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国初期农业生产合作社利益关系及其整合问题研究_硕士学位论文(编辑修改稿)内容摘要:
首先要明确什么是利益关系。 从一般意义上讲,利益关系是不同利益主体之间的关系。 归属于特定主体的利益是利益的社会存在单位,从这个角度来划分,我们可以把利益划分为“不同利益主体的利益,那么他的利益关系就是不同利益主体的利益之间的社会联系”。 陈占安,[J].教学与研究,2004(04):76.从利益关系的产生根源来看,就是利益的自我性和社会性的矛盾。 从利益主体来看,作为个人自身利益,个人必须为了满足自己的需求或者说实现自己的利益而在社会中寻求实际途径,从而促进利益关系的形成。 此外,利益主体的互动性促进利益关系的形成,而利益关系的另一个侧面是利益矛盾,它指的是不同利益主体的利益之间以及包括它们与共同利益之间的差异和对立的一面。 同时,利益关系包含利益主体之间纵横两个方向上的利益联系。 从此可以得出:建国初期,农业生产合作社利益关系是以建国初期恢复和发展国民经济,促进国家工业化进展,从农业生产资料的私有到公有这种特定利益单位载体的背景下,随农业生产合作社的发展而衍生出来的社会关系和问题,简单的可以概括为,与农业生产合作社相联的利益主体之间,为满足自己的利益需要而形成的特定社会存在关系以及利益主体的差异性所带来的矛盾和问题。 “工人阶级领导农民推翻封建地主的土地制度之后,农民的生产积极性表现在两个方面:一个方面是个体经济的积极性,另一方面是互助合作的积极性。 这两个方面的积极性反应农民(主要是中农)本身是劳动者又是私有者的两重性质。 ”农业集体化重要文件汇编(19491957)上册[G].北京: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1981:216.为此,建国初期,采取积极而又谨慎的具体、多种过渡措施和形式,把农民引导到互助合作的道路上来,逐步确立社会主义社会制度,完成从新民主主义到社会主义的转变。 同时,引导农民走互助合作道路,进行社会主义改造,与农业生产合作社的利益关系密切相联, “第一是以工人阶级为首的人民政府和社会主义工业的领导;第二是农民在工人阶级领导下获得了解放和土地,因而能够信任工人阶级领导的正确性;第三是工人阶级和农民群众有共同的利益以及贫农和中农有共同的利益,而这一切的共同利益就是大家都力求或希望摆脱资本主义的剥削,因为资本主义的剥削只是使少数人靠剥削和投机而发财,至于极大多数人则将因此而陷于贫困和破产。 ”农业集体化重要文件汇编(19491957)上册[G].北京: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1981:216.所以,农村的农民利益和与工业相联系的市民利益是构成国家利益的原构利益主体,贫农利益和中农利益是构成农业生产合作社利益的原构利益主体的利益。 (三)农业生产合作社利益关系的表现 利益是人们需要的社会转化,在任何利益背后,都隐藏着特定的社会关系。 反过来说,“把人和社会连接起来的唯一纽带是天然必然性,是需要和私人利益。 ” 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1卷) [M].北京:人民出版社,1956:439. 因而人与人的关系本质上是利益关系,而错综复杂的社会关系也必然要体现为各种不同的利益,如恩格斯所言,“每一个社会的经济关系首先是作为利益表现出来。 ” 马克思恩格斯全集(18卷) [M].北京:人民出版社,1964:307.所以,农业生产合作社利益关系是由与农业生产合作社相联系的不同利益体现出来的。 但是,从利益关系形成上来讲,它是利益的自我性和社会性的矛盾,因而农业生产合作社利益关系则是以农业生产合作社的利益矛盾表现出来。 利益矛盾是不同利益主体之间的矛盾,利益矛盾分为横向利益矛盾、纵向利益矛盾。 横向利益矛盾发生的条件有二个:一是,利益主体存在差别;二是,两个利益主体对于同一利益客体都有要求。 利益剥夺、利益竞争是横向利益矛盾的形式。 对抗性、非对抗性是横向利益矛盾存在的状态。 纵向利益矛盾实际上是特殊利益与共同利益之间的矛盾,纵向利益矛盾发生的条件:利益各自不同性。 从横向的角度看,农业生产合作社利益关系表现形式为以下两点:第一,贫农和中农的利益关系。 “互助组合作社的内部问题,基本是贫雇农和中农的关系问题,对中农要照顾,要克服贫农向中农揩油的思想,不能像土改时候那样,土改时是搞地主以满足贫雇农,那是对的;今天揩中农的油以满足贫雇农,那就错了。 今天的贫雇农将来也要成为中农的,就来就会让别人来揩他的油,这就使贫雇农对上升增加顾虑”。 农业集体化重要文件汇编(19491957)上册[G].北京: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1981:135.贫农和中农的利益关系主要体现在利益的分配上,贫农要在互助合作运动中收益,中农却要牲口、农具多分红。 表现为土地、耕畜和劳力报酬的分配关系。 如果对耕畜等生产资料固定报酬过大,就会影响贫雇农的利益;对耕畜等生产资料固定报酬过低将损害中农的利益,打击中农的参加农业生产合作社的积极性。 “‘依靠贫农和中农的巩固联盟,逐步发展互助合作,限制富农剥削’是农村工作的路线和政策。 ”农业集体化重要文件汇编(19491957)上册[G].北京: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1981:245.如果不解决中农和贫农的矛盾,不搞好互助合作,不利于农村经济的发展和农业的社会主义改造。 第二,农业经济和工业经济发展自给关系及与此相联的农民与城镇居民的利益关系。 “党在过渡时期的总路线,就是要逐步实现国家的社会主义工业化,逐步实现对农业、手工业、和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 根据党的这个总路线,我国的国民经济建设不但要求工业经济的高涨,而且还要求农业经济要有一定的相适应的高涨。 ”农业集体化重要文件汇编(19491957)上册[G].北京: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1981:215.但是,由于小农经济分散、落后,个体小农经济制约着农村生产力的发展,农业经济发展与社会主义工业化之间的矛盾凸显。 为了克服小农经济局限性及满足广大劳动人民改善生活的需要,建国初期,就要把农民组织起来,逐步推进农业的社会主义改造,满足整个国民经济不断高涨的需要,克服工业和农业两个经济部门发展不适应的矛盾。 但是,随着经济发展步伐的加快,我国农业、农民将逐渐跟不上发展的脚步,造成农村和城市的差距越来越大,这种差距,实际上是农民与城镇居民利益关系的体现。 从纵向的角度看,农业生产合作社利益关系表现为:农业生产合作社和社员个人的利益关系。 “国家利益、集体利益、长远利益、同局部利益、个人利益、目前利益,根本上将来当然是一致的,但在一定程度上又有矛盾。 一般社员个人最关心的问题就是入社以后,能够增加自己的个人收入,他首先因为这样才赞乘社会主义。 而合作社的干部总想把合作社办的神奇些,多积累些公共财产,但是公共积累搞多了,社员的社会收益就会减少,这就有了矛盾。 集体利益是个人利益的基础,但是如果过分强调集体利益,不能使当地照顾个人利益,结果必然损害集体利益。 ”(草案)的说明[J].江西政报,19560704.所以,当时,农业生产合作社的发展和社员个人利益均衡问题很重要。 例如,要长远发展农业,就要提高农业的机械化水平,单靠人力是无法抵抗自然因素在农业上所造成的损害,所以就要积累农业生产合作社的集体资金,从而兴修水利、添加农机具等,但如果这部分自己积累过多,就会影响到社员个人收益,打击社员的入社积极性。 二、农业生产合作社利益关系的特点受历史环境及其农业生产合作社组织自身的特点影响,建国初期,农业生产合作社利益关系有自己的特点。 (一)利益关系的不确定性第一,利益关系的不确定是生产合作社阶段性特点所决定的。 建国初期,农业生产合作社的发展大体可以分为三个阶段:第一个阶段是从1949年10月至1953年,以互助组为主,同时试办初级形式的农业生产合作社。 这一阶段农业生产合作社利益包括:农业生产合作社自身利益、参加到农业生产合作社中社员的个人利益、参加到农业生产合作社中社员的共同利益、国家利益。 第二个阶段是从1954年至1955年上半年,这个阶段农业生产合作社的发展阶段。 这一阶段是农业生产合作社发展及其巩固阶段,这一阶段农业生产合作社社员发生变化,一部分人通过参加农业生产合作社及其发展,从贫农发展到中农,同时也出现了新富农。 合作社共同利益变化不大,但子群体的各自利益诉求、利益差异是存在着的。 第三阶段是从1955年下半年至195年底,也是农业生产合作化发展的迅猛时期,这个阶段基本上完成了社会主义改造。 这一阶段的农业生产合作社利益的包括:农业生产合作社社员的个人利益、农业生产合作社社员的共同利益、农业生产合作社利益、国家利益。 可以看出,农业生产合作社各阶段的利益主体和诉求都存在差异,因此对农业生产合作社整个的发展进程来讲,农业生产合作社利益关系具有不确定性。 第二,农业生产合作社利益关系的不确定性是农业生产合作社利益主体自我实现的要求与社会现实之间的差距决定的。 建国初期,农民获得土地,但小农经济广泛存在。 小农经济局限性以及农业生产资料的缺乏使我国农民处于两种道路的选择:一是自发的资本主义道路,结果是贫富分化;二是农民在国家引导下,走互助合作化道路。 农业生产合作社是建立在私有制为基础上的,但是农业生产合作社是农业社会主义改造的组织形式,他最终要实现的是社会主义集体化。 农业生产合作社这种集体化诉求和农业生产合作社建立的私有制基础是有差距的。 农业生产合作社即要保护农民的土地私有权,又要在将来消除这种生产资料私有,是一个复杂的阶段性进程。 如果我们不能把农业生产合作社同时具有私有性和社会主义发展趋向这种利益关系处理好,农业生产合作功能将不能充分发挥。 由于农业生产合作社同时具有私有性和社会主义发展趋向,因此农业生产合作社利益关系具有不确定性。 第三,农业生产合作社利益关系的不确定性受利益关系的表现形式影响。 在实际中,“已经得到满足的第一个需要本身、满足需要的活动和已经获得的为满足需要用的工具又引起新的需要。 ”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 [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79.所以农业生产合作社的发展过程是不断解决新需求的过程。 农业生产合作社对共同利益的追求和为社员服务为目的,可以说是建国初期农业生产合作社利益关系形成原因。 既要追求合作社效率的需求,满足合作社进一步的发展,又要兼顾合作社内部成员的利益权衡,满足现阶段社员利益需求。 也可以说是农业生产合作社组成的原则和目的决定了这种利益关系存在的必然性。 因此,只要农业生产合作社还存在,由此引发的各种利益关系就不可能消失。 反过来说,没有这种利益关系的存在,农业生产合作社就不能称为农业生产合作社,也是因为这样,这些利益关系只能通过各种手段和途径得以整合。 同时,利益关系是通过利益主体间的利益矛盾表现出来的。 但是,我国建国初期,合作化利益矛盾是属于人民的内部矛盾,而人民内部的矛盾一方面可以通过思想教育、协调等方式解决。 另一方面,由于处理不当,农业生产合作社利益矛盾也可能转化成为阶级对立的敌我矛盾。 矛盾可以相互转化,从这个意义上说,建国初期农业生产合作社利益关系具有不确定性。 (二)利益关系的复杂性建国初期,农业生产合作社作为农业社会主义改造的组织形式,其利益关系有其特有的复杂性。 农业生产合作社利益关系的复杂性是由当时特定的政治因素、经济因素和农业生产合作社自身的特点决定的。 从政治因素角度来讲,农业生产合作社利益关系的复杂性是由农村内部的阶层分化决定的。 建国初期,我国农民因为历史上封建制度的影响,存在阶层上的差异。 当时农民群体大致分为贫雇农、中农、富农等等。 农业生产合作社是建立在土地等生产资料小私有基础上的,具有社会主义发展趋向的,由广大劳动人民群众组成的社会主会主义改造组织形式。 所以,农业生产合作社的利益关系受到社员阶层差异的影响,具有复杂性,而且社员参加农业生产合作社的需求受社员阶层的影响,具有差异性。 农业合作化可以说是两条道路之间的较量,农村中只有贫农是最支持农业社会主义改造的,所以我党必须要依靠贫农,保障贫农的利益,但是土改以后有的贫农上升为新中农,虽然有阶层上的不同,经济上要好于贫农,他们在追求经济利益的诉求趋于老中农。 处理农业生产合作社内外利益关系问题,需要注意的一点。 但是,新中农和老中农还是不同的,新中农他们一般会拥护农业社会主义改造,因为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使他们经济状况发生根本变化,这一点他们同贫农是一致的。 新中农的存在使中农阶层社员自身利益诉求具有双方面积极性,一个是个体经济的积极性,另一个是合作化的积极性。 这反映出来中农阶层本身是劳动者又是私有者的两重性质。 农业经济的恢复和发展,农村资本主义和社会主义这两条道路的较量会越来越明显。 农业生产合作社就要把中农个体经济的积极性引导到互助合作的轨道上来,从而克服建立在个体经济基础上资本主义发展倾向,逐步过渡到社会主义。 在这个过渡过程中,农业生产合作社是不断发展的,农业生产合作社中的贫农会上升为中农,有的中农也可能在这个过程中上升到富农。 所以,农业生产合作社中的中农群体会出现恐慌,农民的小私有性决定了中农对私有财产的保护心态,在一定阶段里,农业生产合作社受中农的影响将呈现,既不发展也不缩小的状态。 要解除中农发展中的恐慌就要让中农认识到农业生产合作社的发展不会损害他们的利益。 虽然富农是农业合作化的对象,但是我们为了消除中农的顾虑,只能采取允许富农存在又限制富农发展的政策。 这其中不仅中农自身的利益诉求具有互斥性,而农业生产合作社作为建立在私有制基础上的具有社会主义趋向的组织形式,它的建立基础和自身的社会主义趋向是互斥的。 允许富农存在又限制富农发展,也是具有互斥性的政策。 这些无疑都体现了建国初期,我国农业生产合作社利益关系的复杂性。 从经济角度来讲,农业生产合作社利益关系的复杂性是由于当时农业生产要素的分布情况决定的。 受小农经济的私有性、分散性和落后性的影响,建国初期,我国的农业生产要素具有私有性、分散性和落后性的特点。 农业生产要素具有私有性,农民参加农业生产合作社的土地、生产资料都是农民自己所有的,同时参加农业生产合作社利益收入,除去税收,都是由农民自己支配的。 农民在参加农业生产合作社时投入的土地、农具、耕畜的数量受分散性的影响,每个社员投入的生产要素都是不同的。建国初期农业生产合作社利益关系及其整合问题研究_硕士学位论文(编辑修改稿)
相关推荐
我在组织协调能力上得到了极大锻炼,能够与各科 室、各单位进行较多地接触,在交流中积累了较丰富的工作经验。 要做好督导、施工安全和城建管理工作,个人必须具备较高的组织协调能力,而在办公室的工作经历,使我具备了这方面的 优势。 工作中,我将认真、全面贯彻委党组决议,作为上下级的的桥梁和纽带,加强沟通,最大限度地使委党组工作部署落到实处,促进各科室、各单位工作协调健康发展。 三是部队的培养和锻炼
备料款扣回按合同执行;合同无规定时,备料款的起扣点按下公式计算:T=PM/N(T─起扣点 P─合同总价 M─预付备料款 N─主要材料所占比重)(3)专业监理工程师应认真审核承包单位提交的月进度统计报表,并到现场逐项核对已完工程量,签署工程量报表,然后提交造价监理工程师;造价监理工程师对照承包单位工程款支付申请,计算应支付工程款(扣除应扣备料款)意见,提交总监理工程师
五 、组织机构 成 建工系统 “安全生产月”活动领导小组 (以下简称“领导小组” ),负责 “安全生产月”活动的组织领导工作。 具体成员名单如下: 组 长: XXX 副组长: XX XXXX 小组成员: XXX、 XXX、 XXX、 XXX、 XXX、 XXX、 XXX 领导小组下设 “安全生产月”活动办公室,负责 “安全生产月”活动的具体组织实施工作。 六 、活动内容
7 三、前期准备 指挥部: 西安天逸文化传媒有限公司 西安舞乐天歌舞演艺文化发展有限公司 西安润辉实业发展有限公司 办公室:确定邀请领导,收发请柬,分配礼堂场地,分发晚会策划,准备节目单。 同时,协调各部门现场分工,分配志愿者所在岗位。 策划部:准备晚会策划,协调组织彩排,组织晚会现场,催场。 外联部:通知参加彩排的节目负责人,联系晚会赞助方,协调各社团节目,申请彩排场地,联络音响、服装提供方
食文化的主要来源,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逐步提高,对饮食卫生和身体健康越来越重视,绿色蔬菜成为人们日常消费的首选。 特别是近年来,人们越来越提倡素食文化,禁食高脂肪、高蛋白食品,回归自然。 积极推广无公 害绿色蔬菜生产,杜绝在蔬菜生产上使用高毒高残留农药,提倡测土配方施肥,避免各种有害物质对蔬菜的污染,让消费者吃上“放心菜”有益于提高全民族体质,实现中华民族全 面复兴。 3
队堵塞现象,且应每层都设置。 ③ 本案定位为年轻人休闲购物主题的商业步行街,洗手间的设立要考虑每层商家单位自有洗手间及公共洗手间之间的互补性。 步行街室内外灯饰设计要点 考虑到电费成本的问题,步行街将来的晚间营业建议由经营者的室内照明为主,配合步行街霓虹灯、招牌灯箱、装饰性路灯构建项目的照明系统。 步行街室内照明设计既要满足展示功能需要,又要满足美学要求, 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