旧村改造项目环评报告书(编辑修改稿)内容摘要:

安全网保持整齐、牢固、无破损、严禁从空中抛撒废弃物。 并将现场内的堆土、堆砂用帆布或密目网等进行重复式覆盖。 (4)施工现场道路、作业场地必须硬化,有临时排水管道,做到无积水、无泥泞。 对施工现场的办公区、生活区应当进行绿化和美化;施工运输车辆出 口内侧应当铺设一定长度且宽度不小于出口宽度的混凝土路面;并在出口处设置车轮冲洗设备及相应的排水和泥沉淀设施,对驶出车辆的槽帮和车轮冲洗干净后方可驶出施工工地。 (5)施工中使用商品混凝土,禁止现场搅拌。 (6)对需要回填的土方及石子、砂子等进行定期洒水或网布遮盖抑尘,减少扬尘污染。 (7)清理施工垃圾时,采用容器吊运的办法,严禁任何人随意凌空抛散。 采用封闭垃圾站存放垃圾,并将生活垃圾和建筑垃圾区分存放,及时清运。 外运时覆盖严密,确保不沿途散落。 (8)在混凝土输送泵前和混凝土车清洗处设置沉淀池。 将场区出入口 设 置在 西 侧 的建设南大街 上,在车辆出场前,由专人对车辆进行清洗,以防止车 轮带泥出现场上路行驶。 运输车辆行驶路线应尽量避开居民点和环境敏感点等。 (9)木工加工棚内产生的木 (锯 )屑由专人收集装袋,集中送到指定地点。 (10)对水泥、白灰等易产尘材料,实行轻卸慢放,用封闭式库存的办法,以减少扬尘的产生,存放油料必须有防止泄漏和防止污染的措施。 (11)施工作业面做到活完脚下清,及时将建筑垃圾装入容器,吊运至垃圾站处理。 施工现场设专人清扫保洁,使用洒水设备定时洒水降尘,确保场容场貌整洁。 (12)冬季保温措施采用防 火草帘,不使用岩棉被,防止岩棉扬尘。 (13)施工期间严禁露天焚烧沥青、油毡、橡胶、塑料、垃圾等。 施工中确需加热沥青的,应使用带有废气处理装置的密闭加热设备。 (14)施工期间职工生活必须使用液化气、轻柴油、电等清洁能源,禁止使用燃煤装置。 (15)运输建筑垃圾的车辆不能超载,并用毡布遮盖,防止撒落。 施工噪声防治措施分析 在施工期间主要有挖掘机、装载机、卷扬机等施工设备和运输车辆产生的噪音,各种施工机械设备产生噪声情况见表 313。 表 313 施工机械设备产生噪声声源 情况 施工阶段 序号 设备名称 噪声级 dB(A) 16 土方 1 挖掘机 90 2 推土机 86 3 装载机 90 4 载重汽车 75 5 卷扬机 90 结构 6 振捣器 90 7 电锯 95 装修 8 电钻 92 9 多功能木工刨 86 筑路 10 平路机 86 11 压路机 86 施工期场地周围分布 有某旧村住宅楼、某市第八中学、东岗路小学 、谛谙寺 等。 如因连续浇铸和特殊需要必须连续作业的需在施工前三日内到某市市环境保护局登记,并向附近居民公告后方可施工。 建筑施工噪声污染防 治措施如下: ( 1)强噪声机械的降噪措施 ① 推行清洁生产,必须采用低噪声的施工机械和先进的施工技术,并作为中标的主要内容 , 以达到控制噪声的目的。 施工机械进场应得到环保部门的批准,对环境噪声污染严重的落后施工机械和施工方式实行淘汰制度。 施工中应采用低噪声新技术,如改变垂直振打式为螺旋、静压、喷注式打桩机新技术等,使噪声污染在施工中得到控制。 ② 用隔声性能好的隔声构件将施工机械噪声源与周围环境隔离,使施工噪声控制在隔声构件内,以减少环境噪声污染范围与程度。 隔声构件 可由 12~24 厘米的砖墙构成,也可由 1~3厘米的 钢板构成。 ③ 可在打桩机、锯木机等高噪声施工机械附近设置吸声屏,吸声材料可选择纤维材料、颗粒材料、泡沫材料等。 ④ 在施工机械与设备与基础或连接部位之间采用弹簧减震、橡胶减震、管道减震、阻尼减震技术,可减少动量,降低噪声。 ⑤ 浇混凝土用的振捣棒,采用低频低噪型。 由专业人员操作,不得在振捣作业中撬动钢筋或模板,以防止发出强噪声而污染环境、扰民。 ⑥ 降低钢模施工噪声,小钢模改为竹夹板以减少振动作业时冲击钢模产生噪声。 ⑦ 合理布局施工场地,在允许的情况下,高噪声施工机械设备布置在远离居民的位置。 按照有关规定,每个施 工段对作业区设置围挡。 ⑧ 禁止使用冲击式打桩机、风锤等高噪声设备作业。 ⑨ 施工车辆禁鸣喇叭。 17 ⑩ 加强施工现场的噪声监测:按《建筑施工场界噪声测量方法》 (GB12524)实施施工期场界噪声监测,发现有超过施工场界噪声限值标准的,立即对现场超标因素进行整改。 ( 2)控制作业时间 ① 工程建设时,禁止在 12:0014:00、 22:006:00 进行产生噪声污染的建筑施工作业。 ② 特殊情况确需连续作业或夜间作业的,要采取有效措施降噪, 且 必须在 作业 前 3日内向环保部门备案,并向附近居民公告方可连续作业。 ③ 中、高考期 间禁止一切夜间施工。 ( 3)人为噪声控制 ① 提倡文明施工,建立健全控制人为噪声的管理制度,增强施工人员的环保意识,提高防止噪声扰民的自觉性,减少人为噪声污染。 ② 在施工现场禁止大声喧哗吵闹、高声唱歌或敲击工具、餐具等。 ③ 作业中搬运物件,必须轻拿轻放,钢铁件堆放不发出大的声响,严禁抛掷物件而造成噪声。 ( 4) 根据工程特点合理安排施工顺序 根据 中对项目周围环境敏感点的调查,可知该项目环境敏感点分布在场地周围,另外的续工程还应考虑前期工程建成后入住的居民。 根据环境敏感点的分布情况,施工单位在安排施 工顺序时,二、三期工程应先建设临一期工程及二、三期场地外围区域。 在建设二、三期外围区域时将噪声设备安置在场地中央,远离敏感点;外围区域建设完工后,新建建筑将起到有效的隔声作用,有效降低施工噪声对周围居民的影响。 在环境敏感点附近施工时采 用隔声性能好的隔声构件将施工机械噪声源与周围环境隔离。 ( 5)加强环境保护管理部门的管理、监督作用 施工单位必须在开工 15 天前向某市市环保局申报该工程的项目名称、施工场所、占地面积、施工总期限,在各施工期(土石方阶段、打桩阶段、结构阶段、装修阶段)可能产生的噪声污染范围和污染程 度,以及采取防治环境污染的措施,经过某市市环保局审查批准后方可开工。 某市市环保局根据《某市市城市区与环境噪声标准适用区域划分方案》,加强管理监督,采取抽查方式监测其场界噪声,限制其施工时间及高噪声施工机械,把施工噪声控制在允许范围之内。 某市市环保局根据施工噪声对环境污染程度、强度、时间及建设规模向建设单位与 18 征收足额的建筑施工场界噪声排污费,以 用于 对环境、社会、周围居民的补偿。 ( 6)建立 “ 公众参与 ”的 监督制度 施工场界周围的居民和群众团体有权在施工前了解施工时可能发生的噪声污染情况,施工单位应当听取当地 公众的意见,接受公众监督。 任何单位和个人都有保护声环境的义务,并有权对造成环境噪声污染的单位和个人进行检举和控告,保卫自己应享有的环境权益及安静权。 公众应监督环保执法人员的行政行为,促使执法人员按照国家有关法律法规秉公执法,保证施工噪声污染防治措施的有效实施。 废气防治措施分析 施工期间施工现场不允许露天焚烧沥青、油毡、橡胶、塑料、皮革、垃圾以及其他产生有毒、有害烟尘或恶臭气体的物质。 建筑工人建有临时食堂的,必须燃用液化石油气、电等清洁燃料,不允许燃用煤、木柴、油毡等燃料,避免造成空气污 染。 废水防治措施分析 ⑪ 在混凝土输送泵及混凝土运输车清洗处,设置沉淀池,使排放的废水先经沉淀池沉淀后再回收用于场地洒水降尘。 ⑫ 对现场存放的油料、油剂等,实行专库存放,专人管理,库内不存放其他物料,库房地面和墙面均做防渗特殊处理。 在使用上实施定人限额领用的办法。 设立专项检查,防止跑、冒、滴、漏而产生污染。 ⑬ 施工人员临时食堂,设置污水隔油池,食堂废水须经隔油池处理后再排入下水管道,并设专人管理,以减轻污染。 ⑭ 该项目施工人员入住工地后,产生生活污水,建设 与市政下水管道连通的 临时厕所, 施工人 员产生的生活污水经化粪池处理后排入市政下水道,不随地大小便,保持建筑场区清洁干净。 固体废物防治措施分析 ⑪ 建筑垃圾和工人生活垃圾,进行分类收集,分开处理,定期分别送建筑垃圾、生活垃圾填埋场卫生填埋。 ⑫ 控制土石方弃土,施工期间地基开挖产生的弃土,大部分需回填或自用,少部分外运填埋,汽车运输时加盖蓬布,防止洒落。 运输路线及时间 本项目建设具体分为土石方阶段、基础施工阶段、结构施工阶段和装修阶段。 在土石方阶段主要为弃土的 运输,基础、结构施工阶段主要为原材料的运输,由于本项目周 围环 19 境敏感点较多,因此需要严格界定其运输路线和时间,从而最大限度地减少其对周围居民的影响。 将出入口设置在场地 西 侧的 建设南大 街上,在 场地出入 口设置车辆冲 洗及沉淀设施,车辆驶出装、卸场地前用水将车箱外和轮胎冲洗干净,对工地及进出口定期洒水抑尘、清扫,保持工地整齐干净;弃土及原材料的运输必须在夜间 20:0022:00 进行,以减少对城市交通造成的影响,夜间在装车及运输时不允许鸣喇叭,尽量不影响周围居民休息。 运营期主要污染物排放情况及防治措施 废水 该项目为非工业性的商业楼、住宅及配 套综合服务设施,主要污染源为生活污水,无特殊污染源,不存在有害污水的处理问题。 (1)污水来源 ① 厨房排水:来自居民厨房,其特点是水中含有较多的动植物油、有机物和食物残渣等,可视为含油污水。 ② 卫生间排水:包括冲厕排水和盥洗排水,其中冲厕排水含有较高的悬浮物和有机成分。 盥洗排水含有一定悬浮物、有机物和洗涤剂等。 ③ 洗浴排水:洗浴排水含有悬浮物、有机物和洗涤剂等。 (2)排放水质 根据本项目的建筑性质和类比调查资料,该项目生活污水中主要污染物为 COD、BOD SS、动植物油、 NH3N,初始浓度分别为 400mg/L、 200mg/L、 200mg/L、 30mg/L、20mg/L。 在每栋楼旁边建设一个化粪池,生活污水经化粪池处理后,通过小区内排污管网排入市政下水管道。 生活污水经化粪池处理后 COD、 BOD SS 及动植物油的排放浓度分别为 240mg/L、 100mg/L、 120mg/L、 18mg/L 和 6mg/L。 (3)小区幼儿园食堂及餐馆的餐饮废水排放前必须经隔油池隔油处理后,才能经污水管网收集排入化粪池,进一步处理达标后排放。 (4)污水排放总量及污染物排放量 该项目 生活污水中有部分经深度处理后做中水回用,该项目 污 水排放量为 489m3/d。 生活污水经化粪池处理后经小区内排污管网收集后排入市政下水管道,再经桥东污水处理厂处理后最终排入洨河。 生活污水经化粪池预理后各主要污染物排放浓度与年排放量见表 314。 (5) 废水防治措施 该小区废水排放采用雨、污分流制。 小区内部设有污水和雨水排水系统。 雨水经设 20 置在小区道路两侧的雨水口收集后经雨水管网排入城市雨水管网。 住宅楼的洗浴、盥洗水经中水处理系统处理后,回用于居民楼冲厕。 冲厕污水经楼前化粪池处理后排入市政污水管网,该项目污水排放总量为 489m3/d。 该项目生活污水处理方法 如下: 该小区设中水处理站及中水回用设施,将小区居民的洗浴盥洗废水进行处理,回用于小区的居民冲厕及室外绿化等。 根据目前国内成熟的中水处理工艺技术,本次环评推荐采用 生物﹢物化处理相结合的 中水处理工艺 ,先通过调节池预曝气,再经两级生物接触氧化,后经过陶粒滤池过滤、消毒后提升至中水池。 其处理 工艺流程图见图 35。 废水 图 35 中水处理设计工艺流程图 主要构筑物参数简介: ●调节池:为了减少中水原水波动对整个处理系统的影响,保证系统稳定运行,设调节池进行水量调节,设计调 节时间 4h。 由 于洗澡水水温较高,在调节池内贮存时可能发生腐败变质现象,故在调节池内设穿孔管进 行小气量曝气,设计曝气量为 10m3/h。 为了防止大块悬浮物及毛发进入后 续处理设备,在调节池入口处设有格栅,并在调节池设置毛发过滤器。 ●二级生 化池: 二级生 化池是该工艺流程中的主要处理构筑物,设计 停 留时间 3h。 工艺首先将中水水源利用管道引入调节池中,利用提升泵将污水打入高位槽,利用定时消毒装置 二级提升泵 格栅 一级提升泵 调节 池 陶粒滤池 消毒池 变频供水装置 溢流管 反冲洗泵 中水用户 二级 生化 池 中水贮水池 外排 21 器控制电磁开关,使原水流入接触氧化池。 接触氧化池内采用蜂窝填料,穿孔管曝气。 为了提高处理效果,接触氧化池内分为两格以串联方式运行。 曝气池气水比为 10:1,曝气量为 60m3/h。 ●中水贮 水池:用以贮存处理后的中水,对供水起稳定调节作用,同时为中水提供与消毒剂充分接触反应的时间。 中水池有效容 积 100m3。 操作管理要点: ①设备为连续运行,以保证微生物正常生长; ②滤池设备反冲洗每 24h进行反冲洗一次,反冲洗历时 15min。 ③加药装置计量泵为单相泵,与二级提升泵联动,实现定量同步加药。 ④ 消毒剂采用强氯精,余氯控制在 ~ ,定。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