房地产开发施工技术管理培训培训讲稿(编辑修改稿)内容摘要:

间歇 ”法。 即以减少砼浇筑厚度的方法来增加散热机会以减少砼升温,并使 砼温度分布均匀。 分层厚度一般控制在 范围内,相邻两浇筑层之间的间隔时间,一般为 57d 为宜。 三、控制温度裂缝的技术措施 为了防止大体积砼产生温度裂缝,现已积累了很多成功经验。 其主要措施有:①采用中低热的水泥品种;②降低水泥用量;③合理分缝分块;④ 掺加外加料;⑤选择适宜的骨料;⑥控制 砼出机温度和入模温度;⑦在砼内预埋水管、通冷水降温;⑧在砼表面 保温隔热,减少砼内外温差;⑨采取结构措施防止砼开裂。 水泥品种选择和用量控制 砼的导热性能较差,水泥水化热的大量积聚,使砼出现早期升温和后期降温现象。 因此,控制水泥水化热升温,即减小降温温差,对降低温度应力将起重要作用。 ( 1)选用中、低热的水泥品种 优选矿渣水泥或 火 山灰水泥。 根据实验表明:选用 级硅酸水泥比选用 级矿渣硅酸盐水泥, 3d 内的水化热平均升高 58℃。 ( 2)充分利用砼的后期强度 实 验表明,每立方米砼的水泥用量,凡每增减 10kg,其水化热将使砼的温度升降 1℃。 因此,在满足砼强度和耐久性的前提下,尽量减少水泥用量。 如在取得 设计、监理部门的认可后,采用 f45 或 f60替代 f28作为砼的设计强度,这样可使每立方米砼的水泥用量减少 4070kg 左右。 如上海宝钢、亚州宾馆、新锦江宾馆、浦东煤气厂筒仓等工程的大型基础都采用了 f45 或 f60 作为设计强度。 C20C40 的砼。 其 f60 比 f28 平均增长 %。 掺加外加料 在砼中掺入适宜的外 加 料,可使砼增加泵送性,优化砼的 级 配,改善砼的特性。 ( 1)掺加外加剂。 掺加 %,木质素磺酸钙(简称木钙),不仅能使砼的和易性明显改善,而且可减少 10%左右的拌和水,砼 28d 的强度提高 10%以上。 若不减少拌和水,坍落度可提高 10cm 左右。 若保持强度不变,可节约水泥 10%,从而降低水化热。 ( 2)掺入外加料 掺入适量粉煤灰,可改善砼的和易性、流动性。 若保持原有流动性不变,则可减少用水量,从而提高砼密实性和强度。 还可改善砼的可泵性,降低砼的水化热。 骨料的选择 砼中砂石重量占总重的 85%左右,正确选用砂石料对保证砼质量、节约水泥用量、降低成本都是 非常重要的。 ( 1)粗骨料选择 对于大体积砼,应优先选用粒径较大、级配良好的石子。 根据实验证明,采用 540mm 石子比采用 525mm 石子,每 m3 砼在相同水灰比的情况下,水泥用量可节约 20kg 左右。 而砼温度可降低 2℃。 ( 2)细骨料的选择 优先选用中、粗砂。 (但昆明地区只有山砂而且很细) ( 3)骨料质量要求 骨料中不得有超量的粘土、 淤 泥,有机物及其它有害物质其含量不得超过规定数值。 石子的含泥量不大于 1%;砂的含泥量不大于 2%。 控制砼的出机温度和浇筑温度。 由于砼中,石子、砂子占 85%左右,因此对砼温度 影响最大的是石子温度,砂子次之,水泥温度影响最小。 为了降低砼的出机温度,最有效的办法就是降低石子的温度。 其方法是用 简 易遮阳装置防止太阳照射;或用冷水冲洗石子。 葛 州坝工程是用冰水冲洗骨料,在储仓中通冷风预冷,使砼出机温度达到 7℃的要求。 ( 2)控制砼浇筑温度 关于砼浇筑温度的控制各国有所不同。 美国 ACI 施工手册中规定不超过32℃;日本土 木 学会施工规程规定不超过 30℃;日本建筑学会 钢筋砼 施工规定不超过 35℃;我国有些规范提出不超过 25℃。 根据工程经验总结,建议最高浇筑温度控制在 35℃以下为宜。 否则必须采取特殊技 术措施。 加强养护,延缓砼降温速率 大体积砼浇筑后,加强表面的保温、保湿养护,对防止砼产生裂缝具有重大作用。 保温、保湿养护的目的有三个:第一减少砼的内外温差,防止出现表面裂缝;第二防止砼过冷,避免产生贯穿裂缝;第三延缓砼的冷却速度,以减小新老砼的上下层约束。 减少砼收缩提高砼的极限拉伸力 砼的收缩值与 极限 拉伸值除与上述几条有关外,还与施工工艺和施工质量密切相关。 ( 1)对浇筑后的砼进行两次振捣,能排除砼因泌水在粗骨料、水平钢筋下部的水分空隙,提高砼与钢筋的握裹力,防止因砼沉落而出现的裂缝,增加砼的密 实度,可使砼抗压强度提高 10%20%,从而提高砼的抗裂性。 砼二次浇捣的恰当时间是指砼浇捣后尚能恢复到塑性状态的时间,这是二次浇捣的关键。 掌握二次浇捣恰当时间的方法有以下两种: ( A)将转动着的振动棒以其自身的重力逐渐插入砼中进行振捣,振动棒慢慢拔出时砼能自动闭合,不会在砼中留下孔穴,则认为此时进行二次振捣是适宜的。 ( B)当标准贯入阻力值来达到 350N/cm2以前,再进行二次振捣是有效的,不会损伤已成型的砼。 标准贯阻力 350N/cm2 时的对应立方体试块强度为25N/cm2,对应压痕仪强度值为 27N/cm2。 ( 2)改进砼搅拌工艺,采用二次投料的净浆裹石或砂浆裹石搅拌新工艺,可以有效地防止水分向石子与水泥浆界面集中,使硬化后的界面过渡层的结构密实,粘结强度增强,从而可使砼强度提高 10%左右,当砼强度基本相同时,采用这种工艺可减少水泥用量 7%左右,相应地减少了水化热。 改善边界约束和构造设计 ( 1)合理分段浇筑,当大体积砼尺寸过大,一次性浇筑就会产生较大的温度应力,从而产生砼裂缝。 用“后浇带”法分段施工,就可以降低温差和收缩应力。 在施工后期将若干段浇筑成整体。 “后 浇 带”间距一般为 2030m。 “后 浇 带”宽 为 7001000mm。 “后浇带”浇筑时间,不宜少于 40d。 浇筑砼时要比原砼提高一级。 并应加膨胀剂。 养护时间为 14d。 “后浇带”形式有平 拉 式; T 字式和企口式。 ( 2)在构造设计方面,采用合理 配 筋。 采用小直径、小间距适 当 增加 表面配筋,对控制砼裂缝开 展 起到很好作用。 ( 3)设置滑动层 设置滑动层,可以大大减小地层对砼的约束力,对减小砼 温度 收缩应力起到显著作用。 滑动层做 法 有:涂两道热沥青铺一层油毡;或铺 1020mm 厚沥青砂;或铺 50mm 厚的砂或石屑层等。 ( 4)设置缓冲沟 在结构表面,每隔一定距离(一般结构厚 的 1/5)设一条沟,这样可将结构表面拉力减少 2050%,有效防止表面裂缝。 ( 5)避免应力集中。 在洞口周围,变断面,转角处 等 会出现应力集中现象。 在洞口周围加斜向钢筋或钢筋网片。 在变断面处可将断面逐渐过渡,或增 配 抗裂钢筋。 加强施工监测工作 及时监测砼内部温 度 , 有的 放和矢 地采取相应技术措施,确 保 砼不产生过大温度应力,具有很大作用。 可 在 砼内部不同位置埋设 铜 热传感器,用砼温度测量记录仪 测量 温度变化。 也可以预埋 4//钢管,用温度计插入测温。 第四章 主体结构施工 我国目前高层建筑 从 材料上分,主要有 钢筋砼 结构和钢 结构。 由于现 浇钢筋砼 结构整体性好,抗震性能强,用钢量少,防火性能好和造价较低等优点,所以得到广泛应用。 第一节 现浇 钢筋砼 结构的适用施工方法 现浇 钢筋砼 高层建筑主体施工主要是解决好模板、钢筋、砼三方面的工程技术问题。 一、模板技术 模板工程是结构形成的重要组成部分。 其造价为 钢筋砼 工程总造价的2530%,总用工量约 50%,因此,模板工程对于提高工程质量,加快施工速度、提高劳动生产率,降低成本,实现文明施工都有重要影响。 模板工程体系,一般可分为竖向模板和 横向 模板。 竖向模板常用的有:大模板、液压滑 升 模板 、爬 升 模板、提升模板,筒子模板以及组合模(散装散拆)等。 横向模板主要有:组合模板散装散拆及台模、隧道模等。 组 合 钢模的制造原则: ( 1)要保证结构尺寸形状相互位置正确; ( 2)模板具有足够的强度,刚度和稳定性,能够承受砼的重量和侧压力,以及各种施工荷载; ( 3)力求构造简单,装拆方便,不妨碍钢筋 绑扎 ,保证砼 浇筑时 不漏浆; ( 4)优先选用 通用 ,大块模板,拼接最少; ( 5)模板长向拼接 要错 开布置,以增加模板整体刚度。 ( 6)模板支撑系统,应根据 模板承受荷载和部件的刚度,通过设计进行布置。 一般要求如下。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