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治经济学原理导言(编辑修改稿)内容摘要:
品都具有两个因素: 使用价值和 交换价值 政治经济学导论 42 一、 商品的二因素 (一)、商品的使用价值: • 使用价值 :物品能够满足人们某种需要的属性。 • 一种商品体可能有多种使用价值。 • 使用价值同人们取得它所耗费的劳动多少 没有关系。 • 使用价值在任何社会都构成社会财富的物质内容,它 本身 不反映社会生产关系。 • 在 商品经济中 ,使用价值同时又是 交换价值 的物质承担者。 政治经济学导论 43 一、商品的二因素 (二)交换价值和价值 交换价值 :一种商品能够交换其它商品的属性。 一种商品的交换价值表现为与其它商品交换时的比例关系。 如, 1斗小麦交换 15尺布, 或 1斗小麦 =15尺布 交换价值的现代形式: X量商品 A=Y单位货币 政治经济学导论 44 一、商品的二因素 “1斗小麦 =15尺布”等式的基础: 等式两端相等在于两种商品中包含有共同的内容。 这种共同的内容不是它们的使用价值,也不是它们的效用,不同商品的使用价值或效用无法进行一般的比较。 政治经济学导论 45 一、商品的二因素 两种商品共同的内容:无差别的人类劳动的凝结,它构成商品价值的实体。 (价值的客观性) 价值 是凝结在商品中的无差别人类劳动。 政治经济学导论 46 一、商品的二因素 价值与交换价值的关系: 交换价值是价值的表现形式,价值是隐藏在交换价值背后的实际内容。 价值只通过交换价值才能表现出来。 政治经济学导论 47 一、 商品的二因素 (三)价值量 价值量 是凝结在商品中的无差别人类劳动的数量。 劳动是用时间来衡量的,因此价值量也是用劳动时间来衡量的。 决定价值量的劳动时间不是自然意义上的劳动时间,而是 社会必要劳动时间。 政治经济学导论 48 一、商品的二因素 社会必要劳动时间 :在现有的社会正常生产条件下,在社会平均熟练程度和劳动强度下制造某种使用价值所需要的劳动时间。 政治经济学导论 49 一、商品的二因素 有关商品价值量的一些问题: 个别劳动时间与社会必要劳动时间 简单劳动与复杂劳动 单位商品价值量与劳动生产率的关系 政治经济学导论 50 一、 商品的二因素 (四)商品是使用价值和价值的矛盾统一体 任何商品都具有使用价值和价值两个因素,其中价值是商品的本质,使用价值是价值的物质承担者。 使用价值与价值之间的关系是对立统一关系: 政治经济学导论 51 一、商品的二因素 统一性表现在:没有使用价值的商品就没有价值,两者共存于商品之中。 对立性表现在:商品的使用价值和价值互相排斥,商品的本质是价值,但直接表现出的只是使用价值。 任何人如果要获得商品的价值就必须放弃它的使用价值,否则就不能得到商品的价值。 政治经济学导论 52 一、商品的二因素 使用价值与价值的矛盾构成商品的内部矛盾。 作为商品它们是价值,但直接表现出来的只是使用价值,因此它们要求真正实现为价值。 商品内部矛盾决定了商品必须进入交换,实现全面转手。 二、体现在商品中的劳动的二重性 政治经济学导论 54 二、体现在商品中的劳动的二重性 • 生产商品的劳动具有二重性:具体劳动和抽象劳动。 • 劳动的二重性是商品二因素的形成原因。 • 劳动的二重性学说是理解政治经济学的枢纽。 政治经济学导论 55 二、体现在商品中的劳动的二重性 (一)具体劳动 具体劳动 指人们在一定的具体形式下进行的劳动,又称为有用劳动。 具体劳动通过人们的劳动目的、劳动对象、劳动工具、操作方法、劳动结果等具体形态体现出来。 政治经济学导论 56 二、体现在商品中的劳动的二重性 具体劳动的性质: 具体劳动创造使用价值; 具体劳动是人类社会生存的永恒条件; 各种不同的具体劳动共存并相互依赖构成社会分工体系。 政治经济学导论 57 二、体现在商品中的劳动的二重性 (二)抽象劳动: 抽象劳动 指抽去了具体形式的劳动,是一般人类的体力和脑力耗费或支出。 抽象劳动形成商品的价值; 做为独立化的经济范畴它反映着商品经济中人们之间的经济利益关系。 只是在商品经济关系下,人类体力脑力的支出才作为抽象劳动的范畴存在,因此,抽象劳动是一个历史范畴。 政治经济学导论 58 二、体现在商品中的劳动的二重性 生产商品的劳动是有着具体劳动和抽象劳动两重性的劳动。 由于生产商品的劳动的二重性,使生产出的商品具有使用价值和价值两个因素。 政治经济学导论 59 二、体现在商品中的劳动的二重性 三、劳动二重性理论是理解政治经济学的枢纽 劳动二重性理论区分了同一劳动的两个侧面,有助于说明它们不同的性质、运动规律,为说明在现象形态上使用价值和价值的不同运动奠定了基础。 在后面的理论中许多内容的理解都要借助劳动二重性学说。 三、价值形式的演变与货币的产生 政治经济学导论 61 三、价值形式的演变与货币的产生 什么是商品的 价值形式。 商品具有使用价值和价值两个因素,因此,商品也应当有两种形式: • 商品使用价值的表现:自然形式,如形状、性质、用途等。 • 商品价值的表现:价值形式 价值形式是价值借以表现自己存在的形式。 政治经济学导论 62 三、价值形式的演变与货币的产生 商品如何表现自己的价值。 商品价值是生产商品时所耗费的无差别人类劳动,商品自己不能表现自己的价值。 商品的价值只有通过另一个商品才能相对表现出来。 商品价值是一定的社会关系的体现,因此,也只有从一个商品和另一个商品的交换关系中表现出来。 政治经济学导论 63 三、价值形式的演变与货币的产生 现代经济中商品的价值形式 ——货币 政治经济学导论。政治经济学原理导言(编辑修改稿)
相关推荐
本主义生产的周期性,时而缩小,时而扩大的。 第四章 78 政治经济学原理 (资本主义部分) 南开大学经济学系 第五章 资本的循环与周转 第四章 80 第五章 资本的循环与周转 第五章从生产与流通的统一的角度,研究资本运动的规律与条件。 本章共分为两节: 第一节资本的循环,研究资本的循环运动中经历的阶段和执行的职能以及资本连续循环的条件; 第二节资本的周转
劳动力按供求关系进行流动的场所。 ( 4)土地市场。 进行土地所有权或使用权的交易和转让。 ( 5)技术市场。 进行技术转让的场所。 : 指以社会主义经济制度为基础的经济模式,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基础性作用。 国企采 取自主经营、自负盈亏的企业制度,政府对企业的经济活动实行间接的宏观调控。 市场经济是一种经济运行机制,是商品经济所要求的运行机制,社会主义也是商品经济,因而也可以搞市场经济。
2)权责明确 权责明确是以法律形式确立出资人和企业法人对企业财产各自拥有的权利、承担的责任和履行的义务。 在现代企业制度中,企业作为独立的法人实体,以其全部 法人财产,依法自主经营,自负盈亏,照章纳税,对出资者承担资产保值增值的责任。 出资者按照向企业的投资额享有所有者权益,包括资产、收益权、股权转让权、剩余财产分配权和经营管理者的选择权等。 当企业破产时
通行着国际价值或国际生产价格的 规律。 市场时间是市场主体交换市场客体过程的持续性和顺序性。 它表现为市场商品交换的连续时间和具体方式。 一般商品交换,市场的时间结构是由现货市场、期货市场和信用交易构成的。 现货交易是在交易成立后立即或极短的期限内实行交割的一种买卖,它适用于批量较小或事先不能确定交易的商品流通。 其优点是价格反映供求的信号不易失真,不易造成虚假需求
直接干预、制度变迁和法律规制四大类型: 第一 ,间接诱导手段。 它包括政府启动经济杠杆进行间接管理和通过政府所掌握或控制的信息传递,广泛地对有关产业和企业活动实施诱导。 前者主要有:财政、金融、外贸、价格和政府定购手段;后者主要有发展计划、政府所组织的权威信息发布以及有关经济信息(特别是政府意图的日常传递)等。 显然,这两种间接干预手段都是通过对企业经济活动的参数调节
4 三、价值形式的演变 与货币的产生 可见, 货币的本质 是 固定充当一般等价物的特殊商品,是商品交换关系发展到一定程度的产物。 55 三、价值形式的演变 与货币的产生 货币产生后的社会影响 货币的产生使价值有了独立的表现形式。 货币形式成为商品经济中社会财富的代表。 商品界分裂为商品与货币两大部分,一切商品都只是作为使用价值存在,只有货币作为价值存在。 商品要真正成为价值,就必须转化为货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