某县工业集中区总体规划环境影响报告书(编辑修改稿)内容摘要:
评价目的和原则 评价目的 ⑴ 通过对 @@工业集中区( C 区)周围的自然环境、社会环境及环境质量现状的@@工业集中区( C 区)规划环境影响评价报告书 1 总则 中国 环境保护科学研究所 地址: 2 调查,弄清规划区域存在的主要环境问题。 ⑵ 通过对总体规划的分析,准确、科学识别规划的环境影响因子。 ⑶ 研究规划影响区域的环境特点、环境承载力,分析评价 @@工业集中区( C 区)发展规模、产业定位、功能布局及基础设施布局的合理性。 ⑷ 预测规划方案实施可能产生的环境影响,提出合理的、切实可行的环保对策和措施。 ⑸ 从环保角度评价总体 规划方案的可行性,为管理部门决策和建设单位环境管理提供科学依据。 评价原则 ⑴ 认真贯彻《环境影响评价法》,坚持环境影响评价为环境管理服务,注重环评的实用性、针对性。 ⑵ 坚持环境建设、经济建设、城乡建设同步规划、同步实施、同步发展的方针,实现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环境效益的统一。 ⑶ 实事求是、因地制宜、针对 @@工业集中区( C 区)所处的地理位置、环境特征、功能定位,正确处理经济发展与人口、资源环境的关系。 ⑷ 坚持以改善和提高环境质量为目标、污染防治与生态环境保护并重,预防为主、保护优先、统一规 划、同步实施、努力实现工业区环境保护一体化。 ⑸ 突出重点,统筹兼顾,以环境综合整治和环境建设为重点,既满足当代经济发展需要,又要保留可持续发展空间。 ⑹ 坚持前瞻性与可操作性的统一,既要满足当前实际即规划具有可操作性,又要充分考虑发展因素,使规划具有一定超前性。 ⑺ 结合城市总体规划、环境功能区划及其它相关规划,科学、客观、公正地开展环评工作。 评价依据 主要法规依据 (1)《中华人民共环境影响评价法》 2020 年 10 月。 (2)《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管理法》 1998 年 8 月修正。 @@工业集中区( C 区)规划环境影响评价报告书 1 总则 中国 环境保护科学研究所 地址: 3 (3)《中 华人民共和国森林法》 1998 年 4 月 29 日修订。 (4)《中华人民共和国水土保持法》 1991 年 6 月 29 日。 (5)《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 1989 年 12 月)。 (6)《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污染防治法》( 2020 年 5 月修订)。 (7)《中华人民共和国大气污染防治法》( 2020 年 4 月修订)。 (8)《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噪声污染防治法》( 1996 年 10 月)。 (9)《中华人民共和国固体废弃物污染环境防治法》( 2020 年 12 月 29 日修订)。 (10)《中华人民共和国清洁生产促进法》( 2020 年 6 月 )。 (11)国务 院令第 253 号《建设项目环境保护管理条例》( 1998 年 11 月 29 日 )。 (12)国家环境保护总局 令第 14 号 《建设项目环境保护分类管理名录》( 2020 年)。 (13)《 @@壮族 @@环境保护条例》( 2020 年)。 (14)国家环境保护总局文件环发 [2020]174 号 《 关于加强开发区区域环境影响评价有关问题的通知 》。 (15)环发 [1998]089 号,《国家危险废物名录》, 1998 年 7 月。 (16)农银发 [1997]3 号,中国农业银行、国家环境保护局关于加强乡镇企业污染防治和保证贷款安全的通知, 1997 年 1 月 6 日 及其附件 : 《关于禁止和限制支持的乡镇工业污染控制的重点企业名录》。 (17) 国务院和国家发展改革委员会, 《国务院关于发布实施〈促进产业结构调整暂行规定〉的决定》 (国发 [2020]40 号文件)。 (18)《产业结构调整指导目录 ( 2020 年本) 》 (国家发改委第 40 号令)。 技术规范依据 (1)《环境响评价技术导则(总纲)》( HJ/—1993); (2)《环境响评价技术导则(大气环境)》( HJ/—1993); (3)《环境响评价技术导则(地面水环境)》( HJ/—1993); (4)《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声环境)》( HJ/— 1995); @@工业集中区( C 区)规划环境影响评价报告书 1 总则 中国 环境保护科学研究所 地址: 4 (6)《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非污染生态影响)》( HJ/T19— 1997); (7)《规划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 ( HJ/T1302020) ; (8)《开发区区域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 ( HJ/T1312020) ; (9)《 水污染物排放总量监测技术规范 》( HJ/T 92— 2020); (10)《大气污染物无组织排放监测技术导则》( HJ/T552020); (11)《制定地方大气污染物排放标准的技术方法》( GB/T1320191); (12)《环境空气质量功能区划分原则与技术方法》( HJ141996); (13)《城市区域环境噪声使用区划分技术规范》( GB/T1519094); (15)《环境影响评价公众参与暂行办法》(环发 2020[28]号); (16)《建设项目环境风险评价技术导则》( HJ/T1692020) . 项目依据 ( 1)《 @@工业集中区( C 区)控制性详细规划》, @@工学 院 勘察设计研究院( 2020年 8 月) ; ( 2) 《 @@城市总体规划( 20202020 年)》, @@建筑综合设计研究院; ( 3) 《 @@城市发展战略 规划》, @@建筑综合设计研究院; ( 4) 《 @@县工业发展规划( 20202020 年)》, @@县人民政府; ( 5) 《 @@县土地利用规划》, @@县人民政府; ( 6) 《 @@县生态示范区建设规划》(申报材料), ( 7) @@市发展计划委员会《关于下达 @@市 2020 年污染物排放总量控制计划的通知》市计投字 [2020]186 号; ( 8) @@市人民政府关于印发《 @@市地表水环境功能、环境空气质量功能、城市区域环境噪声标准适用区划 的通知》 @@市政 [2020]23 号; ( 9) 《 @@市、县环境保护第十个五年计划和到 2020 年 长期规划报告汇编》, @@市环境保护局( 2020 年 6 月); ( 10) 《 @@市 @@县县城污水处理系统工程可行性研究报告》,中国市政工程中南@@工业集中区( C 区)规划环境影响评价报告书 1 总则 中国 环境保护科学研究所 地址: 5 设计研究院深圳分院、武汉安全环保研究院、 @@利凯环保有限公司, 2020 年 3 月。 ( 11) @@市环境保护局《关于 @@工业集中区规划环境影响评价执行标准的批复》市环监复 [2020]48 号。 ( 12) @@县人民政府经贸局关于开展 @@工业集中区总体规划环评工作的委托 书。 评价范围 (1)地表水 地表水环境的评价范围为 @@江。 地表水的评价范围涵盖拟选排污口上游 1km、下游 10km 的河道范围。 (2)地下水 规划区域可能受影响的地下水生活饮用水源地。 (3)空气环境 拟规划区域向上风向延伸 2km,向下风向延伸 3km,横向向两侧各延伸 2km 范围。 (4)声环境 拟规划区域以及周边 200m 范围区域、规划 区域 对外交通干线两侧各 200m 范围区域。 (5)生态环境 拟规划区域及可能受规划方案实施影响的周边区域。 环境保护目标和环境敏感目标 环境保护目标 ⑴ 水环境保护目标 根据《 @@市水环境功能区划》,水环境保护目标为:确保 @@工业集中区( C 区)纳污水体 @@江 水质满足 GB38382020《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 Ⅲ 类标准。 ⑵ 空气环境保护目标 确保评价范围内环境空气质量满足 GB30951996《环境空气质量标准》二级标准。 @@工业集中区( C 区)规划环境影响评价报告书 1 总则 中国 环境保护科学研究所 地址: 6 ⑶ 声环境保护目标 ① 评价区域内文教机关区、医院、居住区确保满足 GB309693《城市区域环境噪声标准》 2 类标准; ② 工业、商业混合区确保满足 3 类标准 ; ③ 交通干线两侧 30~ 45m 内满足 4 类标准。 ⑷ 生态环境保护目标 保护周边农田不被占用和污染,保证土地的使用 功能;保护规划区域及周边自然景观和人文景观不受到破坏;保护 规划区 周边水域的水生生物及植被的完整性,使之形成自然的绿色隔离带。 环境敏感目标 评价区域水环境敏感目标为 @@江 、 @@等 水体;生态环境敏感目标主要是规划区域及周边的自然景观、人文景观、林地、草地等。 空气及声环境敏感目标为规划区域及周围文教卫生办公区、居住区等。 评价区域具体的社会敏感点详见表。 评价标准 根据 @@市环境保护局的批复,本次环境影响评价执行如下标准: 环境质量标准 ( 1)环境空气质量执行 GB30951996《环境空气质量标准》二级标准; ( 2)区域环境噪声执行执行 GB30961993《城市区域环境噪声标准》 2 类标准; ( 3) @@江 执行 GB38382020《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 Ⅲ 类标准; 本次评价主要涉及的各评价标准值见表。 污染物排放标准 ( 1) 排入污水处理厂的污水执行 GB89791996《污水综合排放标准》三级标准 ; 废水经污水处理厂处理后排入纳污水体执行 GB189182020《城镇污水处理厂污染物排放标准》一级标准 B 标准; ( 2)工业企业厂界噪声执行 GB123481990《工业企业厂界噪声标准》 Ⅱ 类标准;@@工业集中区( C 区)规划环境影响评价报告书 1 总则 中国 环境保护科学研究所 地址: 7 建筑施工执行 GB125231990《建筑施工场界噪声标准》; ( 3)大气污染物排放执行 GB162971996《大气污染物综合排放标准》二级; ( 4)锅炉废气执行 GB132712020《锅炉大气污染物排放标准》二类区Ⅱ时段标准; ( 5)农作物保护执行 GB913788《保护农作物的大气污染物最高允许浓度》标准; ( 6)工业固废执行 GB185992020《一般工业固体废物贮存、处置场污染控制标准》;危废处置执行 GB185972020《危险废物贮存污染控制标准》 ; ( 7)窑炉执行 GB90781996《工业企业大气污染物综合排放标准》二级标准; ( 8)恶臭执行 GB145541993《恶臭污染物排放标准》二级标准。 本 评价 主要涉及的各排放标准值见表。 表 本评价执行的环境质量标准限值 标准名称 污染物名称 浓度限值( mg/m3) 1 小时 日平均 年平均 环境空气质量标准GB30951996 (二级) TSP — SO2 NO2 地表水环境 质量标准 (Ⅲ类) GB38382020 ( mg/L, pH 值除外) pH 值 *SS≤ DO ≥ CODcr ≤ BOD5 ≤ 高锰酸盐指数 ≤ 石油 类≤ 氨氮 ≤ 挥发酚 ≤ 总铜 ≤ 总锌 ≤ 6~ 9 30 5 20 4 6 总汞 ≤ 六价铬 ≤ 总镉 ≤ 总铅 ≤ 粪大肠菌群 (个 /L) —— —— —— —— —— 10000 —— —— —— —— —— 城市区域环境噪声标准GB30961993 [dB( A) ] 时段 昼间 夜间 居住区 2 类 60 50 交通道路两侧 4 类 70 55 *注: SS 采用 SL6394《地表水资源质量标准》。 @@工业集中区( C 区)规划环境影响评价报告书 1 总则 中国 环境保护科学研究所 地址: 8 表 污染物排放标准值 标准名称 烟尘或颗粒物 ( mg/m3) 二氧化硫( mg/m3) GB132712020《锅炉大气污染物排放标准》 II 时段二类区标准 200 900 GB89781996《污水综合排放标准》 三 级。某县工业集中区总体规划环境影响报告书(编辑修改稿)
相关推荐
长的医疗卫生需求,提高全民族健康水平,是实现经济与社会协调发展,构建社会 主义和谐 社会的重要内容之一。 按照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构建和谐社会的要求,统筹解决好农村公共卫生和基本医疗服务问题,必须在指导思想上把加快发展农村卫生工作做为解决“三农”问题、统筹城乡发展和促进社会公平的重要途径。 在发展目标上,要把尽快实现人人享有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和人人享有卫生保健作为努力方向。 在发展政策上
中区( C 区)总体规划》进行环境影响评价。 接受委托后,我所对 @@工业集中区( C 区)及周边环境进行了深入细致的现场调查和环境质量监测,根据 相关 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编制本环境影响报告书。 评价目的和原则 评价目的 ⑴ 通过对 @@工业集中区( C 区)周围的自然环境、社会环境及环境质量现状的@@工业集中区( C 区)规划环境影响评价报告书 1 总则 中国 环境保护科学研究所 地址: 2
时,雨天有部分混合污水通过溢流井直接排入水体。 实践证明,采用截流式合流制的城市 ,随着城市发展,河流的污染越来越严重,为了改善截流式合流制的这缺点,应将雨天时溢出的混合污水予以贮存,待无雨天时再将贮存的混合污水全部送至污水厂进行处理,或者改为分流制排水系统等。 贮存池可设在溢流出水中附近,或者设在污水厂附近,但会增加基建和管理费用,场地的选择有时也会有一定的困难。
( 4)涂膜保护层:最后一道涂膜固化干燥后,根据设计要求做好保护层。 第 页 14 注意事项:应采取适当措施防止下列现象的出现:①气孔、气泡。 ②起鼓。 ③涂膜翘边。 ④破损。 六、预防自然灾害及灾后重建的组织及技术措施 施工期内的预防自然灾害及灾后重建的组织及技术措施措施 本工程工期内有可能发生的自然灾害主要为冻害和雪压。 其主要威胁对象为苗木。
大城市 升 /人 日 280 大城市 升 /人 日 270 中等城市 升 /人 日 250 小城市 升 /人 日 220 镇 升 /人 日 200 城市超大城市 升 /人 日 210 特大城市 升 /人 日 200 ... 居民 大城市 升 /人 日 190 数。 城市生活综合用水量 =城市居民用水量 +城市公共用水量。 中等城市 升 /人 日 180 小城市 升 /人 日 160 镇 升 /人
资料、图纸、质量控制点向工序主管做详细交底,并监督工序主管和有关技术人员对技术资料和图纸的熟悉程度,做到技术人员对技术过关,对质量有目标。 ( 3)、对于每道工序,在开工前必须由技术主管人员编制施工方案,详细的现场施工组织计划,并报总工审核后,报监理工程师批准。 ( 4)、每道工序在施工过程中,严格按照规范要求去做,规范 自检,关键部位的施工,技术人员一定要旁站,发现问题及时处理,决不能蒙混过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