某博物馆工程主体钢结构施工组织设计(编辑修改稿)内容摘要:

6 压型钢板点焊 机 CPUP35D 1 16 KW 1 16KW K1 7 电动扳手 1 KW 20 20KW K1 8 磨 光 机 1 KW 25 25KW K1 9 其 它 60KW K1 总功率 Σ P1 1045KW Σ P2 30KW 总负荷 P1=( K1Σ P1+K2Σ P2) 其中利用系数 K1= K2= Σ P1=1045KW Σ P2=30KW 则 P1=( 1045KW+ 30KW)≌ 568KW (此计算中不含现场三台塔吊用电计划) 第 4节 本工程钢结构构件种类型号数量较多,每一个构件都需对号进行安装,不能任意互换,进场构件只能分批进场堆放再安装,底层构件要先进场,如果构件不能有效的区分并标识,一旦构件的堆放或转运混淆,势必会严重影响整体吊装的进度,所以在场地规划时要充分考虑如何区分不同标高的梁 、柱、桁架构件,同时根据现场的垂向进调整平面的规划。 10 现场布置三台固定式塔吊,靠近塔吊位置分三块场地划为钢构件堆放和拼装场地,拼装场地的布置要保证拼装后构件的重量在塔吊的起重能力范围内,钢结构安装施工现场平面布置图如下: 第 5节 进度计划 本工程钢结构施工进度计划为 122 天,见附表:钢结构施工进度计划表 进度保证措施 ( 1)集团公司储备足够的备用金,能为本工程的顺利施工提供足够资金支持,以充分保证劳动力、施工机械的充足配备、材料及时 采购进场。 随着工程各阶段关键节 点的完成及时兑现各施工队伍的劳务费用,这样既能充分调动作业队伍的积极性,也能使各专业队为本工程安排作业队伍。 ( 2)组织措施:承担本工程建设的项目班子具有同类工程施工经验,实施项目法施工,实施项目经理负责制,行使计划、组织、指挥协调、控制、监督六项基本职能,并选配优秀的管理人员及劳务队伍承担本工程的施工任务。 ( 3)节点控制措施:根据总工期进度计划的要求,强化节点控制,明确影响工期的材料、设备、作业人员等因素。 建立以时保日、以日保 11 周、以周保旬、以旬保月的计划管理体系。 ( 4)管理措施:每日召开各工段碰头会, 及时解决生产协调中的问题,不定期召开专题会,及时解决影响进度的有关问题。 建立生产例会制度,参加集团公司管理部和建设管理委员会的生产调度会,检查上一次例会以来的计划执行情况,布置下一次例会前的计划安排,对于拖延进度计划的工作内容,要找出原因,并及时采取有效措 施保证计划完成。 ( 5)机械设备保证措施 投标期间,按照施工组织设计的要求已对本工程所需机械设备进行了落实,本方案中所明确的塔吊为本集团公司自己所有,目前已停置,能根据工程开工的需要在 8 月份进入现场。 第 3章 第三章 钢结构施工方案 第 1节 钢结构吊装准备 钢构件与材料的进场和验收 ⑴钢构件以及材料的运输进场应根据安装方提出的进度计划来安排,钢构件及材料进场按日计划精确到每件的编号,构件最晚在吊装前一天进场,以便于构件的验收和施工安排。 ⑵构件及材料进场要考虑安装现场的堆场限制,尽量协调好安装现场与制作加工的关系,保证安装工作按计划进行。 ⑶构件到场后,按随车货运清单核对所到构件的数量及编号是否相符,构件是否配套,如果发现问题,制作厂应迅速采取措施,更换或补充构件,以保证现场急需。 ⑷严格按图纸要求和有关规范,对构件的质量进行验收检 查,并做好记录。 ⑸对于制作超过规范误差和运输中受到严重损伤的构件,应当在安装前由制作单位进行返修。 但对于轻微的损伤,安装单位也可以在现场进行修整。 ⑹所有计量检测工具严格按规定统一定期送检。 ⑺构件进场应堆放整齐,防止变形和损坏,堆放时应放在稳定的枕木上,并根据构件的编号和安装顺序来分类。 ⑻构件的标记应外露以便于识别和检验。 ⑼堆放记录(场地、构件等)应当留档备查。 ⑽装货和卸货时应注意安全,防止事故发生。 ⑾堆场应有通畅的排水措施。 12 ⑿本工程的构件最大难点在于桁架的拼装和运输 ,制作方应按安装单位的要求 对桁架进行分段拼装成型 ,并按安装方的要求按顺序将分段送到现场,鉴于桁架结构是工程施工的关键,因此对桁架尺寸的控制至关重要,为减少运输过程中的结构变形和尺寸偏差,建议制作厂将桁架出厂前进行整体预拼装,由安装单位进行拼装验收。 为保证地脚螺栓的埋设精度,首先测设好螺栓位置的控制线及底平面的标高线,并采取相应的固定措施,防止在浇灌混凝土时移动变形,确保固定支架牢固,地脚螺栓丝牙需用胶套防护。 根据本工程钢结构分布的特点,塔吊布设必须满足桁架吊装需要,根据对桁架重量的 计算和分段,拟在本工程中使用三台固定式的塔吊,规格分别为 K50/50(或 C7050)和 H36B。 K50/50 塔吊分别布设在 K、 A 轴线外侧, H36B 布设在①轴线外侧。 塔吊位置:北侧一台 K50/50 在 ,距离 K轴 5 米;南侧一台 K50/50在 10轴上,距离 A轴也为 5 米;西部 H36B塔吊在 C、 D 轴间,距 D 轴 4米,距离 1 轴 10米。 塔吊高度布置:鉴于三台塔吊吊装范围局部均能交叉覆盖,结合 现场实际,塔吊高度布置原则上按下列高度考虑: 西侧 H36B 塔吊自由高度 米;南侧 ( A 轴外) K50/50 塔吊自 由高度 米;北侧( K 轴外) K50/50 塔吊自由高度 米; 为确保塔吊安装顺利进行,安装应编制详细的安装方案,以指导安装,塔吊基础距地下室基础较近,为保证基础牢固应将塔吊基础面挖掘到同地下室顶板相同标高。 塔吊安装完成后,应进行试用、调整,并按规范进行超载试验,以确保使用安全。 吊装方案 现场的所有构件,由三台塔吊进行吊装。 对于 TR3~ 4FK 桁架,属于超重量、超大跨度的桁架结构,考虑运输能力及现场作业条件,将桁架按单元 杆件运至现场后,通过 K50/50( C7050)塔吊利用搭设于地面的承重胎架进行跨外吊装、高空拼装。 四层圆弧大厅上方的 12 榀桁架,制作厂在现场根据塔吊的起重能力,其中 10 榀将桁架在地面组拼为 2 段后,利用布置于地下室或楼板上的承重胎架进行高空的拼装,另外 2 榀桁架直接拼装成型,进行整体吊 13 装。 三四层其它桁架本身重量均在塔吊起重范围之内,同样在地面拼装成型后进行整体吊装。 吊装顺序 本工程分为地下一层,地上四层(含桁架层),结构吊装按先下后上,每层按分区 B、 A、 C、 D、 E 的吊装顺序依次进行吊装 ,结构施工按照下列工序顺序进行实施:构件验收 构件吊装 结构校正 高强螺栓施工 结构复校 结构焊接 打磨探伤 油漆封闭 压型钢板铺设栓钉施工,整体结构自检验收。 吊装分区 每层分为 A、 B、 C、 D、 E 五个吊装区,各分区的划分具体详见如下分区图: 主体钢结构吊装流程图 14 15 ⑴地下室钢柱吊装 本工程钢柱分布为:地下室劲性钢柱 146 根,最大钢柱截面尺寸为450*800*38,根据所布置的塔吊的起重能力,本 工程中的钢柱最多分为 4节,大多数分为 3节。 基础施工:先对基础进行找平,并将钢柱基础清理干净,然后在 螺栓周围根据设计或规范要求使用垫铁组调整钢柱标高。 钢柱吊装前,首先对钢柱的基脚尺寸进行复核,根据地脚螺栓埋设情况对基脚螺栓洞的尺寸进行修复,为便于吊装钢丝绳的解钩和钢梁安装时人员上下施工的便利及施工安全,钢柱吊装前还需在钢柱上绑好爬梯并焊接好安全环。 钢柱的吊装采用专用吊具,以旋转法一次起吊,起吊时注意避免拖拉和斜扯。 每根钢柱吊装完成后,用缆风绳将其拉住,然后对其进行校正,并及时将缆风绳收紧。 考虑到结 构吊装安全,钢柱吊装原则上按下列顺序进行分区吊装的顺序: B、 A、 C、 D、 E 进行,各分区内的钢柱吊装顺序又基于 B 区考虑地下室夹层结构需首先完成,故钢柱吊装按由 13 轴线向 1 轴线的顺序进行吊装, A、 C、 D、 E 区在前一个施工区域完成后,紧靠前一区顺序吊装,每一个区域的吊装又按对称吊装的原则进行,具体详见下图 : 完成地下室钢柱吊装,调校无误后,及时将垫铁、垫片等与底板进行焊接,钢柱底板与砼承台间隙再灌注微膨胀混凝土。 ⑵地上钢柱吊装 钢柱吊点设置在钢柱的上部 ,利用四个临时连接耳板作为吊点。 16 吊装前,下节 钢柱顶面和本节钢柱底面的渣土和浮锈要清除干净,保证上下节钢柱对接面接触顶紧。 下节钢柱的顶面标高和轴线偏差、钢柱扭曲值一定要控制在规范以内,在上节钢柱吊装时要考虑进行反向偏移回归原位的处理,逐节进行纠偏,避免造成累积误差过大。 地上钢柱安装时柱脚连接板与下节钢柱头连接板由双夹板联接螺栓连接。 经初步校正后,拉设缆风绳进行临时固定,钢柱吊装示意图如下:箱型柱箱型柱调节葫芦调节葫芦调节葫芦斜钢柱吊装固定示意图斜钢柱吊装示意图 斜钢柱固定示意图 ⑶ B 区环向斜钢柱的吊装 斜钢柱采用三根吊绳起吊,顶部栓两根钢丝绳,底部栓一根钢丝绳并采用链条葫 芦调节钢柱倾斜度,见下图: 17 钢柱拼接示意图钢柱吊装示意图钢柱吊装拼接示意图 现场安装测量时布置两台经纬仪,观测方向一台为圆的径向,一台为圆的切向,两台仪器同时观测。 斜钢柱就位时通过旋转、俯仰臂和上下钩将构件准确移动到柱基上方约 1 米处停置,由安装人员扶持后按倾斜度的方向对正,再开始缓慢下落,待钢柱的底座接触到基础螺栓垫板后,通过观测基本达到正确的安装角度时,立即拉好缆风绳稳固钢柱。 钢柱吊装前使用水平仪复测地脚螺栓各点标高,通过调节垫铁和螺母来控制底板标高,经纬仪要提前架在观察点上并调校正确。 钢柱就位后,测量与校正同时穿插进行,钢柱安装测量校正完成后,柱脚外双螺帽拧紧,垫铁用电焊点焊固定,倒链分两个点固定,要使用牢固的锚固点,并将倒链的链条用铁丝扎牢,设置明显标志防止他人触动。 、斜撑件等的吊装 同平面同一区域钢构件的吊装,随着钢柱吊装顺序采用由里向外、对称吊装的方法进行。 立面上钢构件吊装,采用由下至上顺序安装的方法进行。 同一平面的构件吊装顺序依次为:主梁、斜撑、次梁、隅撑。 18 为提高吊装速度,可将斜撑与主梁在地面进行预拼装,然后同时吊装到位,其吊装形式见下图: 斜撑吊装 图 钢梁吊装时为保证吊装安全及提高吊装速度,在设计同意的前提下制作厂制作钢梁时预留吊装孔,其开孔尺寸如下图: 单根钢梁重量不大,满足一机多吊的要求时,可通过吊装孔多件串吊,如图: 一机多吊示意图 ⑴ TR3~ 4FK 桁架的吊装 制作厂需将桁架在工厂进行预拼装,尽量发现拼装时的问题,在工厂 19 内就将影响拼装的部位进行修整,以利于安装现场的实地拼装。 该桁架跨度约为 70 米,呈东西向分布,东端与钢柱相连,西端插入墙体内,为自由端,高度为 10 米左右,上下弦杆为箱形钢梁,钢梁尺寸为 450*1000*30,该榀桁架总重量达 吨;属于超重量、超大跨度的桁架结构,考虑到运输的需要,将采用胎架高空散件拼装,吊装顺序为:下弦 — 直腹杆 斜腹杆 上弦 桁架安装步骤一 :桁架 TR3~ 4FK下弦安装 桁架安装步骤二 :桁架 TR3~ 4FK腹杆安装 20 步骤三 :桁架 TR3~ 4FK上弦安装 ⑵圆弧大厅桁架的吊装 该批桁架分别安装在钢柱或柱间桁架上,单榀桁架最大跨度 米,最大高度 3 米,最大重量 吨。 该部位每榀桁架工厂制作时分为 4 段,现场预先在地面上拼装成 2 段,再 将两大分段进行高空拼装成型。 桁架下部为圆弧大厅,由于各榀桁架不同程度的倾斜,所以要先在地面对桁架进行角度的调整,吊装形式如下示意图: 圆形大厅上方每榀桁架的高空吊装顺序为:考虑结构吊装的安全及稳定性,桁架吊装前,先完成两侧桁架及其上下弦杆的吊装,以及此桁架对应就位的主桁架(或钢柱)的高强螺栓施工及焊接,再吊装该桁架第一分段,分段就位时必须在测量监控下垫好枕木及调整千斤顶,并用临时拉杆将此段与前一段定位连接,拉杆根据桁架的开档尺寸预 21 先制作成型,对于第一榀桁架分段吊装无法使用拉杆时,可采用缆风绳进行定位。 桁 架分段定位好后,用同样方法再吊装另一分段,同时吊装前一分段的上下弦的水平杆件,如此类推,依次完成另一分段及下一榀桁架的施工吊装,完成三榀桁架的吊装后,经测量核对三榀桁架标高和轴线无误时,第一榀桁架便可投入施工焊接,这样既可以减少焊接变形又有利于后面桁架吊装时的校正工作,以同样的施工顺序依次完成其它桁架的安装工作。 四层桁架吊装顺序如下图: 首先完成南北两侧边主次桁架的安装: 四层桁架吊装顺序图(一) 其次从西向东分段吊装各段桁架,并及时安装上下弦杆件: 四层桁架吊装顺序图(二) 然后完成中间部位所有桁架 及上下弦的杆件: 22 四层桁架吊装顺序图(三) 最后依次吊装东西两侧小型次桁架: 四层桁架吊装顺序图(四) ⑶ 一、二、三、四层其它构件的吊装。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