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劳动和社会保障局劳动保障工作总结(编辑修改稿)内容摘要:
们申报技师职业资格,第一批 50 名新技师学员正在培训中。 二 是指导困难企业 按照“减薪不下岗、息工不失业”的工作思路,指导企业开展在职职工轮岗培训,并从失业保险 基 金中调剂250 多万元 , 支持近 20 家国有大中型困难企业开展职工培训 ,稳定了职工队伍。 三 是 以 我市被确定为国家创建创业型城市为契机,组织开展返乡农民工、高校毕业生、下岗失业人员创业培训。 全市共创业培训 8300 多 人,部分人员已成功创业。 (四)着力维护民权,依法保障劳动者合法权益 一 是切实做好矛盾纠纷的排查和调处。 共接待来访 917 人次,其中集体上访 8 起,处理来信 238 件,切实做到了件件有落实,事事有回音。 全市受理处理劳动争议案件 1107 起,有效化 5 解了劳资矛盾,维护了劳动关系的和谐稳定。 二是不断加大劳动保障监察执法力度。 加强日常巡查执法,以农民工工资清欠工作为重点,深入开展专项执法行动,有效化解了社 会不稳定因素。 全市处理拖欠农民工工资案件 370 起,为 万 名农民工追回工资 2500 多万元。 三是健全完善建筑行业农民工工资保障金制度。 开设农民工工资保障金账户 120 个,存入工资保障金 5100 多万元,通过保障金帐户为 4 万多 名农民工发放工资 4200 多万元,从源头上治理拖欠农民工工资问题的长效机制进一步得到发挥。 二、 统筹城乡,推动 2020 年劳动保障工作再上新台阶 2020 年劳动和社会保障 工作思路是: 认真落实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精神, 坚持 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按照市委提出的“保二争一、科学跨越”的 工作主题 ,抓住“两型社会”建设的发展机遇,用 “大劳动、大社保”的理 念来 统筹城乡劳动和社会保障工作 , 重点做好城乡劳动力的统筹安排和城乡社会保障体系的建设与完善,为全市改革、发展和稳定作出新的贡献。 (一) 统筹城乡 就业 , 建立覆盖城乡的就业服务体系 1. 实施更加积极的就业政策。 认真落实国家和省市明确 的就业 扶持 政策, 进一步 扩大扶持政策的覆盖范围,落实 税 收优惠、就业补贴 等 政策,并将再就业优惠政策再延长一年。 充分发挥政策的导向作用,对吸纳就业能力强、特别是 对 安置就业困难人员的劳动密集型企业、中小企业、民营经济和服务 业 给予政策扶 持。 加大对劳动 者 特别是高校毕业生 自主创业和自谋职业的扶持力 6 度,真正使积极 的就业 政策成为就业的助推器。 2. 推进创业带动就业工作。 加大政策支持力度 ,进一步完善鼓励创。市劳动和社会保障局劳动保障工作总结(编辑修改稿)
相关推荐
中医类别执业医生资格考试工作。 XX 年 全市共有 63 人参加了中医类别执业(助理)医师考试。 (二)科教工作 乡医学历教育工作进展有序。 05 级乡医学历教育在校生 485 人,第一学年教学已结束,第二学年教学工作正有序进行。 积极组织乡医报名参加 06 级中等医学学历教育, 06 级报名参训学员 324 人,报名及组织教学工作正紧张进行。 我市乡医学历教育工作管理水平在全省处于领先。
印制《通告》 5000 份,下发到各医疗机构和 村民小组。 四是 XX 市卫生局、 XX 市司法局共同印制了《医疗纠纷处理指南》,收录了处理医疗纠纷的相关法规和文件,以加大处理医疗纠纷法律法规和政策的宣传,增强医疗机构和广大患者的法制观念,引导医疗机构和广大患者依法处理医疗纠纷 医疗纠纷处理新机制的建立,切实维护了医疗秩序,取得了明显效果。 据统计, 16 月,我市各级各类医疗机构发生医疗纠纷近
络。 市政府高度重视社区卫生服务工作,多次研究布置, 制定了《 XX 市城市社区卫生服务机构设置规划( XXXX— 2020 年)》和 《关于加强城市社区卫生服务工作的实施意见》 ,并分别以市府办 2 号文件下发实施。 今年,我市加大了社区卫生服务网络建设步伐,在 XX 区和 XX市城区全面推进社区卫生服务工作,目前已建成社区 卫生服务中心 11个( XX区 8 个、 XX市 3 个 )
X省 出生医学证明 管理的办法》,做好每季度出生医学证明的购入、登记、发放工作。 截止 8 月份,市卫生局累计发放出生医学证明 2 万份。 认真组织实施降消项目。 今年我市余江县和贵溪市是降消项目单位。 4 月份,市卫生局制定了项目方案 ,召开了会议 ,提出了工作要求,安排了时间进度。 6 月份前项目县都确定了贫困孕产妇救助对象范围和救助线,实行了定额补偿。 贵溪市平产每人次补助 200 元
对局机关、红会办、保健办、鉴定办、健教所逐个编报,布置指导市人民医院、疾控中心、卫监所、血地、妇保院编制报表,收集、审核通过后统一汇总上报财政局。 根据 0 XX 年 收支情况编制了局机关 XXXX 年度收支预算,供领导参考。 根据市财政部署,做好了清产核资工作,对我局成立以来的固定资产分办公设备、车辆、商产、电器设 备、专用设备、通用设备、按购买时间、使用淘汰等情况逐个编报,于七月底上报财政。
生产规模,种养 殖面积在 100亩以上,产品、产业化具有新、奇、特等优势,技术、品种等科技含量要高;示范带动作用明显,向周边农民及其他地区普及推广新项目、新品种、新技术 3项以上,受惠农民 50户以上;每年免费或低收费培训农民 5 期 500 人次以上,每期培训时间在 24小时 ;要有专门的技术、品种、苗木、成果等展示场地和实际操作的条件。 第三章 申报与认定 第五条 申报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