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州新电视塔施工组织设计 顶部天线桅杆安装内容摘要:

广州新电视塔施工组织设计 顶部天线桅杆安装 第三章 顶部天线桅杆安装方案第一节 天线桅杆安装总体技术路线天线桅杆总高 156 米,上下分成两部份。 下部变截面格构式 ,上部阶梯箱型实腹式 ,总重约 1300 吨。 结构座落在楼层顶部转换层上。 装难点及关键点1)天线桅杆总高 156 米,并且处于 454 米的高空安装,对起重设备、安装工艺选择提出很高要求;2)如何解决结构构件的超高空的垂直运输,怎样充分利用塔吊进行桅杆的安装是可研究的课题之一;3)在采用提升或顶升工艺时,桅杆的重心高于提升(顶升)点,在桅杆提升过程中如何保持垂直度,以及克服风荷载等是施工的关键;4)采取必要的结构加强措施是保证提升(顶升)工艺可实施的前提;5)在安装桅杆过程中,如何解决登高和操作安全,亦是难点之一;6)610m 的桅杆顶部在风荷载作用下随机晃动,且受日照影响大,如何解决桅杆整体垂直度控制和固定也是难点之一。 (详见第一章之第三节有关章节)线钢桅杆安装的总体技术路线在塔楼顶指定位置,布置一台 1200t·m(附自升式(自立式)塔式起重机,进行天线桅杆格构结构和临时辅助钢结构的安装;并在格构结构内适当部位(+置承重组装平台,分段组装实腹式天线桅杆;设三组导轮和八根导轨作导向及抗风纠偏装置,以四组(八只)穿心式液压千斤顶及钢绞线为提升设备,由计算机多参数自动控制,实现实腹段天线的超高空连续提升,快速就位安装。 构结构的临时调整与补强根据最新版招标图,天线桅杆的结构作了较大调整,最小截面格构结构为对边距 八边形,其上边长 正四边形箱形桅杆已无法置于格构结构内,为了实现实腹钢桅杆的连续提升,快速就位,减少施工风险,八边形截面以上设置临时钢框筒结构(采用 400 钢管)通过抱箍(避免焊接)与原 构结构组成一体,不仅解决井字形平撑后装及 八边形截面四角斜杆后装造成的不完整,形成可靠的提升承重结构,使实腹段钢桅杆在格构结构内顺利组装,而且该临时结构又可作为安全登高和操作脚手的支承结构,一举两得。 临时钢结构在天线钢桅杆安装完成后,由塔吊拆除。 另外,由于设置滑道等要求,也增加了部分临时结构。 详见下图:图 格构结构临时补强示意图 1图 格构结构临时补强示意图 则构件的垂直运输将变的十分困难。 塔楼安装时布置的两台外挂塔吊因平衡压铁将与天线杆相碰,无法作全回转作业,故须进行塔吊的置换。 利用两台外挂塔吊实现此种置换是容易实现的。 置换后的塔吊座落在塔顶桁架上,经验算桁架经适当处理后完全能承受塔吊传来的施工荷载。 塔吊改为自升式外附塔吊,以尽可能满足吊装高度和便于拆除。 其安装位置的确定,既要考虑到满足天线桅杆的安装,又要考虑到今后拆除的便利,施工时塔吊的起重能力为30t。 考虑到格构部分结构不宜进行顶升或提升作业。 故拟用塔吊分段或分件安装至标高+。 塔吊随着结构安装的高度而升高,并设附墙杆与桅杆连接,经验算,此工况能保证结构的安全和塔吊的正常使用。 桅杆实腹部分连续提升安装实腹式天线桅杆一般内部装有天线设备,拟采用分节组装、整体提升的安装方法。 即根据塔吊的起重能力和设备的允许条件分成若干段,由塔吊自下而上组装于+构结构内部设置的承重平台上。 为了适当减少提升的距离,桅杆的顶端超过格构段之上约 18 米。 实腹式一体化天线杆,结构自身重 160t,考虑设备重 20t,总重约180t,采用 “钢绞线承重,液压千斤顶集群作业,计算机同步控制”的提升工艺,即在适当部位设置八只穿式液压千斤顶,以钢绞线作为动力传递物,在计算机的控制下作连续垂直提升。 以上;钢铰线的荷载为抗拉强度的三分之一以下。 计算机可根据垂直度、油压等多项参数,实现多目标实时控制和自动连续作业。 每小时提升速度612m。 天线杆提升过程中除结构自重外,最敏感的荷载是风荷载。 为了保证高重心细长杆在提升过程中的稳定,不致倾斜,设置专用导轮导轨系统,以强制对中,确保提升过程中的垂直度控制和抗倾覆。 导轨固定在格构结构的适当位置,共设三组。 在提升过程中,确保其中两组同时工作。 根据导轮对导轨的反力,应对格构结构的适当部位作必要的加强。 为了使天线桅杆提升至设计位置时能作临时固定,天线桅杆底部须增设起嵌固作用的接长段,接长段长为 ,待提升段与下部结构可靠连接后,再行拆除。 天线杆提升前应对组装完毕的结构和提升装置作全面的检查验收,并对提升阶段的气候条件作详细跟踪预测,选择适当的气候条件(特别是风速情况) ,才能实施提升。 天线杆的校正,利用事先设计于接长段上的两组导轮装置,增加其液压纠偏功能,进行桅杆的垂直度校正,并用楔块进行临时固定。 天线杆垂直度的控制,在提升阶段装有垂直度传感器,作实时检测并将数据传递至计算机进行控制;在最终垂直度校正时,拟在天线杆的顶端和底端事先设测量标志(正交的两个方向) ,利用 行定位测量,并在周围适当位置设置经纬仪进行复测。 值得一提的是天线杆的垂直度在阳光照射下不断变化。 上海东方明珠电视塔天线桅杆安装时,天线杆顶端日夜位移最大达 300400本工程对日照温差的影响更为敏感,故应选择无阳光直射条件下测校。 天线杆垂直提升工艺虽然是成熟的,但毕竟存在一定风险,尤其是气候条件的影响尤为显著。 关键是缩短提升作业的时间,减少天气变化的不确定性。 我们采用实腹段天线杆一次连续提升,估计 46 小时即可完成,再加上校正和临时固定,总共作业时间也不会超过 1012 小时。 相对于每节逐段顶(提)升的方法,时间成倍缩短,风险也大为减少,可确保提升安装作业的安全可靠。 如果根据连续提升施工工艺要求,对天线桅杆的 构结构可作适当调整的话,则整个天线桅杆的施工过程将更为完善和快速。 第二节 械设备选用和布置选用 附自升式塔吊进行安装。 将先前拆除的 吊改装成采用外附自升式进行天线安装,针对本工程天线的结构形式而言是比较适合的。 因为天线桅杆下部格构式高度达 果塔吊固定,不采用自升,则由于受到吊装高度限制,势必部分格构式结构也将采用提升工艺。 而格构式结构提升将大大加大提升的难度,同时还需分段组拼、分段提升,在如此高空,这样施工无疑增加了相当的风险,对工程进度、质量、安全都带来不利。 自升塔吊用毕还可降至一定的位置,便于塔吊的拆除。 械平面布置图 吊的基础形式我们利用 10 米高的转换桁架作为塔吊基础,此时塔吊为自立式。 局部进行转换加固后,经过计算,完全满足塔吊的荷载要求。 随着桅杆结构安装高度的不断增加,塔吊转为外附形式,并自升至预定位置,经过计算,桅杆下部结构亦能承受塔吊附墙传来的施工荷载(详见计算书)。 序号 机械设备名称 数量 工况 位置 施工范围1附塔吊(由 装)1 巴杆 + 在安装下部格构式天线时,为外附自升式塔吊,自身进行爬升,并以已完成的天线作为依附结构,直至安装完格构式部分。 塔身总高68 米。 图 第一阶段图 第二阶段图 第三阶段 安装至结构标高+,然后在已完成天线内部组装上部实腹式结构,进行提升。 图 构式天线安装1)截面型式:图 柱最大截面 1000×50。 2)构件吊装单元划分由于塔吊当时的吊装性能最大为 30 吨,因此,吊装单元重量不得超过此重量。 图 构件吊装单元区域划分a)区域 1:底部 16 根斜立柱,由于单件都较重,进行散件安装;b)区域 2:两根立柱组成一个吊装单元,地面组拼,整体吊装;再将环向杆件补齐。 其中+设组装承重平台,其上两副井格对撑与滑道结构结合,改为环状内撑。 单 元 3单 元 2单 元 4单 元 1图 域 3:两根立柱带一侧斜杆、水平杆组成一个吊装单元,地面组拼,整体吊装。 单 元 3单 元 2单 元 1单 元 4斜 杆图 域 4:吊装方法同区域 3,但斜杆与柱用螺栓临时连接,待结构(包括临时结构)形成后拆除,以满足 形截面桅杆在格构结构内组装和提升完毕,待提升完毕再补装斜杆及井格对撑。 单 元 2单 元 1斜 杆 单 元 3单 元 4图 于顶部实腹式天线采用提升安装,根据组装和提升需要,须对格构式天线局部进行结构加强。 腹式天线安装1)高空拼装为了充分利用塔吊的起吊高度,尽可能减小提升滑道长度,并且考虑提升接长段,我们将拼装平台搭设在+台。 图 合塔吊起重量,将实腹段分成 5进行拼装。 天线桅杆+高以上格构段里面的水平杆件先不安装,留出内部空间。 图 500×2500,为了顺利通过格构段,从标高+八边形(3500×3500)部分水平杆及斜杆也需后补,如图:图 体提升整体提升天线工艺,我们在上海东方明珠电视塔天线安装时已经成功实施。 为确保广州电视塔天线安装的安全可靠,成熟工艺的运用至关重要。 a)提升接长段设置为了天线杆整体提升到位,即 的天线箱形段全部伸出格构段时的安全稳定和最后的调整定位,在天线箱形段的下面必须安装提升接长段,接长段的长度为 ,提升接长段的截面为 ×,接长段最下面为提升底座。 为了天线箱形段通过天线格构段的顶面,从标高+分结构需后做,在提升到位,测量调整定位之后再补成一体。 图 升设备设置天线箱形段的整体提升前,先要在 高的格构柱上安装提升支架,在提升支架上安装液压提升器,承重钢绞线通过液压提升器下垂,然后通过钢绞线锚具与箱形接长段底部的提升底座锚固。 提升时液压提升器向上收起承重钢绞线,使与钢绞线锚固的提升底座托着天线箱形段上升,直至天线箱形段的安装固定位置。 c)滑道导向轮设置初步计算箱形段天线重心位置距提升底座底面约 33 米左右,由于是高重心提升(构件重心在提升点之上) ,为保证提升时的安全稳定,在天线格构段的里侧布置了八根滑道,在天线箱形段及提升接长段的上下布置了 A、B、C 三档导向轮,提升时每侧导向轮与滑道之间有 10隙,保证天线箱形段既不会倾覆,又不会卡轨。 在箱形段提升到位尚未与格构段完全连接固定之前,由 A、B 两档导向轮(距离 10 米)来抵抗风载荷等水平力,保证天线箱形段的安全稳定。 图 提升立面工况提升滑道及设备布置见图 格构结构临时补强图。 图 时辅助结构的拆除:天线钢桅杆安装完成后,用塔吊和辅助起重机具将临时辅助结构拆除。 拆除过程自上而下,逐节进行。 因为临时结构通过抱箍与桅杆连接,故能保证不损伤原有结构。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