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额贷款公司信贷业务档案管理制度(编辑修改稿)内容摘要:
理类档案包括借款人的基本资料和担保人的相关资料:《企业法人营业执照》副本或复印件、《事业单位登记表》副本或复印件、《企业资质登记证》复印件、《特种经营许可证》复印件、《税务登记证》(国税、地 税)复印件、《外商投资企业批准证书》复印件、《外商投资企业外汇登记证》复印件、《中华人民共和国组织机构代码证书》复印件、贷款卡证明材料复印件以及以上资料的最新年检证明,企业法人注册资本验资报告复印件或有关注册资本来源的证明材料,法定代表人、负责人或代理人的身份证明复印件,法定代表人、负责人或代理人的签字样本,法人授权证明书,企业章程、联营协议复印件,印鉴卡,借款人企业项目责任人任职资格表,企业变更登记有关文件的复印件,企业各期财务报表,企业转制、改组等重大行为的相关资料,有关审计报告,需要政府管理部门批准事 项的文件复印件等。 专业担保机构为保证人的还应包括一定数额的担保基金已存入在设立的专门账户、实行专项储存和专户管理的证明文件,担保责任余额表,同意提供该保证担保的书面文件。 自然人作为保证人的还应包括保证人及配偶的有效身份证件、保证人的居住证明、保证人财产及收入状况证明、保证人及配偶同意提供担保的书面文件。 第十一条 保全类档案包括:贷款诉讼全过程相关资料,全部相关贷款档案,以物抵贷资产清单、权属证明、抵贷协议、法院裁定书,投资资产的投资协议书、股权证明等法律文书的其他必要资料。 企业兼并的有关批示文件,包括各类借款合同、担保合同、借据等契约,社企三方或四方签订的借贷关系转移协定,兼并方企业承接被兼并方企业积欠贷款本息协议以及分年还贷计划。 呆坏账核销申报材料,包括申请核销报告及责任认定文件、债权证明材料、债权损失证明材料,上级部门批复文件,破产终结后需要继续追偿我社债权的有关文件和材料,呆坏账核销后收回债权的重要凭据、帐务处理凭据和相关材料。 第十二条 综合类档案包括:公司内部有关信贷业务的各类报表、授权转授权文件、行业分析资料、信贷分析报告、调查检查报告、审计稽核报告等。 第十三条 权证类、要件类。小额贷款公司信贷业务档案管理制度(编辑修改稿)
相关推荐
客户培育。 对当地农业小企业进行调查,积极开展客户营销,对于符合农业小企业贷款项目库入库条件的,列入农业小企业贷款项目库,指定信贷员,进行跟踪培育,并开展相关资料的收集工作。 第十三条 贷款受理。 对于农业小企业贷款项目库中培育成熟的项目,信贷员提请客户正式提交借款申请。 信贷员对客户的基本情况、财务及经营状况、信用状况、所有者和经营者的品德操守、资产负债及所申请贷款的种类、用途、金额、期限
审时,应随附以下材料: 一、《信贷审批表》; 二、借款申请书和借款申请书中要求借款人和担保人提供的有关材料; 三、贷款条件评审报告或调查报告; 四、信贷管理委员会或董事会项目审议会议纪要; 五、其他审批时需要的材料。 第十六条 信贷员应在《信贷审批表》中对以下问题作专门说明: 一、贷款项目风险点及防范措施; 二、合同内容是否与贷款承诺函、贷款条件评审报告、贷委会项目审议会议纪要的要求相符;如
查)。 受理后,应对客户申请资料的完整性、真实性、有效性进行核查,提出初步调查意见,由有权审批行客户部门组织评估(调查)小组开展项目评估(调查),必要时可聘请行业专家参与评估(调查),并将评估(调查)报告连同附件报相关部门进行贷款审查、审批。 非经营性项目的评估,财务分析应以项目的财务生存能力为重点,还款资金来源于地方政府财政的,要系统评估地方经济发展程度、地方政府信用和财政能力
处置的实物 [非实物抵债资产(不含股权投资) ]抵债资产的成本。 可按抵债资产类别及借款人进行明细核算。 ( 1)公司取得的抵债资产,按抵债资产的公允价值,借记本科目,按相关资产已计提的减值准备,借记“贷款损失准备”、“坏账准备”等科目,按相关资产的账面余额,贷记“贷款”、“应收账款”等科目,按应支付的相关税费,贷记“应交税费”科目,按其差额,借记“营业外支出”科目。 如为贷方差额
新,独树一帜,不说是做第一个吃螃蟹的人,也要有自己的一套风格,踩出自己的一条可行之路。 只有这样才能顺应社会的发展,才能更好的为 武汉 作贡献和为建设和谐社会奉献出自己的一份力量。 当今社会,在校大学生自主创业也成为大学生发展自我,增加经验的一种趋势,这种行为不但可以锻炼自我,磨练意志,积累经验,同时还可以通过自己的努力,为父母减轻一些负担。 所以,我们应顺着这种趋势不断摸索,探求
照贷款期限、贷款类别确定利率。 第十五条 个人贷款用途应当符合国家产业政策,主要解决个人生产经营流动资金及其他合理资金的需求。 第五章 贷款方式 第十六条 个人贷款应当以抵质押贷款方式为主,控制保证贷款额度,原则上不得采用信用方式。 采用保证方式的,保证人应当为具有中国国籍和完全民事行为能力的自然人(年龄在 1865 周岁)或企业法人,具有较强的代偿能力。 对大额保证贷款,原则上要实行多人保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