k地块基础大体积混凝土施工方案(编辑修改稿)内容摘要:
量。 本工合肥万达文旅新城二期 大体积混凝土专项方案 6 程的地下室筏板与外墙有防渗要求,故 混凝土要按设计要求添加外加剂,并在浇捣时注意加强振捣工作,保证混凝土的密实度。 每车 混凝土 进场后,先核对送货单现任务单上的强度等级、抗渗等级是否与设计要求相符,然后检测每车 混凝土 的坍落度( 14~ 16cm之间),满足要求后方可使用,不合格的坚决作退货处理。 三、大体积混凝土施工工艺流程 大体积混凝土施工流程: 优化 混凝土 配合比→施工准备→清理筏板钢筋网内垃圾(钢筋加工安装完毕)→商品 混凝土 运输→ 混凝土 分层浇筑→ 混凝土 振捣→ 混凝土 养护、测温→根据测温结果调整保温层 大体积混凝土浇筑方向示意图(集水井位首先浇筑) : 四 、混凝土浇捣的注意事项 筏板及壁墙混凝土必须连续浇捣,不得留施工缝。 为控制混凝土在初凝时间内连续浇捣,混凝土要加缓凝剂,初凝时间控制在 8小时左右。 因为筏板及壁墙有防水的要求,必须加强振捣工作,保证混凝土的密实度。 施工中要注意以下事项: ( 1) 混凝土 浇捣前,重复检查钢筋安装的正确性,并架设安装好 混凝土 泵管。 ( 2) 混凝土 泵送前,泵机操作员要详细检查泵的电源、电路、油路、油管等机件设备是否安全、有效,并试运转合格。 ( 3) 混凝土 搅拌运输车 出料前,应高速转动筒轴 120s 后再反转出料。 出料时如果发合肥万达文旅新城二期 大体积混凝土专项方案 7 现 混凝土 拌和物有异常现象,应立即停止出料。 ( 4)落料高度不得大于 3m。 ( 5)应分层浇筑,严禁集中浇筑,浇捣顺序:先远后近,先低后高,严禁靠近支撑,防止泵管脉冲振倒支架。 ( 6)预先加固砖模,确保砖模支撑的安全。 ( 7)加强 混凝土 各环节管理,现场严禁加水,禁止将砂浆打入筏板内。 残存的 混凝土 ,不准放入新浇筑的 混凝土 中,做到坍落度波动范围少于 2cm。 ( 8) 商混站可掺入缓凝剂,适当延长初凝时间。 ( 9)商品 混凝土 浇筑前应每车测定坍落度,看是否符合规定要求。 ( 10) 混凝土 浇筑完毕后或中途停止浇灌时,清洗的渣水不得冲向筏板、侧板模板上,防止造成筏板底部、侧面处夹砂、夹渣。 ( 11) 在浇捣过程中,为防止混凝土的自然流淌太大及混凝土供应迟缓而形成冷缝,混凝土要具有一定时间的缓凝性,混凝土流淌坡度控制在 1:6 内,分层厚度控制在500mm 以内,以便下层混凝土在初凝之前即被上层混凝土覆盖。 震捣器分区布置示意图1 :6 坡度900 900 ( 12)集水井、电梯井 坑采用埋设拼装模板盒成型,根据图纸尺寸预先钉制集水井盒合肥万达文旅新城二期 大体积混凝土专项方案 8 和电梯井盒,待底板钢筋 绑扎完成后安装盒 体,盒体采用直径 22 钢筋焊接加固,上方放置整件钢筋 防止盒体上浮。 五 、大体积混凝土温控措施 大体积混凝土的浇捣,减少混凝土的内外温差是关键,拟采取以下技术措施: 除在 混凝土 配合比设计考虑降低 混凝土 内水化热外还应做到以下方面: 在混凝土浇捣后,做好混凝土保温保湿养护,缓缓降温,充分发挥徐变特性,减低温度应力。 筏板基础底板采取长时间(不少于 14天)的保湿养护、以延缓降温时间和速度。 浇筑高度在分段的范围内,每段内采用“ 分段定点、一个坡度、薄层浇筑、 阶梯式 推进、 一次到顶 ”的斜向分层法施工。 加强混凝土的振捣,提高混凝土密实度和抗拉强度,减小收缩变形,保证施工质量。 浇筑后及时排除表面浮浆,加强早期养护,提高混凝土早期或相应龄期的抗拉强度和弹性模量。 采用覆盖 +蓄水保温养护,蓄水高度经计算确定。 加强测温和温度监测与管理,实行信息化控制,随时控制混凝土内的温度变化,确保内外温差控制在 25℃以内,基面温差和基底面温差均控制在 20℃以内,及时调整保温及养护措施,使混凝土的温度梯度不至过大,以有效控制有害裂缝的出现。 测温采用电子测温,直读各测温点的实际温度。 ( 1) 本工程底板较厚, 每栋楼筏板设置 4个测温点, 测温点布置在具有代表性的地方,利用温度计进行测温,并派专人保护预埋测温导管,以防浇筑混凝土时损坏。 布设上、中、下三层测温点为一组 ,详下图。 合肥万达文旅新城二期 大体积混凝土专项方案 9 大体积混凝土浇筑后,必须进行监测,检测混凝土表面温度与结构中心温度。 以便采取相应措施,保证混凝土的施工质量。 当混凝土内部与表面温度差超过 250C 时,应及时采取加深混凝土的蓄水养护层,以此来增加混凝土表面温度,减少内外温度差,避免因为温差过大产生裂缝等应急措施。 测温点布置: 结合 常规测温方法需留设测温孔和本工程面积较大的工程实际情况,本工程 取具有代表性的测温点采用温度计测温。 集水坑混凝土厚度最大,混凝土中心温度最高的地方也在 集水井 处,所以要保证集水坑处混凝土中心温度与表面温度差不超过 250C,因此测温重点放在电梯基坑。 测温点平面位置:筏板边缘沿长方向两端 各布置 1个测温点, 电梯井处和集水井处各 设 1个测温点;具体测点布置详见测点平面布置图。 筏板边缘测点距筏板边缘≤ 500mm,但大于 200mm。 地下车库底板采取每1000m179。 2个测温点设置。 测点平面布置图 测温项目 测温次数 室 外气温及环境温度 每昼夜不少于 4次(即 8点 14点 20点 2点),此外还需测最高、最低气温 混凝土 强度达到标准值 30%之前 每 2h 测一次 混凝土 强度达到标准值 30%以后 每 4h 测一次, 4天后 8 小时测一次 ( 2)配备专职人员测温,并对测温人员进行培训及交底,测量。k地块基础大体积混凝土施工方案(编辑修改稿)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