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外经济贸易古典贸易理论(编辑修改稿)内容摘要:
大小相似) 生产贸易模式:相对劳动生产率、相对生产成本、机会成本 贸易影响与贸易所得 ——局部均衡分析 ( 价格效应、收入效应 ) 图 3 贸易前后的各国大米市场 图 1 生产技术(劳动生产率)不同国家之间的贸易 ——总体均衡分析 (社会无差异曲线) 图 2 “交换所得”和“分工所得” 贸易影响和所得: ( 1)出口产品相对价格上升; ( 2)相对价格变化促进各国实行专业分工; ( 3)在新的生产贸易下,各国的社会福利水平提高。 扩展:多个国家或多种产品贸易 两种产品多个国家 ——(国际市场上大米的相对价格) 两个国家多种产品 ——(两国的相对工资水平) 总结 单要素模型脱离现实经济情况 没有解释国家间劳动生产率差别的原因 第 4讲 新古典贸易理论 主要内容 赫克歇尔 — 俄林贸易模型 对该资源禀赋模型的实证检验 总结 赫克歇尔 ( Eli F. Heckscher,1879- 1952) 出生于瑞典斯德哥尔摩;在乌普萨拉( Uppsala University)大学学习历史和经济;毕业后在斯德哥尔摩大学任教。 他对经济学的主要贡献是在经济理论上的创新和在经济史研究方面引入新的方法论 ——定量研究方法。 1919 年, 《 外贸对收入分配的影响 》 集中探讨了各国资源要素禀赋构成与商品贸易模式之间的关系,并运用总体均衡分析方法; 1924年, 《 间歇性免费商品 》 提出不完全竞争理论,还探讨不由市场决定价格的集体财富问题。 经济史方面主要著作: 《 大陆系统:一个经济学的解释 》 、《 重商主义 》 、 《 古斯塔夫王朝以来的瑞典经济史 》 、 《 历史的唯物主义解释及其他解释 》 、 《 经济史研究 》。 俄林 ( Bertil Gotthard Ohlin,18991979) 出生于瑞典南方的一个小村子克利潘( Klippan);在多个学校获得多个学位:数学、统计学、经济学;并在多个学校任教。 最著名的工作对国际贸易理论的现代化处理,并由此获得 1977年诺贝尔经济学奖。 1924年, 《 国际贸易理论 》 ;1933年, 《 区间贸易和国际贸易论 》 ; 1936年; 《 国际经济的复兴 》 ; 1941年, 《 资本市场和利率政策 》 赫克歇尔 — 俄林资源禀赋 贸易模型( H0模型) 基本假设 ( 1)两种生产要素:劳动和 资本。 (。对外经济贸易古典贸易理论(编辑修改稿)
相关推荐
技能或资本密集型产品 标准化产品阶段 —— 劳动密集型产品 需求决定的贸易模式 —— 解释需求差异造成产品价格差异引起的贸易 决定需求的因素 ( 1)实际需求(地理气候等环境差别) ( 2)喜爱偏好(历史文化、宗教信仰和风俗习惯) ( 3)收入水平(需求收入弹性:奢侈品、必需品、劣等品,恩格尔法则) 需求偏好不同而产生的贸易 收入变动产生的贸易(林德) 收入变动 —— 需求变动 —— 生产变动
技能和人力资源的不同 ( 4)其他自然资源不同 更广泛更全面的检验 1984,利莫 (Leamer)生产和消费产品中的资本劳动比率 1987,伯文、利莫和斯维考斯克斯, 27个国家和地区, 12种生产要素,许多商品 1994,伍德( Wood)发达国家 —— 发展中国家之间的贸易模式主要基于资源禀赋的不同 总结 古典贸易理论 新古典贸易理论 代表人物 斯密、李嘉图 赫克歇尔、俄林 要素投入
生产的各种商品数量的组合。 图 4 反映不同偏好的社会无差异曲线 在同一条社会无差异曲线上,各种不同的消费组合所带来的社会福利程度是相同的; 但较高水平的社会无差异曲线则代表较高水平的社会利益和福利程度(地图上的 等高线 ) 图 5 不同机会成本下的生产可能性曲线 所谓“ 机会成本 ”指得是为了多生产某种产品(例如大米) 而必须放弃的其它产品(小麦)的数量。
(1 )niii i i i niipr () 再由 ˆi 、 ˆi 和 ( ) 式,就可以估计出居民对第 i 种商品的基本需求 ˆˆiipr。 河北经贸大学毕业论文 8 同时可以求出需求的收入弹性为: **iiiiiC III C C () 自价格弹性为: (1 ) 1iiii i iprC () 由此可以得到边际消费倾向
则 XXXX XXXX 10 XXXXXXX XX 地区号 网点号 应用号 顺序号 校验位 ( 4) ( 4) ( 2) ( 7) ( 2) 中国工商银行软件开发中心 27 开户交易的特点 一个单位客户可以在同一个地区或者不同地区开立多个对公贷款帐户。 同一个客户可以开立不同币种的对公贷款帐户。 主机开户交易需要核对电子许可证。 台账系统可以调用主机接口直接驱动主机开户。
筹账户,加强其风险承受和基金支付能力。 这项改革是以确保相关人员的医疗保障水平不降低的隐性方式进行的。 因此,这场直接指向权力的改革之前并没引起过大的反弹。 2020年 1 月 1 日起,南京市将取消公费医疗, 20 多万机关、事业单位 工作人员的医疗保障与城镇职工医疗保险并轨,此举引发了社会对医保平权的关注。 在全国范围内,除江西、山东、广东、贵州等 7 省外,其余省份均已全部取消公费医疗。