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设行业关键岗位培训施工组织设计(编辑修改稿)内容摘要:

施工机具,依次、连续地由一个施工段转移到另一个施工段,反复完成同类工作。 。 工艺参数  (n):完成某项施工对象的施工所必须划分的、在工艺上密切相关的施工过程数。 :施工过程在单位时间内所完成的工程量。 空间参数  :专业工种的工人在从事施工生产过程中所具备的工作活动空间。 P345主要技术工种工作面参数表。  (r):在组织流水作业时,为了满足专业工种对操作高度和施工工艺的要求,将拟建工程项目在竖向上划分的操作层。  (m):在平面上划分为工作量大致相等的施工段落,也称流水段。 注:施工段是从施工过程划分出来的。 时间参数  (t):一个施工班组完成一个施工段上的任务所需要的时间。 〃  (K):施工工艺上前后相邻的施工过程 (班组 ),先后进入同一施工段的最小时间间隔。 P350例 22  (C):在组织流水施工时,在工作面允许下,两个工作班组在同一施工段上平行施工的时间。  (G):前一施工过程完成后,后一工作班组需要等候一段时间才能进入的等候时间。 流水施工的基本组织方式 P352图 25。 流水 基本特点 。 。 。 ,施工段没有空闲。 这是一种理想化的流水。 流水 流水组织步骤 ,分解施工过程,确定施工过程数。 流水 流水组织步骤  ,划分施工段,计算施工段数量。 m=n+ΣZ1/K+Z2/K m—— 施工段数。 n—— 施工过程数。 ΣZ1—— 一个楼层内个施工过程间的时间间歇、组织间歇之和。 Z2—— 楼层间的技术间歇、组织间歇。 K—— 流水步距。 流水 流水组织步骤  (T)。 T=(+n+1).K+ΣZ1ΣC1 m—— 施工段数。 r—— 施工层。 n—— 施工过程数。 ΣZ1—— 一个楼层内个施工过程间的时间间歇、组织间歇之和。 ΣC1—— 楼层间的技术间歇、组织间歇。 K—— 流水步距。 流水 流水组织步骤 。 P354图 27 流水 基本特点 ,不同施工过程流水节拍不一定相等。 。 ,但施工段有时会有空闲 。 流水 图 28。 流水 基本特点 ,不同施工过程流水节拍等于最小节拍的整倍数。 ,在数值上等于最小流水节拍。 ,施工段无空闲。 。 流水 图 29 流水 基本特点  完全相等。  ,差异较大。  ,可能有施工段出现空闲。 。 这是施工现场经常出现的情况。 流水 图 210。 本章内容 。 。 。 。 。 网络计划技术 网络计划技术是利用网络图来进行进度计划和控制的一种现代化管理方法。 最基本的是关键线路法和计划评审法。 利用网络图形来表达进度计划及其各项工作之间的相互关系,进行网络分析,计算网络时间,找出关键工作和关键线路,利用时差不断改善网络计划,寻求最优方案,达到缩短工期、提高效率之目的。 进度计划的种类 。 。 横道图法的特点 ,直观易懂,容易掌握,便于检查和计算资源需求情况。 约、相互依赖、相互影响的关系;不能反映整个计划的主次关系,难以抓住重点;难以反映可以灵活机动使用时间,不知道从什么地方挖掘潜力;不能准确评价计划的经济指标;很难与现代计算技术结合。 网络计划方法的特点  ,能全面而明确地表达各项工作开展的先后顺序,反映它们之间的相互制约和相互依赖的关系。 。  度的关键工作,便于计划管理者集中力量抓住主要矛盾,确保工期,避免盲。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