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动车驾驶员培训学校迁建项目可研报告(编辑修改稿)内容摘要:

五层。 水文地质条件 地下水稳定水位埋藏较深,其水位受大气降水等因素直接控制。 17 该项目拟建地气象条件、工程地质条件及水文地质条件均良好,本工程施工不需要进行特殊处理。 供、排水 给水:由 三乡镇西村 自来水 管网 供给工作及生活用水。 排水:生活污水及路面雨水汇总排入 西村污水 管网。 供电 由宜阳县电业公司 三乡供所 供给。 通讯:接入宜阳县现有电信网络。 工程所需的建设材料如钢材、木材、水泥 、电缆等均可由宜阳县或洛阳市建筑材料市场供应。 18 第五章 总体建设 方案 该校总占地 28 亩,在场地东北角建设二层办公及教学楼一栋,面积1100 平方米。 在办公楼隔壁建 100 平方米的一层餐厅,其余布置为教练场地、道路、停车场及绿化。 新建的 办公楼 单体布置主要为南北朝向,有利于自然通风,主要用房的采光窗洞口面积与该用房地面面积之比不小于 1/6。 建筑宜采用 砖混结构, 建筑结构安全等级不低于二级。 教练场地采用混凝土路面。 院区的出入口,规模较小的可只设一处,一般不应小 于二处。 主要建筑用料做法包括屋面、楼地面、外墙面、内墙、门窗及顶棚,建筑装修和防护应符合下列规定: 房屋 地面、踢脚板、墙裙、墙面、顶棚应便于清扫、不起尘、易维修。 电教室 、档案室要求洁净外,还要坚固、严谨、防潮、防火、防水等。 19 土建工程 设计依据、 ⑴ 《建筑结构荷载规范》( GB50001—2020) ⑵ 《建筑抗震设计规范》( GB50011—2020) ⑶ 《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 GB50010—2020) ⑷ 《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 GB50007—2020) ⑸ 承建单位提供的水文地质报告 ⑹ 建筑方案和其他专业相关资料 自然条件 ⑴ 《根据建筑抗震设计规范》( GB50011—2020),宜阳县抗震设防烈度为 Ⅵ 度,设计地震分组为第一组,设计基本加速度为。 ⑵ 风荷载、雪荷载 基本风压: 基本雪压: 结构安全 本工程结构合理使用年限为 50 年,建筑安全等级为二级,建筑抗震设防类别为丙类,抗震等级为二级。 建筑结构方案 办公楼 建筑总面积 1100m2,为 二层砖混 结构。 在自然通风条件下,室内净高为。 20 教练场地采用 18cm 厚 C25 混凝土地面。 ⑴ 地基基础 地基基础的设计根据岩石工程勘察报告、场地的地震危险性作综合评价,正确确定地基承载力。 基础埋置深度应根据地质情况、土地冻层深度以及地下水位等情况,综合考虑后确定。 本项目拟采用复合地基处理后的人工基础。 ⑵ 结构形式 本工程承重结构体系采用 砖混 结构,楼板为 预制 楼板,柱截面为240240mm。 墙体采用 240 厚 实心烧结砖 ,为了提高墙体承载力的稳定性,设有明柱和暗柱。 ⑶ 结构材料 钢筋采用 HRB23 HRB33 HRB400 热轧钢筋。 混凝土强度 等级:基础部分 C30,框架柱、梁 C30,构造柱圈梁,楼梯过梁均采用 C20; 承重 墙:均为 240mm 厚 实心烧结砖 ,强度等级 级,干容量不大于。 公用工程 设计依据 ⑴ 《建筑给水排水设计规范》( GBJ15—88) ⑵ 《室内给水设计规范》( GBJ13—86) 21 ⑶ 《污水综合排放标准》( GB8798—1996) ⑷ 建设单位及相关专业提供的有关资料和设计要求 设计范围 主要内容有:建筑给水、建筑排水、建筑消防水等。 设计原则 根据该项目的规划设计,合理预测需水量 ,按各用水点要求,合理分布于全楼,在满足用水点有水量、水压要求及考虑施工和维修便捷的原则下,尽可能缩短供水管线的总长度。 给水系统应根据生活和消防等各项用水对水质、水温、水量和水压的要求,结合室内外给水系统等因素,经技术经济比较或综合判定方法而确定。 结合该项目的规划设计,合理预测污水量,建立合理完善的排水系统,有效收集污水,同时尽可能考虑工程造价和运行管理维护费用。 水源 该工程用水由宜阳县 三乡镇西村 自来水 管网 接入,供应量可满足工作、洗涤、饮用等需要。 给水应符合《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 》。 用水量 该 项目建成后, 其生活用水量较少,主要用于洗手间、厕所等。 系统选择 从院外供水管网引入,在给水管上安装水表和闸阀,接至院区绿化带、 22 厕所及冲洗需用之处。 本工程 最高两 层,在室外管网供水压力服务范围之内,因此,用水由外网直接供水。 生活污水系统排水量 本工程生活污水排放量按生活用水量的 80%计。 污水的收集与排放系统 室内卫生间的粪便污水和废水分流排放,采用单立管排水系统排放至室外,经化粪池处理后,用 DN200 混凝土管接入院内排水管网。 雨水的收集和排放 建议 屋面采用有组织排水,设置屋面 PVC 雨水口、雨水斗、落水管,将雨水排放到明渠收集后,统一排放。 给水管材 室内生活给水管采用铝塑复合管,压紧式卡套连接。 室内消火栓给水管道采用焊接钢管,焊接或丝扣连接。 室外给水管道 DN50 采用热镀锌钢管,丝扣连接; DN50 采用给水铸铁管石棉水泥接口。 排水管材 室内排水管道采用 UPVC 排水塑料管,粘接连接;室外排水管道DN100 采用排水铸铁管,石棉水泥接口; DV≥200 采用钢筋混凝土排水管,套环接口或钢丝网抹带接口。 23 主体 楼建筑面积 1100 平方米, 餐厅面积 100 平方米, 消防用水量按照 “建筑设计防火规范 GBJ16—87”规定,各单体按一次火灾计算,室外消防用水量按 15L/S,室内消防用水量按 10L/S,按火灾延续时间 2 小时计,折合为最大小时消防用水量为 54t/h。 院区消防系统为供水能力为 200t/h,可以满足项目消防用水需求。 供配电 《供配电系统设计规范》( GB50052—96) 《民用建筑电气设计规范》( JGJ/T16—92) 《低压配电设计规范》( GB50054—95) 《民用 建筑照明设计标准》( GBJ133—90) 《建筑物防雷设计规范》( GB50057—94) 建设单位及相关专业提供的有关资料和设计要求。 主要内容有:建筑物室内的电力、照明及空调等供电、屋面防雷系统,低压配电接地保护系统等。 供电电源由 驾校 所在地变电站供电线路接线口引入,供该项目的工作 24 用电。 按二级用电负荷设计。 在建筑物一层设总配电箱,楼内强电及弱电垂直布线采用电缆穿管暗敷以树干式,每层设配电箱,水平干线采用穿管暗敷以放射式,地下采用电缆沟或电缆直接埋敷。 室内分支线路则采用 BV—500 型铜芯塑料绝缘线、穿钢管或塑料PVC 管沿墙、楼板或地坪内暗敷设。 照明电源 采用 TN—C—S 接地系统的配电线路供电,电压 220V。 照明标准按国标《民用建筑照明设计标准》( GBJ133—90)设计。 宜采用双电源供电,不能保证持续供电的地区,可设自备电源。 照明配电系统 照明配电采用 PZ30 型照明配电箱为照明用电 设备配电,其安装方式均采用在墙内暗装的方式。 导线选用 BV—300/500 型,穿塑管在墙内、地板内或在楼板板缝内暗敷。 照明用电设备的接地和接零要严格分开。 本设计防雷系统采用在建筑物屋面明装避雷带作接闪器,利用柱子内的主筋做引下线,利用柱子基础内的钢筋作接地极,在建筑物四周沿柱基敷设镀锌扁钢作接地干线,将各柱基连在一起,构成环型地网。 接地 25 系统采用 TN—C—S 系统,电气设备装置的接地与各自建筑物的防雷接地共用一套接地系统,接地电阻不大于 1 欧姆。 所有建筑物的进线电缆在入户处均需作重复接地 ,其接地电阻不大于 10 欧姆。 对计算机机房等的防静电接地、电磁屏蔽接地等按有关规程规范和设备的技术要求进行设计。 所有插座接地极,配电箱金属外壳等均须与接地线可靠连接,屋面上突出之金属体、建筑造型结构钢筋、屋面楼板内钢筋、进出建筑物的各种金属管道均要可靠接地。 弱电设施 《民用建筑电器设计规范》( JGJ/T16—92) 《建筑与建筑群综合布线工程设计规范》( GB/T208—93) 《工业企业通信设计规范》( GBJ42—81) 建设单位及相关专业提供的有关资料 和设计要求。 电话通讯系统 办公室、门卫等均有对外联络电话,以便于该 驾校 管理工作的有序开展。 26 采暖 该工程的取暖及夏季制冷问题,暂采用空调解决。 建设目标 该校建设目标是为了从教员出发,围绕以人为本的中心,创造优质的环境,场地宽阔,设施齐全,设计理念迎合标准的教学规范。 27 第六章 主要产品及设备 主要产品和服务 该校产品和服务是面向驾驶员培训服务、办理相关业务(学员报名、学员管理、考核管理、财务管理、综合查询、驾证打印、学员证打印、身体条件证明表、驾证申请表以及各种查询 和统计)和提供学车相关资讯。 该校的主要服务是驾驶员培训教学。 教学内容基本上都是按照交通部《机动车驾驶员教训教学大纲》及《机动车驾驶员教训教 材 》来实施。 同时将结合该校的特色进行教学。 在交通部规定的基础上结合驾校的实际情况制定了自己的更加详实的教学大纲,教学大纲要求做到科学安排,教学课程要突出重点、难点,教学态度要明确,坚持四心 —— 耐心、细心、诚心和爱心。 教学内容必须包括开车的技巧、过障碍的技巧、紧急情况的处理以及相关交通事故、生动的案例,同时确保每一位管理人员、业务员、教练员、学员都了解每一阶段的教学内容, 进行相应的检查或考前复核。 主要设备 本校有现有教学车辆 13 部,电脑 40 台,建成后,新增教学车辆 20部。 28 第七章 环境影响评价 环境保护 1、环境空气质量现状 本项目地处宜阳县 三乡镇东村、西村结合部 ,根据 2020 年度宜阳县环境监测站对该区域环境质量的例行监测结果进行分析,项目区环境空气中的 SO NO TSP 浓度水平较低,可满足《环境空气质量标准》( GB30951996)二级标准要求,空气质量总体状况较好。 2、地表水环境质量现状 项目区水质较好,地表水环 境质量现状值可满足《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 GB38382020) IV类标准。 3、声环境质量现状 根据宜阳县噪声功能区划,项目区属二类区,声环境质量现状符合《城市区域环境噪声标准》( GB309693) I 类标准要求。 项目区自然环境状况良好,无污染源,环境容量大。 本项目建设及运营期间对环境可能产生影响的因素主要有废气、废水、固体废弃物、噪声等。 生态和环境保护措施 29 ⑴ 中华人民共和国噪声污染防治法; ⑵ 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污染防治法; ⑶ 中华人民共和国固体废弃物污染环境防治法; ⑷ 建设项目 环境管理条例。 噪声 施工期间噪声主要为各种施工机械及运输车辆等产生的噪声,在土建施工过程中,噪声污染主要产生在以下几个方面:土方开挖、。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