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9路沥青施工方案(编辑修改稿)内容摘要:

压一遍向新铺混合料移动1520cm直至全部在新铺层上为止。 再改为纵向碾压。 当相邻摊铺层已经成型,同时又有纵缝时,先用钢筒式压路机沿纵缝压一遍,其碾压宽度为1520cm,然后再沿横缝向碾压,最后进行正常的纵向碾压。 8) 初期保护铺筑层在碾压完毕尚未冷却到50℃以下前不得开放交通,施工车辆不得在上行驶,禁止重型施工机械在上面停放。 必须提前开放交通时,先采取洒水冷却强制降温后再开放。 开放交通初期,车辆应限速行驶,并禁止车辆在上面急刹车或急转弯。 9) 检测施工中检测沥青混合料的流值、稳定值、沥青含量、集料级配、空隙率、饱和度及路面标高、厚度、平整度、密实度、宽度、横坡度等,并达到设计及规范要求。 三、雨季施工方案施工中防雨是十分困难的事情,由于沥青混凝土路面施工技术要求高,更应作雨季施工的安排和准备,同时,由于本工程工期紧、任务重,为了保证工程质量,按时完成合同内工程,针对雨季施工及施工过程中的临时降雨主要采取以下安排和措施:⑴ 随时向气象局咨询施工近期的气象预报资料,仔细分析天气形势和降雨的可能性,力争做到晴天施工。 ⑵ 集料应堆放在料仓里面以防淋雨,保证集料的含水率控制在规定的范围内,以便天晴后立即恢复混合料的生产。 ⑶ 所有运输车辆装料后加盖帆布保温防雨。 ⑷ 对正在摊铺和等待摊铺的料车应尽快摊铺和碾压。 使其在尽可能短的时间内形成合格路面,然后移开摊铺机。 用人工制作施工接缝。 ⑸ 行进途中尚未到场的料车应避雨,等待雨后路面晾晒干后才能摊铺。 同时应检查来料的温度,低于摊铺温度的混合料一律不允许摊铺。 ⑹ 拌合站应根据天气情况判断是否终止生产,并关闭好产品料仓的顶盖,防止雨水进入产品料仓。 ⑺ 拌合场的外露材料应用雨布加盖,外露材料不能与废料相接触。 第五章 原材料的质量控制一、材料 稀浆封层 材料(1)改性乳化沥青改性乳化沥青需满足下表技术要求指 标要求试验方法 %T 0652贮存稳定性 (5d)不大于5%T 0655粘度 C25,3(秒)12~60T 0621蒸发残留物含量%不小于60%T 0651蒸发残留物性质针入度 25℃ 40~100T 0604延 度5℃ cm不小于20T 0605软化点 ℃不小于53T 0606(2) 石料需满足《公路沥青路面施工技术规范》(JTG F402004)中有关技术要求(石料、级配等)。 性能改性乳化沥青稀浆封层混合料应满足以下性能要求技 术 指 标要 求试验方法磨耗值(湿轮磨耗试验)WTAT 浸水1h<800g/m2T 0752粘附砂量(负荷轮碾压试验)LWT<450g/m2T 0755稠 度2~3cmT 0751(1)施工技术要求①稀浆封层应使用改性乳化沥青,且改性乳化沥青宜现场制备。 ②为增强沥青与集料的粘结力,缩短改性乳化沥青破乳时间,可掺加2~3%。 ③稀浆封层的配合比需经反复试验确定。 ④稀浆封层的施工可采用国产或进口稀浆封层机铺筑,稀浆封层混合料应具有良好的施工和易性。 ⑤稀浆封层铺筑机摊铺时应匀速前进,摊铺速度一般为100~200m/min,表面应平整,对于局部的不平整应进行人工整修。 ⑥混合料铺筑后宜采用8~10T轮胎压路机连续碾压4~8遍,在碾压过程中,禁止压路机急刹车,不得在新摊混合料上调头。 ⑦稀浆封层铺筑后,乳液破乳、水份蒸发、碾压成型后即可开放交通。 面层面层设计为SMA13 改性沥青玛蹄脂碎石混合料,路面施工前必须先对基层、稀浆封层进行验收,达到要求后方可施工面层。 二、 质量标准、材料组成及性能要求压实度:实验室标准密度的98%平整度:,厚度容许偏差:总厚度5%,上层厚10% 中线高程:177。 15mm横坡度:177。 % 宽度:177。 20mm 抗滑构造深度(砂铺法):弯沉值:≤29( )① 沥青应用于路面面层沥青混凝土的基质沥青应符合交通部《公路沥青路面施工技术规范》(JTG F402004)中A级70号沥青的技术要求,如下表所示:试 验 项 目A级70号试验方法针入度(25℃,100g,5s) 60~80T 0604延度(5cm/min,15℃) cm不小于100T 0605软 化 点 (Ramp。 B) ℃46T 0606闪 点 ℃不小于260T 0611蜡 含 量(蒸馏法) %T 0615密 度 g/cm3实测记录T 0603溶 解 度 %T 0607质量变化 %不大于177。 T0610或T0609残留针入度比 %不小于61T 0604残留延度 10℃ cm不小于6T 0605应用于路面上面层沥青混合料SMA13和中面层的改性沥青应满足《公路沥青路面施工技术规范》(JTG F402004)中的技术要求。 改性剂采用SBS类改性剂,沥青混合料中改性剂掺量为3%。 SBS改性沥青的技术指标见下表。 技 术 指 标SBS改性沥青试验方法针入度(25℃,100g,5s),3060T 0604针入度指数PI0T 0604延度(5℃,5cm/min),cm≥20T 0605软化点 (Ramp。 B),℃≥60T 0606运动粘度135℃,≤3T0625,T 0619闪点,℃≥230T 0611离析,48h软化点差,℃≤T 0661溶解度,%≥99T 0607旋转薄膜试 验(163℃5h)质量损失,%≤177。 T 0610针入度比25℃,%≥65T 0604延度5℃,cm≥15T 0605应用于沥青混凝土层间粘层的改性乳化沥青应达到以下技术要求:改性乳化沥青技术要求指 标要求试验方法(%)T 0652贮存稳定性 (CH5)5T 0655粘度 C25,3(秒)8~25T 0621蒸发残留物含量(%)≥50T 0651② 石料根据重庆市内道路路面的筑路材料调查情况,选用石灰石集料作为路面中下面层沥青混合料所用集料,卵石破碎石料作为路面上面层沥青混合料所用集料,所选用的粗集料应满足下表所列技术性能要求:指 标单位表面层其他层次试验方法石料压碎值,不大于%2628T 0316洛杉矶磨耗损失,不大于%2830T 0317表观相对密度,不小于T 0304针片状颗粒含量,不大于%1518T 0312坚固性,不大于%1212T 0314吸水率,不大于%水洗法,不大于%11T 0310软石含量,不大于%35T 0320粗集料的磨光值,不小于PSV42T 0321粗集料与沥青的粘附性,不小于54T 0616具有2个或2个以上破碎面颗粒的含量,不小于%9080T 0361上面层沥青混凝土所用石料为保证路面表面的抗滑能力和沥青混合料中骨料的嵌挤,拟选用卵石破碎石料作为面层沥青混合料SMA13所用石料,粗集料应满足上表所示的技术要求,细集料需满足《公路沥青路面施工技术规范》(JTG F402004)。 SMA13沥青砼中,所用石料的级配组成需满足《公路沥青路面施工技术规范》(JTG F402004)、。 石料第二次破碎可采用反击式破碎机、锤击式破碎机和圆锥式破碎机破碎,但不能采用鄂式破碎机破碎(石料第一次破碎可采用鄂式破碎机破碎)。 ③ 矿粉采用符合《公路沥青路面施工技术规范》(JTG F402004),施工中应保持矿粉干燥无结团,成团的矿粉不得直接使用。 ④ 纤维路面表层SMA13沥青混合料采用木质素纤维。 ⑤ 抗剥落剂为保证沥青混合料中石料与沥青的粘附性,在石料与沥青的粘附性达不到4级或4级以上的条件下,需使用抗剥落剂来改善其间的粘附性。 应选用质量优良,长期抗剥落性能较好的抗剥落剂;也可以采取掺加一定量的石灰代替矿粉来提高石料与沥青的粘附能力。 沥青混合料级配组成及性能要求① 沥青混合料的级配SMA沥青砼路面中沥青混合料的级配需满足下表的要求:混合料类型SMA13AC20AC25筛孔(mm)。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