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业通风—地下车库通风与排烟(编辑修改稿)内容摘要:

2 5 0 . 6 2 50 . 2 5 0 . 2 5( ) ( 8 0 0 5 0 0 )1 . 3 1 . 3 6 8 7( ) ( 8 0 0 5 0 0 )L abD m mab   ,阻力变为139。 0. 2252 68992 .89 ( ) 94 .10687P P a  ,此时 39。 121PP 1 2 1 . 1 5 9 4 . 1 0 2 2 . 3 %P 1 2 1 . 1 5 , 基本没变化,所以不改变管径,仍用 630630mm,采用 辅以阀门进行调节,已消除不平衡。 ② 10与 11管段汇合点, △ P3=, △ P4= 343PP 1 6 6 . 9 8 5 . 9 9 4 8 . 5 % 1 5 %P 1 6 6 . 9    为使管段 11 达到阻力平衡,改变管段 11 的尺寸,增大其阻力。 管段 11 的流量当量直径为 0 . 6 2 5 0 . 6 2 50 . 2 5 0 . 2 5( ) (6 3 0 6 3 0 )1 . 3 1 . 3 6 8 9( ) (6 3 0 6 3 0 )L abD m mab   ,所以管段 11 的流量当燕 山 大 学 课 程 设 计 说 明 书 共 30 页 第 14 页 量直径变为 39。 0 . 2 2 5 0 . 2 2 5439。 4 8 5 . 9 9( ) 6 8 9 ( ) 5 9 31 6 6 . 9LL PD D m mP   , 若把管段 11的尺寸改为800 400mm,其当量 直径为 0 . 6 2 5 0 . 6 2 50 . 2 5 0 . 2 5( ) ( 8 0 0 4 0 0 )1 . 3 1 . 3 6 0 9( ) ( 8 0 0 4 0 0 )L abD m mab   ,阻力变为 139。 4 ( ) Pa  ,此时 39。 343PP 1 6 6 . 9 1 4 8 . 8 3 1 0 . 8 % 1 5 %P 1 6 6 . 9   , 所以把管段 11 的尺寸改为 800400mm。 所以排风排烟系统的风管参数为 管段 排风流量L( m3/h) 排烟流量L( m3/h) 断面 AB ( mmmm) 排风流速v( m/s) 排风阻力 △ P/(Pa) 排烟流速v( m/s) 排烟阻力 △ P/(Pa) 1 4080 — 500400 — — 2 4080 — 500400 — — 3 — 10880 630630 — — 4 4080 10880 630630 5 4080 — 500400 — — 6 8160 10880 630630 7 — 10880 630630 — — 8 8160 21760 800630 9 4080 — 500400 — — 10 12240 21760 800630 11 — 10880 800400 — — 12 12240 32640 800800 13 4080 — 500320 — — 14 16320 32540 1000800 (二 ) 送风补风系统 燕 山 大 学 课 程 设 计 说 明 书 共 30 页 第 15 页 ( 1)平时送风时 a、当平时 送 风时,最不利管路是 1246812,计算最不利管路及其他各管路阻力损失如下表 防烟分区 1 送 风 时阻力计算表 管段 流量 风管尺寸 长度 流速 比摩阻 沿程阻力 局部阻力系数 局部阻力 总阻力 L/(m3/h) AB( mmmm) l/(m) v( m/s) Rm/(Pa/m) △Pm/(Pa/m) ζ Z/(Pa) △P/(Pa) 1 3264 500 400 2 3264 500 400 12 4 6528 500 400 6 9792 630 500 8 13056 630 630 12 13056 800 630 5 3 3264 500 400 5 3264 500 400 7 3264 500 400 管段 备注 1 百叶风口 ζ =,防火阀 ζ =,直角转弯 ζ = 2 三通ζ = 4 三通ζ = 6 三通ζ = 8 变径ζ =,防火阀ζ = 12 软连接 ζ =,天圆地方 ζ =,防烟阀ζ = 3 百叶风口 ζ =,防火阀 ζ =,三通 ζ = 5 百叶风口 ζ =,防火阀 ζ =,三通 ζ = 7 百叶风口 ζ =,防火阀 ζ =,三通 ζ = b、对并联管路 进行阻力平衡 ① 2与 3管段汇合点, △ P2=, △ P3=, 232PP 4 3 . 7 7 4 8 . 3 6 1 0 . 5 % 1 5 %P 4 3 . 7 7   ,不需要进行阻力平衡调节。 燕 山 大 学 课 程 设 计 说 明 书 共 30 页 第 16 页 ② 4与 5管段汇合点, △ P4=, △ P5= 454PP 7 8 . 1 6 2 8 0 . 1 3 2 . 5 % 1 5 %P 7 8 . 1 6 2   ,不需要进行阻力平衡调节。 ③ 6与 7管段汇合点, △ P6=, △ P7= 676PP 9 7 . 2 7 6 5 4 . 2 7 4 4 . 2 % 1 5 %P 9 7 . 2 7 6    为使管段 7 达到阻力平衡,改变管段 7 的尺寸,增大其阻力。 管段 7 的流 量当量直径为 0 . 6 2 5 0 . 6 2 50 . 2 5 0 . 2 5( ) ( 5 0 0 4 0 0 )1 . 3 1 . 3 4 8 8( ) ( 5 0 0 4 0 0 )L abD m mab   ,所以管段 7的流量当量直径变为 39。 0 . 2 2 5 0 . 2 2 5739。 7 5 4 . 2 7( ) 4 8 8 ( ) 4 2 89 7 . 2 7 6LL PD D m mP   , 若把管段 7的尺寸改为 500320mm,其当量直径为 0 . 6 2 5 0 . 6 2 50 . 2 5 0 . 2 5( ) ( 5 0 0 3 2 0 )1 . 3 1 . 3 4 3 5( ) ( 5 0 0 3 2 0 )L abD m mab   ,阻力变为139。 0. 2257 48854 .27 ( ) 90 .46435P P a  ,此时 39。 676PP 9 7 . 2 7 6 9 0 . 4 6 7 . 0 % 1 5 %P 9 7 . 2 7 6   ,所以把管段 7 的尺寸改为 500320mm。 ( 2)火灾补风时 a、当火灾补风时,最不利管路是 9101112,计算最不利管 路及其他各管路阻力损失如下表 防烟分区 1 补风 时阻力计算表 管段 流量 风管尺寸 长度 流速 比摩阻 沿程阻力 局部阻力系数 局部阻力 总阻力 L/(m3/h) AB( mmmm) l/(m) v( m/s) Rm/(Pa/m) △Pm/(Pa/m) ζ Z/(Pa) △P/(Pa) 9 5984 630500 21 10 11968 630630 21 燕 山 大 学 课 程 设 计 说 明 书 共 30 页 第 17 页 11 17952 800630 12 17952 800630 5 管段 备注 9 百叶风口 ζ =,变径 ζ = 10 百叶风口 ζ =,变径 ζ = 11 百叶风口 ζ =,防 火 阀 ζ =,直角转弯 ζ = 两个 12 软连接 ζ =,天圆地方 ζ =,防烟阀ζ = 所有补风口都在干 管上,所以不用 进行 补风 平衡。 所以送风补风系统的风管参数为 管段 送风 流量L( m3/h) 补风 流量L( m3/h) 断面 AB ( mmmm) 送风 流速v( m/s) 送风 阻力 △ P/(Pa) 补风 流速v( m/s) 补风 阻力 △ P/(Pa) 1 3264 — 500400 — — 2 3264 — 500400 — — 4 6528 — 500400 — — 6 9792 — 630500 — — 8 13056 — 630630 — — 3 3264 — 500400 — — 5 3264 — 500400 — — 7 3264 — 500320 — — 9 — 5984 630500 — — 10 — 11968 630630 — — 11 — 17952 800630 — — 12 13056 17952 800630 防烟分区 2 (一)排风排烟系统 ( 1)平时排风时 a、当平时排风时,最不利管路是 12468101214,计算最不利管路及其他各管路阻力损失如下表 燕 山 大 学 课 程 设 计 说 明 书 共 30 页 第 18 页 防烟分区 2 排风时阻力计算表 管段 流量 风管尺寸 长度 流速 比摩阻 沿程阻力 局部阻力系数 局部阻力 总阻力 L/(m3/h) AB( mmmm) l/(m) v( m/s) Rm/(Pa/m) △ Pm/(Pa/m) ζ Z/(Pa) △ P/(Pa) 1 4020 500400 3 2 4020 500400 9 4 4020 630630 6 8040 630630 10 8 8040 800630 10 12060 800630 14 12 12060 800800 14 16080 800800 15 5 4020 500400 3 9 4020 500400 3 13 4020 500400 3 管段 备注 1 百叶风口 ζ =,防火阀 ζ =,直角转弯 ζ = 2 变径 ζ = 4 三通 ζ = 6 变径 ζ = 8 三通 ζ = 10 变径 ζ =,直角转弯 ζ = 两个 12 三通 ζ = 14 天圆地方 ζ =,防烟阀ζ =,软连接ζ =, 直角转弯 ζ = 5 百叶风口 ζ =,防火阀 ζ =,三通 ζ = 9 百叶风口 ζ =,防火阀 ζ =,三通 ζ = 13 百叶风口 ζ =,防火阀 ζ =,三通 ζ = b、对并联管路进行阻力平衡 ① 4与 5管段汇合点, △ P4=, △ P5=, 燕 山 大 学 课 程 设 计 说 明 书 共 30 页 第 19 页 454PP 6 4 . 3 2 2 5 7 . 3 9 1 0 . 8 % 1 5 %P 6 4 . 3 2 2   ,不需要进行阻力平衡调节。 ② 8与 9管段汇合点, △ P8=, △ P9= 898PP 7 3 . 9 8 2 5 2 . 7 2 2 9 . 4 % 1 5 %P 7 3 . 9 8 2    为使管段 9 达到阻力平衡,改变管段 9 的尺寸,增大其阻力。 管段 9 的流量当量直径为 0 . 6 2 5 0 . 6 2。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