村官培训讲稿(编辑修改稿)内容摘要:

民的素质,培养了懂技术、会管理、善经营的新一代农民,为韩国新乡村运动的成功提供了保障。 当然,各国有各国的现实条件,我们中国的不可能照搬外国的经验。 但是我国的新农村建设正是在汲取外国的 经验和教训的基础上,开展并不断完善的。 根据专家分析,我国一些地方的新农村建设存在上热线冷,农民积极性不高的问题;再就是重硬件,轻软件问题,热衷于建房修路,忽视对农民的培训,以及农村精神文明建设的问题。 这些方面都需要向 韩国等国家学习,尽快加以改变。 (四 )当前我国新农 村建设工作的政策脉络和政策导向。 从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开始到现在,我国新农村建设工作的 11 政策一以贯之, 不断完善的。 政策越来越优惠,力度越来越大,改革也越来越深入。 这里 我们把整个时间线条串一下。 2020 年 10 月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提出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我国现代化进程中的重大历史任务,要按照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的要求,扎实稳步地加以推进。 这 拉开了我国新农村建设的序幕。 2020 年 2 月,中央 1 号文出台了《 中共中央 国务院关于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若干意见》, 新农村建设工作开始在全国展开。 2020年 10月,党的 十六届六中全会出台的 《 中共中央关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中指出,要 贯彻工业反哺农业、城市支持农村和多予少取放活的方针,加快建立有利于改变城乡二元结构的体制机制,推进农村综合改革,促进农业不断增效、农 村加快发展、农民持续增收。 2020年 1月中央 1号文 出台了《中共中央 国务院关于积极发展现代农业扎实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若干意见》 , 强调新农村建设,要把发展现代农业放在首位,实际上就是表明了中央的政策导向,明确地提出要把经济发展,把现代农业的建设、把农民收入的提高放在新农村建设的首位, 2020年 10月, 党的十七大, 胡锦涛在党的十七大上的报告中第五部分,“ 促进国民经济又好又快发展” 中,再次提出,统筹城乡发展,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 要加强农业基础地位,走中国特色农业现代化道路,建立以工促农、以城带乡 长效机制,形成城乡经济社会发展一体化新格局。 2020 年 10 月 党的十七届三中全会审议通过了《中共中央 12 关于推进农村改革发展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这 事 1978年 十一届三中全会开启 农村改革 序幕, 事隔 30年继续推进农村改革与发展的一次重要会议。 也是标志着我国农村改革站在一个新的历史起点。 《 决定 》 对于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本身以及新农村建设的环境、背景都做了深刻的分析,对今后一段时间农村的改革发展提出了明确要求 ,概括起来说,就是 三句话:一是把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作为战略任务;二是把走中国特色农业现代化道路作为基本方向;三是 把形成城乡经济社会发展一体化新格局作为根本要求。 同时,从体制机制创新、现代农业建设、农民收入增长、基层组织建设、完善公共服务、保护生态环境等六个方面提出了到 2020 年农村改革发展的基本目标任务。 在受国际金融危机冲击的 2020年,中央一号文件围绕着全面贯彻落实党的十七届三中全会精神对促进农业稳定发展、农民持续增收作出了一系列部署。 国务院还专门发出了关于开展新型农村社会养老 保险试点工作的指导意见,标志着在促进城乡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方面 迈出了具有关键意义的重要步伐。 2020年中央经济工作会议要求把城镇化放在调 整经济结构的重要位置上,通过放宽中小城市和城镇的户籍限制,积极 稳妥地推进城镇化,以此撬动农村、城镇这个中国最大的消费市场,带动城镇投资、改善进城农民生活水平、促进社会和谐稳定。 2020年中央一号文件 出台的 《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大统筹城乡发展力度 进一步夯实农业农村发展基础的若干意见》提出,继续以夯实农业农村发展基础为主题,毫不松懈地下大力抓好“三农”工作。 同时,明确提出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的城镇化推进要把握两个重点:一是要将中小城市和小城镇的发展作为城 13 镇化发展的重点;二是要把符合条件的农业人口转变为城市居民的过程作为城镇化的重要任务。 从原来的就农业抓农业就农村抓农村, 到 贯彻工业反哺农业、城市支持农村和多予少取放活的方针, 统筹城乡经济社会发展, 到“建立以工促农、以城带乡长效机制,形成城乡经济社会发展一体化新格局。 ” 到 2020年提出在农村推进城镇化和建设新农村的“双轮驱动”,一方面,通过 提高城镇化水平, 让“新生代农民工”尽快融入到城镇化建设的过程中,逐步减少农村人口。 一方面, 随着城镇化的推进和农村劳动力的转移,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 规模不断扩大,促进了规模经营和农村基本经营制度的 完善。 五年来, 党和国家对“三农”工作越来越重视,对推进城乡经济社会协调发展的方向越来越明确,打破城乡二元结构、加快农业和农村发展、促进农民富裕的政策力度越来越大,同时,农村的改革也越来越深入。 (休息) 下面我讲第二部分, 我市 新农村建设工作的现状、 面临的问题 和下步努力方向 第一, 我市 新农村建设工作中 探索 我市 从 2020 年开始抓 新农村建设,当时从各部门抽调 20 多人 组成一个临时机构叫新农办。 2020 年,我市成立 了由市委、市政府主要领导任组长的 市 新农村建设工作领导小组,市几大班子分管领导任成员,市直各部门负责人 、 各乡镇为成员单位。 成立了一个新农村建设和农业农村工作的协调指导 机构,就是我所在的市委农村工作办公室。 在近几年, 按照市委、市政府的统一部署, 我市的新农村建设。 主要抓了以下几个方面 的工作 : 14 一是坚持产业富农,农业农村经济增势强劲。 在发展现代农业, 产业富农 方面主要实现了 三个突破。 第 一个 突破 是产业基地建设 实现“从小到大”。 我从 2020 开始就在农业系统工作, 在当时最头疼的一个 事就是曲阜在农业方面缺少 亮点,上级检查找不到好的产业基地, 当时只能让领导多到“三孔”看看,少检查我们的工作。 通过这些年的努力,现在 我们 每个乡镇都 有拿得出的农业产业基地亮点,特别是去年 ,南辛西曼村 与寿光三元朱村联合建设了 总投资 1000 万元、 110 个大棚的南辛“乐义蔬菜”基地 ,这些棚是寿光第五代大棚, 棚均收入 能达到 5万元,是 鲁西南规模最大、质量最优的蔬菜基地。 今年, 总投资 3亿元的曲阜乐义果蔬批发市场 也在董庄乡 开工奠基。 另外,全国劳动模范孔庆灿带动发展的董庄屈村的草莓、吴村的林果、书院的大蒜等一批 农业 产业 亮点相继出现。 下步曲阜的产业基地建设 任务就是把这些点连成片,在规模化、标准化上下功夫。 第二个突破 是农民合作组织建设“从 无到有 ”。 在当前情况下,农民单家独 户的闯已不适应市场经济发展的需要,只有 将农民组织起来才能在市场中 拥 有更大的发言权, 同时, 通过农民合作社 在种子、化肥等生产资料的购买价格相对便宜,在农产品的销售上可以和商家讨价还价, 获得更好的利润。 我市的农民合作组织建设 从 2020 年前一家 没有,到今年上半年农民专业合作社发展到 206家,全市农民专业合作社成员总数达 9660 个,出资额 亿元,带动农户 2万户,发展基地 ,走在了济宁市前列。 第三个突破是农业龙头企业 “ 由弱到强 ”。 大家都知道,农产品价格一般较低,只有通过加工,才能提高产品附加值,这就需要发展 农业龙头企业。 经过近几年的发展。 我 市规模以上农业龙头企业达到 15 59 家,其中济宁市级重点龙头企业 27 家,省级重点龙头企业 3家。 曲阜农业产业化进入一个以科学规划、集约布局、产业带动为重点,以龙头企业、合作社为带动, 与外地 高端市场全面对接的新阶段。 二是 坚持社区促农,城镇化建设步伐不断加快。 社区建设 这是最近两年做的工作。 前几年是抓示范村建。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