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生物学检验其他革兰阴性杆菌及检验(编辑修改稿)内容摘要:

5%~ 10% CO2 营养要求高,常用肝浸液培养基 生长缓慢 菌落细小、无色透明、光滑 生化反应 氧化酶、触酶:+ 氧化分解葡萄糖 产生硫化氢 抗原构造 菌种 M抗原: A抗原 羊布鲁菌 20: 1 牛布鲁菌 1: 20 猪布鲁菌 1: 2 革兰阳性 需氧或兼性厌氧杆菌 白喉棒状杆菌 属棒状杆菌属 是引起白喉的病原体 主要以外毒素致病 白喉棒状杆菌 --形态染色 革兰阳性细长、棒状杆菌,无芽孢,无荚膜、无芽孢 排列不规则 胞浆中有易染颗粒(重要形态学特征) 异染颗粒染色法: 阿伯脱然色 奈瑟染色 白喉棒状杆菌 --培养特性 需氧或兼性厌氧 营养要求高 菌落特征 ● 血平板:灰白、狭窄溶血环 ● 鸡蛋斜面和血清斜面:生长迅速,灰白色有光泽菌落 ● 亚碲酸钾血平板:为选择培养基,菌落 呈黑色。 菌落分为重型、轻型或中间型 白喉棒状杆菌 --生化反应和抗原结构 生化反应 分解葡萄糖、麦芽糖、果糖等 不分解乳糖、多数不分解蔗糖 靛基质试验-、明胶液化-、尿素分解- 抗原构造 K抗原:型特异性抗原,不耐热 O抗原:与分枝杆菌、奴卡菌有共同抗原 白喉棒状杆菌 --临床意义 致病物质:白喉外毒素 由携带 β棒状杆菌噬菌体的白喉杆菌产生。 抑制蛋白质的合成。 经呼吸道飞沫感染,引起白喉。 假膜脱落阻塞呼吸道是白喉早期死亡的主要原因 中毒性心肌炎是白喉晚期死亡的主要原因 抗白喉免疫主要依靠白喉抗毒素的中和作用 锡克试验用于检测机体有无白喉抗毒素免疫 白喉棒状杆菌 --检验程序 咽拭标本 亚碲酸钾。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