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0万吨尿素开车方案(编辑修改稿)内容摘要:
过热器得到足够的冷却。 在升压过程中,应监视过热蒸汽温度的变化,蒸汽温度不得超过450℃。 在点火升压期间,省煤器与汽包再循环 阀必须开启,在锅炉进水时,应将再循环阀关闭。 在升压过程中,应利用膨胀指示器监视各承压部件的膨胀情况,如因局部受热不均而影响膨胀时,应在联箱膨胀较小的一端进行放水,使其受热均匀,如系承压部件卡住则应停止升压,待故障消除后继续升压。 监视汽包壁温的变化,一般情况下,汽包壁上下温差不得超过50℃。 在升压过程中,应经常监视汽包水位的变化,并维持水位正常。 锅炉与蒸气母管并列前应对蒸汽管道进行暖管,冷态蒸汽管道的暖管时间不少于2小时,热态蒸汽管道的暖管时间不少于 小时。 锅炉蒸汽管道的暖管一般随升压同时进行。 锅炉暖管,当汽压升到 时,开启一次主汽阀的旁路阀,向导蒸汽管路供汽,开启锅炉隔离门前的疏水阀,当汽压升到 时,开启锅炉主汽阀,关闭旁路阀,加强疏水。 暖管时应检查蒸汽管道的膨胀指示是否良好,支架是否正常,如有不正常现象,应停止暖管,查明原因消除。 制气车间: 为保证本车间安全、顺利地开车,为后工段送合格的惰性气体,制定本方案: 制惰性气共用 8 台炉,分别是 1#、 2#、 3#、 4#、 13#、14#、 15#、 16#造气炉, 6 月 16 日对这八台炉升温缓炉。 各炉炉温正常后,开始回收惰性 气,分别送入 1#、 2#煤气总管,并放 1#、 2#气柜前水封,打开气柜顶部放空,进行气柜置换。 气柜置换前应把气柜降至最低位,并打开顶部放空阀,封气柜进、出口水封。 惰性气进入气柜后,在顶部放空,并进行气柜升降置换,(不可猛升猛降)反复 23 次,分析气柜内惰性气质合格后,关闭气柜顶部放空,进行各炉自身置换。 各炉自身置换时,本炉应处于安全停车位置,需关闭上行阀开启煤总阀,在烟囱处放空,放空时间 510 分钟。 气柜操作人员需两人,一人操作,一人监护。 待造气系统置换合格后,通知调度长放气柜出口 水封,后工段进行置换。 待后工段置换合格后,改半水煤气供变换升温硫化。 压缩车间: 一、开机前的准备工作: 清理干净设备周围的杂物,检查稀油站及注油器的油位,不得低于视镜的 2/3 位置,冷却水压不得低于 ,查看水量是否充足畅通,各级温度 .轴瓦温度,一入压力仪表显示是否正常。 检查各级分离器是否存有油水并排净,开启一入阀门后检查操作架上的阀门开关状态,应处在开启状态的阀门,总回一、一回一、二回一、三回一、四回一、五回一、六回一、七回一另外三出、四入、六出、七入、七出为双阀门,与系统相联的阀 门为常开阀。 关闭状态的阀门有:三出、四入、三四 直通,六出、七入、七出、六七直通(注:三四、五六直通在正常开停机和运行时必须处于关闭状态。 ) 启动循环油泵,油压保持在 MPa 之间,并调好电机轴瓦润滑油量,开启注油器查看各注油点是否正常,同时启动盘车器进行盘车 23 周没有异常,停止盘车并托开盘车器固定到位,然后通知十一万变电站电工送电,送电后及时联系,本班调度长和相关岗位确认。 二、开机步骤: 投入联锁功能,启动主电机,待运转正常后首先依次开小四入、七入阀门,充入系统气,防止抽空,关小一回 一、二回一、三回一待三出压力达到 时,开启三出阀门给净化送气,然后关闭三回一。 关闭四回一、五回一、六回一,待六出压力达到 ,开启六出阀门给合成中压醇送气,同时全部打开四入阀门(可根据六出压力上升的快慢控制四入阀的开启度)。 然后关闭七回一待七出压力达到 22 MPa 时开启七出阀门给合成高压醇送气,同时全部打开七入阀门(可根据七出压力上升的快慢控制七入阀的开启度),待各能压力正常后关闭一回一、二回一阀,开机要从低压到高压逐机开启。 注意:在关闭各回一阀和开启出口阀时随时观察各级压力变化 ,杜绝出现超压情况。 以上开机步骤完成后巡检各部件运行情况并及时排放各级分离器油水。 原始试车完成后为安全投入运行,故用惰性气对压缩机系统进行置换,方案如下: 一、造气制备合格的惰性气从气柜经脱硫罗茨风机加压,进入压缩一入总管(有 2 条一入管道至 2 个分离器)至分离器然后打开排放进行置换,利用一入总管南侧放空管进行管内置换,同时对接入一入总管的合成醇气,净化闪蒸气的回收管进行置换。 二、按照正常开机程序准备到位,三出、四入、六出、七入、七出关闭,各回一阀开启,同时打开三四直通、六七直通,开总放空阀,总回一置换后关闭,从低压到高压做逐级用回一阀进行置换,相应的各级倒淋阀集油器开启置换,置换时要彻底不得留有死角,直到分析合格, 7 台压缩机依次全部按以上程序彻底置换,如外岗位需送气置换可利用三出、四入、六出、七入、七出阀给 其它所停压缩机倒入合格惰性气置换。 净化车间: 脱硫系统: 系统气密合格后,准备置换进入开车阶段: 联系水、电、仪做好开车准备。 开车前制备好脱硫液,脱硫液成分应低 于正常指标,各塔液位控制在下限。 接调度长指令,排气柜出口水封。 在罗茨风机出口取样分析 O2≤ %三次后启动罗茨风机向压缩工段送气,在压缩机处放空置换。 变换拆脱硫来升温煤气管道阀后法兰,置换升温煤气管线。 脱硫循环水开启凉水泵和热水泵各一台,调节好热水池液位,脱硫降温塔和洗气塔液位控制在 1/22/3 处。 启动富液泵和贫液泵各一台进行液相循环,控制好各塔液位在指标内。 根据再生器液相进口压力 ,调整好喷射器组数。 根据再生泡沫生成情况调节好再生槽液位,保持硫泡沫正 常溢流。 系统置换完毕,氧含量合格后开启静电除焦。 变换系统 : 低变 触媒升温 硫化完毕,转入降温排硫置换过程 变换炉各段串联采,取逐渐减小电炉功率,增大空速,开大系统出口放空进行降温。 降温速率控制在 40~60℃ /h,各段床层温度降至 180~220℃ /h。 当降温排硫置换结束后,电炉全部退出,关闭各段硫化阀门并加好盲板。 关脱硫来升温煤气阀、变换回脱硫的升温煤气阀并加盲板。 降温排硫置换结束后,如不能立即开车,应保持炉内正压,防止降温后炉内负压进入空气。 轻负荷: 联系压缩送脱硫 气,气量控制在 10000~15000Nm3/h,开系统进口阀导气,同时配入少量蒸汽。 送气前软水加热器、水冷器提前送水,调温水加热器提前充满水。 用系统出口放空阀控制压力 ≤ ,低压运行 1h 左右。 随着半水煤气气量的增加,逐步提高变换系统压力和蒸汽加入量,视催化剂床层温度开煤气冷激副线和增湿器喷水量,将床层温度和出口 CO 控制在指标正常范围内,开变换出口阀,关放空阀向后工段送气。 床层温度的调节:各段进口温度应以该段床层热点温度来确定,各段热点温度又为下段进口温度服务。 在 开车过程中调节 阀应手动控制,待得系统开车正常后视情况改为自动。 变脱系统: 检查电仪、机泵是否正常,检查变脱液位,联系供水开启冷却设备进行水循环。 变换气合格后,开启变脱塔气相进口阀给系统充压,开闪蒸塔补压阀充压至。 待系统充压到 时,开变脱泵,初期气量小每套变脱开一台变脱泵,变脱塔液位达 60%左右开液相阀。 闪蒸塔有液位后稍开气相阀控制闪蒸塔压力在 ~,闪蒸塔液位控制在 60%左右向再生器压液,(提前开启 8~10 组喷射器)控制再生压力在 ~。 根据。60万吨尿素开车方案(编辑修改稿)
相关推荐
33346 达产年份 营业税金及附加 万元 /年 505 达产年份 增值税 万元 /年 5615 达产年份 利润总额 万元 /年 18149 达产年份 企业所得税 万元 /年 4537 达产年份 税后利润 万元 /年 13612 达产年份 总投资收益率 % 资本金净利润率 % 投资利税率 % 财务内部收益率 % 所得税后 财务净现值 万元 42894 所得税后, ic=12% 投资回收期 年
倾倒的方向。 ( 4)、挪 移、吊运钻机时施工人员必须先检查现场巷道支护情况,搞好作业现场敲帮问顶及找顶工作,先确认后操作。 ( 5)、使用 3 吨(含 3T)以上的手拉葫芦(钻机重 吨),手拉葫芦必须完好,不得有滑链、脱槽现象,使用前要进行全面的检查。 不得使用不合格的手拉葫芦吊运钻机。 ( 6)、要找好重心,做到平、直、稳、慢,掌握好起吊平衡,并随时观察顶板及施工人员安全。 钻机离地
主要施工材料计划表 序号 设备材料名称 规格型号 单位 数量 电机功率( KW) 备注 1 空压机 13m3 台 1 75 2 轴流风机 28KW 台 2 28 备用一台 3 高扬程水泵 台 2 11 备用一台 4 喷浆机 台 1 5 三轮车 台 3 备用一台 6 铲运机 1m179。 台 1 7 凿岩机 YT28 台 4 8 风镐 台 2 9 电焊机 Fx350 台 1 10 砂轮切割机 台
广州新电视塔施工组织设计 基础工程 第二章 基础工程施工方案第一节 程采用的桩类型和数量较多:其中包括 C 区 24 根 3800工挖孔扩底灌注桩,9 根桩身直径在 14002200间的人工挖孔扩底灌注桩;16 根,B 区 222 根桩身直径在 10002000间的钻孔扩底灌注桩。 坑底皮土为坚硬的中风化岩,基础挖孔桩需穿过强风化以及中、微风化岩层,成孔深度深,成孔过程需要密切配合护壁施工。
同流换热器 18 序号 设 备 名 称 及 规 格 型 号 材 料 单位 数量 备 注 液压进料装置 液压出料装置 8 冷却空气风机 钢 台 8 P=700mmH2O Q=4373m3/h 9 驱动空气风机 钢 台 4 P=5000mmH2O Q=3600m3/h 10 废气风机 钢 台 4 Q=13000Nm3/h t=180℃ 11 袋式过滤器 钢 台 4 Q=10700~16200m3/h
广东省工业设备安装公司 系统优化及合理化建议 广 东 省 工 业 设 备 安 装 公 司施 工 组 织 设 计珠 海 绿 洋 酒 店 给 排 水 工 程171第 九 章 合 理 化 及 系 统 优 化 建 议为了使本工程能够更顺利、更完美地完成,达到更理想的施工效果,同时能够节省项目成本,我司组织了一大批富有理论知识,同时,又具有丰富施工技术经验的技术人员对图纸进行了深入的探索和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