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l5219-2005t架空送电线路基础设计技术规定(编辑修改稿)内容摘要:
,当计算上拔情况时, P0= , kPa; b1和 l1—— 底板处柱截面的长度和宽度, m。 2 矩形底板单向受弯(见图 )时,可按式( )和式( )计算: ( ) 当计算上拔情况时 式中: P1—— 底板 I(图 阴影部分)平均压力设计值, kPa; pc—— 1— 1 截面处反力。 3 矩形底板双向受弯(见图 )时,可按式( )和式( )计算: ( ) 当计算上拔情况时 式中: P2—— 底板 II(图 阴影部分)平均压力设计值,kPa; —— 2— 2 截面处反力。 图 矩形底板轴向力时弯距计算简图 图 矩形底板单向受弯时弯距计算简图 图 矩形底板双向受弯时弯距计算简图 底板在下压荷载作用下,当无上部纵向钢筋和腹筋时,底板的受冲切承载力应满足下列要求: 1 矩形截面柱作用于矩形底板时(见图 ),在柱与基础交接处以及基础变阶处的受冲切承载力可按下列 公式计算: Fl≤ hpftamh0 ( ) Fl=pjAl ( ) ( ) 式中: hp—— 受冲切承载力截面高度影响系数,当 h不大于 时,取 hp =,当 h 不小于 时,取 hp =,其间按线性内插法取用; at—— 冲切破坏锥体最不利一侧斜截面上边长,当计算柱与基础交接处的受冲切承载力时,取柱宽 ,当计算基础变阶处的受冲切承载力时,取上阶宽; ab—— 冲切破坏锥体最不利一侧斜截面在基础底面积范围内的下边长,当冲切破坏锥体的底面落在基础底面以内[见图 ( a)、( b)],计算柱与基础交接处的受冲切承载力时,取柱宽加两倍基础有效高度,当计算基础变阶处的受冲切承载力时,取上阶宽加两倍该处的基础有效高度,当冲切破坏锥体的底面在 L 方向落在基础底面以外,即 a+2h0> L时[见图 ( c)], a=L; h0—— 基础冲切破坏锥体的有效高度; Al—— 考虑冲切荷载时取用的多边形面积(图 中的阴影面 积); pj—— 扣除基础自重及其上土重的荷载设计值作用下地基土单位面积净反力,对偏心受压基础可取用基础边缘处最大地基土单位面积净反力; am—— 冲切破坏锥体最不利一侧计算长度; Fl—— 作用在 Al上的地基土净反力设计值。 图 阶形基础受冲切承载力计算截面位置 ( a)柱与基础交接处;( b)基础变阶处;( c) 基础变阶处 1— 冲切破坏锥体最不利一侧的斜截面; 2— 冲切破坏锥体的底面线 柱中纵向受力钢筋应符合下列规定: 1 纵向受力钢筋的直径 d 不宜小于 12mm,全部纵向钢筋配筋率不宜大于 5%;圆柱中纵向钢筋宜沿周边均匀布置,根数不宜少于 8 根,且不应少于 6 根。 2 柱内纵向钢筋的净距不应小于 50mm。 3 在偏心受压柱中,垂直于弯矩作用平面的侧面上的纵向受力钢筋以及轴心受压柱中各边的 纵向受力钢筋,其中距不应大于 300mm。 4 纵向受力钢筋的接头应互相错开一个(或几个)同一连接区段,根据接头型 式应满足下列规定: 1)焊接接头:同一连接区段长度为 35d( d 为纵向受力钢筋的较大直径)且不小于 500mm 的长度范围内。 在同一连接区段内,对纵向受拉钢筋的焊接接头面积百分比率不应大于 50%。 纵向受压钢筋的接头面积百分比率可不受限制。 2)绑孔接头:同一连接区段长度为 倍搭接长度且不小于 300mm 范围内。 在同一连接区段内,纵向受拉钢筋的焊接接头面积百分比率:对于梁、板类不应大于 25%;对于柱类不应大于 50%。 柱中箍筋应符合下列规定: 1 在柱中及其他受压构件中的周边箍筋应为封闭式。 对圆柱中 的箍筋,搭接长度应满足 锚固长度,且末端做成 135176。 弯钩,弯钩末端平直段长度不应小于箍筋直径的 5倍;也可焊成封闭环式。 2 箍筋间距不应大于 400mm 及构件截面的短边尺寸,且不应大于 15d, d 为纵向钢筋的最小直径。 3 箍筋直径不应小于 d/4,且不应小于 6mm。 当柱的宽度不小于 800mm 时,箍筋直径不应小于 8mm, d 为纵向钢筋的最大直径。 4 当柱中全部纵向受力钢筋的配筋率大于 3%时,箍筋直径不应小于 8mm,间距不应大于纵向受力钢筋最小直径的10 倍,且不应大于 200mm。 搭接长度应满足 锚固长度,箍筋末端应做成 135176。 弯钩且弯钩末端平直段长度不应小于箍筋直径的 10 倍。 箍筋也可焊成封闭环式。 5 当柱截面短边尺寸大于 400mm 且各边纵向钢筋多于 3根时,或当柱截面短边尺寸不大于 400mm 但各边纵向钢筋多于 4 根时,应设置复合箍筋。 6 柱中纵向受力钢筋搭接长度范围内应配置箍筋,其直径不应小于搭接钢筋较大直径的 倍。 当钢筋受拉时,箍筋间距不应大于搭接钢筋较小直径的 5 倍,且不应大于100mm;当钢筋受压时,箍筋间距不应大于搭接钢筋较小直径的 10 倍,且不应大于 200mm。 当受压钢筋直径 d> 25mm时,尚应在搭接接头两端面外 100mm 范围内各设置两个箍筋。 柱的截面尺寸不宜小于 450mm。 基础底板的厚度应符合下列要求: 1 浇制基础的底板厚度不小于 200mm; 基础底板中的纵向受拉钢筋直径不应小于 8mm,间距不应大于 200mm。 承受拉力的地脚螺栓,直径不应小于 22mm,间距不应小于 4 倍的地脚螺栓直径。 钢筋混凝土电杆的受拉杆杆底与基础底板应采取可靠的抗拉连接措施。 11 钻(冲、挖)孔灌注桩基础 一般规定 钻(冲、挖)孔灌注桩基础(本规定仅包括钻、冲、挖孔灌注桩,简称灌注桩或桩)按结构布置分为 单桩 和桩基,按埋置特点可分为低桩和 高桩 基础,选用时应根据杆塔设计荷载和地质、水文情况以及施工设备等条件确定。 灌注桩基础布置形式、桩直径及间距的要求如下: 1 桩基布置可采用对称或其他排列形式,应使其受水平力和力矩较大方向有较大的截面模量,其基本形式见附录 A图。 2 钻、冲孔桩的设计直径,宜根据施工钻具选定,一般采用 d=~。 挖孔桩的设计直径, 一般不小于。 3 灌注 桩的中心间距一般不小于其设计直径的 倍,但对排数不少于 3 排且桩数不少于 9 根的摩擦型钻(冲、挖)孔灌注桩,中心间距不小于其设计直径的 倍。 对扩底钻(冲、挖)孔桩,同时要求中心间距不小于 (当 D 不大于 时, D 为扩大端设计直径)或 D+1(当 D 大于 时)。 根据承载能力极限状态和正常使用极限状态的要求,桩基需进行下列计算和验算。 1 所有桩基均应进行 承载能力极限状态 的计算,计算内容包括: 1)根据桩基的使用功能和受力特征进行桩基的竖向(抗压或抗拔)承载能力计算和水平承载能力计 算; 2)对桩身、连梁及承台承载力进行计算,对于桩身露出地面或桩侧为可液化土、极限承载力小于 50kPa(或不排水剪强度小于 10kPa)土层中的细长桩尚应进行桩身压屈验算; 3)当桩端平面以下存在软弱下卧层时,应验算软弱下卧层的承载力; 4)对位于坡地、岸边的桩基应验算整体稳定性; 5)按 DL/T 5092— 1999 规程应进行抗震验算的桩基,应验算抗震承载力。 2 下列桩基应进行抗裂和裂缝宽度验算:根据使用条件要求混凝土不得出现裂缝的桩基应进行抗裂验算;对使用上需限制裂缝宽度的桩基应进行裂缝宽度验算。 3 对 某些有特殊变形要求的杆塔桩基,其地基的沉降量可按 GB 50007— 20xx 附录 R 计算,地基变形的倾斜允许值按表 取值,沉降量允许值可按 GB 50007— 20xx 表 中高耸结构基础的沉降量取值。 4 应验算桩在设计地面处的水平变位。 桩基承载能力极限状态的计算应采用作用效应的基本组合和地震作用效应组合。 当进行桩基的抗震承载能力计算时,荷载设计值和地震作用设计值应符合 DL/T 5092— 1999 和 GB 50191 的规定。 按正常使用极限状态验算桩基的水平变位时,应采用作用效应的短期效应组合;验算抗裂、裂缝宽度时,应根据使用要求和裂缝控制等级分别采用作用效应的短期效应组合或短期效应组合考虑长期荷载的影响;对砂类地基土可采用作用效应的短期效应组合验算地基沉降,对粘性地基土可按荷载的长期效应组合(无冰、风速 5m/s 及年平均气温)验算地基沉降。 桩基构造 桩、承台及连梁的混凝土强度等级 不应低于 C20。 灌注桩使用螺纹钢筋时清孔后泥浆比重不应大于,使用光面钢筋时不应大于。 灌注桩桩身应按下列规定配筋: 1 桩身 主筋应经计算确定。 当桩身直径为 300mm~20xxmm 时,最小配筋率不宜小于 %~ %(小桩径取高值,大桩径取低值)。 2 桩身主筋不宜小于 8 10,应沿桩周均匀布置,其净距不应小于 60mm。 应尽量减少主筋接头,其混凝土保护层厚度不得小于 50mm。 3 桩身主筋应通长配置。 4 箍筋采用 ( 6~ 8)间距 200mm~ 300mm,应采用螺旋式箍筋 ;受水平荷载较大的桩基和抗震桩基,桩顶( 3~ 5)d 范围内的箍筋应适当加密; 当钢筋笼长度超过 4m 时,应每隔 左右设置一道 ( 12~ 18)焊接加劲箍筋。 扩底灌注桩扩底端尺寸宜按下列规定确定(见图): 1 扩底端直径与桩身直径比 D/d,应根据承载力要求及扩底端部侧面和桩端持力层土性确定,最大不超过。 2 扩底端侧面的斜率应根据实际成孔及支护条件确定,a/hc一般取 1/3~ 1/2,砂土取约 1/3,粉土、粘性土取约 1/2。 3 扩底端底面一般呈锅底形,矢高 hb取( ~ ) D。 图 扩底桩构造 承台厚度一般取为桩径的 ~ 倍。 边桩外侧与承台边缘的距离,对直径不大于 1m 的桩不得小于 倍桩径且不小于 250mm;对直径大于 1m 的桩不得小于 倍桩径且不小于 500mm。 承台的受力钢筋应通长配置,钢筋直径不宜小于 10,钢筋净间距应满足 60mm~ 200mm。 矩形承台板配筋宜按双向均匀布置;对于三桩承台,应按三向板带均匀配置,最里面三根钢筋相交围成的三角形应位于塔脚 底板截面范围以内。 桩与承台的连接宜符合下列要求: 1 桩顶嵌入承台的长度,对于大直径桩不宜小于 100mm;对于中等直径桩不宜小于 50mm。 2 桩顶主筋应伸入承台内,其锚固长度不宜小于主筋直径的 30 倍(Ⅰ级钢)或 35 倍(Ⅱ级钢和Ⅲ级钢),对于受拔桩基应满足受拉钢筋锚固长度的要求并不应小于 40 倍主筋直径。 3 桩顶主筋宜外倾成喇叭形(大约与竖直线夹 15176。 角),并应设置箍筋或螺旋筋,其直径与桩身箍筋直径相同,间距为 100mm~ 200mm。 埋入土中的承台或连梁底面主筋的混凝土保护层 厚度不宜小于 70mm,当有混凝土垫层时,不应小于 40mm。 埋入土中的承台或连梁的埋深应不小于 600mm。 在季节性冻土及膨胀土地区,其埋深及处理措施,应按 GB 50007— 20xx 和 GBJ 112 等有关规定执行。 连梁的高度可取为 ~ 倍的桩径,宽度可取为~ 倍的桩径,且应有必要的抗弯刚度。 连梁构造应符合 GB 50010— 20xx 第 节要求。 连梁主筋应伸入桩内并与桩内主筋可靠连接。 桩顶作用效应计算 桩基中的基 桩桩顶所承受的轴向力,可按式( )及( )计算。 1 轴心竖向力作用下: ( ) 2 偏心竖向力作用下: ( 2) 式中: N—— 轴心竖向力作用下任一复合基桩或基桩的竖向力设计值(当为负值时为拉力改称 T), kN; Ni—— i 桩桩顶承受的轴向压力(当为负值时为拉力改称 Ti), kN; F—— 作用于桩基顶面的竖向力设计值(下压时取正值,上拔时取负值), kN; G— — 承台或连梁及其上部土自重的设计值(对地下水位以下部分应扣除水的浮力), kN; n—— 桩基中的桩数;。dl5219-2005t架空送电线路基础设计技术规定(编辑修改稿)
相关推荐
柜室 地基与基础 3 3 8 14 7 7 1 合格 34 主体 / / 8 8 4 4 1 合格 35 1变配电所 地基与基础 2 1 8 12 6 6 1 合格 36 主体 / / 16 15 5 5 3 合格 37 2变配电所 地基与基础 2 1 8 12 6 6 1 合格 38 主体 / / 14 13 6 6 3 合格 39 乙丙烷裂解炉单元 设备 基础 1 1 4 6 3 3 /
5d; C25 时为 40d,高于 C25 时为 35d( d 为钢筋直径)。 任何情况下,纵向受拉钢筋的搭接长度不应小于 300 ㎜,受压钢筋的搭接长度不应小于 200㎜。 受拉区内Ⅰ级钢筋绑扎钢筋接头做弯钩, HRB335 钢筋的绑扎接头可不做弯钩。 钢筋搭接处,在中心和两端用铁丝扎牢。 钢筋制作、安装质量应符合《公路桥涵施工技术规范》的要求。 钢筋加工的偏差不得超过:
据了解,目前国外同类产品售价为: 150 吨多功能动力水龙头约 65 万美元, 250 吨约70万美元,产品到达国内用户处的交付价折合人民币在 600~ 800万元之间。 我厂开发的 150T多功能动力水龙头,借鉴了国外不同厂商同类产品的技术 优点,关键部件实行全球采购,保证产品的质量。 价格上,每台售价约为 450万元,具有明显的优势。 同时,我们还具有贴近现场及时保证售后服务和现场服务等特点
公司一期弱电施工组织设计方案(电气施工组织设计) 制药有限公司一期 点系统技术措施1. 综合布线部分1) 施工前检查A. 土建工艺:地面、墙面、门、机房面积、预留孔洞;B. 现场环境:施工电源、电源插座及接地装置、活动地板铺设。 C. 器材检验:规格、品种、数量、电缆电气性能抽样测试、光纤特性测试。 D. 安全、防火要求:消防器材、危险物的堆放、预留孔洞防火措施。 2) 设备安装A. 设备机架
此,出厂前已经对显示器进行亮度和色温的调 节,尽可能减小色差。 通过自然色调设定色温 色温可在 2600K 到 10000K 的范围内以 100K 为阶调整。 长信号线补偿功能 当信号传输线过长时,由于信号的衰减和 RGB 传输的不同步,展现的画面会出现信号清晰度降低和重影画面。 NEC 采用独有的长信号线补偿功能,能够保证模拟信号最长 100米的传输效果( DVI 数字信号最长为 30 米)。
率: Kw 满载功率: 910r/m 10 传动部件的设计与选择 一.减速器 在传动装置中,减速器是装置中的重要部件之一,其传动性能、特点直接影响到整个升降装置的性能,而且减速器生产成本较高,为此合理的选择减速器,对降低生产成本和提高效率有很大的影响。 设计中采用齿轮 蜗杆减速器 二.卷筒 卷筒用以收放和储存钢丝绳,把电动机提供的回转运动转换成所需要的直线运动。 卷筒有单层卷绕和多层卷绕之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