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远洋运输业国际竞争战略研究_研究生学位论文(编辑修改稿)内容摘要:
时符合珍贵、异质、不可模仿、难以替代的标准之时,它们才成为核心竞争力,并形成企业持续的竞争优势。 因而,要培养和发展核心竞争力,企 业应首先分析自身的资源、知识和能力的状况,然后依据上述标准,选择其中某一方面或几个方面,充分发挥这一方面或几个方面的优势,并成为最擅长者。 显然,核心竞争力理论克服了波特的价值链分析模型涵盖企业内部所有方面的过度宽泛性。 此外,在选择那些可能成为核心竞争力的同时,还应关注未来新的核心竞争力的培养。 而要培养新的核心竞争力,必须提高产业预见能力。 为此,企业应根据对人的需求欲望、技术发展、社会大趋势等前瞻性的预测,从完全虚拟的市场出发来构想未来的产业,培养新的核心竞争力,从而使自己永久地保持核心竞争能力的领导地位, 成为未来产业的领先者。 作为企业战略管理理论的新发展,以资源、知识为基础的核心竞争战略理论对当前众多大公司特别是跨国公司的战略行为作出了较为合理的“解释”,该理论对培育代表中国产业实力的大企业、大集团的核心竞争力,设计科学、合理的国际竞争战略也颇有现实的指导意义。 总之,综合以上各个战略管理理论的优缺点,笔者认为首先,必须对企业的内、外部环境作出全面的分析,确认外部环境中的机会与风险、企业自身素质中的优势、劣势,并分析出企业的核心竞争力所在,并且确定本企业相对于主要竞争对手的竞争地位,才能制定出科学、合理 的国际竞争战略。 我国远洋运输业国际竞争战略研究 9 第二章 我国远洋运输业行业及外部环境分析 第一节 远洋运输业分析 一、远洋运输概述 远洋运输是指以船舶为运输工具,从事本国港口与外国港口之间或完全从事外国港口之间的货物和旅客的运输。 如果从广义上来讲,远洋运输还需包括为完成海洋运输提供其他相关的服务工作,如代理、理货、装卸和仓储等服务都应包括在内。 由于地球上的陆地为海洋所分离,且船舶运输与其它运输方式相比,具有运输量大、运价相对低廉的优点,因此,国际商品流通中有 80% 以上是通过海运实现的,使国际航运成为国际贸易的主要载体。 它 在国民经济和世界经济中具有举足重轻的作用。 3 二、远洋运输活动的特点 远洋运输主要从事国际间的运输,通常都要远涉重洋,不但活动范围广阔,航行距离漫长,运行风险很大,而且其活动要受有关国家的法令、规章或国际公约的约束,其经营也要受到国际航运市场的影响等等。 远洋运输活动的特点可以归纳为以下几方面: 1.远洋运输活动是一种全球环境下的市场活动 世界经济、国际贸易和远洋运输之间存在相互依存、相互促进的关系。 远洋运输是在市场机制下提供船舶动力来满足国际贸易对海上运输需求的一种市场活动,远洋运输依赖于国际贸易,同时也促 进着国际贸易的发展。 2.远洋运输活动具有激烈的竞争性 远洋运输市场中汇集着众多参与国际航运活动的经营人,他们之间的竞争非常激烈。 有各航运主体之间的竞争,还有航线之争、货源之争、托运方式之争以及各种营销手段之争等。 进入九十年代以后 , 世界贸易高速发展 ,与之相关的行业包括国际运输业发展迅猛 ,市场竞争日趋激烈 , 大量的运力投入大大超过贸易量的增长。 整个航运市场供大于求的严峻市场形势使恶性价格竞争愈演愈烈。 据统计, 1998 年末,世界营运中的全集装箱船舶 2716 艘、箱位 万 TEU,比1996 年分别增长 %和 %。 至 1998 年 9 月,订造中的全集装箱船 318 艘、箱位 万 TEU4,比 1996 年分别增长 %和 %。 相比之下, 2020 年前世界港口集装箱吞吐量增长只有 6~%,世界运力增长明显快于世界港口集装箱吞吐量增长幅度,集装箱 船舶运力显著过剩,使整个集装箱市场竞争更加激烈。 5 另一方面,由于中国国内市场经济发展不平衡,国际航运市场与中国市场在市场生命周期中的不同步性,导致国内航运市场供过于求,市场竞争更加激烈,直接结果就是从中国进出口的各航线运费从 95 年到现在降低了一半甚至更 多。 另外由于亚洲金融危机直接造成欧洲、北美与远东货流量不平衡,使得经营这几条主干航线的承运人普遍效益下滑,生存空间日趋紧迫,中国航运市场正处于从成长期向成熟期的快速转变当中,每一家航运企业都将面临这一快速而关键的转折。 3.远洋运输活动涉及到各国的经济利益和主权问题 3 《国际航运管理》, P 2~3 4 TEU(twentyfeet equivalent units) , 20 英尺集装箱 ,标准箱 5 《水运管理》, 2020 年第五期, P4~5,航运企业国际投资分析,胡汉湘 我国远洋运输业国际竞争战略研究 10 各国政府出于各自的经济利益都对远洋运输行业进行不同程度的干预,以保护和发展本国的远洋运输业。 同时,领海主权、海上运输安全和海洋环境污染等问题也为各国所关注,因而各国的航运活动都必须受国际公约和规章的约束。 4.远洋运输活动需要多种运输方式的配 合 随着贸易运输领域内的集装箱化运动的纵深发展,国际远洋运输活动为了提供“门到门”的运输服务,运输船舶急需与江河、沿海运输以及公路、铁路和航空建立有效的联系,以促进整个运输大系统内部的协调和运作,给社会带来更大的效益。 5.远洋运输活动的风险较大 远洋运输由于运输距离长、中间环节多、涉及面广,加之船舶在海上航行,难免受复杂多变的气候和自然条件的影响,加之时间性很强,因而风险就比较大,所以一般以货运为主,且运输过程中各种进出口货物和运输工具都需要办理运输保险。 第二节、国际竞争新态势及国内宏观环境分析 一、 国际竞争新态势及国际经济环境分析 二十世纪八十年代末、九十年代初,国际间的经济、贸易、金融、技术等领域的全面快速发展特别是信息技术的高速发展,给国际间的经济贸易合作与交流创造了十分良好的环境及条件,全球经济一体化趋势以迅猛之势席卷全球。 全球经济一体化的重要支柱和显著特点就是全球性跨国公司的迅速崛起,全球跨国公司以其占世界 40%的资产,生产了世界国内生产总值的 50%产值。 随着全球经济一体化进程的加快,每个国家都不可能独立的发展经济。 因而必须积极地参与国际市场竞争。 在全球经济一体化时代,对市场和客户的竞争早已 突破国界,在全球范围激烈展开。 当前世界经济的全球化进一步推动了国际航运市场全球化。 20 世纪 90 年代以来,随着贸易、投资、技术和金融资本国际流动的增加,尤其是信息技术的革命性发展,全球经济信息化步伐的不断加快,世界经济和市场正在稳步走向全球一体化,这对国际航运市场的全球化必将产生积极的影响和强有力的推动作用。 远洋运输是国际贸易的派生需求,因而世界经济和国际贸易的发展变化对远洋运输业的发展产生决定性的影响。 近年来,世界经济已进入持续、稳定的增长时期,并且国际贸易的增长速度普遍高于各国的经济增长速度,这就促进 了国际货流的增加和国际远洋运输业的发展。 我国各主要贸易伙伴中,由于“新经济”的拉动,近年来美国经济保持连续增长;日本经济也已经走出了亚洲金融危机的阴影;欧洲虽然局部地区冲突不断,但总体经济形势保持良好的增长势头;亚洲各国经济的增长为世界经济的活跃注入了新的活力。 这些都是促进我国对外贸易增长的有利因素。 但我们也应该看到,国际原油价格上涨已成为影响世界经济增长的重要因素。 自2020 年初开始,国际原油价格开始出现大幅上扬,为了抑制因油价上涨而产生的通货膨胀,许多国家采取收缩银根的政策来平抑物价。 这自然削弱了一 部分经济发展活力,导致了世界经济增长放慢。 二、国内宏观环境分析 (一)、政治法律环境 我国政治局势稳定,外交活动活跃,为我国经济建设提供了良好的政治环境。 我国远洋运输业国际竞争战略研究 11 国家鼓励出口的有关政策提高了企业的出口积极性。 一方面,经过不断地上调,目前我国出口商品的退税率平均水平已达到了 %左右的较高水平;另外, 1999 年下半年以来,我国外贸出口企业增加了出口信贷力度,且扩大了生产企业的自营出口权,越来越多的企业开始走向国际市场。 近年来我国政府实行了扩大内需的财政和金融政策,出台了多项刺激投资和消费的有关措施,宏观经济 出现明显好转,带动了进口需求的相应增长。 自十四大以后,我国的立法工作正在不断加强,已初步形成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法律体系框架。 对远洋运输业来说,如《中华人民共和国海商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海上国际集装箱运输管理规定》等法规的制定和完善为我国远洋运输业的发展提供了法律保障。 但是,也存在航运法规不完善等问题。 如《海商法》的配套实施细则、规章还有待进一步完善等。 (二)、经济环境 我国经济自 1996 年成功实现“软着陆”以来,正处于持续、稳定、健康的发展阶段。 “九五”期间,中国国民经济的增长速度达到 8%以上,远远高 于世界经济平均发展水平,大大缩小了我国与发达国家的差距。 在过去的五年间,中国成功地抵御住了亚洲金融危机的冲击,国民经济保持持续健康发展,综合国力显著提高,国企改革取得初步成效,“假日经济”方兴未艾,国内生产总值五年间连续跨越二个万亿元的台阶。 1996 年国内生产总值为六点六万亿元人民币, 1997 年便达到七点三万亿元人民币, 1998 年达到七点九万亿元人民币, 1999 年突破八万亿元民币,达到八点二万亿元人民币 6。 改革开放 20 多年来,我国全方位、多层次、 宽领域的对外开放格局已经基本形成。 我国经济已经开始融入了世 界经济竞争、合作与发展之中,经济政治社会面貌发生了重大而深刻的变化。 与此同时,我国的进出口总额也呈快速增长势头。 1998 年我国进出口总额为 亿美元, 1999 年为 亿美元 7。 又据统计, 2020 年 1~9 月我国外贸总额已达到 3454亿美元,比上年同期增长 %8。 由于我国对外贸易的 90%以上都由国际海运完成,国内经济和对外贸易的稳定增长,为我国的航运业提供了更多、更稳定的货源。 我国对外贸易快速增长的同时,进出口商品结构也不断发生变化。 出口贸易方面,制成品的比重 1995 年达到 85%以上, 初级产品的出口比重大幅下降,进口方面,原材料的增幅较大,工业制成品的增幅较小。 由于大多数工业制成品适合集装箱装运,这一变化趋势使得我国国际集装箱运量以年均 2030%的速度高速增长。 同时经济增长促进了我国对原材料的进口,原油、铁矿石、粮谷等大宗散货的进口稳定增长,从而使我国的油轮市场、干散货运输市场保持相当的需求水平。 三、加入 WTO对我国远洋运输业的影响 我国加入 WTO 可以说是指日可待。 一旦加入 WTO,届时我国的出口规模将大为增加,同时我国大幅度降低关税和消除非关税壁垒,也促使进口量的增加,进出口贸易的增 加势必促进我国外贸运输总量的增加和国际航运市场容量的扩大,同时加入 WTO 有利于我国对外贸易多元化,促进我国海上货运航线全方位的向全球辐射,这些都为我国远洋运输业的发展提供了有利的条件。 下面分析一下加入 WTO 对我国航运业的积极影响和消极影响: 1. 加入 WTO 对我国远洋运输业的积极影响 6 中国新闻社新闻, 2020 年 9 月 20 日, 摘自 7 《中国统计年鉴 2020》, P15, 中国统计出版社 8 2020 年我国外贸形式分析和 2020 年展望,高辉清,《世 界经济研究》 2020 年第一期 我国远洋运输业国际竞争战略研究 12 航运服务作为商品贸易的派生需求,无疑将随着进出口的繁荣而繁荣。 据估计,我国加入 WTO 后随着进出口贸易量的增长,外贸海运量的增幅将达 810%9。 由此推测,到 2020 年中国外贸海运量将会由 1998 年的 亿吨增加到 亿 吨。 由于进口量的上升趋势将大大超过出口量的增长,长期以来困扰承运人的东西向货量不平衡状况将会大大改善。 新一轮开放的热潮将带来更多的船东和货主,开辟更多的航线,增加更多的业务量。 尽管加入 WTO 极有可能带来远洋运输业更大程度的开放,市场竞争主体的增加,远洋运输企业之间竞争的更加激烈,但是从行业整体着眼,加入世贸组织无疑会使市场容量增大,增加行业整体的利益。 另外,国外企业先进的经营和管理经验将有助于带动国内货运行业的发展。 2. 加入 WTO 对我国远洋运输业的消极影响 虽然说中国加入 WTO 将促使中国进出口贸 易量有一个较大的增长,拉动国际运输需求的大幅增加,从而使中国的航运企业的进出货量有一定幅度的增长,在一定程度上缓解当前由于运力过剩、货源不足造成的经营困难,但是我们更要看到:随着我国加入WTO 后进一步开放包括运输及其附属服务行业,外籍班轮公司和物流企业将获得在中国市场经营发展的更大自由度,使我们中国航运企业面临前所未有的竞争压力。 对于货运领域的开放主要集中在“集运”也就是物流领域。 由于我国发展物流的时间比较短、相对不太成熟,与国外大型物流公司相比的竞争力较弱。 加入 WTO 后,大量国外物流公司的涌入将对我国刚 刚起步的物流业造成很大的阻力,并将长远地影响到国内物流企业的成长和发展。 另外,加入 WTO 对于航运代理业务也将产生不利的影响。 远洋运输业由于其特殊性长期以来受国家政策保护是一个高进入壁垒的行业。 但根据我国 WTO 谈判航运领域的报价单,船舶代理业将允许成立合营的船舶代理企业。 相应的,对国内船舶代理企业的限制也将放宽。我国远洋运输业国际竞争战略研究_研究生学位论文(编辑修改稿)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