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外经济贸易贸易保护的理论(编辑修改稿)内容摘要:

,折射出不同经济生活内容,可以从不同角度解读。 ——企业经营微观角度:在世界范围内进行海外扩张和运营的全球化战略; ——宏观经济角度:各国经济联系日益密切,走向一体化的全球经济。  简单定义:人们经济活动联系超过民族国家边界在全球范扩展和深化的过程。 ——全球化过程:经济活动的地理扩散 +分散活动的功能整合。 (区别于国际化 ) 经济全球化的含义  消费的全球化  生产的全球化( GPN,产品的国籍。 )  经济体制的一体化 ——是一个复杂的相互作用过程(在变化的市场、技术环境背景下跨国公司和政府机构之间的相互作用过程),而非最终状态。 这种趋势在时间、空间上高度不均衡。 国家 ——重要作用依然存在 容器、规制者、竞争者 贸易、投资、产业政策 区域经济一体化 跨国公司 ——全球经济的行动者和形成者 企业战略 内部、外部关系网络 技术 ——急剧变化的发动机 交通、通信发展 产品和生产过程技术变化 当代经济全球化的表现  国际贸易快速增长(商品、服务)  国际投资的快速增长 1970 , 130亿美元; 1980, 550; 1990,2087; 2020, 13930。  跨国公司的迅猛发展(生产, GPN)  跨国的金融交易(外汇交易、跨国债券和股票 )  国际人员流动(移民、劳工) 经济全球化发展的历程  前全球化时期( —19世纪后半期) 中世纪、地理大发现、工业革命  近代全球化时期( 19C后 —20C前) 第二次产业革命 1914一战爆发前,经济全球化高峰(资本输出) 二次战争的影响  当代全球化时期( 20C后 —) 经济全球化发展的主要原因  国际分工深化与发展 斯密(人类自利本性 —分工 —劳动生产率,分工水平 —市场规模(运输条件) 马歇尔(分工(机器) —效率;内部、外部经济) 杨格(专业化 —分工 —报酬递增,市场 分工);杨小凯  科学技术的进步 ( 信息技术 ) 运输:远洋、航空、高速公路 通讯:互联网、移动电话等 材料技术、生产技术  全球政治稳定为经济全球化提供了有利的国际环境(解除管制和自由化改革) 经济全球化与世界经济一体化的关系:既有联系又有区别 经济全球化 ——世界各国、各地区之间经济联系日益密切。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