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政工程设计研究院科研楼工程脚手架专项施工方案(编辑修改稿)内容摘要:

,防止滑动。 1钢管架应设置避雷针,分置于主楼外架四角立 杆之上,并联通纵向水平杆,形成避雷网络,并检测接地电阻不大于 30Ω。 1外脚手架不得搭设在距离外架空线路的安全距离内,并做好可靠的安全接地处理。 1定期检查脚手架,发现问题和隐患,在施工作业前及时维修加固,以达到坚固稳定,确保施工安全。 1 外脚手架搭设人员必须持证上岗,并正确使用安全帽、安全带、穿防滑鞋。 1 严禁脚手板存在探头板,铺设脚手板以及多层作业时,应尽量使施工荷载内、外传递平衡。 1 保证脚手架体的整体性,不得与井架、升降机一并拉结,不得截断架体。 1 结构外脚手架每支搭一层,支 搭完毕后,经项目部安全员验收合格后方可使用。 任何班组长和个人,未经同意不得任意拆除脚手架部件。 严格控制施工荷载,脚手板不得集中堆料施荷,施工荷载不得大于 3kN/m2,确保较大安全储备。 2 各作业层之间设置可靠的防护栅栏,防止坠落物体伤人。 扣件式脚手架 拆架前 : (1) 应全面检查脚手架的扣件连接、连墙件、支撑体系等是否符合构造要求; (2) 应根据检查结果补充完善施工组织设计中的拆除顺序和措施,经主管部门批准后方可实施; (3) 应由单位工程负责人进行拆除安全技术交底; 20 (4) 应清除脚手架上杂 物及地面障碍物。 拆架时应划分作业区,周围设绳绑围栏或竖立警戒标志,地面应设专人指挥,禁止非作业人员进入。 当脚手架采取分段、分立面拆除时,对不拆除的脚手架两端,应先按《建筑施工扣件式钢管脚手架安全技术规范》 设置连墙件和横向斜撑加固。 拆架的高处作业人员应戴安全帽、系安全带、扎裹腿、穿软底防滑鞋。 拆架程序应遵守 “由上而下,先搭后拆 ”的原则,即先拆拉杆、脚手板、剪刀撑、斜撑,而后拆横向水平杆、纵向水平杆、立杆等,并按 “一步一清 ”原则依次进行。 严禁上下同时进行拆架作业。 拆立杆时,要先抱住立杆再 拆开最后两个扣件,拆除纵向水平杆、斜撑、剪刀撑时,应先拆除中间扣件,然后托住中间,再解端头扣件。 连墙件必须随脚手架逐层拆除,严禁先将连墙件整层或数层拆除后再拆脚手架;分段拆除高差不应大于 2步,如高差大于 2步,应增设连墙件加固;当脚手架拆至下部最后一根长立杆的高度(约 )时,应先在适当位置搭设临时抛撑加固后,再拆除连墙件。 拆除时要统一指挥,上下呼应,动作协调,当解开与另一人有关的结扣时,应先通知对方,以防坠落。 拆架时严禁碰撞脚手架附近电源线,以防触电事故。 在拆架时,不得中途换人, 如必须换人时,应将拆除情况交代清楚后方可离开。 拆下的材料要徐徐下运,严禁抛掷。 运至地面的材料应按指定地点随拆随运,分类堆放, “当天拆当天清 ”,拆下的构配件应按《建筑施工扣件式钢管脚手架安全技术规范》 JGJ1302020的规定及时检查、整修与保养,并应按品种、规格分别存放。 1 高层建筑脚手架拆除,应配备良好的通讯装置。 1当天离岗时,应及时加固尚未拆除部分,防止存留隐患造成复岗后的人为事故。 1如遇强风、大雨、雪等特殊气候,不应进行脚手架的拆除,严禁夜间拆除。 1翻掀垫铺竹笆应注意站 立位置,并应自外向里翻起竖立,防止外翻将竹笆内未清除的残留物从高处坠落伤人。 21 搭设人员必须是经过按现行国家标准《特种作业人员安全技术考核管理规则》GB5036考核合格的专业架子工。 上岗人员定期体检,合格者方可持证上岗; 搭设人员必须戴安全帽、系安全带,穿防滑鞋; 脚手架的构配件质量与搭设质量,应按安全技术规范规定进行检查验收,合格后方准许使用; 作业层上的施工荷载应符合设计要求,不得超载。 不得将模板支架、揽风绳、泵送混凝土和砂浆的输送管等固定在脚手架上,严禁悬挂起重设备,严 禁拆除或移动架体上安全防护措施; 当有六级以及六级以上大风和雾、雨、雪天气,应停止脚手架的搭设与拆除作业。 雪后架上作业应有防滑措施,并扫除积雪; 夜间不宜进行脚手架搭设与拆除作业; 脚手架的安全检查与维护,应按相应安全技术规范进行; 脚手板应铺设牢靠、严实,并应用安全网双层兜底,施工层以下每隔 10m应用安全网封闭;单、双排脚手架、悬挑式脚手架沿架体外围应用密目式安全网全封闭,密目式安全网宜设置在脚手架外立杆的内侧,并应与架体绑扎牢固。 在脚手架使用期间,严禁拆除主节点处纵、横向水平杆、连 墙件、交叉支撑、水平架、加固栏杆和栏杆; 当在脚手架使用过程中开挖脚手架基础下的设备基础或管沟时,必须对脚手架采取加固措施; 1 临街搭设脚手架时,外侧应有防止坠物伤人的防护措施; 1 在脚手架上进行电、气焊作业时,必须有防火措施和专人看守; 1 工地临时用电线路的架设及脚手架接地、避雷措施等。 应按现行行业标准《施工现场临时用电安全技术规范》 JGJ462020的有关规定执行; 1 搭拆脚手架时,地面应设围栏和警戒标志,并派专人看守,严禁非操作人员入内。 使用完毕的 脚手架架料和构件、零件要及时回收、分类整理,分类存放。 堆放地点要场地平坦,排水良好,下设支垫,钢管、角钢、钢桁架和其他钢构件最 22 好放在室内,如果放在露天,应用毡、席加盖、扣件、螺栓及其他小零件,应用木箱。 钢筋笼或麻袋、草包等容器分类贮存,放在室内; 弯曲的钢管杆件要调直,损坏的构件要修复,损坏的扣件、零件要更换; 做好钢铁件的防锈和木制件的防腐处理,钢管外壁在湿度较大地区(相对湿度大于 75%),应每年涂刷防锈漆一次;其他地区可两年涂刷一次。 涂刷时涂层不宜过厚。 经彻底除锈后,涂一度红丹即可。 钢管内壁可根 据地区情况,每 2~4年涂刷一次,每次涂刷两遍。 角钢、桁架和其他铁件可每年涂刷一次。 扣件要涂油,螺栓宜镀锌防锈,使用 3~5年保护层剥落后再次镀锌。 没有镀锌条件的,应在每次使用后用煤油洗涤并涂机油防锈。 木制件应做好防腐处理,钢制件应涂红丹及防锈涂料; 搬运长钢管、长角钢时,应采取措施防止弯曲。 拆架应拆成单片装运,装卸时不得抛丢,防止损坏; 脚手架使用的扣件、螺栓、螺母、垫板、连接棒、插销等小配件极易丢失。 在安装脚手架时,多余的小配件应及时收回存放,在拆卸脚手架时,散落在地面上的小配件要及时收捡起来; 健全制度,加强管理,减少损耗和提高效益是脚手架管理的中心环节。 比较普遍采用的管理办法有两种 (1) 由架子工班(组)管理,采用谁使用、谁维护、谁管理的原则,并建立积极地奖罚制度、做到确保施工需要,用毕及时归库、及时清理和及时维修保养,减少丢失和损耗; (2) 由材料部门集中管理,实行租赁制。 施工队根据施工的需要向公司材料部门租赁脚手架材料,实行按天计费和损坏赔偿制度。 三、监测监控 监测控制:采用经纬仪、水准仪、卷尺对架体进行监测,主要监测支架的沉降、位移和变形。 监测点设置:观测点设置在立杆 ,用 “+”字标出对比点,固定观测标准点在坚固基础上设置, 采用钢筋头在 混凝土 中预埋,柱或 混凝土 墙边监测点直接在浇筑好的 混凝土 上用钢钉钉入 混凝土 中作为固定对比观测点。 监测点设置间距不超过 20m。 监测措施:架体搭设、使用直至完全拆除过程中,派专人检查支架和支撑情 23 况,发现下沉、松动、变形和水平位移情况的应及时解决。 仪器设备配置 名称 规格 数量 精度 全站仪一台 FTS—102N 1 177。 2” ,最大允许误差 177。 20” 自动安平水准仪 DSZ— 32 2 千米往返 177。 3mm 水准标尺 05米 2 对讲机 4 卷尺 5m 5 钢卷尺 50m 2 检测板手 1 监测说明 (1) 班组每日进行安全检查,项目部进行安全周检查,公司进行安全月检查; (2) 日常检查、巡查重点部位如下: 1) 杆件的设置和连接,扫地杆、连墙件、支撑,剪刀撑等构件是否符合要求; 2) 连墙件是否松动; 3) 架体是否有不均匀沉降,垂直度偏差; 4) 施工过程中是否有超载现象; 5) 安全防护措施是否符合规范要求; 6) 架体与杆件是否有变形现象; 7) 地基是否有积水,底座是否松动,立杆是否符合要求; 8) 卸荷钢丝绳受力状态,有无松动现象; 监测频率 (1)架体搭设期间 ,一般监测频率不超过 5天 /次;架体使用期间,一般监测频率为 10天 /次 ,要求监测直至脚手架完全拆除。 (2)架体顶端水平位移预警值 25mm,垂直度变化预警值 20mm或沉降预警值 20mm。 (3)监测数据超过预警值时必须立即停止施工,疏散人员,并及时进行加固处理。 24 25 沉降观测点做法1 . 4 53001 . 0 5100200框架柱0 . 0006 . 000楼面标尺指针用钢筋焊接到横向水平杆150026 四、应急预案 目的 提高整个项目组对事故的整体应急能力,确保意外发生的时候能有序的应急指挥,为有效、及时的抢救 伤员,防止事故的扩大,减少经济损失,保护生态环境和资源,把事故降低到最小程度,制定本预案。 建立应急领导小组。 总指挥:王钢 副总指挥:梁剑锋 抢救组:崔腾男 赵琳 范金明 救护组:张宇翔 姚军 李洪全 通讯联络组:梁爽 李飞 王宝利 物资设备组:李强 陈建 唐宝刚 应急组织职责、权限、任务。 总指挥:王钢 —— 负责应急措施、设备、资金及人员等的全面指挥管理。 副总指挥:梁剑锋 —— 负责应急现场的统一指挥和调度工作。 抢救组:负责组织应急现场物资设施及人员的抢救。 救护组:负责组织应急现场伤员的现场救护与疏导。 通讯联络组:负责应急现场的通讯联络,包括内部联络与外部联络,并保证通讯联络信号的畅通。 物资设备组:负责应急现场所需物资设备供应及物资设备供应渠道畅通无阻。 通讯联络方式: 各级通讯联系名录: 内部:领导小组成员联络方式 姓名 移动电话 备注 王钢 13821268509 梁剑锋 13602134435 李洪全 13820201864 王宝利 13821209845 27 范金明 13002214796 唐宝刚 13821209810 崔腾男 13512020599 赵琳 13512496877 李强 15922187521 陈建 13072270213 姚军 15522477231 张宇翔 13820916552 李飞 18622133144 梁爽 13752591260 外部联络通讯方式: 急救电话: 120 消防急救: 119 匪警: 110 医 疗单位的紧急联系电话: 医院名称: 联系电话: 天津市肺科医院 28153549 28153573 天津市胸科医院 23191236 23147116 天津市天和医院 23317703 23317510 天津医学院第二附属医院 28331097 28331788 肿瘤医院 23359901 23359925 天津环湖医院 23354953 天津市一中心医院 23626032 天津医科大学总医院 27816110 报警步骤: 事故第一发现人报警 28 事故内部报警:报告现场负责人 事故外 部报警:报告应急领导小组及上级主管部门 抢救伤员 保护现场 物体打击事故专项预案 1 事故类型和危险程度分析 在现场物。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