约翰罗默剥削理论探析_硕士学位论文(编辑修改稿)内容摘要:
罗默 则认为: 解答当代社会主义国家中出现的各种问题 , 从而使马克思主义从危机中走出来 , 归根到底应该使用经济术语 , “也就是说 , 在回答为什么的问题时 , 第一章 约翰•罗默非劳动价值论的剥削理论 6 始源性的术语应该是经 济术语 ”。 ① 这是 因为政治现象是经济现象的必然结果 ,所以 从根本上来说, 从经济角度着眼才能正确阐释和解决问题。 为了 真正地克服马克思主义面临的危机 , 使之找到 新的出路, 一个有效的办法就是 把新古典主义的经济学、博弈理论和分析哲学的方法结合成一个新的独特的视角 , 尤其是偏重于从 基础性的经济理论 , 即剥削和阶级的理论上来重新探讨和解释当代社会主义国家出现的种种现象。 另外 , 罗默 之所以 提出“一般剥削理论” , 还因为在他看来, 马克思的剥削理论 也是有问题的。 众所周知, 马克思的剥削理论是建立在劳动价值论基础之上的 , 即剥削就是对被剥削者在剩余劳动时间里所创造的剩余价值的一种剥夺。 在马克思看来 ,这样的剥削要 以资本主义制度中生产资料的私人所有权为前提 才有可能 , 否则, 生产资料被国有化了 ,处在无产阶级的控制之下 , 那么剥削也就变得不可能了。 而在罗默看来 ,在当代社会主义国家中 ,已经实行生产资料 公 有制 ,也就是说, 生产资料国有化已经是现实的存在了 ,资本主义的剥 削前提已经不存在了。 那么, 按照 前述 马克思的 看法 ,在当代社会主义国家中剥削现象就 已经不可能存在了。 但如果真是这样 的话 , 人们 又 该 如何理解当代社会主义国家的政治行为 , 如何理解这些社会中存在的不平等现象呢 ? 按照马克思的历史唯物主义的理论 , 政治、社会生活的不平等归根到底是由经济生活中的不平等导致的, 那么 , 这就 意味着在当代社会主义国家中仍然存在着经济上的剥削现象。 因此, 不能像马克思一样 , 仅仅把剥削理解为资本主义条件下独有的现象 , 而应该以更一般的 方式来理解剥削理论 ,提出一个一般的剥削理论 , 使之适应各种不同的社会形态 , 也包括当代社会主义在内。 二 、 罗默剥削理论的主要思想 罗默在《在自由中丧失 —— 马克思主义经济哲学导论》一书 ② 中宣称 , 在一个多世纪以来的时间里 ,马克思的大部分思想 之所以 一直是很重要的 ,是 因为他的思想提供了资本主义制度的不道德的论证。 面对当代新古典经济学家大肆宣扬的资本主义在道德上是中性的主张 ,马克思主义经济学的一个重要任务 ,就是要从道 ① John E. Roemer, A General Theory of Exploitation and Class,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1982, 6. ② 约翰 E罗默 .在自由中丧失 —— 马克思主义经济哲学导论 [M].北京 :经济科学出版社, 默思想的转述 ,若无特别说明 ,均引自此书。 第一章 约翰•罗默非劳动价值论的剥削理论 7 德的角度向以生产资料私有制为基础的资本主义经济制度的正当性提出挑战。 罗默指出,马克思 主义 对资本主义的 谴责 在很大程度上 是围绕资本家对 工 人的剥削这一 概念 而建构的。 在 罗默 看来, 剥削这一概念有两种含义 :一是技术意义上的剥削,即从事实判断角度讲的一些人对另一些人的劳动的占有。 二是道德意义上的剥削,即从价 值判断角度讲的一些人对另一些人的不公正的利用。 由此出发,罗默认为 ,虽然 马克思的剥削理论 所讲 的资本家剥削工人这一事实 是真实的 , 而且这一事实用当代西方经济学的方法同样可以证明 ,但马克思 所讲 的 剥削只是 技术意义上的剥削, 因为这样的剥削理论至多是一种事 实描述,而不是价值判断,达不到从道德上批判资本主义制度的目的。 除此之外 , 马克 思的剥削理论是以劳动价值论为基础的,而劳动价值论是错误的,因此基于劳动价值论的 马克思的 剥削理论也是有 问题的。 总之 ,为了达到 从道德上批判资本主义的 目的, 就不能不修正 马克思主义, 重构剥削和阶级理论,由此, 罗默 提出了他富有创意的非劳动价值论的剥削理论。 ㈠ 可去掉劳动价值论的以财产关系定义的剥削理论 马克思主义认为 , 剥削是一种存在于工人与资本家之间的经济关系。 众所周知,对 剥削 根源 的科学 揭示 , 马克思 是 通过分析资本总公式的矛盾以及作为劳动过程和价值增殖过程统一的资本主义生产过程 来进行的。 但是 ,罗默对此却不以为然 , 因 为 他认为 可以 不必像 马克思 那样 ,他直接通过标准的新古典经济学的均衡模型就能 做到。 罗默 擅长用数学模型进行理论分析 ,他的重构工作就从建构 数学模型 开始。 罗默把自己的模型称为“思想实验”。 他的论证过程 大致 说来如下所述。 思想实验 1:假定一个由 1 000 个成员 组成的社会 ,其中只存在一种商品 ——玉米 ,所有成员都喜欢消费它。 生产玉米 需 要投入劳动和玉米种子。 这个 社会的所有成员都拥有同样的技能和 生产能力,而且都掌握现有的生产玉米的技术 知识。 假定每一个人都具有生存偏好: 每人每周 为了生存需要 消费 1 单位玉米 ;在满足了这一需要以后, 他宁愿选择闲暇而不愿选择继续工作并消费更多的玉米。 此外 ,每个成员都要求再生产出他一开始就拥有的玉米种子 储备,如果他拥有的话。 玉米种子是这一 模型 中惟一的资本。 假定整个社会 总的 初始的有形资本为第一章 约翰•罗默非劳动价值论的剥削理论 8 500 单位 的 玉米储备 ,并在 全体成员中平等分配,即每个成员都拥有 单位 玉米。 再假定有两种生产玉米的方式 —— 农场技术和工厂技术 : 农场 :3 天劳动 +0 单位玉米种子 —— 1 单位玉米 工厂 :1 天劳动 +1 单位玉米种子 —— 2 单位玉米 假定在两种生产方式之间转换无需成本 ,那么 这一经济的 均衡解是每一成员总共工作 2 天 : 天在工厂 , 天在农场。 就是说 ,用 天和 单位玉米种子在工厂劳动 ,生产 1 单位玉米 ,其中 用于消费 , 补偿玉米种子储备。 个人消费还需 的 单位玉米则用 天去 农场劳动生产出来。 罗默所给出 的均衡对该社会来说是自给自足的 ,即不存在交易。 根据 这一 均衡 ,罗默定义 这一社会再生产自身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 ,就是生产一定数量玉米以及再生产 在这一过程中 所耗费的玉米种子所需的劳动总量 ,同时 ,从数量上看 ,社会必要劳动时间体现为在全体成员所需 的 玉米消费总量中所包含的劳动。 ① 思想实验 2 : 假定 其它都 不变 ,但这时社会成员之间确 实需要交易,例如一些人需要雇用其他人的 劳动。 假定 有 750 人 (H)要 雇佣劳动 ,250 人 (S)要 出卖劳动 ,那么 ,情况会发生如下 变 化 :出卖劳动的人首先在工厂用完自己的玉米种子 ,然后受雇使用那些雇佣劳动者的玉米种子 ,均衡的工资率是 3 天 的 劳动 支付 1 单位玉米 ,或每天 的劳动 支付 单位玉米 的 实际工资。 在 这样 的 工资率 下 ,1 个劳动出卖者通过付出 总数为 天 的劳动 ,能够用完 3 个雇主的有形资本 ,并挣得总数恰好为 单位玉米的工资。 那些雇人来使用自己的资本的人则得到 了 1 单位玉米总 产品 ,其中 单位 用于 再生产他的资本 , 单位 用来 支付受雇者的工资 ,自己消费还缺 单位玉米 ,则必须自己到 农场劳动 2 天生产出来。 与自给自足的情况 (思想实验 1)相比 ,每个人现在 一共要工作 的时间没变, 还是 2 天 ;还是 得再生产 出 单位玉米种子储备 并 消费 1 单位玉米产品。 可见, 在两种均衡下 (即两个思想实验中 )每个人的工作时间都恰好是社会必要劳动时间 ,而且 ,不管去农场还是去工厂 , 最终得到的总收入都 是一样的 , 但是 , 不同的是, 在整个社会中出现了 专门的工厂工作或农场工作这样的劳动分 工 ,也有了雇佣劳动的人和出卖劳动的人这样两种不同的 阶级。 ② 通过以上 分析 ,罗默给 出了剥削的技术性定义 :在既定经济中 ,如果某些成员 ① 约翰 E罗默 .在自由中丧失 —— 马克思主义经济哲学导论 [M].北京 :经济科学出版社, . ② 约翰 E罗默 .在自由中丧失 —— 马克思主义经济哲学导论 [M].北京 :经济科学出版社, . 第一章 约翰•罗默非劳动价值论的剥削理论 9 必须从事超过社会必要劳动时间 (即多于社会必要劳动时间 )的劳动才能挣得他们所需的消费品集 ,而其他人以少于社会必要时间的劳动就能挣得他们的消费品集 ,就可以说剥削将会存在。 ① 思想实验 3:假定 这个社会 是 以 对有形资本 (玉米种子 )的不平等所有权来组织的 , 即假定有 10 个富人每人拥有 50 单位玉米种子 ,而 另外 990 人却 没有。 每个富人 为了自己做得更好 都 愿意 雇佣工人使用其有形资本 ,支付每天 单位玉米的工资。 在 这样 的工资率下 ,经过一系列的市场交易过程, 在 市场出清 或均衡时 , 就会存在 三个阶级 :资本家 —— 他们不 从事劳动而只雇佣他人并 获得利润并可以积累。 工人 —— 他们为资本家工作并挣得维持生存的工资。 农民 —— 他们不为资本家工作并获得维持生存的 工资。 通过分析上述现象可知 ,由于 资本 (无论是过去生产出来的还是一种被据为己有的自然资源 ) 相对稀缺,当它 成为私有财产并以不平等的方式进行分配时 , 分化和剥削就会通过市场过程实现。 ② 需要注意的是, 在既定的消费、技术、可使用的资本和劳动总量条件下 ,社会必要劳动时间仍是不变的。 由此,罗默得出 结论 :剥削的产生是由于对有形资本的所有权 ,准确地说 ,是 对有形资本所有权的不平等分配。 思想实验 4:假定有 这样 两个人 ,亚当和卡尔 ,他们对玉米和闲暇有着不同的偏好。 他们只为自己工作, 即并不进行任何的 劳动交易。 他们 一开始都拥有 单位 的 玉米储备 以及 和上面相同的生产技术。 现在 卡尔 极不愿意从事劳动:在服从他不能用完他的 种子储备 这一必要前提的情况下,他 每周只要求消费 1 单位玉米。 因此, 第一周 ,卡尔 利用种子 先在工厂劳动 天 ,然后在农场劳动 天 ,共 生产 出 单位玉米 , 正好 可以用来 满足其消费 需要 和保留种子储备。 亚当则在 第一周 开始 积累 ,他 先在工厂劳动 天 ,再到农场 劳动了 天 ,共生产出 单位玉米 ,在消费 1 单位玉米之后 ,在第二周开始时 他 还 剩下 单位玉米。 在 第二周 ,卡尔用自己的种子储备先在工厂 中 劳动 天 ,然后,他没有去农场 ,而是向亚当借贷 或 者说 租用了 单位 的 玉米种子并在工厂 花了 天 将其用完。 他在这一过程中生产出总产量 为 3 单位的玉米。 他 留下 了 3 单位玉米中的 单位玉米 ,将 其余 的 单位玉米还给亚当。 这样 ,卡尔一共 劳动 了 2 天 并获得了 单位玉米。 与此同时 ,亚当不工作 ,却按 的利率 将其资本借贷给 卡尔 并靠利息生 ① 约翰 E罗默 .在自由中 丧失 —— 马克思主义经济哲学导论 [M].北京 :经济科学出版社, . ② 约翰 E罗默 .在自由中丧失 —— 马克思主义经济哲学导论 [M].北京 :经济科学出版社, . 第一章 约翰•罗默非劳动价值论的剥削理论 10 活。 很明显 ,在这个 模型 中, 根据 罗默给出的 剥削的技术性定义 , 亚当 是 在 不劳而获, 也就是说, 存在剥削行为,但 卡尔实际上十分 满意 这样的 安排 , 因为他的付出和所得与 以往并没有什么不同。 所以,上述 这种安排可以永远继续下去。 ① 思想实验 5: 假定思想实验 3 中的经济存在于劳动市场孤岛上,在那里存在一个劳动市场,岛上的成员彼此交换劳动。 假定 还有另一个地方,资本市场孤岛,那里 的技术、成员及初始资金与劳动市场孤岛完全相同;但在资本市场孤岛上,人们还没有发现劳动市场, 或者由于某种原因他们有着反对雇用劳动的社会规范。 然而,他们却允许资本的借贷。 假定 社会有 1000 个成员和总计 500 单位玉米种子的有形资本,其中 10 个富人(资本家)每人 拥有 50 单位玉米,其他990 个人(农民)则只拥有他们的劳动力。 与以前的情况一样,仍然有两种技术:农场技术和工厂技术。 人们可以相互借贷玉米种子,但是他们每人必须只为自己工作。 生存偏好是每个人只要求再生产出他初始的有形资本 ,此外再消费 1 单位玉米。 此后,对闲暇的选择要更优于玉米;但如果个人无需劳动成本就能得到更多的玉米 ,那就更好了。 这一经济的均衡是 10 个富人表示愿意把玉米种子借给农民们。 均衡利率是每周。 与 思想实验 3 一样,在均衡的状态 下存在三个阶级:一个资本家阶级,他们不工作而依靠利息生活;一个无产者阶级,他们靠借来的资本在工厂中工作;一个农民阶级,他们在农场工作,其境况与他们在劳动市场孤岛上的农民 兄弟们完全相同。 不同的只是,借入资本代替了出卖劳动,借出资本替代了雇用劳动。 ② 罗默认为 ,在 思想实验 3 中 ,由于资本的初始分配不同 ,剥削和阶级通过劳动市场出。约翰罗默剥削理论探析_硕士学位论文(编辑修改稿)
相关推荐
10 万立方米 /日。 污水处理厂为待建项目,现未定。 由于开发区目前生产的工厂较少,污水产生量不大,现污水主要是从明渠排海。 ( 3)供电工程 洋浦开发区已建成 45 104KW 的发电厂,并和海南省电网并 网发电。 电厂最终规模为 135 104KW。 环境保护规划 环境空气质量规划 洋浦经济开发区环境空气质量功能区划如下,具体见图 2- 2。 一类环境空气质量保护区:滨海公园
】 1.以选择题或填空题的形式考查随机抽样方法以及有关的计算.特别是对分层抽样的考查,几乎每年都出现在高考试题中 . 2.在解答题中与概率统计的有关问题相结合进行综合考查. 【复习指导】 1.本 讲复习时,应准确理解三种抽样方法的定义,搞清它们之间的联系与区别,灵活选择恰当的抽样方法抽取样本. 2.新课标高考近几年常将抽样方法与频率分布直方图、概率等相结合进行综合考查,因此,要加强这方面的训练.
xyx; 2 .02311 yx 3. 02π2π yx ; 4 . 32,s i nc o sc o ss i ntttt; 5 .yxyxexye. 二、 1. 32)2()3(yyey; 2. )(t a n)(c s c232yxcyx ; 3. 322)1( l n)1( l n)1( l nyxyxxyy. 练习题答案 三、 1
项目优势 浚州的历史上曾有“申头梨林,绵延三里,华盖如织,遮天蔽日”说法。 特定的地理条件,使该梨有极高的药用价值,在所有梨树品种中,“申头红梨”治疗伤寒、哮喘、气管炎、感冒等病症有奇效。 在浚州民间文化中留下厚重的一笔。 现代技术使该品种重生,同时,也进入新的发展时期。 经过科技人员十多年的努力,古树新芽与国内一些优质嫁接改良,已开发出品质各异的“梨窑红” 1 号、 2 号、 3 号、4 号、
供丰富的种源。 同时忠县的红豆杉紫杉醇含量高,经中国科学院昆明植物研究所检测,忠县的南方红豆杉紫杉醇含量高达万分之一点七六,是同品种紫杉醇含量最高的,极具开发价值。 二、有丰富的土地资源可供种植 忠县天池林区有天然分布南方红豆杉 7000多亩,而且生长表现良好,表明该地区的气候、土壤等立地条件适宜红豆杉生 产、繁育。 忠县天池林场及其附近的善广乡、新生镇、白石镇等乡镇有
岛素释放或拮抗后者的作用等,可降低碘酰 脲的降糖作用。 在应用碘酰脲药物时,应注意其毒副反应,包括低血糖反应以及消化系统、造血系统、皮肤和其他方面的副反应。 饮食不配合,运动过量,药物剂量过大易诱发低血糖反应,尤其多见于老年患者,并可能在停药后仍反复发生低血糖,持续 1~ 2 天。 消化系统副作用有消化不良,恶心,胆汁郁积黄疸和肝功能损害。 造血系统以白细胞减少相对较多见,少数有粒细胞缺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