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q型气缸盖双端面铣削组合铣床总体设计(编辑修改稿)内容摘要:

孔、锪孔、 第 9 页 攻丝、粗镗孔外,现在已扩大到完成车削、仿形车削、磨削、拉削、精镗以及非切削加工(如检查、自动装配、清洗、试验,以及打印分类等)工序。 ( 2)提高生产率: 目前组合机床及其自动线的生产率不断提高,循环时间一般是 1~ 2 分钟,有的只用 10~ 30 秒。 提高生产率的主要方法是改善机床布局,增加同时工作刀具,减少加工余量,提高切削用量,提高工作可靠性及缩短辅助时间等。 为了减少自动线的停车损失,提高自动线的柔性,采用电子计算机进行自动线的管理。 ( 3)提高加工精度: 现在组合机床及其自动线上纳入很多精加工工序。 如进行一级孔的精镗,保证孔加工位置精度在 毫米。 为了使自动线能稳定地保证加工精度,已广泛采用自测量和刀具自动补偿技术,做到调刀不停车。 ( 4) 提高自动化程度: 目前组合机床自动线发展十分迅速。 越来越多的组合机床用于组成自动线。 组合机床本身则是全自动化发展。 为此,重点是解决工件加压自动化和装卸自动化。 ( 5) 提高组合机床及其自动线的可调性: 除早期发展的多品种,成组加工的组合机床及其自动线外,还创造了自动 换刀和自动控制切削用量的自动化机床。 ( 6) 创造超小型组合机床: 为了适应仪器、仪表、工业小箱体的加工需要,创造超小型组合机床。 这种机床多由超小型气动或液压动力配置而成,体积小、效率高,并能达到高的加工精度。 ( 7) 发展专能组合机床及其自动线: 随着组合机床技术的发展,过去一直被认为需按具体加工对象专门设计的组合机床,现在已可以以为一些行业范围的工件创制专能的组合机床。 组合机床设计步骤 : ( 1) 制定工艺方案 : 需要深入现场 ,了解被加工零件的工序的加工特点 ,精度和技术要求;定位 加压情况以及生产率要求等。 确定在组合机床上完成的工艺内容及其加工方法。 这里要确定加工步数,决定刀具的种类和形式。 ( 2) 机床结构方案的分析和确定 : 根据工艺方案确定机床的型式和总体布局。 在选择机床配置型式时,既要考察实现工艺方案、保证加工精度、技术要求及生产效率,又要考虑机床操作、维护、修理是否方便,排屑情况是否良好。 ( 3) 组合机床总体设计 : 这里要确定机床各部件间的相互关系、选择通用部件和刀具的导向、计算切削用量及机床生产率、绘制机床的总联系尺寸图及加工示意 第 10 页 图。 确定工艺方案 ( 1) 工艺基面 的选择 :该零件从构形上看属于箱体类零件,因此选工艺基面为先行工序已加工过的表面即底面及两个 Φ 12 的孔(见工序图),采用一面二销的定位方法,消除工件的六个自由度 ,使工件获得稳定的固定位置。 ( 2)加工工艺分析 :组合机床上通常采用在底座上安装铣削头来加工平面,这种加工方法所能达到的平面加工精度为:不垂直度 ~。 平面粗糙度为 ~ ,对基面的不平行度可以保证在 毫米以内,到基面的距 离尺寸公差可以保证在 毫米以内。 该零件材料为铝合金 ZL104。 硬度 HB≥ 70,精度要求为平面度为 毫米,粗糙度为。 要求保证尺寸 493177。 , 19177。 根据以上分析及 加工精度要求,决定采用端面铣刀进行高速铣削的方法。 保证零件精度要求,而不分粗,精加工工序,不要求两个工位。 这样减少了铣刀数量,使机床结构简单,降低成本,更经济。 配置型式的确定 该零件为长方体零件,采用卧式机床,椐前面的分析,该零件不分粗精加工工序,用单工位组合机床,采用标准 铣削头,从两面对工件进行加工。 根据以上分析,机床配置形式采用卧式单工位组合铣床。 结构方案确定 根据分析之具体有以下两个方案: 方案一:加工零件时,工件不动,由铣削头实现进给的铣削方式。 方案二:加工时铣削头不做进给运动,进给运动由进给动滑台带动工件实现。 分析比较如下: 方案一:机床没有滑台,工件的进给运动是靠侧置两个滑台带动铣削头来实现的,因此要设置两个液压动力滑台,致使液压系统复杂而且也不经济,占地面积大不利于安装,调整。 加工精度也不易保证。 方案二:只需设置一个动力滑台就可实现进给运 动,与方案一比较:加工方法可 第 11 页 靠,机床结构较方案一简单,调整,安装比较方便,占地面积小。 但由于装料高度的限制,中间有动力滑台及夹具,中间底座可能为非标准,但可作为调整装料高度的调整环。 通过以上分析与比较,选方案二:加工时铣削头不做进给运动,进给运动由进给动滑台带动工件实现。 其方案草图及机床部件如下:T 25A铣削头工件电机侧床身夹具 凸台 中间底座 图表 2 3 确定切削用量及选择刀具 ( 1) 确定材料 : :当前使用的刀具材料有四大类:工 具钢(包括炭素钢、合金工具钢、高速钢)、硬质合金钢、陶瓷、超硬刀具材料。 一般加工使用最多的是高速钢与硬质合金钢。 :工具钢耐热性差,但抗弯强度高,价格便宜,焊接与刃磨性能好。 故广泛用于中、低速切削的形成刀具,不宜高速切削。 硬质合金钢耐热好、切削效率高,但刀片强度、韧性不及工具钢,焊接刃磨工艺性也比工具钢差。 故多用于制作车刀、铣刀及各种高效切削刀具。 常用的硬质合金牌号中含有大量 Wc、 Tic,因此硬度、 第 12 页 耐磨性、耐热性均高于刀具钢。 常温硬度达 89~ 94HRA,耐热性达 800。 C~ 1000。 C,切削速度可达 220m/min 左右。 因本次要求刀具在高速下切削、需要良好的耐热性、耐磨性以及高硬度。 通过以上分析与比较:刀具材料选择硬质合金钢。 它可以用比高速刚铣刀高很多倍的切削速度进行切削,且保持良好的切削性能。 ( 2)刀具结构 : 根据零件加工精度为使工作可靠,结构简单,刃磨容易,成本低。 故选用标准端铣刀,铣刀直径根据生产经验,参考文献《铣工工艺学》 P45。 铣刀直径 D=( de:铣刀宽度)。 考虑加工余量。 取 de=85 ㎜ ,故: D= 85=136 ㎜。 根据《铣刀》 GB112985,选用标准镶齿套式面铣刀,参数为: 铣刀直径 D=160 ㎜ 铣刀宽度 B=45 ㎜ 铣刀齿数 Z=16 前角 γ=45176。 法后角 α n=12176。 加工表面平面度为。 生产批量为大批生产。 参考文献《金属机械加工工艺手册》第一卷 P372 有色金属及其合金类型零件的机械加工余量表 326,取加工余量为3 ㎜。 此处省略 NNNNNNNNNNNN 字。 如需要完整说明书和 设计。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