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产70万吨尿素项目安装工程施工组织设计(编辑修改稿)内容摘要:

进行定位焊时,背面也要充氩气或氮气保护。 四、焊接工艺 本标段管道材质种类较多,主要有以下几类: 碳钢: A106GrB AP15LCrB A234WPB A105 A234WP11 AP15LB 低温钢: A333Gr6 耐热钢: A335P11 不锈钢: A312TP304L A312TP316L A182F304L、 316L、 0Cr18Ni10 本方案似定,采用手工电弧焊或手工钨极氩弧焊或氩电联焊几种焊接方法。 对于小管径、薄壁管或管道内部清洁要求较高的管道或设备入口管道等不易吹扫的采用氩弧焊或氩电联焊。 碳钢: 手工电弧焊 手工电弧焊工艺: A、焊接材料:选用 J427 焊条。 B、焊接层数:采用多层单道焊。 C、焊接电流的种类和极性:直流反极性。 D、焊接电流:焊接电流是手工电弧焊最重要的工艺参数,也可以说是唯一的独立参数,因为焊工在操作过程中需要调节的只有焊接电流,而焊接速度和电弧电压都是焊工控制的,选择焊接电流时,主要由焊条直径,焊接位置和焊道层次决定,焊工在施焊时,可根据实际情况选择合适的焊接电流。 E、电弧电压:电弧电压主要影响焊缝的宽度,对于手工电弧焊来说,焊缝的宽度主要靠焊条的横向摆动幅度来控制,因此,电弧电压的影响 并不明显,当焊接电流调节合适以后,电弧电压实际正是由弧长来决定的,电弧太长时,燃烧不稳定,飞溅大,容**化建 ********化工 项目经理部 14 易产生咬边、气孔等缺陷,若电弧太短时,容易粘条,一般情况下,电弧长度等于焊条直径的 1/21 倍为好。 F、焊接速度:手工电弧焊时,在保证焊缝具有所要求的尺寸和外形,保证熔合良好的原则下,焊接速度由焊工根据具体情况灵活掌握。 手工电弧焊施焊操作 要求焊工严格按照焊接作业书的要求施焊。 A、起弧:焊接引弧应在坡口内表面,严禁在非焊接表面起弧。 B、打底焊:打底焊采用短弧焊,要求运条均匀,电弧长度为( 1/21) d( d 焊条直径 ) ,焊接速度不宜过快,要注意将焊接电弧的 2/3 覆盖在熔池上,电弧 1/3 保持在熔池前,用来熔化和击穿焊件的坡口根部形成熔孔,熔孔的大小决定背面焊缝的宽度和余高,若熔孔太小,焊根熔合不好,若熔孔太大,则背面易烧穿,产生焊瘤。 熔孔直径比隙大 1~2mm 为宜,施焊过程中需严格控制熔池形状,尽量保持大小一致,控制坡口两侧的熔合情况。 焊条更换要快,位置要准。 打底焊要求一次焊完,中间不能间歇,背面成形要求均匀焊透,不得烧穿,无缺陷。 C、填充焊:填充层施焊前,先将前一道焊缝的熔渣,飞溅清除干净,将前一 层焊缝接头处的焊瘤打磨平整,然后进行填充焊,填充焊需注意以下几点: ( a)控制好焊道两侧的熔合情况,填充焊时,焊条摆动幅度加大,在坡口两侧停留时间要比打底焊时稍长,必须保证坡口两侧有一定的熔深,并使填充焊道表面稍向内凹。 ( b)控制好最后一道填充焊缝的高度低于母材 ~。 ( c)每层填充层焊缝的厚度不宜超过 4mm。 ( d)每层焊完后进行外观检查,发现缺陷后必须清除,方可按原工艺要求继续施焊。 D、盖面焊:盖面层施焊时,焊条摆动的幅度要比填充层大,摆动时要注意摆动幅度一致,运条速度均匀,同时注意观 察坡口两侧的熔合情况,施焊时在坡口两侧稍作停顿,以便使焊缝两侧边缘熔合良好,避免产生咬边,以得到优质的盖面焊缝,焊条的摆幅由熔池的边沿确定,焊接时注意保证熔池边沿不得超过焊件表面坡口棱边 2mm,否则**化建 ********化工 项目经理部 15 焊缝超宽,盖面焊缝接头要平滑。 E、为防止焊接变形,对于较长的焊缝应采取分段打底,分段填充的方法,盖面采取连续焊。 F、每道焊缝焊完后,应立即清除表面渣皮、飞溅物,清理干净焊缝表面。 手工钨极氩弧焊 手工钨极氩弧焊工艺 A、 焊接材料:选用 H08Mn2SiA 焊丝 钨极选用 Wce20 钨极 保护气体种类:氩气、纯度应达到 % B、 焊接层数:采用多层单道焊。 C、 焊接电源的种类和极性:直流电源,正极性。 D、 焊接工艺参数: 层数 道数 焊丝牌号 规格( mm) 保护气体 流量( L/min) 电流( A) 1 1 H08Mn2SiA φ Ar 710 7590 2 1 H08Mn2SiA φ Ar 710 7590 3 1 H08Mn2SiA φ Ar 710 790 E、 喷嘴直径:喷嘴直径φ 12。 F、 钨极伸出长度: 5~6mm。 G、 喷嘴与焊件角度: 75176。 ~80176。 手工钨极氩弧焊操作方法 A、 保护正确的持枪姿势,随时调整焊枪角度及喷嘴高度既要有可靠的保护效果,又要便于观察熔池。 B、 打底焊应一气呵成,不允许中途停止,打底焊缝需经自检合格后,才能填充盖面。 C、 送丝要匀,不能在保护区搅动,防止空气卷入。 **化建 ********化工 项目经理部 16 D、 为了获得比较宽的焊道,保证坡口两侧的熔合质量,氩弧焊枪也可作横向摆动,但摆动的频率不能太高,幅度不能太大,以不破坏熔池的保护效果为原则,焊完打底层后,焊第二层时应注意不得将打底焊道烧穿,防止焊道下凹或背面剧烈氧化。 E、 注意焊后钨极形状和 颜色的变化,焊接过程中如果钨极没有变形,焊后钨极端部为银白色,则说明保护效果好;如果焊后钨极发蓝,说明保护效果较差,如果钨极端部发黑或有瘤状物,说明钨极已被污染,多半是焊接过程中发生短路,必须将这段钨极磨掉,否则容易夹钨。 F、 接头质量控制:无论打底层或填充层焊接,控制接头的质量很重要,控制接头质量的方法: —— 接头处要有斜坡。 —— 重新引弧的位置在原弧坑后面,使焊缝重叠 20~30mm,重叠处一般不加或只加少量焊丝。 —— 熔池要贯穿到接头的根部,以确保接头处溶透。 G、 收弧:收弧不当,会影响焊缝质量,使弧坑过深或产 生弧坑裂纹,甚至造成返修。 收弧的基本要点是逐渐减少热量输入,如及时改变焊枪角度、拉长电弧、加快速度。 对于封闭焊缝,最后的收弧,一般多采用稍拉长电弧,重叠焊缝 20~40mm,在重叠部分不加或少加焊丝。 停弧后,氩气应对收弧处持续保护延时 10S 左右再关闭,防止金属高温氧化。 氩电联焊: 氩电联焊是指采用氩弧焊打底,采用电弧焊填充盖面的焊接方法,其工艺参数及施焊操作可参考手工电弧焊与手工钨极氩弧焊的工艺及操作。 低温钢 低温 16Mn 钢,属无 Ni 低温钢其碳含量和杂质元素含量都比较低,焊接中一般不会产生淬 硬脆化现象,形成延迟裂纹和结晶裂纹的敏感性也很低,焊接性的主要问题是在于焊缝和近缝区的晶粒粗化和形成过热组织而引起韧性降低。 **化建 ********化工 项目经理部 17 焊接工艺 A、焊接材料 手工电弧焊焊条选用 J507RH 焊条。 手工钨极氩弧焊焊丝选用 H10Mn2,钨极 Wce20, Ar 纯度 %。 B、焊接层数:多层单道焊 C、焊接电流的种类和极性: 手工电弧直流反极性。 手工钨极氩弧焊采用直流电源,正极性。 施焊操作 具体的施工焊操作可参考本方案前面部分,这里只要求焊接过程中的注意事项。 A、预热和层间温度:是否预热应根 据管子的壁厚来选择,当壁厚大于 15mm 时,应进行焊接预热,预热温度 100~200℃。 控制层间温度,焊缝层间温度应同预热温度一致,以减少热影响区硬化组织的产生,避免形成裂纹。 B、坡口形式:坡口角度及间隙不宜过大,以免造成较大的焊接应力并引起裂纹,但也不宜过小,以防产生未焊透和未熔合缺陷,应选择合理的坡口角度及对口间隙。 C、运条:应采用线状焊(焊条不摆动),焊条摆动的宽度越大,输入的线能也越大,晶粒也粗大,造成低温冲击韧性降低,多层焊时,应采取累积法,尽量使焊道平坦,每层焊道要薄,利用后一焊道对前一焊道的热 处理作用来细化晶粒。 D、焊接速度及电流:随着焊接速度增加,焊肉厚度变薄,后面焊道的焊接热作用使细化晶粒的区域增大,故低温冲击韧性提高。 焊接电流的影响也应从线能量的角度来考虑,当焊接电流提高时,也要相应加大焊速。 如果焊接电流过大,使熔敷金属的化学成分变化,有时会引起性能下降。 耐热钢 耐热钢 12Cr1MoV,属珠光体耐热钢,在焊接接头近缝区存在着淬硬脆化和产生延迟裂纹的倾向,焊接接头在焊后回火热处理和高温下长期工作的过程中,还可能出现再**化建 ********化工 项目经理部 18 热裂。 焊接工艺 A、焊接材料 手工电弧焊焊条选用 R317 焊条或 R310 焊条(只适用小直径、薄壁管及氩电联焊盖面时选用)。 手工钨极氩弧焊焊丝选用 H08CrMoVA,钨极 Wce20, Ar 纯度 %。 B、焊接层数:多层单道焊 C、焊接电流的种类和极性: 手工电弧: R317 焊条直流反极性 R310 焊条交直流两用 手工钨极氩弧焊:直流正接 施焊操作时注意事项 A、焊接时,应该尽量减少焊缝金属中的含氢量,焊条在使用前必须充分烘干,烘干温度为 300~400℃,一般只允许烘干两次,多次烘干容易引起药皮开裂,造成焊接时药皮脱落,在使用过程中将烘干的焊条放 在手提式保温筒中,随用随取。 B、焊接预热和层间温度:为降低冷却速度,减小焊接应力作用,管道壁厚小于 6mm时,焊前可以不预热,壁厚大于 6mm 的焊前必须预热,预热温度 200~300℃,预热范围为坡口中心两侧各不小于五倍的壁厚,且不小于 100mm。 C、定位焊缝也需预热,定位焊缝长度 40~60mm,不宜太短。 D、严禁非焊接表面引弧,以免产生裂纹。 E、为防止合金元素的氧化烧损,应适当选用小电流,短弧操作。 F、焊缝余高是造成焊接接头应力集中的原因之一,因此应加以限制,一般壁厚在12mm 以下时,余高不大于 ,板厚在 12~25mm 之间时,余高不大于。 焊后热处理 焊接完毕后,为了加速扩散氢的逸出,消除残余应力及改变焊缝,热影响区的组织,**化建 ********化工 项目经理部 19 降低焊缝硬度及获得良好的力学性能应进行焊后热处理。 A、 热处理必须在焊后立即进行。 B、 热处理的加热范围为焊缝两侧各不少于焊缝宽度的三倍,且不小于 25mm,加热区以外的 100mm范围内应予以保温,管道两端应封闭。 C、 焊后热处理规范要严格控制,注意防止回头脆性和再热裂纹,热处理温度为710~750℃,加热速度,保温时间及冷却速度应符合下列要求: —— 加热速度:升温至 300℃后,加热速度按 5125/δ℃ /h计算且不大于 220℃ /h。 —— 恒温时间:每毫米壁厚 3min 且总恒温时间均不得小于 30min,在恒温时间内,各测点的温度均应在热处理规定的范围内,其差值不得大于 50℃。 —— 冷却速度:恒温后的冷却速度应按 6500δ℃ /h计算且不大于 260℃ /h,冷至 300℃后可自然冷却。 D、 热处理后进行返修或硬度检查超过规定要求的焊缝应重新进行热处理。 不锈钢。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