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外经济贸易新古典贸易理论(编辑修改稿)内容摘要:

技能和人力资源的不同 ( 4)其他自然资源不同 更广泛更全面的检验 1984,利莫 (Leamer)生产和消费产品中的资本劳动比率 1987,伯文、利莫和斯维考斯克斯, 27个国家和地区, 12种生产要素,许多商品 1994,伍德( Wood)发达国家 —— 发展中国家之间的贸易模式主要基于资源禀赋的不同 总结 古典贸易理论 新古典贸易理论 代表人物 斯密、李嘉图 赫克歇尔、俄林 要素投入 单种(劳动) 两种(资本、劳动) 贸易基础 生产成本方面的绝对 /比较优势 差异原因 要素价格外生给定(外生) 劳动生产率绝对 /相对差别 要素价格由要素供给、需求决定(内生) 资源禀赋差异,产品生产中要素配置差异 贸易结果 只生产具有优势的产品 (机会成本不变) 多生产具有比较优势的产品(机会成本递增) 局限 ( 1)要素种类有限、给定,且不能在国家之间流动 ( 2)规模报酬不变 ( 3)完全竞争的商品市场和要素市场 ( 4)两国的消费偏好相同(无差异曲线) ( 5)无运输成本,无关税,或其他阻碍国际贸易自由的障碍 第 5讲 当代国际贸易理论 古典贸易理论 新古典贸易理论 要素投入 单种(劳动) 要素价格外生给定(外生) 两种(资本、劳动) 要素价格由供给、需求决定(内生) 贸易基础 生产成本方面的绝对 /比较优势 差异原因 劳动生产率绝对 /相对差别 资源禀赋差异,产品生产中要素配置差异 贸易模式 只生产具有优势的产品 多生产具有比较优势的产品 理 论 差异越大,贸易量越大 不同行业产品 发达与发展中国家之间 现实 行业内贸易 发达国家之间贸易 产业领先地位 不断转移 1 XMIIT XM X—— 一个 行业 (同类产品)的出口价值(定义宽泛程度) M—— 一个 行业 (同类产品)的进口价值 IIT=0,只出口或进口某一行业产品,不存在行业内贸易 0IIT1,同时出口和进口该产品,存在行业内贸易 IIT=1,出口或进口该产品数量相等,完全行业内贸易 IIT( index of intraindustrial trade) —— 行业内贸易指数 工业化国家 1970 1999 发展中国家 1970 1999 美国 印度 日本 巴西 德国 墨西哥 法国 土耳其 英国 泰国 意大利 韩国 加拿大 阿根廷 西班牙 新加。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