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产力、生产关系和生产方式考点重点归纳总结(编辑修改稿)内容摘要:
(东北 财经大学 2020 研) 答: 生产要素是指生产某种商品时投入的各种经济资源。 生产要素一般包括土地在内的财产资源、资本和人力资源,即劳动。 土地,作为生产要素之一,不仅包括土地本身,还包括石油、煤、铁等各种矿藏、森林、野生动植物等一切自然资源。 资本,是指由人类生产出来又用于生产的物质财物,包括建筑物、机器设备、运输工具等一切人造的生产辅助物。 劳动,是指生产商品时所使用的人的全部体力和脑力才能,这是生产要素中的能动要素。 现在,企业家才能也常常被一些经济学家当作独立的第四类生产要素,它包括组织土地、资本和劳动这三要素进 行生产、革新,从事企业组织和管理以及担负企业活动的风险,是一种专业化的高水平的劳动。 尽管各种生产要素的供给状况不相同,但有一点是相同的,即相对于需求而言,各种经济资源的供给都相对稀缺和有限,所以每一种生产要素的所有者在为生产提供了生产要素之后,都要取得一定的报酬。 生产要素的需求者是厂商。 厂商对生产要素的需求是引致需求或派生需求。 生产要素的供求状况决定生产要素的价格。 厂商获得生产要素的代价构成生产成本。 要素所有者得到的要素价格成为他们各自的收入,与土地、资本、劳动和企业家才能相应的报酬形式,分别为地租、利息 、工资和利润。 2. 生产劳动 (上海财大 1998 研) 答: 生产劳动是指劳动者为创造物质财富而付出的劳动,它包括一切生产领域中劳动者的劳动和作为生产过程在流通领域中继续的那部分劳动 (包装、保管等 )以及各种生产性劳务 (如货物运输等 )。 马克思将劳动划分为生产劳动和非生产劳动是为了就这两种劳动在创造价值方面的不同作用进行区分,按照传统的马克思主义观点,非生产劳动不创造价值,只有生产劳动才创造价值。 生产劳动具有如下特征:( 1) 从一般劳动过程考察,生产劳动是劳动者为创造物质财富而付出的劳动。 ( 2)从商品生产过程考察,一 切加入商品生产的劳动,不管这个劳动是体力劳动还是非体力劳动、个体劳动还是团体劳动、直接劳动还是间接劳动,只要所投入的是必要的和有效的共同创造价值和剩余价值的劳动就是生产劳动。 ( 3)从生产关系角度考察,在资本主义条件下,为资本家生产或带来剩余价值的劳动就是生产劳动;在公有制经济条件下,一切为公有资本提供公有剩余价值或公有利润的劳动视为社会主义性质的生产劳动。 3.劳动对象与劳动资料 (华中科大 2020 研;中南财大 2020 研) 答: 劳动对象指在劳动过程中,人们将劳动加于其上的一切东西。 它是构成劳动过程的三个简单要 素之一。 劳动对象分为两类:一类是没有经过劳动加工的自然物,如开采中的矿藏,采伐中的原始森林,捕捞中的天然鱼类等等;另一类是经过劳动加工的原料, 例 如 , 磨面粉用的小麦,纺纱用的棉花,炼铁用的矿石等等。 劳动资料 是生产过程中人们用以影响和改变劳动对象的一种结构复杂、范围广泛的物质系统。 包括:直接作用于劳动对象的生产工具的系统、用以发动生产工具的动力系统和能源系统、运输和辅助系统,以及为实现各种劳动资料的最佳结合所必需的信息传递系统等等。 其中,最重要的是生产工具系统。 劳动对象和劳动资料的总和构成了生产资料。 二、 问答题 1.你如何理解:“任何生产都是社会的生产”这一论断。 (浙江大学 2020研) 答: ( 1)物质资料生产中包含生产力的方面 物质资料的生产是指人们以一定方式结合起来改造自然和创造物质资料 (物质财富 )的过程。 物质资料的生产是人类社会存在和发展的基础。 生产力是人们生产物质资料的能力,它表示人们改造自然和征服自然的水乎,反映了人和自然界的关系。 在生产力的构成中,包括着人的因素和物的因素。 人的因素,是指有一定生产经验、劳动技能和科学知识,并实现着物质资料生产的劳动者,它在生产中起着最根本的作用。 物的因素是指生产资 料,在生产资料中,起着最重要作用的是生产工具,它是社会生产力发展水平和发展状况的最主要标志,也是划分经济发展时期的主要标志。 ( 2)物质资料生产中包含生产关系的方面 在物质资料的生产过程中,人们不仅同自然界发生关系,人们彼此之间也要发生关系。 由于单个的人无法与自然力量抗衡,因而孤独的生产实际上是不存在的。 在生产过程中,人们只有结成一定的关系共同活动和互相交换活动,才能与自然界发生联系。 因此, 为了进行生产,人们相互之间便发生一定的联系和关系,这种在生产过程中结成的人与人之间的各种经济关系就叫做生产关系。 生产关 系是物质资料生产借以实现的社会形式,它是人们在社会生产中发生的、必然的、不以他们的意志为转移的经济关系或物质利益关系。 由于生产活动是最基本的实践活动,因而生产关系是人们最基本的社会关系, 它是其他各种社会关系存在和发展的基础, 政治关系、家庭关系、宗教关系等各种社会关系,都受生产关系的支配和制约。 生产关系有狭义和广义之分。 狭义的生产关系是指直接生产过程中结成的人和人的关系,如企业中厂长、经理、工程技术人员、工人等之间的关系。 广义的生产关系是指社会再生产中包括生产、分配、交换、消费诸关系在内的生产关系体系。 生产 关系包括三个方面:生产资料的所有制形式;人们在直接生产过程和交换过程中所处的地位和关系;产品的分配关系。 其中,生产资料所有制是整个生产关系的基础,它决定着生产关系中的其他方面。 ( 3)任何生产都是社会的生产 由于任何社会的生产都包括生产力和生产关系两个方面,因此,物质资料的生产总是社会的生产。 2.运用生产力与生产关系原理说明中国农村经济在农村经济体制改革前后变化的主要原因。 (华中科技大学 2020 研) 答: ( 1)生产力和生产关系原理 生产力和生产关系是社会生产不可分割的两个方面。 在社会生产中,生产力是生产的 物质内容,生产关系则是生产的社会形式。 两者的有机结合和统一,构成社会的生产方式。 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相互关系是: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而生产关系又反作用于生产力。 ( 2)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 概括地说表现在两个方面:第一,有什么样的生产力,或者说生产力的状况如何,就决定或要求有什么样的生产关系。 人类社会各种类型的、性质各不相同的生产关系的更替和发展,都是生产力发展的结果,都是由一定的生产力发展状况所决定的。 第二,生产力的发展变化,决定着生产关系的发展变化。 首先,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的部分质变。 在一定的生产关系的根本 性质不变的前提下,随着生产力的发展,生产关系会在某些方面或某些环节上,或者是在实现形式上,出现不适应生产力发展要求的情况。 这就要求进行生产关系的必要的调整和经济体制的改革,以适应生产力的发展变化。 其次,生产力决定着生产关系所能变化的程度。 生产关系必须而且只能适应生产力的现有状态而发展变化,如果超越了现有的生产力状况,人为地过早地变革生产关系,反而不利于生产力的发展。 我国在 1958 年开始在农村实行人民公社制度,搞“一大二公”,要“跑步进入共产主义”,极大地伤害了农民生产的积极性,使农业生产受到严重影响,农村 的温饱问题长期得不到解决。 这其中就有生产关系严重脱离生产力的发展水平的作用,严重阻碍了生产力的发展。 ( 3)生产关系反作用于生产力 在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对立统一关系中,最根本的方面是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但生产关系对生产力有反作用,这种反作用表现在:当生产关系的新的变革同生产力的发展要求相适应时,就能推动生产力的发展;反之,如果生产关系滞后或超前于生产力的发展状况,就会阻碍生产力的发展。 中国农村经济体制改革就是从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开始的,改革充分调动了农民的积极性,促进了农村经济繁荣和发展,实现 了粮食年年丰收、农村经济持续发展,从根本上解决了中国 13 亿人口的吃饭问题。 在这一时期,生产关系的调整适应了生产力的发展,极大地促进了生产力的发展。 3.马克思主义所有制理论中的“产权”主要包括哪些内容。 它与现代西方经济学中的“产权”主要区别是什么。 “产权革命”在我国经济体制改革中的重要意义和作用是什么。 (南开大学 2020 研) 答: ( 1)马克思主义所有制“产权”理论 马克思主义产权理论是一种从人们之间的劳动贡献关系入手研究产权关系的理论。 马克思认为产权是一组权利的结合体,除了生产资料所有制或所有权之外,它还包 括占有权、使用权、支配权、经营权、索取权、继承权以及不可侵犯权等一系列权利。 马克思主义产权理论的基本观点有: ①法权关系是一种反映现实的经济关系的意志关系,其内容由经济关系所决定。 ②所有权是所有制的法律形态,财产权是生产关系的法律表现。 ③财产权不是单一的权利,而是一组权利,除了所有权外,还包括占有权、使用权、支配权、经营权、索取权、继承权和不可侵犯权等。 ④财产权的各种权利,可以是统一的(统一于一个主体),也可以是分离的,而且分离的形式有多种。 ( 2)马克思“产权”理论与西方经济学“产权”理论的区别 尽 管马克思的产权理论与西方的产权理论都以产权和制度为研究对象 , 两者的许多范畴有不少共同点。 但两者又是两种不同的产权范式,在对资本主义产权研究的切入点、核心范畴,产权产生和存在的历史条件,产权与效率的关系等问题的认识上有着原则分歧。 ①两者研究的切入点和核心范畴完全不同 马克思的产权理论是以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世界观为指导建立起来的,是马克思主义完整体系中不可分割的重要组成部分,因此马克思是用联系的观点、整体的方法来研究产权问题的。 根据人类社会发展的规律,马克思分析了不同社会历史条件下的产权制度。 就资 本主义产权制度而言,他研究的切入点是商品,研究的核心范畴是“资本”和“剩余价值”。 而西方现代产权经济学以个体主义的方法分析产权,由于肯定资本主义产权制度的合理性,因而其产权研究主要是针对资本主义社会,分析的切入点是“企业”,分析的核心范畴是“交易”和“交易成本”。 ②两者对产权产生和存在的历史条件存在原则分歧 马克思的产权理论认为所有权是所有制的法律形态,经济关系决定法权关系,产权是一种历史权利,产权制度像任何一种制度一样,都是历史的、暂时的。 产权关系是随着经济关系的变迁和经济条件的变化而不断变化、发展的。 不同的社会生产和经济运行,要求不同的产权制度与之相适应。 而不同的产权制度又规定、制约、影响着不同社会经济形态的社会生产的性质与目的以及社会经济运行的特征和效率。 现代西方产权经济学却认为产权是一种自然权利,它不是在历史地形成的生产方式和生产关系基础上产生的,而是以反映人的超历史的自然本性的法律为基础的,是法律创造了产权,因而产权首先是一个法权概念,是由凌驾于社会之上的立法者创造的,法权关系决定经济关系。 ③两者在产权与效率的关系的认识上存在重大分歧 由于马克思认为产权本质上是一个社会历史范畴 , 因而对不同产权 制度下的生产效率作了历史的分析 , 对私有产权和公有产权与效率的关系进行了客观评价。 而西方产权经济学对产权与效率的关系的研究是基于肯定私有产权的基础上进行的 , 因此充分肯定了私有产权的合理性和高效率 , 否定公有产权的科学性 , 与马克思的观点有着本质上的区别。 ( 3)“产权革命”在我国经济体制改革中的重要意义和作用 ①有利于解决 企业财产的流动性与传统公有制企业中存量资产凝固性的矛盾。 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为了充分利用市场机制合理的配置社会资源,客观上要求企业的财产必须是可转让的,并且要在转让与流动中实现国 有资产的重组和优化。 然而,在传统的公有制企业中,由于国有资产所有权处于分割的局面,并且以实物资产管理为主,必然是国有资产所有权分散在各级政府和部门手中,强化部门经济,使企业的产权转让非常困难。 这不仅导致了资产配置的不合理和资源利用的浪费,而且使整个社会范围内产业结构与产品结构不合理的状况得不到改变。 在国有资产呆滞状态下,国家和企业只好不断的追加新的投资 , 对经济结构的增量进行调整 , 但增量资产一旦成为存量资产又会陷入新的凝固状态。 ②与利于健全 产权管理体制 ,加快 企业转亏经营机制。 在经济体制改革过程中,随着股份 制、中外合资等资产组织形式的出现,明确产权责任和改革传统国有资产管理体制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 目前,政府的一般社会管理职能与国有资产所有者职能仍没有彻底分开,政府部门凭借社会管理者和所有者的双重职能,经常对企业的生产经营活动进行干预,如有的政府部门制定了许多要求企业对口达标、验收的标准,使企业忙于应付接待、没有时间和精力研究生产和经营,使企业没有从根本上摆脱政府附属部门的地位。 国企改革中两权分离的不彻底使政府部门一方面常常以所有者身份截留企业的经营自主权,另一方面企业不具有法人财产权,没有处置企业资产的权利、 其经营管理权必然是不充分的。 企业不是产权主体,只能负盈不负亏。 这种状况不改变,就不利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也会阻碍资源的合理流动。 ③有利于解决 企业财产组织形式开放式与封闭式的矛盾。 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客观上要求企业采取开放式的财产组织形式,以使企业根据市场的需要合理的配置社会资源。 但是传统的财产组织形式是封闭式的,企业之间缺乏横向的经济联合,即使企业继续扩大生产规模,也只是能通过缓慢的自我积累来解决资金不足的问题。 企业在无需扩大生产能力时,闲置的资金或生产设备也不能投放到其他企业中去发挥作 用。 这种传统的流动和重组,也是企业无法适应市场经济发展的客观要求。 ④有利于解决 企业产权模糊和企业兼并的矛盾。 企业产权关系不明确,使企业缺少处置资产的权力,直接影响到企业兼并,尤其是国有企业产权主体不到位,产权。生产力、生产关系和生产方式考点重点归纳总结(编辑修改稿)
相关推荐
ence (P).Therefore, appropriate measures of soil and water conservation should be taken for this type of spoilbank in engineering practice, to reduce the harmful influence of soil and water erosion。
标准值 悬浮物 生化需氧量 (BOD5) 化学需氧量 (CODcr) 动植物油 氨氮 PH 值 大肠菌群数 个 /L 排水量 m3/t(活 屠重) m3/t(原料 肉 ) 工艺参数指标 油脂回收率 % 血液回收率 % 肠胃内容物回收率 % 毛羽回收率 % 废水回收率 % 畜类屠宰加工 排放浓度mg/l 60 30 80 15 15 ~ 5000 75 80 60 90 15 排放总量kg/t (
12 建筑面积以每年 15 万 m2的速度递增,近期发展热负荷为到 2020 年,增加采暖面积 90 万 m2。 县城现有锅炉房 226 座,锅炉 237 台, 1t/h 以上的锅炉 129 台,总容量。 现有供热多 为各单位分散供暖,也有少部分是镇内集中供热。 主要供热管理单位为 县房产管理处,现有锅炉 12 台,供热面积 41 万 m2;县自来水公司物业服务中 心,现有锅炉 5 台,供热面积
造性 题目内容:鼓励市民采取绿色交通方式出行,首先要提供充足和优质的公共交通。 这表明政府履行()。 D、社会公共服务职能 题目内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就是包括 ( )的科学理论体系 B、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及科学发展观等重大战略思想 题目内容:坚持求真务实的根本准则是 ( ) C、坚持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摆正同人民群众的关系 题目内容:对妨碍行政诉讼的拘留决定不服可以 ( )
停车的黄某的摩托车逃走。 李某抢走摩托车的行为( ) D、不应负刑事责任,李某抢走摩托车属于紧急避险,损害了他人的合法权益但保全了更大的合法权益 138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基本条件是 ( ) D、社会公平和正义 139 和谐社会建设的根本出发点和落脚点是 ( ) D、以人为本 140 科学发展观的核心与本质是 ( ) D、以人为本 141 要鼓励人们使用绿色食品、绿色产品,抵制
、羊等)农场 亩 2020 3 葡萄文化长廊 公里 5 李子文化长廊 公里 5 百果文化长廊 公里 5 公路 公里 5 人行便道 公里 15 排灌沟渠 8公里 公里 8 4 生产专用水池 个 30 5 总投资 万元 127000 固定资产投资 万元 122,000 其中:土地费用 万元 15,700 建安工程 万元 61,800 设备购置 万元 30,800 其它费用 万元 5,100 财务费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