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师招聘考试教育学与心理学模拟试题有答案(编辑修改稿)内容摘要:

B.机会 2.实施素质教育应当贯穿于 —— , B.社会教育 D.家庭教育 3.我国学制的层次结构有 —————————。 B‘初等教育 D.高等教育 E.研究生教育 4.“温故而知新”是指教学应遵循 —————————。 B.理论联系实际原则 D.因材施教原则 ——。 6.教学的基本组织形式是 ——。 B.班组授课制 D.个别教学 7.主张课内外结合培养人才,并亲自在帕夫雷什中学建立了“智力生活基地”的前苏联当代著名教育家是 ______。 B.赞可夫 连科 D.巴班斯基 E.苏霍姆林斯基 二、填空题 (每空 1 分,共 11 分 ) 1.中国乃至世界上最早的一部教育专著是《 ____》。 2.我国中小学教育具有一、全面性、义务性的特点。 3.小学生的思维发展特点是由具体形象思维过渡到 —— ’ 4. 20世纪,美国教育心理学家 —— 提出了按学科的基本结构构建课程的理论, 5.学校教学的根本任务是促进学生的 ——。 6.构成人的思想品德的基本要素包括 —— 、 —— , —— 、 ——。 7.教师的劳动具有复杂性、 —— 、长期性、 ——等特点。 三、名词解释 (每小题 3 分,共 9 分 ) 1.我国现行教育方针 2.启 发式 3.自我教育 四、简答题 (每小题 6 分,共 18 分 ) 1.简述教育要素及其关系。 2.简述中小学德育的基本原则。 3.简述班主任工作的内容。 五、论述题 (32 分 ) 1.结合当前教改实际,谈谈在教学中如何贯彻理论联系实际的原则。 2.结合实际,谈谈你对教师的教育能力素养的认识。 六、实例分析 (16 分 ) (文字在 300 字以上 ) 会时举左手,不会时举右手一位小学教师发现有一个孩子上课总是举手,可是叫起来他却答不上来,引得下面同学窃笑不已。 老师私下问他为什么这么做,他说如果老师提问不举手,同学们会在课下叫他傻瓜。 显然,学生身处两难境地,为逃避嘲笑,只好在自己不会的情况下一次又一次举起了手。 这个无奈的孩子在冒险。 他往往被不明真相而气恼的教师当众训斥。 而这位细心的老师观察到学生内心的变化,与他约定,当真会时高高举左手,不会时举右手,渐渐地这个孩子越来越多地举起了他骄傲的左手,越来越好地回答出老师的提问。 你认为这位老师的做法如何 ?请从教师的职业道德方面进行分析 中央广播电视大学 2020— 2020 学年度第一学期“开放专科”期末考试 公共事业专业教育学试题答案及评分标准 (供参考 ) 一、选择题 (每小题 2 分,共 14 分 ) 1. C E 2. A B C D E 3. A B C D 4. C 5. A B D6. B D E 7. E 二、填空题 (每空 1 分,共 11 分 ) 1.学记 2.基础性 3.抽象逻辑思维 4.布鲁纳 5.全面发展 6.知 情 意 行 7.创造性 示范性 三、名词解释 (每小题 3 分,共 9 分 ) 1.我国现行的教育方针是:教育必须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必须与生产劳动相结合,培养德、智、体等方面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 2.启发式是指从学生的实际出发,以学生为学习的主体,引导学生积极思维,使他们自觉 地完成学习任务,从而培养和提高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自我教育是指个体为形成、巩固和发展良好的思想品德而自觉进行的思想修养、思想转化和行为控制等活动。 四、简答题 (每小题 6 分,共 18 分 ) 1.教育要素及其关系。 要点: 基本要素是:教育者、受教育者、教育内容、教育手段。 (4 分 ) 四者关系为:他们共同存在于一个系统之中,相互联系、相互影响、相互制约。 (2 分 ) 2.中小学德育的基本原则。 (1)现实性和方向性相结合原则; (2)知行统一原则, (3)以积极因素克服消极因素原则;(4)严格要求与尊重信任相结合原则; (5)教 育影响的一致性和连续性原则; (6)集体教育和个别教育相结合的原则; (7)正面教育、疏通引导的原则。 3.班主任工作的内容。 (1)研究和了解学生; (2)做好学生的思想工作; (3)指导学生学习方法,提高学生的生活能力; (4)组织班集体活动; (5)做好校内外的协调工作; (6)做好学生评价工作; (7)班主任工作计划与总结。 五、论述题 (32 分 ) 1.教学中如何贯彻理论联系实际的原则要点: (6 分 ) (1)加强基础知识教学; (2)根据教材特点和学生的实际情况,有目的地联系实际; (3)重视培养学生运用知识的能力。 论 述: 10 分 2.你对教师的教育能力素养的认识。 要点: (6 分 )(1)教材分析和再创能力; (2)言语表达能力; (3)组织管理能力; (4)教育科研能力。 论述: 10 分 六、实例分析 (16 分 ) 要求: 1.结合提供的实例进行分析; 2.有明确的观点,观点和材料统一,语言通畅; 3.分析文字在 300 字以上。 评分意见: 1.能运用所提供的实例,观点和材料统一,论证有力,语言通畅,可得满分; 2.能运用所提供的实例、观点明确,但论证不十分得力,在 812 分内酌情给分; 3.不能运用所提供的实例进行分析论证,扣 5 分, 4.分析文字不足 300 字的,扣 3 分。 教师招聘教育学心理学试题及答案(共六份试卷) (第一卷 ) 一、单选题 ( )。 17 世纪,对班级授课制给予了系统的理论描述和概括,从而奠定了它的理论基础的教育家是 ( )。 ,这是因为 ( )。 、 能力是不一样的 ,以教育实践中存在的某一问题作为研究对象,通过合作研究,再把研究结果应用到自身从事的教育实践中的一种研究方法,这种研究方法是 ( )。 B.读书法 ( )。 想的提出始自党的 ( )。 、经济、科技体制而确定下来的学校办学形式、层次结构、组织管理等相对稳定的运行模式和规定,这是指 ( )。 8.《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颁布于 ( )。 年 年 年 年 1981 年在其附属中小学开始进行的学制实验是 ( )。 ,造就全面发展的人的途径和方法是 ( )。 ,是一种 ( )。 ,与教师成为一种独立的社会职业,从时间上来说, ( )。 ,教师负责组织、引导学生沿着正确的方向,采用科学的方法,获得良 好的发展,这句话的意思是说 ( )。 ( )。 ( )。 1951 年提出 范例教学 主张的是 ( )。 根舍因 ,应坚持的是 ( )。 ( )。 《行为主义》一书中写道: 给我一打健康的婴儿,一个由我支配的特殊的环境,让我在这个环境里养育他们,我可担保,任意选择一个,不论他父母的才干、倾向、爱好如何,他 父母的职业及种族如何,我都可以按照我的意愿把他们训练成为任何一种人物 医生、律师、艺术家、大商人,甚至乞丐或强盗。 这是 ( )。 ( )。 二、多选题 、心理学家布卢姆认为完整的教育目标分类学应当包括的主要部分是 ( )。 程产生的影响主要体现在 ( )。 ( )。 三艺 作为教育内容,这 三艺是指 ( )。 三结合 ,发挥教育合力,这 三结合 所指的三种教育是 ( )。 教育 ( )。 、文化学习 ,组织教师进修时,一般是 ( )。 《儿童权利公约》规定的少年儿童社会权利是 ( )。 童利益最佳原则 ,反映当代世界各国课程改革中所存在着的一些共同的发展趋势的是 ( )。 、综合化 ( ) 三、名词解释 :解释之一:教育是培养人的一种社会活动,它同社会的发展、人的发展有着密切联系。 从广义上说,凡是增进人们的知识和技能、影响人们的思想品德的活动 ,都是教育。 狭义的教育,主要指学校教育,其含义是教育者根据一定社会 (或阶级 )的要求,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地对受教育者的身心施加影响,把他们培养成为一定社会 (或 阶级 )所需要的人的活动。 解释之二:教育是有意识的以影响人的身心发展、改变人的身心素质为直接目标的社会活动,这是广义的教育;但广义的定义外延过大,在现代社会,学校教育构成现代教育的主要形式,而学校教育是由专职机构的专职人员承担实施的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的,以影响人的身心发展为直接目标的系统性社会活动。 :是国家或政党在一定历史阶段提出的 有关教育工作的总方向和总指针,是教育基本政策的总概括,是确定教育事业发展方向,指导整个教育事业发展的略原则和行动纲领。 :即思想品德教育,是教育者按照一定社会的要求,有目的、有计划地对受教者施加系统的影响,把一定社会的思想观点、政治准则和道德规范转化为个体思想品质的教育。 德育包括政治教育、思想教育和道德品质教育三个方面。 :是中小学为实现学校教育目的,与课堂教学相配合,在课堂教学以外对学生身心实施多种影响的正规教育活动。 :是以教育现象和教育规律为共同研究对象的各门教育 学科的总称,是若干个教育类学科构成的学科总体。 四、简答题 (1)科技进步是现代教育发展的根本原因; (2)现代科技知识已成为现代教育的主要内容; (3)科学技术改变了教育技术。 (1)以教学为主是由学校教育工作的特点所决定的; (2)教学是实现教育目的的基本途径; (3)教学为主是由教学自身特点决定的; (4)历史经验已经表明学校工作必须要以教学为主,如我国建国以来教育实践能说明这一点。 养目标的关系。 首先,教育目的是一个国家对其各级各类学校教育的总体要求,而培养目标是根教育目的制定的某一级或某一类学校或某一个专业人才培养的具体要求,是国家总体教育的在不同教育阶段或不同类型学校、不同专业的具体化;其次,培养目标的确定必须建立在教育目的的基础上,而教育目的又必须通过各级各类学校、各专业的培养目标而实现。 (1)社会生产水平的提高,为学校的产生提供了必要的物质基础; (2)脑力劳动与体力劳动的分离,为学校产生提供了专门从事教育活动的知识分子 (3)文字的产生 和知识的记载与整理达到了一定 程度,使人类的间接经验得以传递 (4)国家机器的产生,需要专门的教育机构来培养官吏和知识分子。 五、论述题 ,谈谈加强教师职业道德建设的意义与具体内容。 教师职业道德,简称师德,是指教师在教育教学活动中应当遵循的道德准则和行为规范。 加强教师职业道德的建设,它的意义是: 有利于提高教师的素质。 有利于强化教师的事业心和责任感。 有利于净化教育行业风气,推动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 有利于推动素质教育的实施。 、简答题 (每小题 6 分, 共 24 分 ) (1)教育能把可能的潜在的生产力转化为直接现实的生产力,是劳动力再生产和提高的重要手段之一; (2)教育是提高经济效益的重要前提; (3)教育是经济发展的重要因素,它能够为社会带来巨大的经济价值: (4)教育还可以生产新的科学知识、新的生产力。 (第二卷) 一、选择题 1.中国历史上最早提出 教学相长 的著作是( ) A.《大学》 B.《中庸》 C.《学记》 D.《春秋》 2.实用主义教育流派的代表人物是( ) A.夸美纽斯 B.赫尔巴特 C.裴斯泰洛齐 D.杜威 3.教育心理起源论认为教育起源于( ) A.生产劳动 B.模仿 C.语言 D.动物本能 4.普通中小学经常组织诸如生物、物理、航模等兴趣小组,主要是为了( ) A.深化课堂教学 B.培养竞赛人才 C.因材施教,发展青少年个性特长 D.充分发掘学有余力的学生的学习潜力 5.西汉初期实行的 罢黜百家,独尊儒术 的文教政策体现了教育的( ) A.永恒性 B.历史性 C.相对 独立性 D.继承性 6. 1985 年中共中央颁布《关于教育体制改革的决定》,指出要调整中等教育结构( ) A.大力加强普通高中教育 B.大力发展职业技术教育 C.实现中等职业技术教育与高等职业技术教育的更好衔接 D.进一步加强中等专业教育 7.学生在教育过程中,处于( ) A.主导地位 B.主体地位 C.被动地位 D.辅助地位。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