某厂房综合楼宿舍楼施工组织设计(编辑修改稿)内容摘要:

月上旬 基础地梁全部完成并经过基础结构中间验收,依据规范及设计要求精确施工,确保基础工程按计划完成。 第二节、主体结构工程施工方案 主体是整个建筑物的骨架,必须十分重视工程的施工质量,合理组织劳动力和工程进度,保证主体结构整体牢固、安全。 (一)、主体现浇结构施工流程 柱和梁板在模板、钢筋完成后,砼一次性浇筑,为加快进度,提高工效,充分利用柱子施工周期短的特点,可在结构施工中将柱子与梁、板放荡相对独立开来,尽量减少两部分的相互影响,在梁底模铺设完成前,即将柱模上梁节点处留缺,并根据梁底板标高与梁钢筋的翻样图中梁端锚 固筋下弯长度来确定柱子砼浇筑高度,在上述条件具备,柱钢筋绑扎,支模完成并经验收合格后,即可浇筑柱砼,因柱施工周期短,可在梁板钢筋绑扎完成前完成砼施工。 (二)、钢筋工程 1)、钢筋的检验,钢筋进场,应该具有出厂质量证明书或试验报告单,每捆钢筋均有标牌。 21 2)、钢筋进场时分批验收,验收内容包括查对标牌外观检查之后,才可以按有关技术标准的规定抽取试样作机械性能试验,认检验合格后方可使用。 3)、钢筋加工过程中发生脆断,弯曲处裂缝,焊接性能不良或有机械性能显著不下沉等现象时,应进行化学检验或其他检验。 4)、钢筋 在运输和储存时,必须保留标牌,检验前和检验后都要避免狙蚀和污染。 钢筋加工 1)、钢筋加工前应对所采用的钢筋进行外观检查,钢筋表面必须洁净,无损伤,油漆,漆漆污和铁狙,带有颗粒状或片状老锈的钢筋严禁使用。 2)、钢筋加工前该先行调查,使无局部曲折,调查钢筋符合下列规定:采用拉伸方式调查钢筋时,一级钢筋的拉率不宜大于 4%,二、三级钢筋的,拉率不宜大于 1%。 3)、钢筋制作加工的形状,尺寸及安装后的数量、锚固长度和接头设置符合设计要求。 4)、钢筋下料就根据图纸和配筋表的技术数据,进行编号下料,下料时,遇有 高度劈裂、缩颈、明显损伤、弯曲过大等缺陷的钢筋应当进行局部切除后再使用切断时,钢筋切口应平整,不得有马碲形和局部起弯现象。 5)、钢筋成型应根据结构构件配筋详图,结合对保护层厚度,接头形式,弯钢及弯折的弯曲直径等要求,计算配筋尺寸,采用样图,才能进行。 钢筋的张扎与焊接 1)、钢筋连接时,无论是焊接还是绑扎,弯起钢筋接头的末端距钢筋 22 弯起点的距离不应小于 10D,也不宜设在构件最大弯部处。 2)、钢筋正式焊前,应由承担料接任务的焊工按实际操作条件进行试焊,以确定合理的工艺参数并焊接满面注意事项及施焊工艺标准。 3)、钢筋的交叉点,应用铁丝绑扎牢固,每一扎点要拧转二圈半。 4)、单向受力钢筋网,除周边两行钢筋的交叉点应全部绑扎牢外,中间部分可隔一点,扎一点,但铁丝绑扎方向必须互相成八字形,双向受力钢筋网,所有钢筋交叉点必须全部扎牢。 凹陷,焊瘤;接头处不得不得有裂纹,咬边深度,气孔,夹渣数量与大小,以及接头尺寸偏差应符合规范规定。 5)、柱筋连接采用气压焊,其外观应符合下列要求: 接头焊缝应饱满和比较均匀,钢筋表面无明显烧伤等缺陷,接头处钢筋轴线的偏移不得超过钢筋直径的 ,同时不得大于 2㎜,接头处弯折不得大 于 4%。 6)、受力钢筋设置在同一构件内的焊接接头应相互错开,在任一焊接接头长度为钢筋直径的 35 倍,且不小于 500 ㎜的区段内同一根钢筋不得有两个接头,有接头的受拉钢筋截面面积不宜超过 50%。 钢筋制作与安装 1)、基础底板采用双层钢筋网时,上层筋网下面下面应设置钢筋撑脚或砼撑脚,以保证钢筋位置正确,钢筋撑脚的形式与尺寸如图所示每隔 1米放置一个,其直径选用:当板厚 2)、钢筋连接采用焊接,对焊接成品应进行检查,保证焊缝表面平整,不得有较大的凹陷,焊瘤;接头处不得不得有裂纹;咬边深度,气孔,夹 23 渣数量与大小, 以及接头尺寸偏差应符合规范规定。 3)柱筋连接采用气压力焊,其外观就事符合下列要求: 接头焊缝应饱满和比较均匀,钢筋表面无明显烧伤等缺陷;接头处钢筋轴线的偏移不得超过钢筋直径的 0。 1 倍,同时不得大于 2mm,接头处弯折不得大于 4 度。 4)受力钢筋高置在同一构件内的焊接接头应相互错开,在任一焊接接头长度为钢筋直径的 35 倍,且不小于 500mm 的区段内同一根钢筋不得有两个接头,有接头的受拉钢筋截面面积不宜超过 50%。 3.钢筋制作与安装 1)基础底板采用双层钢筋网时,上层筋网下面应设置于钢租界撑脚或凝土撑脚,以保证 钢筋们置正确。 钢筋撑脚的形式与尺寸如图所示每隔1m放置一个其直径选用:当板厚 h≤ 30时为 810mm;当板厚 h= 30— 50cm时,为 12— 14mm;当板面厚 h> 50cm时为 1618mm。 2)板中钢筋的弯钩应朝上,不要倒向一边,但双层钢筋的上层钢筋弯钩应朝下。 3)现浇柱与基础连接用的插筋,其箍筋应比柱的箍筋缩小一个柱筋直径,以便连接。 插筋位置一定要固定牢靠,以免造成成柱轴线偏移。 4)在安装柱筋时,应先焊接好主筋,然后清理柱脚的焊剂,最后其上套事先计算好的箍筋。 5)在立好的柱子钢筋上用粉笔画箍筋间距, 将箍筋往上移动。 箍筋与主筋垂直,箍筋转角与主筋的交点场要绑扎,主筋与箍筋平直部分的相交点或格花式交错绑扎。 箍筋的接头即弯钩重合,应沿柱子坚向交错布置。 24 6)按柱子保护层的厚度,将预制带铅丝的不泥砂浆块绑在柱子钢筋上,以保证混凝土保护层厚度的正确性。 7)下层柱的钢筋露出楼面部分。 宜用工具式柱筋将其收进一个柱筋直径,以利上层柱的钢筋搭接。 当柱截面有变他时,其下层柱钢筋的露出部分,必须在绑扎梁的钢筋之前,先行收缩准确无误确。 8)梁、板钢筋绑扎时应防止水电管线将钢筋抬起或松下。 9)梁中纵向受力钢筋采用双层排列 时,两排钢筋之间应认直径≥ mm的短钢筋,以保持其设计距离。 10)梁中箍筋的接头应交错布置在两根架子钢筋上,其余同柱。 11)板的钢筋网绑扎与基础相同,但应注意板上部的负筋,防止被踩下,特别是雨篷,挑檐、阳台等悬臂板,要严格控制负筋位置,以免断裂。 12)与混凝土墙、柱连接的过梁,其过梁面筋相应同过梁底筋,过梁箍筋间距均加密至 100mm。 13)板、次梁与主梁我叉处,板的钢筋在上,次梁的钢筋居中,主梁的钢筋在下。 14)框架节点处钢筋穿插十分稠密时,应特别注意梁楠面主筋的净距要有 30 ㎜以上,以利浇筑砼。 15)梁钢筋的绑扎与模板安装之间的配合关系: A、梁的高度较小时,梁的钢筋架空在梁顶面绑扎,然后再落位。 B、梁的高度较大(≥ )时,梁的钢筋宜在底模上绑扎,其两侧或一侧 25 模板后安装。 16)待钢筋采用双层钢筋同时,在两层筋间应设置撑脚,认固定两层钢筋间距,撑脚可用直径 6— 10的钢筋制成,长度等于两层钢筋网片的净距,间距约为 1米,相互错开排列。 17)砼梁、柱拉结筋必须钩住主筋和箍筋,当梁与柱边平时,梁筋应置于柱筋内,当主次梁高度相同时,应设置附底钢筋位置于主梁钢筋之内,当次梁底低于主梁底时,应设置附加钢筋。 钢筋工程质量保证措施 1)钢筋材料应存放在仓库存或料棚内,保持地面干燥,钢筋不能直接 堆放在地面上,必须用砼墩、砼或格木抬起,使离地面 200㎜以上。 2)钢筋验进场应设坡度人验收入库存,库内划分不同钢筋堆放区域, 每堆钢筋设立标签或挂牌,表示品种、等级、直径、技术、注明编号及整批数量等,验收时要核对钢筋螺纹外形和标志,如钢厂未按规定做,要对照技术证明单内容鉴定,钢筋直径不易分清,要用卡尺检查。 3)检查钢筋出厂证明书或试验报告单,发现可疑情况如强度过高或波动较大等,应进行复查。 4)加强钢筋配料管理 工作,根据本单位设备情况和传统操作经验,预先确定各种形状钢筋。 下料长度,配料时考虑周到,对于开头比较复杂的钢筋,最好先放出实样,并根据具体条件预先合适的操作参数,认作为示范。 5)搬运、堆放要轻抬轻放,放置地点应平整,尽量按施工需要去现场并按使用先后堆放,以避免不必要的翻动。 26 6)钢筋骨架组装必须按设计几何尺寸控制形体尺寸,配料的制作,加工尺寸必须准确、 钢筋组装前应按照图纸中标注的尺寸检查配筋尺寸,放置的位置,不准确的必须调正直至准确为止,组装要牢固,严禁有松动和变形现象。 7)钢筋骨架制作,加工必须按图 纸配筋下料使每号钢筋尺寸与外形准确,组装应牢固、准确、整体性好,钢筋骨架歪斜、扭曲、变形时,诮及时进行校正,然后将绑扎扣绑扎牢,适当增加十字绑扎,为增强抵搞变形能力,应增设斜向拉结钢筋和点焊,提高骨架的强度和整体性。 8)柱头处的外伸钢筋要采取利用模板和箍筋固定措施,防止外伸钢筋错位变形。 9)箍筋弯钩的角度和平直长度必须符合设计和规范的规定,组装时应严格控制间距尺寸:开口应错开,绑扎要牢固,严禁有松致力和偏移现象。 ( 10)、钢筋骨架绑扎中的搭接绑扎不应松动和脱扣,为了增加成型后钢筋骨架的整体性,可以在骨 架的适当位置用电弧焊点焊点。 ( 11)、嫠浆垫块得适理可靠,竖立钢筋可采用埋有铁丝的垫块,绑在钢筋骨架外侧,同时为使保护层厚度准确,应用铁丝将钢筋骨架拉向模板,将垫块挤牢,严格检查钢筋的成形尺寸。 ( 12)、重量较大的骨架应防止箍筋变形,必要时应骨架上增设构造有力其直径一般采用 10 为宜,并应用与箍筋同直径的钢筋作拉筋将构造钢筋联系起来,以增强骨架的整体性,拉筋的设置可每隔 35个箍筋设置一个。 27 ( 13)、悬臂杆件中的弯起钢筋应严格按结构受力方向安装,保证结构受力筋位置,并应在浇筑砼上之前检查,发现错误马上调 ,消除隐患,防止发生事故。 ( 14)、防止双层网片位移,可利用箍筋或钢筋制作支架,将上、下网片绑在一起,形成整体,如何考虑上部网片位置的准确,可采取钢筋承托吊挂方法确定位置。 ( 15)、组装钢筋骨架前要熟悉图纸并应按图纸和钢筋配料表核对配料单和料单,逐号进行加工,检查钢筋规格是否齐全准确,开头数量是否图纸要求相符,并应按图纸安装顺序和步骤对号组装,防止漏筋。 (三)、模板工程 模板工程是主体结构质量的重要保证,将直接影响砼质量和施工进度, 在主体结构施工阶段战占用工期最长,成本较高的分项工程,模板配制 方案必须从质量、进度、成本、和可施工性方面综合考虑,在保证质量、安全、进度的前提下,减少周转材料的投入,降低成本,本工程外形结构复杂,且有圆弧,但较为规则,标准层多,模板采用九合板模板,配制定型模板,对于楼梯留孔洞等复杂部位用 18 ㎜厚多层夹板作模板,隔离剂选用乳化隔离剂,模板支撑体系,采用木柱,为保证模板的施工质量和施工进度。 本工程将根据施工进度要求,柱竖向模板配五套,梁、板模板配足五套,楼梯模板每座五套,模板支撑配足施工用量。 对模板配制总的要求: 保证工程结构和各部分形状尺寸和相对校园的正确,有足够的承 载力、刚度和稳定性,及能随施工中产生的动荷载,模板构造简单、装拆方 28 便,便于钢筋绑扎,接缝不应漏浆,模板表面与砼接触面应涂隔离剂,在进行模板和支撑设计时,应增强措施,防止模板变形或爆裂。 模板工程是砼结构工程的重要组成部分,模板及其支架必须具有足够的强度、刚度和稳定性,并能可靠地承受钢筋和砼的自重和侧压力以及施工荷载,确保工程结构和构件形体几何尺寸和相互位置的正确性,合理简便,拆装方便,模板严密不漏浆。 模板安装时的质量标准 项 目 允许偏差 项 目 允 许 偏 差 轴 线 5 底模上表面标高 正 负 5 截 面 尺 寸 +4 5 层 高 垂 直 3 相邻两板高低差 2 表 面 平 整 5 柱、梁模板施工: 墙、柱、梁的模板九合板,木材搁栅和木柱支撑,对现浇梁、承重架的纵横间距及牵杠道数等均需经过计算确定,并按规范要求起拱,当梁、板跨度 ≧ 4 米时,底板应起拱,幅度为跨度的 1/10003/1000。 所有模板均由木工翻样画出翻样图,经施工、技术人员复核。 模板在木工棚车间内加工预制,现场实地拼装,现浇梁板式楼盖结构制模,重点是梁 与柱节点的制模质量,大梁底板和侧边模板,应整块与柱搭接,镶接点必须设在梁中,这样可避免梁柱节点缩径,保证梁柱节点尺寸准确,框水落石出架梁高超过 500,梁高的中部增加一根 12 对拉螺杆(外套塑料硬管)。 楼梯模板施工: 29 楼梯底模采用九合板,踏步侧模板和踏步档板均采用九合板,踏步面为使踏步尺寸准确,棱角分明,在踏步混凝土浇捣后用木板封闭。 由于浇捣砼时将产生模板上顶力,在施工时要加强对螺杆控制变形。 模板拆除 竖向模板拆除:待自身强度能保证不变形,拆模时不掉角不缺棱,方可拆除。 水平模板拆除:在浇捣砼时,制作 一组控。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