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机化学有机含氮化合物(编辑修改稿)内容摘要:
碳水化合物 (一 ) 碳水化合物的分类 碳水化合物又称为糖类。 如葡萄糖 、 果糖 、 蔗糖 、 淀粉 、 纤维素等。 碳水化合物在自然界中分布广泛 , 是重要的轻纺原料。 “ 碳水化合物 ” 一词的由来 —— 分子式符合 Cx(H2O)y。 “ 碳水化合物 ” 的含义 —— 多羟基醛酮或能水解成多羟基醛酮的化合物。 碳水化合物可根据分子的大小分为三类: ① 单糖:本身为多羟基醛酮 , 不能水解为更简单的糖。 如葡萄糖 、 果糖等。 单糖一般是结晶固体 , 能溶于水 , 绝大多数单糖有甜味。 ② 低聚糖:能水解为 2- 10个单糖的碳水化合物。 如麦芽糖 、 蔗糖等都是二糖。 低聚糖仍有甜味 , 能形成晶体 , 可溶于水。 ③ 多糖:能水解生成 10个以上单糖的碳水化合物。 一般天然多糖能水解生成 100- 300个单糖。 如淀粉 、 纤维素等都是多糖。 多糖没有甜味,不能形成晶体(为无定形固体),难溶于水。 (二 ) 单糖 (1) 单糖的构型和标记 (2) 单糖的氧环式结构 (3) 单糖的构象 (4) 单糖的化学性质 (5) 脱氧糖 (6) 氨基糖 (二 ) 单糖 根据分子中所含碳的个数 , 单糖可分为己糖 、 戊糖等。 分子中含醛基的糖称为醛糖,含有酮基的糖称为酮糖。 例: C H OC H O HC H O HC H O HC H O HCH2OH12345654321C H O HC H O HC H O HC H OCH2OHCH2OHC H OC H O H123654321CH2OHC H O HC H O HC H O HCH2OHC = O己醛糖 己酮糖 戊醛糖 丙醛糖4 个 C*1 6 个对映异构3 个 C*8 个对映异构 8 个对映异构3 个 C*2 个对映异构写糖的结构时,碳链竖置,羰基朝上,编号从靠近羰基一端开始。 葡萄糖是一种己醛糖: C H 2 O HH O HO HHHH OH O HC H OC H 2 O HC H O或或(2R,3S,4R,5R)2,3,4,5,6五羟基己醛 或 D(+)葡萄糖 C = OC H 2 O HH O HO HHHH OC H 2 O HC = OC H 2 O HC H 2 O HC = O或 或果糖是一种己酮糖: (3S,4R,5R)1,3,4,5,6五羟基 2己酮 或 D()果糖 (1) 单糖的构型和标记 单糖构型的确定是以甘油醛为标准的。 即单糖分子中距离羰基最远的手性碳原子与 D(+)甘油醛的手性碳原子构型相同时,称为 D型糖;反之,称为 L型。 下面是 D醛糖的构型和名称: 构型 D/L与旋光方向 (+)/()没有固定的关系: 自然界中存在的糖通常是 D-型的。 例如: 葡萄糖 和 果糖 都是 D型的。 D ( + ) 甘油醛 D ( + ) 葡萄糖D ( ) 核糖代表 C H O ; 代表 C H 2 O H ; 代表 O H。 “ ” “ ” “ ”(2) 单糖的氧环式结构 实验事实: ①葡萄糖有两种晶体: 两种晶体溶于水后,比旋光度( [α] D20)都将随着时间的改变而改变,最后逐渐变成 [α]D20= 176。 ,发生所谓“变旋现象”。 变旋现象 —— 随时间的变化,物质的比旋光度逐渐地 增大或减小,最后达到恒定值的现象。 葡萄糖 五甲基葡萄糖 四甲基葡萄糖(有醛的性质) (无醛的性质) (有醛的性质)H 2 O/H +(CH 3 ) 2 SO 4说明有一个甲氧基很特别,且与醛基有关易水解,说明葡萄分子中有五个-OH,且其中一个与醛基有关② 以上两种实验现象无法用开链式得到解释。 人们从下述反应中得到启发: CH 3 CHCH 2 CH 2 CHOO HC H 2C HOC HC H 2O HH 3 Cg 羟基醛环状半缩醛环状半缩醛C H 2C H 2OC HC H 2C H 2O H羟基醛O HCH 2 CH 2 CH 2 CH 2 CHO 葡萄糖中醛基碳的 γ-或 δ-位上也有羟基,也可以五元或六元环状半缩醛形式存在: CHOCH 2 OHOHH120。 顺时针转成水平弯成环状CHOCH 2 OHOHHCHOCH2OHOHHOCH2OHOHHb D(+)葡萄糖OCH2OHHOHa D(+)葡萄糖[a]20D=+112。 =146 C。 [a]20D=+19。 =150 C。 氧环式(Haworth(( (Haworth((氧环式开链式abOH从下面进攻羰基碳得OH从上面进攻羰基碳得 环的生成使原来的羰基碳变成了 * C( 苷原子 ) ,生成了苷原子构型不同的两种氧环式结构: αD(+)葡萄糖苷羟基与 C5上的- CH2OH位于异侧( 第一种结晶 ) ; βD(+)葡萄糖苷羟基与 C5上的- CH2OH位于同侧( 第二种结晶 )。 αD(+)葡萄糖与 βD(+)葡萄糖互为差向异构体或异头物。 葡萄糖的环状半缩醛结构可以解释变旋现象: OCH2OHOHHb D(+)葡萄糖OCH2OHHOHa D(+)葡萄糖[a]20D=+112。 =146 C。 [a]20D=+19。 =150 C。 氧环式(Haworth(( (Haworth((氧环式开链式36%64%极少室温下约占葡萄糖的环状半缩醛结构还可解释实验事实②: (CH3)2SO4OCH3H2O/H+CH2OCH3C H O C H3OOCH3H3COCH2OCH3C H O HOOCH3H3COOCH3葡萄糖 五甲基葡萄糖四甲基葡萄糖C H O HOCH2OHOHHOOH缩醛结构对稀酸不稳定醚链,稳定 由于葡萄糖的环状半缩醛结构含有吡喃环 ( ) 结构 ,所以葡萄糖的六元氧环式结构的全称为: α- D-(+)-吡喃葡萄糖 β- D-(+)-吡喃葡萄糖 O在水溶液中,果糖主要以五元氧环式存在: OHOH 2 C CH 2 OHOHHOOH。有机化学有机含氮化合物(编辑修改稿)
相关推荐
+ NaCO 3(尿素可用作氮肥)(丙 ) 加热反应 CH 2C O O C 2 H 5C O O C 2 H 5+H 2 NH 2 NC = OC 2 H 5 OH HNHNC = OC O C O CH 2 + 2 C 2 H 5 OH丙二酰脲巴比士酸其衍生物曾用作安眠药尿素的用途: 化肥、脲醛树脂等。 皮革上用做填充剂、制备鞣剂等。 ∵ 蛋白质分子中有多个- CO- NH-结构片断 ∴
C HC H2= C H C HOl m a x ( R ) 3 1 5 n m ( e 1 4 )l m a x ( R ) 3 1 9 n m ( e 5 0 )C C H3O(ii) K带 [来自德文 Konjugierte(共轭 )] 起源 :由 ππ* 跃迁引起。 特指共轭体系的 ππ* 跃迁。 K带是最重要的 UV吸收带之一,共轭双烯、 α,β-不饱和醛、酮,芳香族醛
H 2 N+( C H 3 ) 3 OHN ( C H 3 ) 3N a O H阴离子交换树脂 —— 能交换阴离子的离子交换树脂。 (3) 无离子水的制备 阴离子交换树脂P CH 2 N + ( C H 3 ) 3 OH + C l P CH 2 N + ( C H 3 ) 3 Cl + O H 阴离子交换树脂 水中水中P SO 3 NaP SO 3 H + N a + + H +阳离子交换树脂
催化剂作用于下可聚合生成高分子化合物 D,由 C 生成 D 的化学方程式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 ( 3) ① 芳香化合物 E 的分 子式是 C8H8Cl2, E 的苯环上的一溴取代物只有一种,则 E的所有可能的结构简式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 E 在 NaOH溶液中可转变为 F, F 用高锰酸钾酸性溶液氧化生成 G( C8H6O4)。
何人工合成的化学物质,使产品质量明显提高,其价格可大大提高。 三是有利于人体健康。 以有机农产品或天然产品为原料的有机食品,它没有农药残留,不含化学添加剂、化学色素和防腐剂等。 因此,它是一种来自于最佳生态环境,高品位、高营养、纯天然、优质安全的食品。 四是有利于提高国际竞争力。 我国在加入世贸组织之后,面对名目繁多的绿色壁垒,首当其冲的是对农业的冲击,在国际市场上我国 有些农产品的质量
写着: 罗厂长: 您是一个懂得使用人才的好领导,我十分敬佩您,但我决定走了。 黄大佑于深夜。 试回答以下问题: 在本案例中,根据马斯洛的理论,住房、评职称、提高工资和入党对于黄工来说分别属于什么需要。 根据公平理论,黄工的工资和仓管员的不相上下,是否合理。 为什么。 如果你是罗厂长,你将根据什么激励理论,采取什么激励措施来留住黄工。 赫兹伯格 —— 双因素理论 弗雷德里克 •赫茨伯格(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