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外经济贸易新古典贸易理论(编辑修改稿)内容摘要:
技能和人力资源的不同 ( 4)其他自然资源不同 更广泛更全面的检验 1984,利莫 (Leamer)生产和消费产品中的资本劳动比率 1987,伯文、利莫和斯维考斯克斯, 27个国家和地区, 12种生产要素,许多商品 1994,伍德( Wood)发达国家 —— 发展中国家之间的贸易模式主要基于资源禀赋的不同 总结 古典贸易理论 新古典贸易理论 代表人物 斯密、李嘉图 赫克歇尔、俄林 要素投入 单种(劳动) 两种(资本、劳动) 贸易基础 生产成本方面的绝对 /比较优势 差异原因 要素价格外生给定(外生) 劳动生产率绝对 /相对差别 要素价格由要素供给、需求决定(内生) 资源禀赋差异,产品生产中要素配置差异 贸易结果 只生产具有优势的产品 (机会成本不变) 多生产具有比较优势的产品(机会成本递增) 局限 ( 1)要素种类有限、给定,且不能在国家之间流动 ( 2)规模报酬不变 ( 3)完全竞争的商品市场和要素市场 ( 4)两国的消费偏好相同(无差异曲线) ( 5)无运输成本,无关税,或其他阻碍国际贸易自由的障碍 第 5讲 当代国际贸易理论 古典贸易理论 新古典贸易理论 要素投入 单种(劳动) 要素价格外生给定(外生) 两种(资本、劳动) 要素价格由供给、需求决定(内生) 贸易基础 生产成本方面的绝对 /比较优势 差异原因 劳动生产率绝对 /相对差别 资源禀赋差异,产品生产中要素配置差异 贸易模式 只生产具有优势的产品 多生产具有比较优势的产品 理 论 差异越大,贸易量越大 不同行业产品 发达与发展中国家之间 现实 行业内贸易 发达国家之间贸易 产业领先地位 不断转移 1 XMIIT XM X—— 一个 行业 (同类产品)的出口价值(定义宽泛程度) M—— 一个 行业 (同类产品)的进口价值 IIT=0,只出口或进口某一行业产品,不存在行业内贸易 0IIT1,同时出口和进口该产品,存在行业内贸易 IIT=1,出口或进口该产品数量相等,完全行业内贸易 IIT( index of intraindustrial trade) —— 行业内贸易指数 工业化国家 1970 1999 发展中国家 1970 1999 美国 印度 日本 巴西 德国 墨西哥 法国 土耳其 英国 泰国 意大利 韩国 加拿大 阿根廷 西班牙 新加。对外经济贸易新古典贸易理论(编辑修改稿)
相关推荐
生产的各种商品数量的组合。 图 4 反映不同偏好的社会无差异曲线 在同一条社会无差异曲线上,各种不同的消费组合所带来的社会福利程度是相同的; 但较高水平的社会无差异曲线则代表较高水平的社会利益和福利程度(地图上的 等高线 ) 图 5 不同机会成本下的生产可能性曲线 所谓“ 机会成本 ”指得是为了多生产某种产品(例如大米) 而必须放弃的其它产品(小麦)的数量。
与损害有因果关系 反倾销税 反补贴 补贴:可诉补贴、不可诉补贴(全局、非经济补贴) 反补贴条件和税收 紧急保障措施(时间限制) 鼓励出口政策 贸易政策(国内价格波动,政府补贴固定) 出口补贴:直接(价格、收入补贴) 间接(低息贷款、外销退税等) 产业政策 生产补贴 (针对所有产品, 不会影响国内市场价格 ):直接、间接 价格支持政策(国内价格固定,政府补贴波动) 其他政策 货币贬值
,折射出不同经济生活内容,可以从不同角度解读。 ——企业经营微观角度:在世界范围内进行海外扩张和运营的全球化战略; ——宏观经济角度:各国经济联系日益密切,走向一体化的全球经济。 简单定义:人们经济活动联系超过民族国家边界在全球范扩展和深化的过程。 ——全球化过程:经济活动的地理扩散 +分散活动的功能整合。 (区别于国际化 ) 经济全球化的含义 消费的全球化 生产的全球化( GPN
技能或资本密集型产品 标准化产品阶段 —— 劳动密集型产品 需求决定的贸易模式 —— 解释需求差异造成产品价格差异引起的贸易 决定需求的因素 ( 1)实际需求(地理气候等环境差别) ( 2)喜爱偏好(历史文化、宗教信仰和风俗习惯) ( 3)收入水平(需求收入弹性:奢侈品、必需品、劣等品,恩格尔法则) 需求偏好不同而产生的贸易 收入变动产生的贸易(林德) 收入变动 —— 需求变动 —— 生产变动
大小相似) 生产贸易模式:相对劳动生产率、相对生产成本、机会成本 贸易影响与贸易所得 ——局部均衡分析 ( 价格效应、收入效应 ) 图 3 贸易前后的各国大米市场 图 1 生产技术(劳动生产率)不同国家之间的贸易 ——总体均衡分析 (社会无差异曲线) 图 2 “交换所得”和“分工所得” 贸易影响和所得: ( 1)出口产品相对价格上升; ( 2)相对价格变化促进各国实行专业分工; (
(1 )niii i i i niipr () 再由 ˆi 、 ˆi 和 ( ) 式,就可以估计出居民对第 i 种商品的基本需求 ˆˆiipr。 河北经贸大学毕业论文 8 同时可以求出需求的收入弹性为: **iiiiiC III C C () 自价格弹性为: (1 ) 1iiii i iprC () 由此可以得到边际消费倾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