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课程下高中数学校本教研行动研究报告(编辑修改稿)内容摘要:

以后,青年教师逐渐可以发现自己教学中存在的 一些问题与不足,以及产生了如何有效解决这些问题的动机,有意识的需要某种形式的培训,以提升自己的教育水平,促进自身的专业发展。 此时,学校不失时机的针对青年教师中这些有共性和富有个性的问题,有意识地设计不同形式的校本 教研 培训模式,满足青年教师的需要,促进教师个体专业成长。 从这意义上说, 11 这是“我要培训”阶段。 第三阶段:主动培训阶段。 经过十几年教学,教师的实践知识和智慧不断丰富。 由于高中数学新课程的实施,教学中各种新问题 不断出现,但这时的教师不会再一味的依赖学校提供帮助或某种显性的培训,而是能凭自己的经验,通过 一 定的方法和学校提供恰当的条件,就 自己解决问题,实行自己培训自己,不断实现自我发展。 从这意义上说,是“主动培训”阶段。 三个发展阶段目标的特点 : ① 递进关系。 从培训设计者来说,这三个阶段是一种递进关系,如 下 图。 教师通过一级级目标的实现,以达到教师专业发展之目的。 ②螺旋式上升。 从受培训者心理需要出发,则可看作是一个螺旋式上升的过程,可由下图表示。 ③贯穿三个发展阶段蕴含的本质特征 贯穿于我校的校本培训框架,有以下三个本质特征: 要我培训 我要培训 主动培训 潜意识 有意识 无意识 前意识 培 训 无 痕 以 师 为 本 第一层级 武义一中数学教师校 本教研培训层级目标图 要我培训 第二层级 我要培训 第三层级 主动培训 初级 终级 12 处处体现以师为本; 时时考虑按需培训; 人 人实现培训无痕。 实施“按需培训” 的校本教研培训策略 高中新课程实施了两年,在这两年的实践中,学校探索出了适合重点中学高中数 学 教师 专业化 发展的校本 教研 培训体系,即“按需培训”的校本 教研 培训策略体系(如下图)。 为提高校本教研培训的实效性,学校对培训任务做了深入细致的分析,其步骤是: ⑴确定教师的先前学习能力,即在培训之前已具备了什么; ⑵确定为完成这一培训任务,教师必须了解什么; ⑶在了解数学教师需要的基础上,确定具体清晰的终点目标; ⑷将各项培训任务按先后顺序流程的方式排列。 教研组对新课程实施中,教师经常遇到的困难或问题进行了调查 ( 附 件 5)。 针对困惑,学校请县学科带头人张子明老师作了关于《高中数学新课程的教学思考》的 报告 ( 附 件 6) ,并与教师一起研究新课程教学。 通过 这些 调查研究,学校从教师专业化发展需要出发,结合学校的要求,制定符合教师实际的校本教研培训计划,进行“角色适应”阶段的培训。 学校通过集体备课,同上一节课,同事互助观课,分备课组对不同的教学内容进行专题研究,把优秀教学成果共享,请专家指导,与兄弟学校交流等教研培训形式,以实现教师专业化成长的目标。 要我培训阶段策略 结对中培训 讲座中培训 读书中培训 展示中培训 评比中培训 … 我要培训阶段策略 教学中培训 反思中培训 观课中培训 课题中培训 管理中培训 „ 自我培训阶段策略 交流即培训 生活即培训 实践即培训 学习即培训 研究即培训 „ 13 (五) 确定 新课程环 境下 “ 高中数学 校本教研”的实践 模式 教师个人、教师集体、专业研究人员是校本教研的三个核心要素,同样他们也构成了高中数学校本教研的三位一体关系。 教师个人的自我反思、教师集体的同伴互助、专业研究人员的专业引领是开展高中数学校本教研和促进教师专业化成长的三种基本力量,缺一不可。 在此基础上,我们确定了高中数学校本教研的实践模式,如下图: 自我反思 自我反思是教师以 高中数学教学与研究中出现的问题 为思考对象,对自己在职业中所做出的行为以及由此产生的结果进行审视和分析的 过程。 自我反思是开展校本教研的基础和前提,校本教研只有转化为教师个人的自我意识和自觉自愿的行为,才能得到真正的实施。 自我反思可分为教学前反思,教学中反思,教学后反思。 高中数学教师反思包括 : ① 对数学概念的反思。 学会数学的思考 ,教师 要从 “ 教 ” 的角度去看数学去挖掘数学,他不仅要能 “ 做 ” 、 “ 会理解 ” ,还应当能够教会别人去 “ 做 ” 、去 “ 理解 ” ,因此教师对教学概念的反思应当从逻辑的、历史的、关系、辨证等方面去展开。 ② 学 数学 的反思。 当学生走进 数学 课堂时, 他们的头脑并不是一张白纸 ——对 数学 有着自己的认识和感受。 教师不能把他们看着 “ 空的容器 ” ,按照自己的意思往这些 “ 空的容器 ” 里 “ 灌输 数学 ” 这样常常会进入误区,因为师生之间在 数学 知识、 数学 活动经验、兴趣爱好、社会生活阅历等方面存在很大的差异,这些差异使得他们对同一个教学活动的感觉通常是不一样的。 要想多 “ 制造 ” 一些供课后反思的数学 学习素材,一个比较有效的方式就是在教学过程中尽可能多的把学生头脑中问题“ 挤 ” 出来,使他们解决问题的思维过程暴露出来。 自我反思 同伴互助 专业引领 促进教师专业化成长 高中数学教学与研究中出现的问题 14 ③ 对教 数学 的反思。 教得好本质 上是为了促 进学得好。 但在实际教学过程中是否能够合乎我们的意愿呢。 我们在上课、评卷、答疑解难时,我们自以为讲清楚明白了,学生受到了一定的启发,但反思后发现,自己的讲解并没有很好的针对学生原有的知识水平,从根本上解决学生存在的问题,只是一味的想要他们按照某个固定的程序去解决某一类问题,学生当时也许明白了,但并没有理解问题的本质性的东西。 ④ 反思教育教学是否让不同的学生得到了不同的发展。 应该怎样对学生进行教学,教师会说要因材施教。 可实际教学中,又用一样的标准去衡量每一位学生,要求每一位学生都应该掌握哪些知识,要求每一位学生完成同样难度的作业等等。 每一位学生固有的素质,学习态度,学习能力都不一样,对学习有余力的学生要帮助他们向更高层次迈进。 课题研究组对教师如何教学研究反思进行校本教研培训,鼓励青年教师在论坛上展示自己的反思成果,剖析自己的反思历程,使青年教师在与同伴交流、讨论中领会反思的真正涵义,加深了对所反思的教学内容的理解,并内化为自己的自觉行动 ,促进教师专业化成长。 校本教研培训前 后写“教后记”的青年教师比例 同伴互助 校本教研强调教师在自我反思的同时,开放自己,加强教师之间的专业切磋、协调和合作,共同分享经验,互相学习,彼此支持,共同成长。 同伴互助的实质是教师作为专业人员之间的交往、互动与合作。 教师集体的同伴互助和合作文化,是校本教研的标志和灵魂。 为此,要切实改造学校的情境,使学校真正成为一个民主的、开放的讨论领域,其中尤其要加以强调的是教师集体内部的专业争论。 以校为本的教学研究强调科学精神和求实态度,学校要培植学术对话和学术批评的文化,营造一 种教师91%9% 17%83%常写教后记的青年教师不常写教后记的青年教师培训前 培训后 15 内部自由争论的气氛。 高中数学教师间的同伴互助可包括: ① 关注的教学问题展开对彼此都有成效的交流。 交流的方式很多,比如:共同设计教学活动、相互听课、做课后分析等等。 交流的话题包括: 我觉得这堂课的地方是 „„ ,我觉得这堂课糟糕的地方是 „„ ; 这个地方的处理不知道怎么样。 如果是你会怎么处理。 我本想在这里 “ 放一放 ” 学生,但怕收不回来,你觉得该怎么做。 我最怕遇到这种 “ 意外 ” 情况,但今天感觉处理得还可以,你觉得怎 样。 „„ ② 合作解决问题。 共同从事教学设计,从设计的依据、出发点,到教学重心、基本教学过程,甚至富有创意的素材或问题。 更为重要的是这样的设计要为其后的 教学反思 留下空间。 同事之间长期相处,彼此之间形成了可以讨论教学问题的共同语言、沟通方式和宽松氛围,便于展开有意义的讨论。 由于所处的教学环境相似、所面对的教学对象知识和能力水平相近,因此容易找到共同 点和共鸣点。 研究表明,“教师之间的广泛交流是提高教学能力的最有效的方式”,而“论坛”“沙龙”也恰恰是同伴交流的一种形式, 但它又不完全等同于一般意义上的同伴交流。 一般来说,教师的交流主要是通过集体备课、听课、评课、日常交流等途径来实现,但是由于教师工作处于相对独立、有时为争取某种权力与资源而相互竞争的群组之中,常常将暴露自己的问题视为缺乏能力的一种表现,我们的教研活动也往往陷入“你好我好大家好”的怪圈之中。 因此,要达到每人的情感、问题、能力、信息都向他人开放、与他人共享这种理想的文化环境,只靠行政手段是很难实现的。 因此,针对“同伴交流”中只讲表面东西、不挖深层问题,只讲和和气气、不求问题解决的无效合作,在我们的“论坛”和“沙 龙”中,将青年教师在教学策略、教学理念、教学方法等方面遇到的问题,汇总分类,以每一类为一个专题去探讨,这样,每个教师都是以“旁观者”(其实是“参与者”)的身分去思考这些问题和不足,剖析深刻,毫无顾忌,最终找到解决问题的最佳途径,使每个教师达到豁然开朗的境界。 通过学校有意识的创设,教师间的研讨氛围十分浓厚,我们的教师会随时随地就 16 教育教学中的问题展开讨论交流,如课间、下课后,办公室,同去开会学习的路上,一同回家的途中,在看似随意的交谈中一起交换信息,共享经验,尽量让每个人的经验发挥最大的价值。 大到一篇论文的设 计,小到一道数学题的教学,可谓无所不谈。 我们也从频繁而琐碎的交流中发现一些普遍性的问题,并为此展开专题研究。 在彼此的互动、协作中,每个人都得到提高。 因为互助合作,学校变成了一个自主、开放的研究场所。 专业引领。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