旬邑县殡仪馆可研(编辑修改稿)内容摘要:

旬邑 县殡仪馆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 15 葬后骨灰葬入公墓,按照《殡葬管理条例》规定的墓穴占地面积标准,埋葬骨灰的单人墓穴原则上不超过 1 平方米,埋葬骨灰的单人墓穴原则上不超过 1 平方米,则较之传统土葬法节约土地 78 亩,省木材 1500 立方米,对节约资源、保护生态环境、造福子孙后代具有重要意义。 项目实施是 旬邑县城镇发展和人民生活 的需要。 殡仪馆是为全社会服务的 一个 窗口 单位 ,是殡葬改革的载体,是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一个阵地。 其功能是,是通过人们在殡仪馆 为安 葬悼念逝者而 举行的一系列活动,使人们的悲伤得到慰藉、情感得以抒发、哀思有所寄托,生者得到安慰,逝者得到安息,起到移风易俗,升华人们的思想的作用,使整个丧葬过程成为文明、健康、进步的活动 , 倡导文明、健康、进步的殡仪活动,起到移风易俗和引导合理消费的作用。 随着 旬邑县 经济 社会 发展, 县城及重点城镇 人口密度将越来越高,使人们对 殡葬 环境卫生的要求越来越高。 目前 , 县内无一家 殡仪活动场所, 举行 追悼会 、进行遗体告别 时,人们只能在 小区院落、或自家 厅 室,人多门外 等候,如果遇到雨天,任凭风吹雨淋,常常是 少数 人在房子里, 多半 人在房子 外。 加之 丧者的死亡的原因比较复杂,不乏各种传染性病故者,遗体清洗、存放和火化排放污秽废水和有异味的气体,需要有一定的空间处理废水、消散空气中的异味,需要专业独立的环境肃穆、整洁庄重、集中承办吊丧事宜 的 场所。 殡仪服务跟不上 社会事业发展, 接运遗体、消毒、清洗、整形整容,冷藏冷冻等一系列服务都达不到群众的需求 , 职工群众颇有怨言,筹建容量大、方便祭奠、环境卫生的殡仪场所迫在眉睫。 随着旬邑经济 快速发展,新建殡仪馆已事在必行。 为适应形势发展的需要,改善殉葬条件,加快丧事服务的进程,坚持文明节俭办丧事,满足群众不同档次 的合理要求,促进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 , 综合考虑殡葬管理工作的特殊性、科学性、复杂性、连续性,拟新建一座设施新颖,追悼厅、休息室、服务室整洁庄重、美观明亮,设备先进齐全的殡仪馆是完全必要的。 旬邑 县殡仪馆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 16 第三章 需求分析及服务规模与标准 一、需求分析 殡仪馆的服务对象是死亡人口,殡仪馆服务对象在数量上的绝对增长性与相对稳定性是统一的。 其绝对增长性体现在 对 现有的计划生育政策和人口状况分析 上, 20 世纪四、五十年代 出生的人步入 老年 时代, 死亡人口将达到相对的高峰期。 相对稳定性体现在如果没有大的战争和自然灾害,人口的死亡数及其变 化是有规可循的渐变过程,一般不会出现大起大落的现象。 这一特征为制定殡仪馆发展规划和远景目标、内部经营战略和经营决策提供了有利的条件和根据。 随着 旬邑 城市建设步伐的加快,居民环保意识、文明意识的逐步增强,以及国家殡葬改革的进一步深化,殡仪馆成为了唯一合法的专业治丧场所。 旬邑县殡仪馆服务范围为全县 10 镇 29 万人。 旬邑县总面积 1811 平方公里,全县 基本为汉 族,有不足 200 人的 回 族等 3 个 少数 民族。 旬邑是 革命老区 县和 国家文明县城、卫生县城、双拥模范县。 根据《旬邑县人口与计划生育“十二 五”发展规划》,全县人口总量保持低 速增长。 “ 十 二 五 ” 期间全县人口年均 自然 增长率为 ‰, 出生率 12‰。 另外,据旬邑县 相关 统计数据, 2020 年至 2020 年间,死亡人数 9865 人,年均死亡率 ‰。 根据上述数据分析,项目服务区现状总人口约 29 万人,人口自然死亡率 按 6‰ 推算 ,则现状 年 2020 年 死亡人口 1740 人。 若按 40%推行火葬,火化量每年约 696 具,平均每天 具;随着县境交通区位大幅改善,工业、旅游经济的快速发展, 火葬制度的逐步推行, 规划至中期 2020年 总人口 30 万人,死亡人数 1800 人,火化率 50%计算, 即年火化量为870 具;远期( 2021 年以后),随着人口老龄化的到来,自然死亡人口年均增长率 仍呈上升趋势,并随着火葬制度的全面推行,年火化量在 旬邑 县殡仪馆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 17 1200 具左右。 二、 项目服务规模与建设标准 1.规划服务能力:通过上述估算及火化工作效率分析,火化车间规划安排 2 台燃油焚尸炉,最高年殡殓业务量可达 1300 具( 具 /日)。 而根据上述项目服务需求分析可知, 旬邑县 在 10 年后死亡 火化 人口 才能达到 1200 具 /年以上,因此,该项目建设可满足项目服务区相当长时间内的服务需求。 2.建设标准 该项目将严格按照《殡仪馆等级标准(试行)》中第 一至第二十二项有关要求并按三级馆进行建设,综合评分达 360 分以上。 远期目标努力把旬邑殡仪馆建成二级馆,综合评分达 480 分以上。 旬邑 县殡仪馆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 18 第四章 项目选址及建设条件 一、项目选址 1.地理位置 根据 旬邑县民政局提供的 项目选址意见,旬邑县殡仪馆址位于 该项目位于旬邑县城关镇安仁村的翠屏山腰,旬邑县革命烈士陵园东南侧,距县城中心约 2 公里,距县城阳光大道约 500 米。 现状用地呈南北长、东西窄长条形状, 北 临 主干 公路和 三水 河,南、西、 东 均与山体为界。 场地 于规划的旬邑县泰山庙公墓同时规划, 呈东高西低,南高北低之势,用地高差较大, 海拔在 1095 米至 1130 米之间,高差约 35 米。 用地范围东西平均宽 125 米,南北长约 213 米,总面积26626 平方米,约合 40 亩,由 8 块坡台地构成。 拟选用的土地为山体灌木林和荒山坡地,为不规则梯形状。 项目选址处于当地常年主导风向的下风侧,并应有利于排水和空气扩散。 2. 用地面积及土地权属类别 规划墓园殡仪设施建设 总用地面积 26600 平方米, 其中,殡仪馆用地 4960 平方米, 拟选用的土地为荒山坡地,为不规则 长方形 状。 供地方式为划拨。 土地权属类别为村镇集体用地。 二、 建设条件 1.自然条件 旬邑县地处 暖温带,属大陆性季 风气候,四季冷热干湿分明。 全县年平均气温 ℃,多年平均降水量 毫米,主导风向为 东 北风及 西 南风。 境内水资源较丰, 共有大小河流 4 条,其中最大溪流为 三水河 ,由 东 向 西 斜贯全境 , 多年平均天然径流总量 亿立方米。 县自来水厂年供水量 2020 万立方米,可以满足项目建设用水的需求旬邑县属 旬邑 县殡仪馆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 19 陕西省咸阳市北部山区县,地处咸阳和铜川、延安、甘肃庆阳四地市交汇面上,距咸阳 139 公里,全县国土面积 1811 平方公里,耕地 54 万亩,林地草场 183 万亩。 本项目占用的为县城翠屏山泰山庙片区,均为 荒山坡地 ,土地使用问题已经 完全得到解决。 场地附近不存在全新活动断裂,不存在湿陷凹地、黄土溶洞、滑坡、泥石流、崩塌、岩溶、震陷、采空区、地面沉降等不良地质作用,场地稳定性良好。 根据《中国地震动参数区划图》( GB183062020) 陕西 省区划一览表,本场地处抗震设防烈度 6 度区。 劳动力资源 旬邑县 万人, 72687 户。 全县 11 个镇, 175 个村民委员会, 农业 人口占 80%以上。 随着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和传统农业生产方式向现代化农业生产方式的转变,机械化程度的提高,农村具有大量的剩余劳力,每年大量的劳动力外出务 工,部分在县内常年从事劳务工作,他们迫切希望找到新的工作岗位,从事新的产业。 而本项目的建设,正是为这批农村剩余劳动力提供了新的就业门路及新的发财致富机遇。 因此,项目区的劳动力资源完全能满足需要。 3. 人类活动因素 场地三面靠山,一面临水,自然景观良好。 不存在采掘矿产、修建蓄水工程、劈山放炮、乱砍滥伐等人类活动影响因素,对场地地质环境影响较小,是较为理想的殡葬场所。 4. 交通条件 旬邑县境内有国道 211 线和 省道 306 线及在建的咸旬高速公路过境旬邑,交通优势较为明显。 同规划建设的合凤高速公路一起将是陕西通往甘、豫 的便捷通道。 将形成与现代化城市功能相匹配的现代化的公路交通网络。 该项目选址处与旬邑城区仅 3 公里, 建 有公路(四级水泥路面)与城区 阳光大道 相连,交通运输条件比较好。 5. 政策条件 旬邑 县殡仪馆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 20 无论国家还是地方,都十分重视殡葬改革事业。 半个世纪以来,在党和政府的大力推动和全国人民的共同努力下,我国的殡葬改革和殡葬事业取得了显著成就,殡葬改革有力地促进了殡葬习俗改革和人们殡葬观念的变化,殡葬法规从无到有,殡葬业成为一个特殊服务行业。 旬邑县人民政府对旬邑县殡仪馆 和墓园 项目建设高度重视,召开专题会议,研究部署实施方案,并承诺由县财政配 套建设资金。 6.公共设施条件 旬邑县水利、电力、邮政、电信、移动通讯网络完善,供电量 8500 万千瓦时,程控电话装机 2 万余门,移动电话在网用户数 万余户;该项目的供水、供电及通讯条件已具备。 供水方面,水源引自城区市政给水管,由旬邑县自来水公司负责供水;供电方面,在馆内设置配电房,电源由市政电力电缆引入,由旬邑县电力局负责供电; 通讯 、有线电视信号由相关部门引入;殡仪馆污水排放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医院污水排放标准》( GBJ48)的规定。 7. 施工条件 项目地处县城 城南山腰间 ,施工用的交通、临时用 电、临时用水等条件便利,各项建筑材料也均可就近购买。 所以,本项目的建设条件完全适合项目的开展,能够满足项目建设所需要的各种资源、交通、电力等需求条件。 旬邑 县殡仪馆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 21 第五章 总体规划方案 一、 规划设计依据 旬邑县殡仪馆工程应严格按《殡仪馆等级标准(试行)》、《殡仪馆等级评定办法》(民办发 [1990]10 号) 、 《殡仪馆建筑设计规范》( FGJ1241999)以及国家的土地使用原则和当地总体规划的要求进行规划设计。 二、 服务宗旨与目标 1.服务宗旨 修建殡仪馆的宗旨是“上为国家分优、下为民众解愁 ” ,以社会效益为主,经济效 益为次的服务方向,全心全意为丧户服务,使全县人民满意。 2. 建设目标 (1)按民政部《殡仪馆等级标准(试行) 》和《殡仪馆等级评定办法》要求,按三级殡仪馆标准建设,并通过上级评定验收。 (2)努力建设成“绿色、环保、生态型”殡仪馆。 (3)项目服务能力稳定在每年火化 900 具左右,最高年服务能力能够满足 1200 具 /年的工作负荷。 (4)在竞争环境中捕捉得以生存和发展的机会。 三、总体规划要求 体现人文关怀,营造关爱平和气氛,建筑与景观自然 和谐 ;主体建筑应注重展示文化特色,充分利用地形高差,功能合理,交通流畅,环保 节能。 从其使用性质来说,殡仪馆要有合理的选址,应考虑人的心理 卫生和火化遗体带来的环境污染问题,要远离城区的主导风向下风侧。 另外 旬邑 县殡仪馆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 22 还应考虑优美的自然环境和较为便利的交通。 从使用流程来说,殡仪馆要有合理、完善的功能,殡仪馆功能分区可以有:停车区、室外人流集散区 (广场 )、业务办理区、殡仪区、火化区和骨灰寄存区、行政办公以及附属用房等。 其中,殡仪区是最主要的功能部分,要处理好“生与死”的分隔。 殡仪馆的交通具有时段积聚性。 在清明、大型悼念活动时会有大量的人流、车流,所以要注重驻车与分流规划设计。 殡仪馆要考虑丧葬习俗 的地域性和民俗性,不同的地域因为不同的历史文化发展、同一地域也可能因为不同的民族带来不同的丧葬习俗,最终对殡仪馆建筑设计提出不同的要求。 四、 场内外交通运输流量组织 对外交通运输主要依托场区 北 部紧邻的 二 级路进行。 进入墓区和殡仪馆区 现状公路 为 宽 4 米 的水泥路 , 基本 能满足交通运输要求。 但从长远发展来看,今后应对该公路升级改造。 场区设置两个入口,其中主出入口位于场区南部,次出入口位于场区东部。 场内按照作业工作流程合理。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