易燃物质重于空气的贮罐,其爆炸危险区域的范围划分,宜符合下列规定: ( 1) 固定式贮罐 , 在罐体内部未充隋性气体的液体表面以上的空间划为 Q1区 , 浮顶式贮罐在浮顶移动范围内的空间划为 Q2区 ; ( 2) 以放空口为中心 , 半径为 、 沟划为Q2区 ; ( 3) 距离贮罐的外壁和顶部 3m的范围内划为 Q3区 ; ( 4) 当贮罐周围设围堤时 , 贮罐外壁至围堤 , 其高度为堤顶高度的范围内划为 Q3区。 12 Q2区 Q3区 图 易燃物质重于空气、设在户外地坪上的固定式贮罐 Q2区 Q3区 图 易燃物质重于空气、设在户外地坪上的浮顶式贮罐 爆炸性混合物的分类、分级和分组 液化石油气是炼油厂在进行原油催化裂解与热裂解时所得到的 副产品。 催化 裂解气 的主要成份如下( %):氢气 5~ 6. 甲烷 10.乙烷 3~ 5.乙烯 3.丙烷 16~ 20.丙烯 6~11.丁烷 42~ 46.丁烯 5~ 6等。 主要成分是丙 烷, ( 1)分类: 爆炸性 混合物 的危险性,是由它的 爆炸极限 、传爆能力、 引燃温度 和最小点燃电流 决定的。 根据爆炸性混合物的危险性并考虑实际生产过程的特点,一般 13 是将爆炸混合物分为三类: I 类 —— 矿井 甲烷 ; II 类 —— 工业气体(如工厂爆炸性气体、蒸气、薄雾) ; III 类 —— 工业粉尘(如爆炸性粉尘、易燃纤维)。 即,液化石油气属于 II 类 气体。 ( 2)分级: 在分类的基础上,各种爆炸性混合物是按最大试验安全间隙和最小点燃电流分级 ,,见表 : 最大试验安全间隙( MESG)或最小点燃电流( MICR)分级 表 查《气体和蒸汽分级表》得, 丙烷 需按 ( MESG)和( MICR)分级 , 查得, 丙 烷的 ( MESG)为 ,( MICR) 值> Ⅱ A 级别。 ( 3)分组: 按引燃温度分组,主要是为了配置相应的电气设备,以达到安全生产的目的。 见表 : 表 引燃温度分组 14 查 《爆炸和火灾危险 环境电力装置设计规范 (GB5005892) 》附录三, 丙烷 属于T1组别 ,引燃温度为 大于 450℃。 防爆电 器 的选择 防爆电气设备可分六种类型,与其相应的标志如表 所示。 爆炸性混和物在标准试验条件下,按其传爆能力可分 4级 (只适用于隔爆型 ),如表 所示。 所谓传爆能力是指爆炸性混合物对爆炸的传播能力,通常用使它们不能连续传爆的最大狭窄间隙的尺寸来表示。 这与燃烧过程火焰传播时,在孔口出流孔径小于极限值的情况下,火焰就不能再继续传播的意义相仿。 表 防爆电气设备新旧类型标志对照表 类型 标志 类型 标志 旧 新 旧 新 — 充砂型 — q 防爆安全型 增安型 A e — 无火花型 — n 隔爆型 隔爆型 B d 安全火花型 本质安全型 H i 防爆充油型 充油型 C o 防爆特殊型 特殊型 T s 防爆通风、充 通风充 F p 15 气型 气型 注: 1. 旧类型在标志前加“ K”字者为煤矿用防爆电气设备。 2. 新类型标志“Ⅱ”者为工厂用防爆电气设备;标志“Ⅰ”者为煤矿用防爆电气设备。 表 爆炸性混合物的级别 级别 试验最大不传爆间隙 σ/mm 级别 试验最 大不传爆间隙 σ/mm 1 < σ 3 < σ≤ 2 < σ≤ 4 σ≤ 防爆电气设备除了按上述类型、级别、组别标识在铭牌上之外,还必须在设备的明显处有清晰的凸纹标志。 仪器和仪表允许采用非凸纹的永久性标志。 标志方法为:类型、级别、组别均按主体和部件的顺序标出。 当无隔爆型或安全火花型部件时,则级别标以“ 0”。 液化石油气储配站生产区选用的电气设备,均采用隔爆型防爆电气设备。 由于电气设备多已形成系列产品,并非每个级别都有定型产品可选,故在城市燃气系统中只能选用不低于 3 级防爆级别 的电气设备。 可见,在液化石油气储配站生产区内使用的电动机应选 B3d 型防爆级别的。 其他的电气设备 (如启动器 ),也应选用相应等级的产品。 对于照明用灯,由于安装位置较高,在局部或全部敞开的瓶库 (或瓶棚 )内部距地面高度 2m 以上,可按 Q3级选用,既可用隔爆型,也可用防爆型;而灌瓶间内照明灯仍需采用隔爆型。 综上所述,生产区选用电气设备为 Ⅱ A 类 隔爆型 T1 组,标志 Ex d Ⅱ A T1, 辅助区选用电气设备为Ⅱ A 类增安型 T1 组,标志 Ex e Ⅱ A T1。 16 第五章 LPG 罐区危险性分析 危险性分析 液 化石油气( LPG)是非常重要的燃料,在工业和日常生活中使用量大。 一旦大量泄漏,极易与周围空气混合形成爆炸性混合物,如遇明火引起火灾爆炸,其产生的爆炸冲击波及爆炸火球热辐射破坏、伤害作用极大,并且伤害范围大,极易导致次生灾害。 国内外曾发生过多起 LPG 灌区池火灾( Pool Fire)、蒸气云爆炸( UVCE)、沸腾液体扩展蒸气爆炸( BLEVE)事故,伤亡、损失极为严重。 因此对 LPG 灌区进行危险分析对指导灌区安全设计、科学防灾和应急救援,有着重要的社会意义和经济价值。 根据分析灌区的 主要危险性是: Pool Fire、 UVCE、 BLEVE 等。 LPG 灌区的池火灾危险性 LPG 的 Pool Fire 大多是由于设备及管线的跑冒滴漏、容器的破裂、阀门开启或失效、超载、雷击等因素所造成的。 LPG 灌区的火灾有以下特点: 燃烧伴随爆炸、破坏性大、火焰温度高,辐射热强、易形成二次爆炸、火灾初发面积大。 灌区的 Pool Fire 的危害是火焰的强烈辐射对周围人员及装备的危害,在火焰环境下,易导致周围储罐的破裂而引发二次灾害。 LPG 灌区的蒸气云爆炸危险性 当 LPG 灌区的 储存 LPG 等物质的设备罐体在 机械作用(如撞击、打击)、化学作用(如腐蚀)或热作用(如火焰环境、热冲击)下发生破坏,就会导致大量液化气泄漏,此外工作人员在装运取样等业务中不正确操作,也是导致罐内液化气泄漏的一个重要因素。 容器破裂后, LPG 就会快速泄漏并与周。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