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电精细化管理考核标准(编辑修改稿)内容摘要:

螺丝或垫圈应符合绞车地脚孔要求,其牢固强度必须经过验算。 使用地锚固定的绞车,必须使用矿用标准螺纹钢金属锚杆;其直径为Ф 18mm;长度为 1800mm;锚固长度采用全长锚固。 采用四压两戗固定的绞车,戗柱角为 65~ 75176。 ,支柱必须生根牢固可靠。 地脚螺丝的螺母要紧固,外露长度应满足上一个匹配平垫圈和两个匹配螺母。 绞车附近 30m 范围内不得安装风机装置。 4 信号装置 信号要声光兼备,五小电器完好、不失爆,安全牢固、布置整齐合理,做到上板上墙 ,固定在信号峒室内;线路吊挂要整齐,牌版要求统一尺寸,牌版要求设支架或直接固定在帮上。 声光语音报警装置于斜巷上、下车场入口处,多水平提升时,各水平车场入口都要安设声光语音报警装置,其中部应设置红灯信号,信号距离以巷道中任何位置都能看到红灯为准,红灯要求设在躲避硐前的顶 24 板上。 斜巷上车场和绞车房不准共用一套信号装置。 多甩道提升时,各车场信号应有区别。 5 钢丝绳及连接装置 钢丝绳规格应根据设计计算进行选择,并符合绞车技术要求。 绞车的钢丝绳在使用中,不得有打结、 扭曲、弯折、严重锈蚀和磨损,断丝超规定(一个捻距内不超 10%)的现象。 绞车在使用过程中,不得用铁料、钎子、锚杆、锚链等易导致钢丝绳磨损的物件拐绳。 在绞车滚筒上绳根端固定要牢固符合要求,不准剁股穿绳。 对使用中绞车的钢丝绳,责任单位必须每天安排专人检查一次,并认真做好记录。 斜巷运输时,矿车之间的连接,矿车和钢丝绳之间的连接,都必须使用不能自行脱落的连接装置;可以使用带丝扣的马镫,钢丝绳钩头必须有绳皮并且进行插接,插接长度不少于 20 倍的绳径,钩头、马镫强度应根据提升载荷选择,并符合要求。 倾斜巷道矿车提升时必须使用尾绳。 尾绳一端必须与主提升绳相联,另一端必须挂在提升列车尾端车辆联结器上并捆绑牢固。 当主绳直径小于Ф 时,尾绳规格应与主绳相同;当主绳直径大于Ф 时,尾绳规格应选用不小于Ф 的钢丝绳。 6 斜巷安全设施 在轨道运输的倾斜巷道中,必须装设跑车防护装置,凡装设跑车防护装置的斜巷必须坚持使用,并定期检查维修试验,责任到人。 责任单位每天要安排专人对跑车防护装置进行检查维修试验,并包保到人实行挂牌管理。 管 理牌上要注明安装管理单位、包保人姓名。 25 选用的跑车防护装置,必须符合国家或行业安全标准,并根据具体使用条件进行选型设计。 跑车防护装置必须做到监视灵敏、操纵灵活,挡车可靠。 斜巷安装的跑车防护装置开启后与车辆的安全距离不得小于 200mm。 跑车防护装置要实现远控,拉动跑车防护装置外力应小于 30kg。 斜巷上车场变坡点处必须安装使用挡车棍、挡车梁、卧闸、气动卧阻、气动挡车梁或挡车栏等阻车器。 斜巷“一坡三挡”规定: 上部平车场入口安设控制车辆进入摘挂钩地点的阻 车器。 永久巷道或主要运输巷,安装气动卧轨式阻车器。 临时巷道安装地阻挡车棍,并在道轨的外侧操作方便的位置予埋一个套管,以便拉放时把挡车棍放在外侧备用,挡车棍刷红白漆相间。 上部平车场接近变坡点 1~ 米处,安设能阻止未连挂的车辆滑入斜巷的气动抱轨式阻车器,临时巷道可安装挡车棍作为第二档,第一档和第二档距离为一列车长度加 1 米。 在变坡点下方,一次提升串车长度加 23 米的斜巷地点,安设能防止未连挂的车辆继续往下跑车的设一道常闭远控挡车栏,该挡 车栏要与第二档实现可靠闭锁。 斜巷中间应根据斜巷长度、倾角等安设常闭式挡车栏,间距不得大于 100 米;长度超过 60m 的斜巷段必须安装一道跑车防护装置(常闭式挡车栏),一般情况或临时巷道可安装一般超速吊梁。 斜巷下车场起坡点向上 10~ 20 米和各甩车道起坡点必须安设一道常闭远控跑车挡车栏,正常处于关闭,车辆通过时打开,车辆通过后立即关闭; 26 斜巷信号要声光兼备或语音报警。 下山掘进时,迎头向上要安设二道挡车栏,第一道距迎头或扒装机尾不超过 10 米,第二道距第一道不超过所提列车长 度加 3 米,两道挡车栏随扒装机前移。 上山掘进时,下车场起坡点向上 10~ 20 米安设一道常闭挡车栏,距迎头或扒装机尾不超过 10 米安设第二道常闭挡车装置,随掘进前移。 斜巷下车场各甩道口常闭阻车器要实现远控,由下口把钩工在下口躲避峒内通过钢丝绳、滑轮、杠杆、气控阀等机构实现远控操作。 斜巷内必须根据斜巷坡度、长度等情况,装设若干道地滚,具体应以钢丝绳不拖底板为准,间距不大于 20m,变坡点处要装大地滚,其直径不小于 250mm,宽度 200~ 250mm,轴径不小于 40mm;地滚安装要 平整、稳固,转动灵活。 斜巷高低起伏,绳磨顶板或棚梁时,要装天滚,数量以绳不磨顶板或棚梁为准;甩道或下车场侧帮要装立滚,甩道道芯要装扒绳轮和地滚,数量以不磨绳为准。 7 轨道质量要求 主要运输巷道轨道的铺设质量应符合《煤矿安全规程》第 353条规定。 轨道线路的轨距、水平、接头平整度、道岔的尖轨、心轨和护轨工作边间距、扣件、轨枕间距等必须符合规定标准。 木轨枕的铺设按标准要求,保证道板中心间距。 铺设的轨枕靠人行道一侧取齐。 道渣埋没轨枕三分之二。 轨道线路严 禁铺设使用非标准道岔。 所选用的标准道岔,要按标准铺设;要配用合格的搬道器,保证尖轨的侧压力。 27 不同型轨道要分段敷设,且长度不得小于 50 米,接头处要用异型夹板。 轨道接头不得设置在斜巷起坡点和变坡点处。 8 斜巷安全设施安设 地阻挡车棍外套用Ф 108 热轧无缝钢管制作,外套倾斜度约 80176。 (正负 5 内),用混凝土浇灌埋实,埋入部分长度不低于 600mm,外露部分长度 50mm~ 100mm;挡车棍采用Ф 89 热轧无缝钢管制作,并焊有方便提取的手把(按机电科标准图纸加工),挡车棍插入外套部分长 度不低于500mm,外露部分距离轨道面垂直高度不小于 400mm。 单梁挡车梁,只适用于 9 度以下斜巷,由 11矿用工字钢制作,顶部由钢丝绳套固定在两棵锚杆上 (锚杆规格为Ф 18*1800 以上,用三块药卷锚固,外伸长度小于 100mm) ,工字钢顶部距离顶板不大于 200mm,挡车梁与巷道夹角约 30~ 45176。 ;钢丝绳(钢丝绳直径不小于Ф )套必须用 2 个绳卡子固定牢固;挡车梁应处于常闭状态。 挡车梁由把钩工在躲避硐内气动操作阀远距离操作。 双梁挡车梁, 9 度以上斜巷必须安装,由两根 11矿用工字钢 焊接而成,宽 400mm,与巷道夹角约 30~ 45176。 ,顶部由专用耳座固定在四棵锚杆上 (锚杆规格为Ф 18*1800 以上,用三块药卷锚固,外伸长度小于100mm);气动挡车梁应处于常闭状态,常闭时挡车梁最下端不高于轨面。 挡车梁由把钩工在躲避硐内通过气动操作阀实现远距离操作。 气动卧阻、阻车器必须安装牢固、操作灵敏、复位及时、处于常闭状态。 手动卧阻由把钩工在安全地点通过钢丝绳、滑轮和杠杆等机构进行远距离操作;气动卧阻、阻车器由把钩工在躲避硐内通过操作阀实现远距离操作。 斜巷超速吊梁的挡车梁由 11矿用工字钢制作,顶部由钢丝绳 28 套固定在两棵锚杆上 (锚杆规格为Ф 18*1800 以上,用三块药卷锚固,外伸长度小于 100mm) ,工字钢顶部距离顶板不大于 200mm,挡车梁落下后与巷道夹角约为 30~ 45176。 ,钢丝绳(钢丝绳直径不小于Ф )套必须用 2 个绳卡子固定牢固;超速吊梁撞杆必须在轨道中心线上,撞杆最下端与道轨面的垂直距离应小于 1100mm,撞杆与挡车粱的间距 25m30 m。 远控使用的所有小滑子不低于 1T,连接用钢丝绳不低于Φ ,编制钢丝绳套并用钢丝绳卡固定。 超速吊梁打杆架固定采用专用连接卡(按 机电科标准图纸加工)。 挡车栏由钢丝绳(钢丝绳的绳径要求不小于 )和链子编织而成,钢丝绳不得少于 3 道,间距为 350mm,最下面一道钢丝绳距道轨面垂直距离应小于 300mm,宽度要大于轨道的宽度,挡车栏整体必须垂直于轨道面;钢丝绳两端必须生根牢固,生根每侧有 3 根锚杆锚固(锚杆为Ф 18*1800 以上,用三块药卷锚固,外伸长度小于 100mm)。 挡车栏要操作灵敏、复位及时、处于常闭状态,由把钩工在躲避硐内通过钢丝绳、滑轮和吊桶、气控阀实现远距离操作。 所有挡车粱要用矿用 11工字钢加工制 成,不得使用道轨代替,挡车粱要刷红白相间的醒目油漆(均匀分为四白四红)。 所有挡车粱、超速吊粱、卧阻等阻车设施必须按照《斜巷运输设施制作图集》统一标准进行加工。 根据《煤矿安全规程》相关规定,依据我矿现场情况,现场使用的吊梁滑车均严格按照钢丝绳径与滑子滚轮最小直径比 1:20 使用。 斜巷运输使用的单根吊梁使用 1T 单串旁开口式铁滑车吊挂、框架结构吊梁使用 3T 单串铁滑车吊挂。 9 制度及人员 各单位在所管辖各类绞车稳车安装前必须经过设计计算,运输 29 斜巷起点要悬挂斜巷运输系统图,图中应标 明斜巷内各类设备、设施的安设位置;斜巷各车场均须悬挂斜巷标志牌,注明斜巷长度、坡度、允许挂车数、以及钢丝绳规格及安全系数和安全设施装备情况等。 对于斜巷新安设的运输设施,要建立运行前验收制度和运行许可证发放制度。 矿机电科要组织安全科、生产科、调度室和使用单位的有关人员按设计要求对巷道及车场的安全距离、轨道道岔质量、绞车的安装位置及设备设施等进行检查验收,合格后机电科颁发运行许可证,统一悬挂在绞车硐室内,机电科建立管理台帐,注明地点、使用单位及负责人、验收人签字,做到范围明、责任清。 未通过运行前验收或未取得运行许可证的运输斜巷,不得运行。 运输斜巷在使用过程中,发现有不符合斜巷安全运行标准的,坚决摘牌整顿不准运行,待重新验收合格方准挂牌恢复运行。 斜巷轨道运输工作,必须建立严格的岗位责任制,使用单位要有专人负责对轨道、钢丝绳、绞车、车辆、连接装置及各种安全设施和行车保护等进行检查、维修和调试,具体负责人姓名和设备设施包保牌要悬挂在现场,保证这些装置必须处于良好状态。 斜巷运输必须配齐岗位人员,每钩挂一辆车的斜巷,不得少于3 人(绞车司机 1 人,上把钩处把钩 工至少 1 人,下把钩处把钩工至少 1人);挂二辆车的斜巷,不得少于 4 人,(绞车司机 1 人,上把钩处把钩工至少 2 人,下把钩处把钩工至少 1 人)。 把钩工必须持有兼任信号工的资格证书。 绞车司机及把钩工必须经过培训取得合格证后持证上岗;上岗牌注明姓名、年龄、工种、编号、培训时间等;上岗牌要挂在岗位上,做到正规上岗、正规操作。 30 非绞车司机及把钩工禁止在绞车司机及把钩工的岗位上工作。 岗位人员中绞车司机与把钩工不得相互兼任。 斜巷运输严禁使用电瓶车在上车场向斜巷中顶车走钩,严禁 用绞车向斜巷中裹车;车辆在斜巷中掉道禁止用绞车牵引拿道,斜巷下车场禁止用绞车主绳带车。 所用对拉绞车,只允许在直线段内往返牵引,禁止拐弯对拉,一台绞车禁止两个方向牵引矿车。 10 斜巷照明 井下主要斜巷、上下车场、绞车硐室等地点,需安装足够的照明。 防爆照明灯的吊挂要平直牢固,照明电缆沿巷道顶板敷设(沿铁丝或小钢丝绳敷设),条形灯不得单点吊挂。 主要斜巷上下车场照明灯间距为 10 米,斜巷内照明间距为 20米。 31 电缆、管线吊挂标准 1 主题内容 及适用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规定了井下电缆、光缆、风水管路等敷设及吊挂要求及检查办法。 本标准适用于井下电缆、风水管路标准化管理。 2 电缆吊挂 固定使用的电缆必须使用电缆钩吊挂,不得使用电缆钩以外的任何东西吊挂电缆。 同一层电缆钩不能敷设两根及以上电缆。 掘进巷道的电缆敷设,迎头 50m 后采用蓝色阻燃塑料电缆钩,喷浆巷道电缆钩上端使用膨胀螺栓( M14 150mm)固定;迎头 50m 内使用金属焊接制做的金属电缆钩,电缆钩上端使用射钉固定;煤巷直接吊挂在网子上;保证每条巷道统一电缆钩标准,上部为小 型排钩,下部为大钩。 所有悬挂电缆钩必须与巷道底板垂直。 电缆钩吊挂间距在水平巷道或倾斜井巷中为 1m,所有电缆不得相互交叉接触,必须保证电缆平直且与底板平行。 电缆跨过交叉巷道时,电缆要沿顶板通过,并制定专用吊挂钩进行固定,尽量保证每根电缆紧贴顶板无下垂现象,吊挂间距为。 电缆钩最下端吊挂高度距底板为 ,有腰线的要和腰线平行敷设,保证电缆坠落后不落在轨道上。 所有电缆钩吊挂角度统一,应垂直于该段巷道的底板。 同一个电缆钩上,监测监控线在最上方,往下依次为电话线 、控制线、负荷线、电源线,原则上一层电缆钩敷设一根电缆,不得留有闲置的电缆钩(小型排钩除外)。 所有信号、通讯、监控电缆要用尼龙扎带 32 绑扎在电缆钩上,平巷绑扎间距不超过 10m,斜巷不超过 5m。 上下电缆的绑扎位置要在同一垂直于底板的直线上。 电缆吊挂不得遭受淋水,通过淋水区时必须有防水措施。 电缆钩(。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