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生物学检验细菌形态学检查法(编辑修改稿)内容摘要:

养基的成分和作用 培养基:是指人工配制的适合细菌生长繁殖的综合营养基质。 营养物质:蛋白胨、肉浸液、牛肉膏、糖醇类、血液、鸡蛋和动物血清、生长因子、无机盐类 水 凝固剂:琼脂、明胶 抑制剂 指示剂 培养基的种类 ( 按用途分类 ) 基础培养基 :培养营养要求不高的细菌,如普通平板 营养培养基 :能满足营养需求较高细菌的生长,如血平板 鉴别培养基 :含有某些特定的底物,用于鉴别细菌,如克氏双糖培养基( KIA) 选择培养基 :具有选择性抑制作用,用于选择性的培养目的菌,如 SS平板 增菌培养基 :促进目的菌的生长,适用于含菌量较少的标本,如葡萄糖肉汤。 厌氧培养基 :用于培养厌氧菌 培养基的种类 ( 按物理性状分类 ) 液体培养基:不含凝固剂,用于增菌和接种纯种细菌。 半固体培养基:含 %~ %琼脂,用于观察细菌的动力。 固体培养基:含 2%~ %琼脂,多用于细菌的分离培养。 培养基制备的一般程序 调配 溶化 矫正 pH 过滤澄清 分装 灭菌 检定 培养基灭菌 ★ 基础培养基: 121℃ 高压蒸汽灭菌 15分钟 ★ 含糖培养基: 113 ℃ 灭菌 15分钟 ★ 鸡蛋、血清培养基:间歇灭菌 3天 3次 ★ 不耐高温的液体成分:滤过除菌 保存 培养基 pH测定及矫正 材料: 待测培养基、 、 4孔比色架、 %酚红、 氢氧化钠 、 1mol/L) 盐酸(。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