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家坪步行街天桥施工组织设计(编辑修改稿)内容摘要:

利用企业多年的合格供应商的实力,诚心、拓宽供应材料。 由工程部技术部门负责对拟进场材料的相关技术参数进行核实,在材料进场时,工程部、材料设备部逐件对进场材料的合格证进行核验,不合格材料一律不许进场,合格材料随即进行抽样送检,并分批、分类堆放,对抽样检验合格后,材料方准投入使用,确保不因材料质量问题造成工期及经济损失。 主要材料供应保证措施 钢材、水泥、型钢、新购大、 中型设备等,在公司的参与下,由采购部、计划部、财务部、工程部的配合,在公司的合格供应商中进行内部招标采购。 一般材料投入保证措施 1)施工材料计划按照工程合同规定的承包范围所需的材料设备量编制,所需材料按施工图实物工程量计算算出,材料进场日期根据综合施工网络计划中各分部分项工程施工进度计划日程,分类、分期、分批进场; 2)工程材料的计划、进货品质检验等由项目材料组负责,大宗材料由材料科采购。 3)编制项目主要物资设备需用量总计划: 根据施工图、施工组织设计编制本项目所需主要物资用量总计划,分阶段列明所需 物资的品名、规格、质量、数量及合同文件与供应协议规定的其他要求,并报甲方或甲方代表批准。 4)编报主要物资月度主要物资供应计划: 按合同文件的规定、施工进度计划、翻样、构件详图等编制,并充分考虑加工采购周期、运输、验收时间,向甲方编报月度供应计划,经甲方审核。 紧缺材料投入保证措施 : 由于本工程需要采用大量的钢筋,地下室等处有连续的大体积砼浇筑,而市面上紧缺上述材料,所以必须考虑到由此引起的材料供应困难与施工困难。 为此,我司将从以下几点缓解,以保证这些紧缺材料的供应: 1)调用存备品备件 我司拥有雄厚的 经济实力,在科学的分析市场动态后,看准市场价格,购买了部分优质优价的建筑材料以备特殊情况,从而从一定程度上可以缓解本工程的材料供应。 2)多方联系可靠厂商 在本工程投标过程中我方已确定被询价的供应商名单。 我方材料采供工作组根据本工程进度采购需求,从符合相应资格条件的供应商名单中确定 3 家以上的供应商,并向其(特别是钢筋厂商及砼供应商)发出询价书面文件,商谈材料价格、供应方式及数量等并作出书面承诺,一旦中标后,承诺采用其优质优价的产品,以保证本工程的材料供应。 我司在长期的建筑业务中与建筑市场各大建筑材料厂商( 特别是钢筋及砼)间建立了长期的良好的商业关系,对于部分信得过、质量可靠、优良的建材厂商(特别是钢筋及砼供应商)我方除在洽谈商议后作书面上承诺外,还将交纳部分定金以保证生产厂商的运行,从而在根本上保证本工程材料的及时供应。 3)坚持企业内部采购 健全和完善约束机制,整治材料采购中的损公肥私之风气,推行企业内部采购,充分挖掘进货渠道,在保证优良质量的前提下,货比三家,价格低者优先,以确保控制成本和保证本工程的如期开工竣工。 另外,除上述措施保证材料的供应外,我方还将从材料使用上作合理的计划,确保工期稳定推进。 第三节 机械设备投入计划及保证措施 施工机具是保证施工进度、工程质量的基本手段,同时精良的施工机具配置体现了现代化施工单位的综合素质,给先进施工工艺的实施应用提供有效的保证。 根据本工程的施工内容、工程量、工程进度安排,并考虑了施工段间的交叉流水作业及工段内的施工流水、工人进场计划、材料进场计划、材料加工计划等因素,对投入本工程项目的施工机具配置作出科学合理的安排,使机具得到合理、高效的利用,从而提高工作效率并使工程进度得到切实保证。 机械投入的数量我司主要根据实际需要的数量,结合我司长期在建筑承包中的施 工经验而得来的。 一、主要设备投入计划(见附表) 二、机械设备投入保证措施 精良的机具是保证施工进度、质量、安全和成本的重要环节,对于机械设备的管理我司将从三个方面着手:合理配置机械设备、规范机械设备的使用、完善机械设备的保养。 合理配置机械设备 1)根据施工组织设计,采用分析、预测等方法,按照工程量、施工进度要求,编制机械设备使用计划,明确机械设备选用的种类、型号、数量,既保证施工需要,又能够充分发挥机构设备的效率。 2)合理组合机械设备,原则是尽量简化机型、组合要配套和系列化,机械组合能力相适应,以 保证机械设备能够配套使用,最大限度发挥机械设备效率。 3)机械设备使用管理的基本要求是:保持机械设备的良好技术状态,正确使用和优化组合,充分发挥机械设备的效能,以达到安全、高效、优质、低消耗地完成施工任务。 规范机械设备的使用 1)建立、健全机械设备操作、使用、保养和管理制度,主要机械设备要严格执行定人、定机、定岗位的责任制,所有机械设备都要有人负责,多班作业时要执行交班制度。 2)班前登记领取机械设备,检查其技术状态,保证机械设备性能良好,运转正常,零部件齐全,安全防护装置良好,操作、控制系统灵敏可靠 ,无漏油、漏水、漏气、漏电现象,外观清洁整齐方可使用,不符合条件的机械设备不能使用。 3)施工过程中应该按照机械设备的性能、使用说明书、操作规程及正确使用机械设备的各项技术要求使用,合理安排,充分发挥机械设备的效能,以较低的消耗、获得较高效益。 4)施工过程中避免由于使用不当导致机械设备早期磨损、事故损坏及各种机械设备技术性能受到损害或缩短使用寿命。 5)施工完毕后,收工前必须检查机械设备的技术状态是否良好,将机械设备交回库房,做好领取、交还记录。 6)实行机械设备(不含工具)专人负责制,定人、定设备、定责 任、定维修保养。 完善机械设备的保养 1)施工机械设备推行使用、维修、保养一条龙责任制,并建立维修保养制度,实行谁使用,谁维修,谁保养,推行定期维修和例行保修。 2)配备专职机械设备管理员,经培训合格后持证上岗,负责做好对机械设备的日常管理和保养、并做好记录。 3)机械设备管理员做好对班组的交底、检查工作,现场任何机械设备不得随意拆、装。 4)成立机械设备检验小组,由项目经理负责牵头,不定期检查监督,以保证机械设备完好。 第六章 主要分部分项工程施工方案 第一节 施工测量方案措施 一、工程概 况 为了保证桩平面位置的准确性,必须根据设计资料和基础桩基施工移交的有关控制点和定位轴线进行同精度复核,并认真做好记录,完善各方的签字手续并存档。 认真检查其实际偏差是否能满足上部结构施工的精度要求。 如果有损坏或丢失的控制桩,要进行及时校正补救,并用砖墙围拢加盖保护好。 严格按《工程测量规范》要求,以先整体后局部的原则对整个工程进行整体控制,再进行各区段控制点的加密和放样工作。 二、平面控制网的测设 场区平面控制网布设原则 1)平面控制先从整体考虑,遵循先整体、后局部,高精度控制低精度的原则,根据本工程特 点,宜布设二级控制网做双重控制; 2)布设平面控制网形应根据设计总平面图,现场施工平面布置图; 3)选点应选在通视条件良好、安全、易保护的地方; 4)桩位用混凝土保护,需要时用钢管进行围护,并用红油漆作好测量标记;如下图所示: 平面控制网的布设及复测 由于本工程要求精度较高,因此平面控制网布设成由几个图形精度较高的三角形组成的网形,可以随时对整个控制网进行复核和精度评定。 各控制点复测工作:放样完毕后,任意选择一点,作为测站点,并 任意选择一点为后视点,对其它控制点进行复测校核工作。 精度等级根据 GB5002693《工程测量规范》要求,控制网的技术指标必须符合下表的规定。 等 级 测角中误差 ( ″ ) 边长相对中误差 二 级 177。 5 1/15000 三、高程控制网建立 高程控制网的布设原则 1)为保证建筑物竖向施工的精度要求,在场区内建立高程控制网。 高程控制的建立是根据开发区测量大队提供的水准基点,采用 DS2 精密水准仪 (精度 1mm/km往返测 )对所提供的水准基点进行复测检查,校测合格后,测设一条附合水准路线,联测场区平面控 制点,以此作为保证施工竖向精度控制的首要条件。 2)高程控制网的精度,采用三等水准的精度。 城市水准测量主要技术要求 等级 每公里高差中误差( mm) 附和导线长度( km) 水准仪级别 测段往返测高差不附值( mm) 附和路线或环线闭合差( mm) 三等 6 45 DS3 R12 L12 注:表中 R为测段长度, L 为环线或闭合路线长度,均以 km为单位。 3)在布设附合水准路线前,结合场区情 况,在场区与建设方所提供的水准基点间埋设半永久性高程点,埋设 36 个月后,再进行联测,测出场区半永久性点的高程,该点也可作为以后沉降观测的基准点。 4)场区内至少应有二个水准点,水准点的间距应小于 1 公里,距离建筑物应大于 25 米,距离回土边线应不小于 15 米。 高程控制 高程控制的目的是将测量偏差控制在规范允许的范围内 (层间测量误差控制177。 3mm 内,总高测量偏差小于 15mm),及时准确地为工程提供可靠的高程基准点,紧密配合施工,指导施工。 1)场内高程控制点的引测 将以测量大队提供的水准点 — B1点为依据,采 用双仪高法进行引测,将 水准点引测至现场硬化路面基础上作为现场高程基准点 BM1。 2)现场共埋设三个高程控制点,并组成闭合的水准路线,测设采用双仪高法。 水准点测设路线按任意设站法进行。 3)基准点埋深及形式如右图所示: 4)测量器具配置 1500粗钢筋;回填土;混凝土150213 选用 DSZ2自动安平水准仪一台, FS1平板测微器一台, 2m铟钢尺两把, 50m 钢卷尺一把。 5)技术要求 水准线路应按附合路线和环形闭合差计算,每千米水准测量高差全中误差,按下式计算: MW = ]/[1 LWWN 式中 MW高差全中误差 (mm): W闭合差 (mm): L 相应线路长度: N附合或闭合路线环的个数。 采用三等水准测量,具体要求如下表: 水准仪型号 观测次数 视线长度(m) 水准尺 前后视距差(m) 前后视距差累计 (m) 视线离地面最小高度(m) 读数误差(mm) 一测站高差较差 (双仪高法 )(mm) 闭合差(mm)n 为测站 L 为公里数 DS2 往返各一次 不大于 50 铟瓦尺 3 6 不大于 1 12L1/2(n15)或 3n1/2 6)成果的处理及复测周期 每一测站观测成果应于观测时直接记录于三、四等水准测量手薄中,不得记于其它纸张上最后进行转抄,每一测站观测完毕,立即进行计算和校核,各项校核数据都在规范允许范围内,方可将仪器转入下一站。 由于本工程水准网较简单,只进行简单的高差改正即可。 各高程基准点的复测工作,每一月进行一次。 第二节 人工挖孔桩施工方案 一、工程概述 塔楼人工挖孔桩及裙房人工挖孔桩 塔楼的人工挖孔桩为异形桩墩,桩端持力层为中风化泥岩层,地基承载力特征值不小于 4000KPa。 其余部位为圆形人工挖孔桩基础,持力层为中风化泥岩。 桩身砼强度等级 均为 C30,桩身砼采用转窖水泥,水泥标号≥ ,水灰比不大于。 钢筋为 HPB235级、 HRB335 级,钢筋焊接采用 E43 焊条,钢筋双面焊接,焊缝长 5d。 二、施工安排 施工时,按照《建筑桩基技术规范》要求,当桩净距小于 2 倍桩径且小于 时,应采用间隔开挖,大孔径桩需跳挖施工,普通桩径不分批施工。 挖孔桩施工顺序:总体按交场地的先后顺序,进行安排。 三、施工准备 现场四周应设置排水沟、集水井,桩孔中抽出的积水,经沉淀后排入下水道,现场的出土道路必须畅通。 施工放线,定出桩位中心线和桩径,并认真 进行技术复核,经有关部门办理签证手续,才能开挖桩身土方。 挖桩前,要把桩中心位置向桩的四边引出四个桩中心控制点,用牢固混凝土墩标定。 施工前,施工现场工程师和施工员应逐孔全面检查施工准备,逐级进行技术安全交底和安全教育,要使安全技术管理在思想、组织、措施都得落实。 专人负责按桩位编号,做好桩孔的垂直中心线、轴线、桩长和基岩土质的记录;钢筋笼和桩身混凝土等隐蔽验收记录;收集好桩体混凝土强度等级等有关技术资料,并在完工后整理编册分送有关单位并送技术部门存档。 每天在工人下井施工前,必须由检测人员、工地安全员、施 工班(组)长等共同按要求对人工挖孔灌注桩进行井下气体检测,并及时做好记录,在气体检测记录中应包括检测日期、时间、检测部位、检测方法、检测仪器、对 O CO、 H2S 等气体的检测情况、参与检测人员签字等有关内容,特别是雨后、停工后复工的人工挖孔桩工程,必须经气体检测确保安全后,方可下井施工。 四、施工流程 五、施工方法 本工程的桩有多种。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